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673

  所以,朱慈炜纠结了起来。
  但一想到如果放任这些人如此做,自己就算做成了皇帝,也无趣,不能做些正事,只怕也得遵循这些人的意志来,与傀儡无区别。
  何况,真正决定帝位的还是自己父皇。
  于是,朱慈炜最终决定,将这件事上报给朱由校。
  勤政殿。
  朱由校看到朱慈炜发来的电报内容后,拿着电报的手颤抖了起来,嘴唇紧咬着,道:
  “这还得了,朕还没驾崩呢,就敢这样胡来,朕要是真没在这个世界了,他们岂不是都敢直接认别国君主为主子,然后和外虏一起屠杀我汉民,也学张弘范立一灭明之碑?!”
  “宣辅臣们来见朕!”
  “这是在造反!”
  但辅臣们看见陈确的信件后,刘鸿训先说了一句。
  “看这情况,应该是东西厂、文武班子,打着皇长子党的旗号,勾结在一起了!”
  朱燮元说道。
  “你们说的没错,这是对朕的一场集体背叛!”
  朱由校说了一句,又道:“好在,朕这个儿子,还算分得清轻重,没有因此和他们沆瀣一气,这个陈确也是个良心未泯者,且有自己的思考,虽说他未发一策,但字里行间已经在问我们了!”
  “他在问:为何他妻子王氏如此贤惠,虽有财富增长,但远不及一些风月女子的财富增长,为何大明繁盛之后,增长的财富大部分流向了掌权者及其他们的附庸,相反辛勤生产者财富增长不及这些人?!
  另外就是过剩人口的流向,那些外番,怎么就未能变成廉价劳动力,反而流入到豪强大户的手中,成为其欺压良善的帮凶,这是不是预示着大明有一天要重蹈安史之乱,贵族利用胡人欺压本族百姓,最终导致胡人做大?!”
  朱由校继续说道。
  “陛下说的是,臣在想,这是否已不是偶然发生之事,而渐已成势,甚至有那别有用心之辈在打着别的皇子的旗号,大肆敛财,暴殄公款,以致于地方亏空严重,而其他皇子又未向皇长子一样知道实情,且上报于陛下。”
  因中枢政务繁多,而新补进政事堂的孙传庭这时候说了一句。
  朱由校则因此拧起眉道:“这么说,这是逼朕将来要抄自己儿子吗?!”
  “陛下息怒,这自然非众皇子之罪,而是世风如此,欲要不使朋党滋生,朝廷还是得有所应对才是。”
  孙传庭立即回了一句。
  而同言补进政事堂的新辅臣卢象升则道:“依臣言,不如直接下旨,将大明直接统治区的外夷全杀了!以免将来真的出现胡乱!”
  “全杀了,廉价劳动力从何而来?”
  朱燮元这时候问了一句。
  “反正这些番夷土人宁肯去给大户做奴仆,也不愿意进工厂,那不如全部杀完干净!”
  卢象升毅然回道。
  作为靠军功起家的大臣,卢象升更加主张这种不符合自己理念就全部除掉的铁腕手段。
  而孙传庭也和卢象升一样的性格,所以跟着说道:“这倒是个办法!像鹿岛这些由大明中央帝国直接统治的地区,就可以把这些倭人直接杀掉!如真还需要他们做些事,可以先阉掉,以绝其种,暂留其命,以维系生产,等这些被阉的倭人老掉后,新增的汉人早就多了起来,也就弥补此缺陷。”
  “虽说这是个办法,但收养这些外夷为奴仆的大户可不会愿意,他们只怕还想这些外夷做家生奴,而为其仆者,可以生生不息也!”
  刘鸿训回道。
  “根子上不是这些外夷的威胁,是我们自己!”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且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是我们这些汉人当中,有不少道德沦丧之辈,为做人上人,为穷奢极欲,宁不顾民族大义、不顾社稷,因一己之利,敢勾结外夷欺压同胞!甚至视同胞如牛羊,任意屠戮!对法度毫无敬畏,对同胞毫无仁爱之心,甚至连自己的尊严都可以不要!”
  “如这陈确所记一事中的小玲珑,身为汉家女,却自甘沦落为玩物,而期望将来能做人上人!或许,只要利益够大,这些人都敢出售勒死他们自己的绳索!”
  “大明走到现在,越来越重商后,有些重商后的弊端也开始出现了,商业这东西,既给了人努力的动力,也放大了人的欲望,就算把外夷杀光,依旧会有自甘堕落之辈,愿意成为豪强帮凶,欺压良善,毁坏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与信誉基础,而豪强也最终会自食其果,被这些豪奴毁掉。”
  就在朱由校这么说后,王承恩奏道:“皇爷,誉国公求见。”
  誉国公就是毕自严。
  朱由校自即位以来,就大兴武功,并因此大肆推功及文武大臣,所以,作为曾经首辅的毕自严,也就早被推功为国公。
  朱由校倒是没想到毕自严突然进京求见自己,便道:“立即宣见。”
  而与此同时,朱由校还亲自走了出来。
  毕竟君臣分别也有多时间了,他还是有些想念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共事多年,不会没有感情。
  待看见毕自严后,朱由校的心情才好转不少,且笑道:“爱卿怎么突然进京?”
  毕自严则道:“老臣就想趁着还走得动,再进京看一看陛下,如此就算马上闭眼,也心满意足了。”
  “难得你还想着朕!”
  朱由校则因此笑了起来:“赐座!”
  “谢陛下!”
