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673

  朱由校看了广宁城外一眼,他不由得感到一丝庆幸,因为按照原有历史,广宁卫这座重城早已在十年前归入建奴之手。
  而现在,广宁城依旧在大明手中,甚至还不是大明与建奴接触的最前沿。
  即便是辽阳和沈阳也不是最前沿。
  如今大明与建奴接触的最前沿已经是抚顺关以东的清原和萨尔浒。
  而朱由校已经决定把自己的驻跸地,也就是御驾亲征的总指挥部,选在萨尔浒。
  因为在那里,多年前发生了一次大仗,那一仗,大明败的很惨,阵亡了许多精锐。
  朱由校要在那里祭祀为大明阵亡的勇士们,并以此激发大明将士为当年的那一次战败雪耻。
  “这一次,朕不希望再重蹈萨尔浒的惨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杨镐当年为何会兵败,朕让你们已分析总结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朕希望你们要继续保持谨慎、铭记之前的教训。”
  朱由校这里因此对熊廷弼、袁可立、孙传庭三人说道。
  他即位以来的辽东先后三位经略皆已聚集于此,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这已经是帝国最强的参谋阵容。
  “请陛下放心,若非这些年关内灾害频发,以及奸贼掣肘,萨尔浒之耻早已尽雪!如今彻底荡平东虏,早已不是问题,只要不在具体的行军布阵上太过轻视东虏就能做到,萨尔浒那一战,到底是杨镐与底下官将轻敌所致。”
  熊廷弼回道。
  “战意不强,各怀异心,内外勾结,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早在入朝征倭时就已出现这一问题,只是神庙当年因国本之争悬而未决,故没来得及整顿注意,以至于南北之军越发不和,甚至内耗严重,等到萨尔浒之战时,我军才刚出兵,行动计划就已先被敌军掌控,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袁可立回道。
  “当时就不应该分兵!我大明边军各部皆是将官私兵为主,只适合合兵一处,而不给东虏各个歼灭的机会,现在,我大明虽有近卫和勇卫两支号令一致的帝军,但边军大多依旧还是以将官私兵为主,因而,以臣之见,这次会剿东虏,还是当以近卫军和勇卫军为剿灭东虏八旗兵主力的主要力量,如此方能号令一致,另外,考虑到赫图阿拉一带地形复杂,当采取步步为营之策,诱东虏主力来攻,以反客为主的打法灭其有生之力量,至于边军则是歼灭东虏八旗各寨有生力量后负责犁庭。”
  孙传庭这时候说道。
  朱由校听后点头,说道:“说的不错,边军虽个个悍勇,但因多是家丁,统合起来的效果反而不是很好,八旗兵的旗主多是努尔哈赤子侄,所以,统合起来后的战力是优于边军的,若让边军和八旗兵对战,只适合三千人规模以下的战斗,而要集合数万兵马尽数剿灭数万八旗兵,还是得近卫军和勇卫军,近卫军和勇卫军,上下军官皆出自朕的亲卫,皆是讲武堂同窗,下至战兵上至总兵,皆属于国家之官兵,从一开始培养的理念的就不是为升官发财,所学思想一致,自然更利于对付数万规模以上的八旗兵,就这么做,让边军负责犁庭,近卫军和勇卫军负责会剿,朝鲜兵负责运粮和运辎重以及各类工事营建。”
  “是!”
  众人回了一句。
  接着,熊廷弼继续笑说道:“这次,无论是边军、还是近卫军、勇卫军,还有朝鲜兵,皆由陛下亲自指挥,臣相信,各部想必要比以前我等朝臣为经略时要更服从号令得多,实不瞒陛下,虽臣等昔日能辖制各镇总兵参将,然也借的不过是陛下龙威,要令这些人积极杀敌立功,还是要费些口舌与谋算的,甚至如果太严,冒然杀大员的话,也会留下杀身之祸,以至于战机还是有所延误,如今陛下亲自指挥,就算是杀几个大员,也不至于使军心动荡。”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治军,若都还不肯拼死效命,那这样的大员,留之也无用!”
