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673

  朱由校点首:“话虽如此说,朝廷还是得引导,让士大夫转变观念,不要自恃清高,认为除了官以外,做其他事,就是自甘下贱,总归,得解决这个事,不能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读书人不事生产,聚在一起闹事,而且都只盯着朝廷官场!那样很容易滋生卖官鬻爵的现象!毕竟官位一旦稀缺,也就相当于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自然是很值钱的,想靠买他卖他发财的人不会没有,人的贪利之心一旦打开,就算是明知这样做会害死自己,他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
第六百二十二章
当鼓励士子去海外做官与官营产业改革
  “倒也有不少最底层的士子开始去市井中讨生活,当说书人,为报刊主笔,乃至做职业掌柜!”
  “但往往他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更别提别人。”
  温体仁这时候回道。
  “不能只看见国家,而不看见社会,国家这个体系是只有官、民、兵三种身份,但在整个社会中,可以从事的职业有很多,也有很多足以彰显社会地方的身份!”
  “回京后,得设立一些社会性的皇家机构,办一些庆典,由皇家给一些在社会中表现卓越的社会角色授予荣誉,来使我大明除了是一个国家,也的确有着繁盛和谐的社会氛围,比如给一些说书说的最好的颁发最佳奖。”
  朱由校说着就吩咐道:“你们记一下,作为国事备忘录。”
  “是!”
  卢象升和温体仁回了一句。
  而在这之后,卢象升继续说道:“其实,朝廷在关外和海外,以及西部等地,还是缺官的。”
  “自从选官需进行考试后,许多进士、举人宁肯等着我大明中土的官职空出来后再考,也不报考去关外、海外、以及西部等地为官,以致于这些地方还比较缺官,如果能把这些地方的选官门槛降一降,提高一下待遇什么的,或许能使许多愿意为官但不怕辛苦的士子得到做官的机会,从而使朝廷在这些地方有官可派,也能满足这些士子入仕的愿望。”
  “可以!这个也写进备忘录!”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另外,干脆这样,为避免将来铨叙官员时,只升中土的官员进入阁部和政事堂,立一个规矩,凡为部堂以上,乃至阁臣、辅臣者,皆需有在关外或海外为官的经历!”
  “陛下圣明!”
  二人因此回道。
  朱由校则淡淡一笑,然后拍了拍自己所坐的蒸汽汽车,道:“这大同机械厂的蒸汽汽车坐着还不错,到底是没想到,有一天,我大明也能有这种不用人力畜力就可以行进的车子。”
  “是啊!陛下刚才提到社会,这也算是社会的大变局吧,以后就不是谁的马多谁就可以称雄天下,而是谁造车的能力强,谁就能称雄于天下”。
  卢象升回道。
  “这个大变局是从陛下下旨将奇技淫巧改称为科技开始的,至此以后,技术革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人们渐渐认识到,这里面蕴含着的是深厚的自然之学,进而被成体系的研究起来,使万民皆因此而受惠。”
  温体仁跟着说道。
  ……
  “科技的研发是不能有丝毫轻视的,该投在这上面的钱必须投,少分点就少分点,现在诸位很缺钱吗?
  老朽请孙院正、宋院士、胡斯卡这些学究来大同机械厂,为的就是他们能让我们大同机械厂在科技上一直走到最前面!你们现在却说要把他们辞退,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毕自严这里正在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委员会提出关于砍掉一些研发功能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前首辅和大同机械厂的创办者及厂长,他的话还是很有威严的。
  即便是驸马都尉的巩永固听后也不得不妥协了下来:“既然毕老坚持不砍,那就不砍吧,我本来的意思是先用现在的技术把利润扩大一些,等彻底使天下只有我们大同机械厂的机械商品后再想着科技研发的事。”
  “虽说民间私营者的技术研发积极性大多数还不如我们,但我们也不能低估会有个别的私营者会有别人没有的智慧,另外,也不能低估私营者复刻的能力。”
  毕自严继续说道。
  巩永固点首:“毕老说的是,那晚生放弃之前的提议。”
  “很好!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毕爱卿这一老,也如有一宝,这科技研发可是忽视不得,不然小心将来,人家卡你大同机械厂的脖子,逼着你拿钱买技术,但如果你有技术,却可以卡他的脖子,逼着他买你的技术,甚至让他习惯上买你的技术,帮着你挣钱。”
  朱由校在苏州待了些日子后就悄悄来了昆山,且没提前通知就来了大同机械厂,并让有关人员保密后,就悄悄来了议事厅。
  而朱由校在听到毕自严的会议内容,就忍不住走进来说了几句。
  “陛下!”
  毕自严等颇为惊讶,忙起身行大礼。
  朱由校则扶起了毕自严,笑道:“都免礼吧!”
  然后,朱由校就问着毕自严:“现在经营的如何,可有什么问题?”
