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673

  大明皇帝朱由校端坐在午门上,俯视着正跪在远处的葡印总督卡斯特罗与中日贸易船队司令佩索。
  因为距离太远,朱由校倒是看不清卡斯特罗和佩索的脸。
  但朱由校能分辩得出这两人的西洋打扮。
  朱由校粲然一笑:“开始!”
  接着,太监刘若愚便高声喊道:“献俘开始!”
  然后,锦衣大汉们传着令旨。
  没多久,卡斯特罗和佩索就被军士拖到了前面来。
  两人现在已抖如筛糠,两脚无力。
  他们本来也不是胆小之人,但这午门处给人的威慑实在是太大了,高高在上仿佛置身于天上的大明皇帝,以及力压乾坤之感的五凤楼,和两旁壮如铁塔的将士,都让这两人有一种被置身在天帝面前审讯的压迫感。
  这时候,左都御史周永春宣读了弹劾蛮夷总督卡斯特罗与将领佩索违抗大明皇帝陛下圣旨、对抗天子亲军的罪行,并要求对其处以同谋反一样的罪行的都察院题本。
  这是一个司法流程。
  即便是卡斯特罗这些外夷,也要经过都察院弹劾,言其有罪。
  因为皇帝授予都察院的唯一权力。
  即只有都察院可以说哪些人有罪,违反了什么罪。
  “着其自辩!”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
  这依旧是大明现在的司法流程。
  都察院弹劾其罪,本人有权自辩,至于皇帝信还是不信,得看皇帝的意志。
  “饶命,大明皇帝陛下饶命啊!”
  卡斯特罗只是喊着饶命,因为他所接受的文明,现在还停留在野蛮掠夺与屠戮镇压的时代,所以,他不知道大明这个国度已经有自己的议罪制度,所以,他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佩索也跟着求饶:“饶命啊!”
  他同样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刑部定罪,大理寺复核。”
  朱由校这时候则继续吩咐道。
  “是!”
  刑部尚书王绍徽与大理寺正卿刘宗周站了出来。
  “抗旨如同谋反,当判凌迟,夷九族!”
  刑部尚书王绍徽回道。
  “大理寺无异议!”
  刘宗周回道。
  朱由校点头:“准!”
  刘若愚继续站了出来,高声喊道:“所献战犯,以谋逆罪处置,凌迟处死,夷九族!”
  卡斯特罗听后大惊,他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问大明皇帝自己心中的疑惑,就要被处极刑,但他好像又觉悟到了答案。
  佩索从通译口里得知自己要挨很多刀后,则直接晕倒在地。
  他没想到,大明的律令这么严酷。
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月所照之地,俱当为朕所御
  被要求参加献俘仪式的外番诸使也都被这样的刑罚所震惊到。
  因被邀请进京参加献俘仪式而同沈肇运一同进京的阿布奎和克隆尔此时都不禁后背发凉。
  “原来如果违抗大明皇帝旨令是要被千刀万剐的。”
  “这谁还敢违背大明皇帝的意志。”
  阿布奎和克隆尔皆认识到了大明的另一面。
  他们都没想到大明皇帝对于违抗的人这么狠。
  朱由校无意改变这种严酷的处罚制度。
  因为在他看来,秩序能否较好的维持,就在于背叛秩序的成本是否够大。
  大明这样的超级帝国要想不分裂,就得有从上而下的秩序,而要有这样的秩序,就得有严酷的刑罚去维持这一秩序。
  朱由校自认自己是来当皇帝的,是来维持秩序的,而不是来当菩萨的,宽容秩序的违抗者的。
  所以,他不会宽恕恶类。
  更不会只因为背叛秩序的坏人放下屠刀,就会让其立地成佛。
  “大理寺少卿方一藻上疏言:自古圣明之朝,皆以礼待外邦,如今卡斯特罗、佩索等佛郎机官员虽抗皇命,然也是为其王事尽兴,到底忠心可嘉,如今也以谋逆之罪论处,实在是有些牵强,治国当以外王内法为道,使万邦诚服,而不是以严治罪,强以威服称霸,故请陛下宽宥卡斯特罗、佩索之罪,免死释放,以为大国风范。”
  方从哲这里向朱由校递来了一份来自方一藻的奏报。
  朱由校听后把眉一抬,不怒自威道:“朕何时说过治国当外王内法?朕说的是法令不可废!”
