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673

  富兰克在几名明国商人的陪同下先去了圣彼得堡,他们将在那里坐船去英吉利,走私乌香。
  而大明要让富兰克这些英夷愿意将乌香走私回国内,则也用了些手段,即让这些人也染上由锦衣卫下属化学机构提纯的粉末吸品所带来的瘾,而这种东西是锦衣卫内部为控制犯人制作的绝密之药,所产生的瘾是乌香效果的许多倍,所以,富兰克要想从锦衣卫手里得到这种东西,就得在以安南人身份陪在他身边的人看得到他在贩卖乌香给自己国人。
  富兰克倒是做的比较成功,一回到英格兰,就用各种方式让上百英夷染上乌香之瘾。
  而此时,英格兰的国王查理二世正在筹谋着,让自己的王室出资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走私乌香去亚洲的公司,因为,他不得不承认,亚洲的明国及其附属国都太富庶了,他的国人都已经通过走私乌香赚取了暴利。
  因为这个时代,大明将全球利益大部分都抢到了自己手里,所以倒也加速了英夷人想通过走私乌香赚取暴利的步伐,甚至连国王都因此被刺激到想用公司的方式开展有组织的向明国等亚洲国家走私乌香的商业活动。
  不过,查理二世现在还不知道的是,大明已经在严格禁烟,而且不惜抽调最精干的锦衣卫力量来做这件事。
  相反,他自己的国家反而因为自己国家的卑鄙,而正在受着此物的侵蚀。
  “国王陛下,我们不能不忽视明国的威胁,必须尽快与大陆诸国建立密切的合作,以备将来抵抗东方人的入侵,因为那个可怕的东方帝国他们已经灭了罗刹国,重挫了瑞典和波兰两大强国,其战旗已经飘扬在波罗的海沿岸,还有尼德兰也成了他们的辖制区,这个东方帝国正在日益加紧向西扩张的步伐!”
  但英格兰的统治者倒也不是对大明一无所知,姻亲遍布欧洲的他们,还是有着丰富的信息渠道的,约克公爵詹姆斯此时就对查理二世再次提到了大明。
  查理二世点首道:“你说的对,眼下正在考虑出使诸国的人选,或许到时候要你这个大贵族亲自去一趟!”
  查理二世说着就走入了属于他国王产业的一家大型纺纱厂,看着里面正不停生产着的明制多锭纺纱机,就突然问起自己身边的明国顾问官徐乾学:“徐先生,明国出现这纺纱机有多少年了?”
  “五十年左右!现在明国用纯机器纺纱都快三十年了。”
  徐乾学回道。
  如今全球贸易越来越繁盛,且大明在西洋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后,也就有许多西洋贵族开始重视和大明的士大夫接触,甚至会主动招揽一些对大明现行政体不满的士大夫为自己做事。
  而从大明偷渡来英格兰的徐乾学则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代表。
  且因为他出生江南望族,对大明工业的繁盛有着很清晰的了解,所以,算是这些人中比较优秀的代表,也就一直备受查理二世的信任。
  查理二世还给他授了爵位,还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在重视贵族血统的欧洲,无疑是个很破例的行为,也说明查理二世很看重徐乾学。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明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让每一个汉人都自带了贵族光环,哪怕是徐乾学这种已经选择背叛自己祖国的汉人。
  徐乾学自然对查理二世很感激,也很尽心地为查理二世做事。
  不过,查理二世在听徐乾学如此后心情却是非常失落,但也还是微微一笑道:“连纺纱的差距都这么大,难怪议会那边赞成禁止与明国通商!”
  徐乾学虽然也很不愿意看见,独断专行的天启皇帝,所统治的大明,在科技与工业上远远比自己喜欢的自由英格兰先进许多,但他不得不承认,明国的确在科技和工业的发达程度上碾压自己岳父的英格兰。
  “伯爵所言的机器,想必说的是蒸汽机,我们也从日本那边搞到了些来自明国的蒸汽水压机,我们也正在尝试仿造,或许将来能够赶上明国,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研究者给予极高的重视。”
  詹姆斯这时候说了起来。
  “若能仿造出来,及时告诉我,以后在自然科学上有重大的研究成果,本王会重重赏赐,像明国一样!”
  查理二世不禁说道。
  徐乾学听查理二世这么说,不由得道:“国王陛下,虽说技艺很重要,但不过是术而已,非为治国大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而若有术无道,则止于术!明国能有今日之强,其表面上是机器先进,技艺高深,然以在下看,不是如此。”
  查理二世听后颇为惊讶和好奇,问道:“是吗?”
  詹姆斯也是一样,他和查理二世这些西夷贵族都不敢在这个时代去质疑徐乾学的话。
  因为他们都亲眼看见过徐乾学出生长大的那个汉人国家有多么强大,以致于,他也像个小学生一样很谦虚地问道:“那么请问伯爵阁下,明国真正是什么原因才有的今日之强?”
  “是与其皇帝本人有关?”
  查理二世问道。
  徐乾学忙否认道:“与此独夫无关!他可以说是阻碍了让明国进一步变强!”
  接着,徐乾学就用自己的一套说辞来训导这些西夷贵族,说道:“明国能有今日之强,在于华夏数千年来一直恪守周礼仁道,伦理有序,为君者需以仁政治国,而礼贤士、宽刑罚、轻徭薄赋,不与民夺利,如此才能使天下之财,藏富于民,而民富则国强也!”