  袁可立这时候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道:“所以,朕才要御驾亲征,犹如当年,寇准死活要让宋真宗去前线一样,不过,朕这次和宋真宗不同,朕不是为了击退入侵之敌,朕是要荡平东虏,以绝后患!”
  说着,朱由校又看向袁可立和熊廷弼等人道:“虽说你们只是参预军机,大军指挥,由朕独断,但各自分工还是得安排一下。”
  然后,朱由校便先看向孙传庭道:“孙爱卿,你负责领近卫军和勇卫军进入建州腹地,与之主力对战,不以攻城掠地为目的,只消灭东虏之有生力量。”
  “遵旨!”
  孙传庭回道。
  接着,朱由校又看向熊廷弼:“熊爱卿,你留在朕身边,负责替朕督师主客两边军,执行步步为营之策,只负责占地犁庭,每占一地,须草过火、石过刀,整个建州,不能有一活口。”
  “遵旨!”
  熊廷弼回道。
  接着,朱由校又看向袁可立,道:“蒙古人、朝鲜人、以及逃回来的包衣、趁乱隐匿起来的旗人,还有后勤调度,内部突发的各项事宜,由卿统筹,另外,就是替朕决议军机!”
  “是!”
  袁可立回了一句。
  “另外,你负责的这些事里,由王在晋分管后勤,傅宗龙分防蒙古人以及管理所收留的包衣,清查隐匿起来的旗人汉奸,袁崇焕分管朝鲜兵。”
  “厂卫也就将得到的消息直接先汇报给朕!”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了地图上的赫图阿拉一眼,神色凝重地说道:“这次就算是倾尽全国之力,也要让东虏永不翻身!”
第四百五十四章
国有勇将,社稷之福
  “怎么回事,为何只近卫军和勇卫军的人拔营出寨,我们这些主客边军全都待在一边看热闹?”
  满桂看着抚顺关外绵延不绝的近卫军和勇卫军大军,不由得问了起来。
  在满桂身边在任游击的贺人龙回道:“看样子是没打算让我们边军作为主力去与东虏八旗兵决战,将来只是让我们打扫战场,杀些个老弱病残,烧烧屋子什么的,这样也挺好,虽说显得皇上这是没把我们边军瞧在眼里,但也没有让我们边军去白白送死然后把军功给近卫军、勇卫军的打算。”
  满桂则脸色颇为不悦:“好像只有他近卫军和勇卫军才能和鞑子一战似的!我们边军也是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也就没在讲武堂喝几天墨水而已!我得去求见皇上,哪能让我们这些边军只杀些老弱病残,摆明了是瞧不起人!”
  满桂说着就起身朝作为全军中枢的沈阳城走去。
  贺人龙见此不由得站起来,喊道:“大帅!您这是何必呢!”
  ……
  “他娘的,你们边军没长眼睛吗,没看见爷们是去杀东虏吗,你们就老老实实地待着,等我们把东虏杀得差不多了,皇爷会让你们去打扫战场的,到时候随便割人头赚赏银多好,也不知道现在给爷我说个谢字!”
  作为近卫军中层军官的毛文龙此时也正向他打听情况的曹文诏说着这事。
  且在言语间,毛文龙不乏有自己身为近卫军一员的自豪感,而觉得这些边军不过是占自己近卫军光的旧式军队,即便悍勇也是有勇无谋,不然,在自己近卫军出现以前,也不会在八旗兵面前占不到什么便宜。
  历史上也算是一代名将的曹文诏自然气恼得很,直接大力一拽,将毛文龙从马上拽飞了下来:
  “老子谢你娘!别以为就你们近卫军才敢与鞑子精锐作战,老子边军也不是吃素的!”
  “你敢拽老子下马,他娘的,老子今日就算违背军纪,也得打得你满地找牙!”