  毕自严回了一句。
  不过,毕自严进京自然不是真的因为想皇帝了。
  领导从来就不是讨人喜欢的角色,尤其是自己的直接上司。
  基本上能不见就不见的。
  毕自严巴巴的亲自赶进京求见皇帝,自然是因为有要紧的事。
  朱由校也知道,所以一开始就没说话,而是等着毕自严表达自己的来意。
  毕自严则从袖中颤颤巍巍地拿出了一厚厚的奏疏,且道:“陛下,老臣办学这些年,学着徐霞客,去了不少地方,老臣发现了许多不太好的事,甚至是可能影响我华夏将来,与大明宗社之长存的事,臣发现,这些年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已到不可不控之时!”
第五百七十四章
与西方不同,大明走自己的路
  毕自严之言正合朱由校此时心中所想。
  所以,朱由校在听毕自严说后便正襟危坐起来,道:“爱卿请且细说说,你为何有此想法,且要巴巴的进京来,亲自告诉朕?”
  朱由校说着还亲自走下去,从毕自严手里接过了奏疏。
  而毕自严这里则言道:“老臣和老臣几个学生这些年,对民间的消费之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而拟成万言奏疏一本,以使陛下知臣等用心。”
  “以老臣愚见,大明到如今,饶是偏僻山野之间,亦有繁荣市镇与工场作坊,机器之声不断,经营小本买卖之百姓也如过江之鲫,一到开市,船之多必遮蔽江河,车之多亦拥塞路途,此乃大明商品经济之好的一面!百姓渐有余钱,而因此有购买之力,使得离府县城甚远的乡镇也能繁荣起来。”
  “甚至许多妇孺也因此收入大增,长沙县祁氏,年仅二十二岁守寡,三十年后,靠玻璃绘画之术,除日用外,积钱过万!
  成都龙氏靠当地缫丝厂为工,积银一百四十四两,且供其遗腹子读书,如今已为知府官……”
  “臣发现,自陛下即位以来,天下百姓的确已很是富足,如老臣调查得知,苏州一地主长工,日食之费,都能实现荤食一斤,酒三勺,米二升五合,可见,百姓之富的确胜于前朝,每年置一锦,每日食一荤,不成问题。
  然天下百姓依旧备尝艰辛之苦,只因豪奢攀比之风大起,这皆由权贵豪门引导所致!亦是大明商品经济发展到现在不好的一面。”
  “首先,在于置家必求扩地建园,此倒还可,毕竟能使用多年,且能传于子孙,而不应该的是,婚丧嫁娶也极尽靡费之事,彩礼必索重金,入葬必重金寻名木为棺!
  另外,饮宴不知节俭,一顿靡费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衣着方面,喜新厌旧,鄙朴崇奢,因未再有礼法约束,男女着衣,皆僭越过多,黄、红之色滥用之至,乃至雕龙刻凤,贵贱难分,而以致于一衣有值价不下百金者,即便着貂毛、孔雀毛、皮裘、姑绒等名贵衣料,也必是一日一弃!
  然这还在其次,更重者,当属科举求官引荐之费,欲进府学,至少靡费百金,若是举人,则到千金之数,文人聚会,饮宴之费足百姓数年之用!
  更有狎妓与蓄养倡优之风难遏,乃至为养一名妓,必费万金购置宅院,再以万金赎其身,另有天下富贵者,好珍藏书画古董,为收藏一物,靡费也不下千金万金。”
  “中产素封之家,如此下去,最终皆倾家荡产,而败坏祖宗之基业,而豪门则为维系此奢靡生活,必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私加田租、勾结官府巧立名目、乃至私放高利贷款逼人家破人亡,更有甚者,暗结一等权贵,把持一府乃至一省之政,盗卖官产、挪用库银。”
  “故而这种奢靡之风,导致百姓虽财富增加,但依旧受盘剥之苦,而余财未见显著增加,其消费依旧是量入为出,节俭克制,而使制造业之工场作坊不能因此扩大规模,甚至渐有不支之象;
  而豪门则为求奢靡,则必重金买纯手工艺品为其日用之物,鄙夷工业品,使得有精湛技术之工匠依旧醉心于独自完成一些奢靡而精巧的手工艺品,而缺乏将手中工艺品传化为工厂生产,由奢侈之物转为大众之物,使工业产品更多的动力。
  老臣最后发现,大明如今所赠之财已大量集中于非生产者,而真正算是生产者之百姓之财富其增加幅度,并不及天下不事生产之人的财富增加。
  以臣之间,若财富之增加不大部分集中于生产者之手,而是不事生产者之手,不但无助于国家之长治久安,反而会使国家衰退更早!
  因为这样下去的话,好逸恶劳者必然更多!
  如今天下,人口激增,然新增之大量百姓,虽无地无产,却不愿意进入工场作坊务工,而依旧宁肯以养子养女身份委身于大户之家为奴为婢,乃至做倡优之事,便可证明此等现象所带来的危害。
  故而,陛下,老臣斗胆直言,万望朝廷刹住此风,使帝国财富之增加更多的到努力生产之人手中,而不因到不事生产之手中!
  据臣所知,在江南一带,一善弹唱之名妓就能日赚万金,而持家有道之贤妇年入也不过百金,如此现象,朝廷不能不管!不然,天下将因此而亡也!”
  朱由校把陈确的见闻丢给了他:“也有人提到了这个,爱卿刚才说的很对,百姓的消费水平被压制了,而豪门的消费没有被压制,反而是阻碍了生产力之发展,使国家要因此退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