  “外部自然依旧是欣欣向荣,小到高压锅、大到汽车,大同机械的商品都很畅销,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商人来进货,最近供货的都是一月前预约的,因工厂根据职工需求,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所以即便有商人要求加价好提前得到货品,我们都没答应,真要满足市面上的需求,就算是普通职工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巩永固在毕自严授意下回答了起来:“就是内部有了分歧,有想抓紧培训新职工,抓紧多赚钱,而放弃新技术研发的,有认为还是要继续研发,好更有底牌的,刚才陛下都听见了,我们还是选择听毕老的,还是把心思放在革新上,钱这东西赚是赚不够的。”
  巩永固说着就笑了笑。
  “你这个驸马都尉,可不能掉钱眼里!”
  朱由校笑着说了一句,就直接坐了下来:“再聊聊吧,这职工持本的官企试验还有什么新得的经验,朝廷接下来有没有必要再设新的官企。”
  “启禀陛下,臣经过在试办大同机械厂后认为,以后这职工持股的官企还是需要开办的,毕竟的确更利于将利益分配到职工身上,但是没必要让所有职工有决议之权!
  因为决断归于众人,常有意见难以一致之情况,甚至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而耽误商机!
  如今大同机械厂是因为臣这种老脸还有些面子,所以,臣决断的事,都不好再反对,即便不赞同的,也只能保留意见,选择服从,使得大同机械厂还能有决策的效率,但其他官企就难保了。”
  “所以,以臣之见,以后依旧让职工持股,但由国帑或內帑控股,由陛下任命相关管事,只是分红给所有职工,而职工之股也不能交易,如此职工援引自己亲眷入厂的难度要大一些,最主要有个决策者,尤其是厂子大了以后。”
  毕自严说道。
  “这样还是让官办产业官僚化,会不会因此使得贪墨横生?”
  朱由校问道。
  “官贪墨总比职工一起贪墨也好,官贪墨,一旦查出来还能抄没入官,但职工一起贪墨,总不能把所有职工都抄了吧,那厂子还要不要了。”
  毕自严回道。
  朱由校点首:“有理!朕原有此意,但当时也不好明言,凡是总得让你们先试试,你们才有更深的体悟!以后如果开办新的官营产业,关于开办哪些产业,你们可有什么新的想法?”
  “以老臣看,当是烟酒和石油!”
  毕自严这时候回道。
第六百二十三章
从新婚到白首,见证天启三十年沧桑巨变
  “因为现在市面上,吸烟者甚多,这舶来之物,实在是神奇!一旦吸了此物,极易上瘾,上瘾后,若一段时间不吸,就全身着痒,烦躁不安,若是心情烦闷,更离不得吸此物!”
  “而且,我们机械厂的师傅还研制出了新的卷烟机,可以做出一种极精巧的烟来,我们叫其卷烟。”
  毕自严说着就取出一盒烟来,放在朱由校面前:“陛下请看,就是此物!是否更为雅致?”
  朱由校看了一眼已经和后世卷烟相比,只是还没有过滤嘴的香烟说道:“用白纸包裹,印些花样图案,的确更显美观,但到底是成瘾之物啊。”
  说着,朱由校就又问道:“朕早就下旨严禁乌香,你们可不会把乌香混进去吧,那东西一旦吸食,危害甚大,难以戒掉,会害了我华夏未来的。”
  “陛下放心,此只是烟草,并不敢违禁,且臣等试验过,此烟要硬戒的话,还是能戒掉的,另外,现在乌香倒是可禁,这烟草则因其广泛种植,也的确已被百姓广泛使用,也无法禁绝,不如收之为国利。”
  毕自严说道。
  而这时候,巩永固倒是忍不住将手朝盒子里伸了去,且夹起了一根烟。
  毕自严顿时瞪了一眼。
  巩永固忙将烟一丢,讪讪一笑:“陛下,毕老说的没错,这要是不收为官利,着实可惜!”
  朱由校倒也看见了,点了点头后,问着巩永固:“你瘾挺大?”
  “开会前本来是抽够了的,但现在看见了就下意识地想夹起一根,陛下要不您尝尝?臣给您点上?”
  巩永固说着就拿出大明已生产成熟的火柴盒来,且道:“臣在一边闻闻味也好。”
  朱由校摆了摆手:“不必!”
  然后,朱由校对毕自严说道:“再说说石油吧。”
  “是!我们大同机械厂的研发院在尝试着用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石油做汽车燃料,已经有些结论,所以,臣觉得这石油将来或可如煤炭一样,乃我大明最为需要之资源,当控为官利!”
  毕自严回道。
  朱由校听后就对卢象升和温体仁道:“也记下来,回京后,筹备办此事,到时候你毕爱卿与相关人员再进京一趟,一起廷议此事。”
  “遵旨!”
  接着,朱由校就拉着毕自严到外面厂子里逛了起来,一边逛一边跟毕自严叙起旧来,且寒暄道:
  “这次朕第二次来江南发现,我大明民间还是没有那种向外拓展的想法,依旧只是把视野盯在本土,想依旧通过自由盘剥本国百姓,来获得财富增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