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673

  徐乾学颇为惊愕。
  其他参加国会的议员也很惊愕。
  查理二手摆手道:“只这一次!乌香之害,的确不利于国家之长远啊!”
  在场的人这才不好再说什么。
  ……
  “国王还是颁布了严格禁烟的法案,议员没有在国会上阻止得了他。”
  富兰克在这之后对康庆春汇报起来。
  康庆春点了点头道:“我这就给我大明皇帝陛下发报,你们先暂时停止贩卖,既然你们国王还是执意禁烟,那就只能由我大明的大炮来逼他废止法案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发动对英战争
  朱由校在得到来自康庆春的汇报后,就笑了起来。
  他自然记得原本历史上的英吉利给中华带来的冲击。
  而这一世。
  朱由校倒也没想到,他可以有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明倒也并不是真的看得上,向英吉利走私乌香所带来的小小利益。
  甚至就整个英吉利的商品市场。
  大明都没看得上。
  但既然要统一全球,朱由校自然是不能允许有任何一个处地方的势力和大明对着干的。
  朱由校得给帝国的军人们更多的立功机会。
  “帝国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英夷们既然不识抬举,搞双标,在自己国内严格禁烟,却又不禁止甚至鼓励向我大明走私烟土,是需要处置一番的。”
  朱由校在对辅臣们如此说后,就问着负责枢密院的张同敞问道:“调去尼德兰的征英水陆军队目前进行的如何,最快什么时候能组织起一场对英战争?”
  张同敞回道:“已经调去五艘蒸汽战舰!约两万水陆官兵,负责征英的大将军刘肇基已抵达圣彼得堡,估计已经去尼德兰了。”
  朱由校听后沉吟片刻道:“告诉刘肇基,把英夷的君王查理二世务必捉回来!朕要严办,竟然敢向大明走私乌香!不受严刑,对不起被他们英夷害了的那些同胞!”
  “这个查理二世这些年一直热衷于接受儒学,大权几乎全交给他们的议会,以致于没有像路易十四那样进行改革,所以倒也在美洲丢了不少殖民地,而其国内状况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依旧是圈地运动严重,无地农民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如今倒是他第一次饶开国会直接颁布法案。”
  卢象升这时候说了起来。
  而温体仁则跟着说道:“这么说的话,一旦我大军打败他英吉利,逼得他国王被押回国内处以极刑的话,那后面的国王只怕一想到查理二世就因为绕过国会一次而有如此下场,怕也不敢再绕过国会,而独断专行咯。”
  “这倒是逼得他英吉利的国王更像是一个傀儡,倒也从了英夷一些自由主义者想限制君权的想法。”
  朱由校也笑着说了一句。
  而温体仁则在这时候收起脸色,说道:“不过陛下,说起自由主义者,臣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得重视一下,国内许多希望限制君权的士大夫叛逃去这些地方的问题,据臣所知,现在在给查理二世传播儒学的人,就是一个叫徐乾学的汉人。”
  “没什么好重视的,他们能出去替我大明传播儒学也挺好,朕倒是希望他们能让还未被我大明吞并的外夷君主都变成自去武力的仁君贤主,这样的话,倒是便于我大明彻底的统一全球。”
  朱由校因此回道。
  ……
  “这次本王是不得不绕过国会,乌香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明国皇帝朱由校也是因为知道乌香的危害,才抽调他最厉害的军队查禁此事。”
  查理二世这里主动向徐乾学解释起他这一次为什么饶过国会而直接颁布法案,他作为一个国王,自然是用不着向徐乾学解释的,而他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也是因为他自己内心也不喜欢自己这样做,因而才会主动给徐乾学说这些。
  徐乾学自然是理解的,也能察觉得到查理二世是真的愿意做一个儒家所要求的那样的君主。
  因而,徐乾学内心里反而更加崇敬查理二世,也就安慰查理二世道:“陛下不必过于介怀,这事,小婿明白!小婿也知道,陛下您是真心要作为一位从善如流、仁德无双的贤主明君,只是无奈明夷可恶,再加上朝中奸人作祟,故使善政不得已以君王之中旨颁布!但小婿相信,陛下只要亲贤臣,远奸佞,终会使国政焕然一新,而不致于出现如今之局面!”
  查理二世听后不禁问:“怎样才可以看出来,谁为贤臣,谁为奸佞?”