  近卫军和勇卫军这样的帝军在边镇作战时,没少和边军之间发生矛盾。
  而因近卫军和勇卫军军纪要求高,处罚重,所以许多时候,在与边军发生矛盾时,都是近卫军和勇卫军这边的人吃亏,受处罚。
  因而近卫军和勇卫军的官兵对边军不满的更多,再加上近卫军和勇卫军这边觉得自己是帝军,自豪感也重些,且因自己文化基础不错,也就觉得边军都是有勇无谋的大老粗,不懂兵法韬略,且屡次作战,都是近卫军和勇卫军担当主力,也就很轻视边军。
  因而,毛文龙刚才也才对曹文诏出言不逊。
  本来毛文龙历史上就个敢整事的人,如今也一样,说着就一记铁拳朝曹文诏打了来。
  曹文诏也不甘示弱,与之搏斗起来。
  场面一度混乱,眼看两边就要火拼。
  赵率教和黄得功这时候赶了过来,及时喝止了这两方。
  黄得功让镇抚兵押着毛文龙离了这里。
  而赵率教则也细问其曹文诏缘由来。
  曹文诏也就回道:“大帅,您也看见了,近卫军和勇卫军已经开始出抚顺关杀东虏,就我们这些边军他娘的还窝在关内!而那些近卫军和勇卫军还因此瞧不起我们,好像我们这些边军就都怕死似的!刚才那人甚至直接出言嘲讽!我不过问他几句而已,却无故被他羞辱,所以才打了起来。”
  赵率教也冷下了脸:“我自然看见了,你随我去问问熊督师,陛下已经下旨,边军各营总兵、参将、游击皆由熊枢密督师,我们现在就去问他。”
  赵率教说着就和曹文诏来了熊廷弼这里。
  而满桂此时也来了熊廷弼这里。
  赵率教先问着熊廷弼:“督师,末将不明白,为何出关杀东虏,不调动我边军,难道朝廷就这么看不起我们边军吗?!”
  满桂也回道:“没错,督师,末将等世受朝廷大恩,日夜只想着如何能杀敌报国,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在御前抛头颅洒热血,可结果却让我们留在关内,眼睁睁地看着近卫军和勇卫军那些秀才兵去杀东虏,这实在是让末将等边军不服,好像我们是怂包软蛋一样!”
  满桂说着就拱手道:“我们也是忠勇之士,还请督师转告皇上,让我们也出关杀东虏!”
  赵率教也附和道:“没错!请督师替我们向皇上说说话,我们宁肯马革裹尸,也绝不愿意被人看轻,说我们边军不能杀敌!”
  曹文诏跟着说道:“请督师给我们边军一个机会!我们虽然装备不如近卫军和勇卫军,但胆气可不比他们少,历经的恶战也不比他们差,甚至他们骑射说不定还不如我们呢!”
  熊廷弼笑了起来,先说道:“很好,国有勇将,社稷之福!”
  接着,熊廷弼又说道:“但不让你们先出关,并非是陛下轻视你们,而是怕你们不听调度、不听号令,以及各营之间各怀异心;
  仆说实话,你们和近卫军、勇卫军不同,你们各营精锐是你们各自的家丁,只听你们自己的调度,如同是你们的私产,比如,假如你赵总兵所部被敌军围困,朝廷为此着你满桂去救援他,并要你不惜一切代价救他,而敌军提前有所准备,于途中阻击你满桂,你满桂能做到不惜一切代价,阵亡所有家丁,甚至自己阵亡,去救他赵率教吗,近卫军和勇卫军就不同,他们各营皆是皇上的兵,就算全部阵亡也只是皇上的损失,所以,皇上才敢派他们去杀东虏,因为他们能合在一起也能分开,甚至能绝对服从命令,为兄弟部队之存活而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只要皇上下了这样的命令,你觉得你们能做到吗,如果能,仆这就去皇上面前为你们说情,给你们一个在御驾亲征时做驾前先锋的机会!”
  赵率教和满桂、曹文诏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想了想,接着就异口同声答道:“能!”
  熊廷弼有些意外,又问:“若做不到,别怪军法无情!”
  “明白!”
  这三人回道。
  熊廷弼因此大声回道:“好!且请稍待!”
  然后,熊廷弼就去了朱由校所待的行宫:“臣熊廷弼求见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