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673

  “耿兄你做官了?大家都还在等考选呢,你怎么就突然做官了?!”
  “耿兄你仔细说说,是什么奇遇,不会陛下要变法?所以才这样,你可有引荐我等持变法之念者?!”
  高之壁等人很是惊讶地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一时对耿于垣突然做官的事感到羡慕,也对变法的事重新产生了希望。
  但这时候,耿于垣却突然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变法失败了!是彻底的失败了!真正属于我们的清平世界是真的要一去不复还了!呜呜!”
  耿于垣哭得很惨烈,涕泗横流。
  这让高之壁等人感到非常懵逼。
  你丫的都突然做四品官了,还哭什么。
  谁不知道现在进士都多如牛毛,读书人想做个官有多么容易,何况是四品官!
  “耿兄,你这是喜极而泣吧。”
  高之壁因此酸溜溜地问了一句。
  “我喜什么!”
  “我现在已经成了全天下士大夫的反叛!还在议定的宪纲上签了字!承认了,天下是他们工人农民的天下,以后,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得让生产者有最大之利,何为生产者,自然是工人农民这些人!以后,这就是我大明之宪,连将来的皇帝都不能改!你说,我有什么可喜的?!”
  耿于垣激动地大声说了起来。
第六百九十九章
统一理念,把士子抓去学习
  “这么说,朝廷立宪了?”
  王依言因此问了一句。
  高之壁也跟着说道:“应该是朝廷立宪是把当下陛下执政的那一套理念,就是兴明社以及衍生出的大公派士子们提倡的那一套,变成了宪章,而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即自由最大化。”
  “没错!就是这样!”
  耿于垣说着就咬牙道:“黄得功之辈尤为可恶,仗着自己手里有枪,还强行要求现在的宪章都不能对陛下起作用!还有那个叫吕盛的举人,真正是我士林败类,为个人功名,竟讨好工人和农民,且因此屡屡针对我,让我下不来台,说出各种帮工人和农民的话来!以致于,我们这些真正崇尚自由的士子孤掌难鸣!”
  “这意思是,即便陛下千秋万代之后,陛下之法还能继续影响大明之政,后世之君还因此被戴一紧箍咒,若想改陛下只为那些庶民谋福祉的理念,就要因此受很大的痛苦,甚至是无法接受的痛苦?!”
  高之壁说到这里也感到情况的严重性,忙问道:“耿兄,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对,你详细说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立宪变法怎么变成了这个味。”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宪纲最为有利的是当今陛下,和底下的万千庶民们,而最不利的是士大夫与将来的君王!”
  陈伟崧这里对二皇子朱慈灿也说起了关于立宪的情况。
  朱慈灿听后也破天荒地把桌子一拍:“还好不是立刻执行,还十年的预备立宪期,另外,父皇只要还是大明的皇帝,这宪纲就还不算有效!”
  “是的,陛下现在所行的是利于广大庶民之政,庶民们自然不会对他怎样,而现在他又要把自己的理念变成宪纲,且接下来,以推行宪纲的名义,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而如此的话,不想有此宪者也不会想如今的陛下太早离位,毕竟他一离位,宪纲就算是正式生效!”
  “可以说,陛下是用立宪的名义,给自己安置了一道防备自己被害的铁丝网!”
  “陛下依旧不愿意在自己生前,有任何的威胁!”
  陈伟崧回道。
  “你说的对!”
  “父皇真是厉害的很,他总是能出一些我们想不到的谋略,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帝王之术吧!”
  朱慈灿点点头,回道。
  “殿下也不必灰心,人死如灯灭,强如太祖,刚驾崩不久,其所遗之政,建文就将其改了个面目全非!”
  “所以,关键还是下一任君王的选择,只希望如今陛下所秉持的理念,不要因为两代君王甚至三代四代君王的坚守,而真的在潜移默化间,成为天下人都认可的真理,甚至是公卿士大夫也被其理念所折服,乃至变成我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刻进所有汉人的骨子里,不管这个汉人是谁,那样的话,则我儒家理学再没有出头之日也!”
  陈伟崧这时候鼓励起朱慈灿来,他怕这位一向被自己喜欢的皇子,因此丧失暗搓搓要颠覆其父亲统治模式的信心。
  朱慈灿则因此苦笑道:“按照这个宪纲,以后的君王要发兵,要加税,都得相当于宰相的辅臣们同意且副署其名!辅臣们还可以拒绝执行,且不治死罪,而偏偏辅臣们只能经过咨议院廷推,可咨议院的咨议大臣又要求必须让工农等主要阶层的人占多数,这也就意味着,以后继位之君想恢复关内田赋徭役,想恢复到以前的旧学科举,已不可能!以我看,只怕大哥要是做了皇帝,会愿意照着这个宪纲来。”
  陈伟崧听后毅然起身拱手道:“殿下说的是,我等,但凡有恢复儒教正统地位之有识之士,皆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殿下夺得储位,即便灭门破家,也在所不惜!”
  朱慈灿听后笑了笑:“陈公不必如此,还请坐下,我知道你们的心意!”