  方从哲立刻肃然起立,躬身在一旁,额上微微冒起冷汗。
  他没想到皇帝陛下由徐光启教授儒学多年,依旧崇尚法治,而不愿意以儒家仁恕之道代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日月所照之地,俱当为朕所御!只是碍于地理之隔离、文化之未统,故朕不得不暂忍蛮夷自立,巧用合纵连横之术,然既已落在我大明手里,为朕所控者,自当遵循大明之法令,不遵者,其罪之处罚当不轻于本国子民,否则,岂不显得本国子民卑贱于外虏?
  诚然,卡斯特罗与佩索这些西洋番,乃外番中佼佼者,然这不是朕法外开恩的理由,如果外番中的佼佼者,皆以为自己优秀,即便给大明造成很大麻烦,若将来成为大明阶下囚,依旧会被宽恕的话,那他们肯定会更加毫无忌惮地为他们的主子卖力,对付我大明!”
  朱由校说道。
  “陛下说的是,这方一藻不过是书生之见。”
  方从哲回道。
  “他这倒也不是纯粹的书生之见,而是巧舌如簧,想必是收了什么人的好处,手脚不干净,绞尽脑汁地为这两外番辩解起来,自以为聪明,能用一番看上去毫无破绽的言论想忽悠住朕,可他不会知道,这世上,如果有人藏愚守拙,是难以瞧出来的,但如果有人自作聪明,那就很容易瞧出来。”
  朱由校说到这里。
  方从哲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就是一个爱装笨的人。
  接着,朱由校就下旨吩咐道:“着东厂严密调查此人!一旦查有受贿实证,立即上报!”
  ……
  “您放心,只要这次您真能让贵国皇帝陛下饶恕他们死罪,将其释放,为我荷兰人使用,我们每年必会以十万元规模的贵国银币相赠您!到时候大不了直接立一契约,我们荷兰人是最重契约的。”
  阿布奎笑容灿烂地对大理寺少卿方一藻说道。
  方一藻也是徽商出身,对“利益”二字也是极看重的,在听阿布奎说后就笑道:“好说,好说,宽刑减罪,外王内法,本就是鄙人所提倡之正道,即便你不来替他们求情,本官也会谏言此事的。”
  “在下甚慕中华,无论是其文化还是风景,皆爱之,但唯不解者,就是贵国之刑罚太过于严苛,若是对平民奴隶如此,倒是约束得当,但对贵族也是如此,实在是有悖天意。”
  阿布奎自知道卡斯特罗和佩索被大明皇帝判凌迟处死罪后,就有些担心自己这些荷兰贵族将来如果也违背大明皇帝旨意而被严惩,因而,也就决定营救卡斯特罗和佩索。
  同时,阿布奎也想借拯救卡斯特罗等葡萄牙贵族的机会,和葡萄牙恢复关系,对付西班牙。
  毕竟这次出兵果阿,因为他阿布奎的商人本性暴露,贪利冒进,导致他荷兰这边损失不轻,将来要想在实力上超过西班牙,已经很难。
  而他如今也在和大明的交往中学到了一些手段,知道合纵连横搞碰碰胡比四处为敌要好,也就想联合葡萄牙对付西班牙。
  另外,阿布奎也想借此机会收买一些明朝官员,作为在大明朝廷维护自己荷兰利益的代言人。
  所以,阿布奎主动在离京前结交起一些大明官员来,通过金钱收买和献随行胡姬的方式收买的方式意图勾结一些大明官员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现在,阿布奎也就和他勾结的大明官员之一——大理寺少卿方一藻聊了起来。
  而阿布奎听方一藻说他主张宽刑减罪、外王内法时,心里就高兴的不行,颇觉方一藻是知音,也就同意提出贵族不该被严酷对待的观点,当然,他所提到的贵族不只是汉族士大夫,也包括他们这些外番贵族。
  “正是此话!贵族,何为贵,在于知礼有体面也,岂能与庶民同法?你先回去等消息,我大明皇帝陛下有称雄宇内之心,想万邦来朝,必然要礼待你们这些外邦贵族,如今言法令不可废,不过是碍于群臣面前,不能轻废法令而已,若有大臣上疏辩之,应会改变主意的。”
  方一藻说后就放下了茶杯。
  而阿布奎现在也懂得了大明的一些礼仪,知道主人放下茶杯就是送客的意思,于是,他便立刻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