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673

  大明对征缅早已有准备,自然知道这些信息。
  随着有线电报的应用,大明现在的媒体业已飞速发展,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甚至也出现了随军记者这种职业。
  这些记者会随军记下一些战争细节,并在战争发生地最近的有线报基地,将所报道的内容传回国内的报业总部,使得国内的人得以以最快的速度得知战争细节。
  此时的随军记者云琏听沈寿岳说后,不禁称赞道:“提督您真是英武!这战争才刚刚开始,就能带着我大明的将士上陆地吃晚饭。”
  沈寿岳淡然地笑了笑:“这有什么,纵观今日之天下,于这碧波之上,有谁是我大明对手?皆蝼蚁耳!”
  云琏因此问道:“那以提督之见,国朝何以有如此之盛?”
  沈寿岳笑着回道:“自然是因我华夏文明最为光明!你细思之,论伟大,可与我华夏文明可媲美者?接下来,你就可以看见,我王师登陆这蛮夷之地后,会如何让他们的落后文明土崩瓦解的!”
  云琏也自觉很光荣地回道:“在下很是期待!”
  而接下来,沈寿岳在率领大明水师登陆后,就开始派出宣教官去各地宣教大明汉化政策。
  为了将这个世界的文明统一起来,朱由校早就下旨设立了汉化大学,专门培养熟悉外国语和文化的人才。
  这些人才将来的使命就是去传播华夏文明,通过对当地文化的熟悉来制定文化殖民政策。
  而汉化大学的教师则是让大明的水师和锦衣卫从各国用各种威逼利诱来的该国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
  这些士大夫被大明用各种福利收买后很愿意为大明的统一大业出力。
  甚至因为大明的国力优势,不少士大夫还认为这样做也是拯救他们的本族人民,也自觉地承认,他是在让自己本族的民众摆脱愚昧,走向王化。
  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殖民政策。
  大明在印度地区利用朝鲜人和倭人实行殖民扩张,让倭人先清洗一遍,而朝鲜人负责构建基本的儒家文明体系,而最后朝廷直接移汉民过去,使该地直接成为汉人聚居地。
  在西北一带,大明则是利用林丹汗所率的未归化的蒙古大军在西迁途中去清洗各方势力,进而给西征军队一路安抚民心、根植文明的机会。
  而现在在缅甸沿海一带,大明水师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利用,便只能在对外扩张在过程中掺杂入土0地革0命的成分,以救世主的名义,发动缅甸底层民众成立农会造反,分田分地,孤立缅甸上层贵族。
  此时,沈寿岳带来的宣教官就在大明水师陆战队的武力支持下这么做着,他们毕业于汉化大学,学了缅甸的话,也掌握了缅甸人的风俗习惯,所以一来到缅甸就能立即展开动员缅甸普通民众分田分地的工作,并在分田分地的同时,像在漠南漠北一样,设汉家学堂,普及汉文化,且建立以大明银币为经济活动的唯一货币。
  而也因此,同其他被大明新政府的地方一样,当地人最先知道的中国人物是朱元璋。
  “你说什么!明国水师登陆后没有攻打白古城,也没有劫掠周边百姓,而是在给他们分田分地?!”
  缅甸丞相宗和奉命来到白古城后就得知了这一现象,因而惊愕不已。
  白古城的一缅甸本地大地主莽仁体因此哭诉道:“是啊!小民在城外的田地全被分了,明国水师的宣教官还组建起了归明军由明国的水师训练着,意为归顺大明、心向王化、护卫家园,全部易服改字,现在他们的兵马已激增到三万多人啊!”
第五百三十一章
使缅甸军感到恐惧
  “可恶!他明国水师怎么可以这么做,这是在断本王江山的根!”
  他隆王一拳砸在了桌上,气愤至极,且在沉吟片刻后,吩咐道:“拟诏,令各地土司,准予扩编部兵!告诉他们,明国水师来后,要分他们的地给贱民,他们要想自己的地不被分走,就得全力护住本王的江山!”