  “即便陛下如此,殿下也当继续笃行孝道,晨昏定省,为其祈福,都不可少,臣以为,为人父者未有不喜欢孝子者!此为人之性,君王亦不可免!且殿下也并未表现出不在乎庶民之行为,陛下想必还乐意您这种仁厚君子,守住他的理念,相反,或许会担心从来都是独断专行的皇长子有改他所立宪纲的可能。”
  陈炜崧回道。
  ……
  “如今看来,变法是彻底失败了!甚至也只能指望将来新君当朝,一扫如今之乱象。”
  高之壁这里,在听了耿于垣详细说了他的经历后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可问题是现在储位也不明,如今陛下搞了秘密立储,以致于天下人都不确定将来会是哪位皇子即位!”
  王依言这时候说道。
  耿于垣则道:“可以去诸皇子门前多游说。”
  “你们是举子?”
  这时候,一队腰间挂着崇文寺腰牌的锦衣卫走了过来,见耿于垣等人在一处凉亭里聊的正起劲,也就问了起来。
  高之壁因此点首:“我们正是,你们崇文寺的人要做什么?”
  “好家伙!既然是举子,也算是文人士大夫了,可有做什么事?”
  一为首且叫雷炼的锦衣卫则问了起来。
  “没有!”
  王依言回道。
  “按照刚下的谕旨,天下人都得践行宪纲所体现的思想,不能好逸恶劳,你们既是文士,虽不用务工务农,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哪怕写几首诗几首词,写些词话什么的,也是好的,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我看你们需要被抓去崇文寺好好学习学习!”
  雷炼说着就喝令道:“带走!”
  “慢着!”
  耿于垣突然想到自己已是朝廷四品官,也就发起官威来,大喝一声,然后拿出自己的官牌道:“你可看清楚,我乃朝廷命官,这几位皆是我好友,你当真要拿走我们?”
  雷炼见耿于垣的官派是写的正四品咨议院大臣,也就忙拱手道:“咨议勿怪!这是上面要求的,崇文寺负责督促文人士大夫多搞文化创作!不然,就会被视为思想上有懈怠,而需要去崇文寺特办的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学习短则一旬,长则一月。”
  雷炼说着又回道:“而您这几位好友,既是文人,却一没带纸笔在身,二又未说自己在做什么正经事,自然是需要去学习一番的。”
  耿于垣想到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成为了咨议大臣,可不能因为带头阻止宪政建设的事,而被革职,也就对高之壁等人道:“诸位,你们还是去崇文寺学习一下吧!”
  耿于垣也因此对雷炼道:“带走吧!他们的确一向只爱空谈,眼下也没怎么做正经事。”
  “耿兄,你!”
  高之壁因此大惊。
  雷炼见耿于垣这个咨议大臣没再阻挠,也就忙道:“带走!”
  因此,高之壁和王依言等士子皆被锦衣卫抓了起来。
  高之壁不得不喊道:“别听他瞎说!我有正经事,我最近正准备开新书,写才子佳人故事啊!”
  王依言也忙道:“我也是,我正准备整理编撰我祖父留下来的医书啊!不要抓我去学习啊!”
第七百章
掌掴二皇子,脚踢七皇子
  “崇文寺这次做的不错,主动开办起学习班,督促文人士大夫进行诗词等的创作,且还开办学习班,要求自由散漫、对繁荣华夏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对已立为朝廷之宪的思想领悟不够的文人士大夫集中学习,且令其集中学习的时间又只是十一个时辰,不算违背各级官衙不得无故拘禁军民十二个时辰的律令!算是很好执行了朕的旨意。”
  朱由校这时候也在政事堂提起了崇文寺督促文人创作的事,且对此表示了肯定。
  然后,朱由校就看向被召到政事堂的礼部尚书陈伟崧:“但你们礼部怎么回事,朕下达了当督促劳动者最光荣的理念成为全国军民都一致认可的理念的谕示这么些日子了,你们礼部作为也和文人士大夫打交道的中央官衙,怎么就没有相应举措来?”
  陈伟崧心里本就有些抵触把文人士大夫也像工匠一样要求,要求其积极创作,而因此干预其生活,甚至还要对其进行再次教育。
  因此,陈伟崧也就回道:“回陛下,礼部与崇文寺有些不同,崇文寺有稽查违禁书的官差,和正天下文脉的职责,故而可以随意押走文人,进行教育,可礼部是教化之地,意在振兴文教,并没有管控文人的权力,是故,也就没做什么。”
  “你们礼部就不知道多举办些活动吗,甚至可以组织一些文人去萨尔浒、去土木堡、去鄱阳湖、去乌拉尔、去西伯利亚、去库页岛、去伏尔加河这些地方采风,然后创作相应作品,以繁荣我华夏文化,也使我大明如今创下的汉家功业,和在这些地方阵亡或建功的将士们的英勇事迹以更多样的方式为天下人熟知,进而使这种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的精神得到发扬,也让更多的汉家文化符号出现我华夏家园的所有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