  “自然是德行堪为君子者,能为贤臣。”
  徐乾学回道。
  查理二世点了点头。
  徐乾学如今是真觉得查理二世算是他理想中的君王。
  因为,在他看来,能因为独自决断而懊恼的君王真的很难得,他从没有看见过明国的天启皇帝会因为独自决断而自责过。
  仅凭这一点,徐乾学就觉得查理二世比天启皇帝更值得自己效忠。
  再一想到,自己在英格兰可以自由的兼并田地,把公田的地圈成自己的属田,然后撵走农民,逼迫其成为自己的农奴,或者成为自己工厂里的工人,而自己即便拖欠赋税,也不会有类似于西厂这样的国家征税机构严厉催征,徐乾学就更加觉得这里是真的自由而美好。
  徐乾学在这里也已经有了很多同属于贵族的朋友。
  多年学习儒学而产生的温良谦恭之性格,让他很受英国绅士的欢迎。
  所以,不只是国王查理二世,许多英国贵族也都很受徐乾学所带来的儒家理学文化影响,而开始行儒雅时,自认为谦谦君子,乃道德之模范。
  何况,历史上的徐乾学本就善于投机钻营,也可以说是善于社交,而和很多入关的满清八旗贵族成为朋友,而成为明珠死党,官至刑部尚书,连康熙本人都对其宽仁至极,即便有明确证据证明他图财害命,也只是被勒令致仕回乡,享受大员待遇。
  因而,徐乾学现在在英国也是一样善于结党。
  英国的士绅在他的影响下,倒比昔日更坏了十倍,也搞出了飞洒、诡寄这种各种避税逃税的手段。
  毕竟徐乾学带来的是华夏士大夫积淀上千年的又当又立的手段。
  才从原始状态进入君主专制时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没有多少又当又立的经验,自然从徐乾学这里知道一些后,自然是惊为天人。
  但也因此,英格兰的国力是日益衰败,虽说仗着处于从大西洋贸易线的中枢地带,而有不少贸易收入,可因为收益大多进了英格兰大贵族的私库里,变成了兼并土地和蓄养奴婢的资本,所以,英格兰的国库收入倒是日渐不足。
  即便是海军的军费也渐渐不足,到最后都只能拨付一半。
  而就在这一背景下,大明的军队已经开始横渡在英格兰和尼德兰之间的北海,往英格兰而来。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东方舰队往我大英帝国而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尼德兰即荷兰,本应该是这个时期最厉害的海上殖民霸主,因而还在后世还得了个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而这一世,荷兰人依旧在扮演海上马车夫的角色,不过只是是在给大明打工的马车夫而已。
  确切的说,荷兰人充当了买办的角色,将大明的商品带到全球各地去贸易。
  因为在尼德兰被大明控制后,朱由校就制定了在尼德兰金融化的策略。
  大明朝廷在尼德兰设立证券机构,允许荷兰本地商贾融资做贸易,而且还通过国帑出资给一些优秀的荷兰商贾,让他们得以有足够的资本去进行全球贸易,只是他们进行全球贸易后所带来的大部分利润会以分红的方式被大明朝廷分走。
  但因为尼德兰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和足够的资源的缘故,他们也只能做大明的买办,且乐此不疲。
  即便大部分贸易利润被大明朝廷拿走,他们自己所分的小部分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而因此,一个个荷兰人所开的贸易公司,也在大明国家资本的支持下,成为了全球性的贸易巨头。
  而且荷兰商人还拿着大明给的钱去全世界疯狂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工厂都因此成为荷兰人控股的工厂。
  许多荷兰商人因此富得流油,在西欧成为了富有的代表。
  在西欧很多女子争着当荷兰人的情妇。
  许多贵族也成为了荷兰人的朋友。
  而荷兰人也因此习惯了在大明帝国的统治下的富贵生活,以做大明的二等民为荣。
  之所以是二等民,是因为荷兰人在明国汉人面前会主动夹起尾巴,会主动感恩,因为第一任总督张煌言天才般的把荷兰人的富裕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成了是大明汉人对他们的赐予。
  荷兰人自然也接受了大明对他们的统治,开始主动接受汉学,主动说大明官话,主动穿明服,有时候礼仪上也学了起来。
  现在荷兰人不恨给他们带来富贵的明国人,而是恨在大洋彼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即英格兰人。
  因为英格兰不但不和大明通商,还不和荷兰人通商,甚至会打劫荷兰在大西洋上的商船。
  使得荷兰人无法用大明的商品在英格兰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以及正常的贸易。
  所以,在明军出兵英格兰时,荷兰人也是非常支持的。
  历史上,这一时期的荷兰和英国就是敌对关系,因为争夺全球殖民利益闹得不可开交。
  这一世,还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