  秦良玉这边依旧在热带雨林艰难行军。
  由于缅甸现在还在雨季,所以,秦良玉率领的大军在进入缅甸后不久就遇上了瓢泼大雨。
  而且大雨下个不停,直接连下数日,官兵全部被大雨淋湿,道路堵塞,难以行走。
  也难以扎营歇息。
  因为地上全是泥泞,而且还无法走动。
  全军就只能在马背上过夜。
  也因此,还没出征多久,全军便有不少人还是因此染病,尤其是被称为帝国精锐的近卫军特务营,因为大部分是北方人,水土不服,所以染病的非常多。
  好在防疟疾等药品和随军医护人员倒也带的充足。
  除少部分重病要送回云南调治外,大部分只需就地医治歇息即可。
  更麻烦的是粮食和火药也跟着受潮。
  没办法,大军只得停留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数日,以待天晴,好把粮食等晒干后再行军。
  但全军士气还是很高昂的。
  主要是秦良玉个人威望高,且带兵经验确实丰富。
  她深知这种爬山涉水式的行军,士兵会很辛苦,何况大都是对朝廷忠诚度不怎么高的土兵,不可能没有怨言。
  所以,她虽然一把年纪,也依旧是和士兵们一起同吃同睡,使得官兵都没什么怨言。
  毕竟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都不怕累,作为几乎都是年轻小伙子的官兵们那还好意思埋怨。
  当然也跟大明后勤准备充足有关,大量后勤物资都是由马匹驮载,甚至一个普通士兵配了两三匹马,即便一匹病倒,还有两匹可用,所以,出征的官兵依旧体力充沛。
  不过,缅甸还是利用大雨影响明军行进速度的机会,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在未布置的明军必经之路上做了许多准备。
  三个月后,秦良玉所率主力进入到了木邦。
  这里原是大明的领地。
  木邦的守军直接弃城而逃。
  所以,秦良玉部顺利占领木邦。
  但这并不是因为缅甸军畏惧明军,而是实行战略转移,意图逃到山里与大明军队打游击,为此,在逃到山里前,他们还进行了坚壁清野之策,将所有百姓都迁进了山里。
  明军到后没有寻找到足够的粮食,只在进山后才搜寻到数百石粮食。
  秦良玉在出征前也在云南、广西一带征调了一批汉人营兵,这些营兵原本是作为制衡当地土兵的军事力量,如今被调来出征缅甸,则是为了屯驻在新占领的城池。
  而现在在收复木邦后,秦良玉就在木邦城留了三千汉人营兵,并继续带着主力往蛮结挺进。
  因为秦良玉也已通过自己的线人,得知缅甸因为被她临时改变进军计划的行为误导,而导致缅甸方未能提前应对,并在锡箔江组织防御,而最终,缅甸方只能匆忙在蛮结组织主力应敌。
  所以,秦良玉也就根据情报直接往蛮结赶来。
  他隆王已让缅军在这里建造了木寨二十余座,且以此构造了二十余座军营,绵延数十里,皆卡主各处要道。
  缅军在各处木寨用热带雨林丰富的巨木交互排列成寨墙,且未割去外表潮湿的树皮,而使得明军从外面攻打的话,难以攀附,而巨木寨墙内又筑之以高大土墙,另外,木墙和土墙内外还挖有深沟,沟内插有锋利的竹签,竹签上还有粪土或动物腐烂尸水浇过的污渍。
  但明军要想打下阿瓦就必须把这些木寨一个接着一个的攻克。
  还不能用火攻,因为这里是热带雨林地区,潮湿得很。
  另外,秦良玉发现自己这边是无险可守,所以,秦良玉不得不面对自己这边被缅甸军攻击和冲垮的风险。
  要想不被缅甸军冲垮,秦良玉只能主动进攻。
  另外,秦良玉也只知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道理,再加上,久拖下去,也会加剧粮食消耗。
  所以,秦良玉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发动对这二十余座木寨的进攻。
  “进入密林结阵,白杆兵列在阵前,特务营在阵后,其余在阵中。”
  秦良玉先下达了结阵的命令。
  这边,缅甸守木寨的大将莽大河见此知道自己想派骑兵过去冲阵的机会没有了,对方明军明显有所准备。
  而秦良玉这边则趁着夜幕降临时,让广西和云南土兵分成两路分别占领第一座木寨东西方向的山梁,对这第一座木寨实行三面包围,且做出先攻打后面木寨,而对前面木寨实行分割包围的架势。
  莽大河见此有些按奈不住起来:“竟然敢分兵!让思虎子带兵出寨进攻被还在林中的明军!”
  秦良玉并不是真的要攻打后面的木寨,而是故意分兵示弱,使缅甸军上当,而把缅甸军引出来打。
  因为经验丰富的秦良玉一看见缅甸军的成色就知道缅甸军不善于野战,不然也不会把军官和士兵的衣服颜色分的这么清楚,以致于只要在野外作战,自己这边的弓箭手可以精准射杀其军官。
  秦良玉留在林中的是自己的嫡系白杆兵和近卫军特务营。
  白杆兵箭术了得,曾经和满清重甲步兵对射也毫不逊色。
  而近卫军特务营拿的是击发线膛枪,精准度高,完全可以指哪打哪。
  所以,当缅甸军居高临下的冲过来时,也已摆开阵势的近卫军特务营和白杆兵直接也开始发射箭矢和枪弹。
  因缅甸军头目皆穿红衣,士兵皆穿绿衣。
  所以,秦良玉直接下令自己这边的官兵直接瞄准对付的红衣打。
  于是,近卫军特务营和白杆兵的箭矢和枪弹就像长了眼睛一般,专挑缅甸军的军官打。
  没多久,缅甸军的军官就被歼灭五百余人,整个缅甸军因此直接崩溃。
  然后,秦良玉下令作为预备队的藤牌兵冲出去追击,在追击途中,又歼灭缅甸军上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