  “虽然在下不喜欢明国皇帝朱由校,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也受了仁道之影响,而直接免了天下徭役和田赋,这才是导致明国有今日强盛的本因!机器之利则不过是其强大的末技而已,或者说,是其民富而产生更大需求后所必然出现的产物。”
  徐乾学到底是在大明新教育体系下受过几年教育的人,所以也是能够将儒家思想和大明新教育所展现的民本思想融会贯通一下的,毕竟他在大明可是举人出身,历史上还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高中,位列前茅,才智还是很好的。
  历史上一直被英国议会压制的查理二世听后就无法挑出他话语中的毛病来,且很欣赏地看了自己这个女婿一眼。
  倒是历史上继承查理二世王位和英国议会不和的约克公爵微微拧眉,他总觉得徐乾学所言似乎有道理,但似乎又没有说到点子上,也就问道:“一味轻徭薄赋只怕也会不利于帝国强盛吧?”
  “这个,得尽量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孟子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民富也,自然就能使帝国强盛!”
  徐乾学继续说道。
  当然,徐乾学也不是没有私心,查理二世在封他伯爵的同时,也给他赐予了土地,他现在在英格兰也算是有产者,自然希望少缴点税。
  查理二世倒是听不出毛病,且很是赞同道:“很有道理!这东方之儒学,的确是治世之正道!很该发扬,以后,你还得给本王仔细讲讲这儒家经学。”
  “小婿领命!”
  徐乾学回了一句。
  詹姆斯瞅了自己兄长一眼,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道:“伯爵,我好奇的是,明国的皇帝朱由校为何在执政之初,还要让官绅一体纳粮?难道这轻徭薄赋四字的背后还有更待细究的道理,或者说,东方之学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以民为本,而是天下为公?”
  徐乾学发现约克公爵詹姆斯没有自己岳父那么好忽悠,不由得忙道:“叔叔,你有所不知,这明国皇帝朱由校虽说后来常行善政利民,但在其执政初期常行恶政害民,这官绅一体纳粮就为其初期所行的恶政!不过,这明国皇帝并未完全更改过来,且如今野心膨胀,在一群佞臣的附和下,疯狂往外扩张,四处用兵,而不计民生之艰难,不肯继续让利于民,可以说,又坏了起来,而这次,受其恶政影响的就将是全球之贵族!”
  徐乾学说着又道:“我英格兰要想强盛起来,超越明国,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就得行仁政,将来必会天下咸服!而明国因其野心膨胀,全球用兵,必将步入衰退,而迟早为我大英赶超也!”
  徐乾学这番话说的查理二世很是上头。
第七百二十二章
英国国王受儒学影响
  查理二世因此道:“你说的很好!我们应该这么做!”
  他是真的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英能赶超明国,成为地球新的霸主!
  约克公爵詹姆斯倒是将信将疑,微微笑了笑。
  “现在大陆诸国都在像东方明国学习取经,派遣留学生,国王陛下,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试着彻底的打开国门,与明国通商,向明国派遣留学生,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明国。”
  詹姆斯这时候建议道。
  “不妥!”
  徐乾学急忙反对起来,道:“如果与明国通商,我们的市场会被明国彻底占据,我们的商品将会滞销,到时候必有民变!何况,明国一贯善于用策动庶民造反,一旦如此,则我大英帝国的那些因圈地而失去田地的农民必然因此变成乱民,如此,则我大英帝国亡国有日!”
  查理二世听后甚觉有理,也就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大英在科技和工业上足够与明国媲美时,再与明国通商也不迟。”
  詹姆斯倒也不好再说什么。
  “现在我们去枪械厂!虽然,乾学说的很对,大英要想如明国一样强盛,得行仁政,引进东方儒学,讲周礼,但这器械之利也不能不重视。”
  查理二世这时候抬脚往离纺纱厂不远的王室直营的枪械厂走了去。
  “是!不过,儒学最为正宗者当为理学,尤以朱子之学最为上乘,堪称三味……”
  而徐乾学则趁此在一路上用自己早已熟练掌握的英文给查理二世继续灌输起程朱理学来。
  查理二世也并不厌烦,对于一个世俗的君王,他很愿意接受这种强调忠孝强调等级的学问,甚至还觉得是自己大英最缺乏的思想,何况因为大明强大的国力,让他主观上就因为程朱理学来自东方而对其另眼相看。
  “我们试着仿造出了倭国那边传来的线膛枪,甚至膛线可以拉得比他们更好,但是很费力,而且这种枪对枪管要求很高,以致于造成整支枪造价很高,且制造时间也比燧发枪要花不少,我们也不知道明国是怎么实现让倭国人人都列装此枪的。”
  负责枪械制造的赫杰明对查理二世禀报起来。
  查理二世则看向徐乾学:“你知道吗?”
  “想必是冶炼技术不同,估计明国那边是能炼出更好的钢来,且效率也更高。”
  徐乾学说道。
  他不得不承认,随着蒸汽机出现后表现出的可怕生产力,全世界的人都已没办法再轻视自然科学。
  以致于他这个儒士也不得不转变态度,而在大明认真学了些自然科学知识在肚子里。
  “伯爵说的有理,我们也在尝试着改进自己的冶炼工艺,虽说进步了一些,但还是没法实现把线膛枪的造价大幅度降下来。”
  赫杰明这时候则回了一句。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这就跟做学问一样,要水到渠成才行。”
  徐乾学这时候又说了一句。
  众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而查理二世则有些急于求成,也就对徐乾学问道:“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水到渠成,十年内能超过明国,至少打败倭国和朝鲜吗,还是说要一代人的时间?”
  “如国王陛下施仁政,或许可以事半功倍,小婿早就说过,行仁政是道,而提高技艺不过是术,是末技,是奇技淫巧,属于锦上添花,非治国根本!只要您肯行仁政,礼贤下士,这些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譬如这冶炼钢铁,如若明国熟知冶炼技艺的精深大匠,知道您礼贤下士,仁恕爱民,必然肯投至您麾下!做您的臣僚!”
  徐乾学这时候继续借此机会鼓吹自己的儒学思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