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673

  阿布奎一路上开始学着马可波罗,写自己的旅行日记,也就把自己来大明的见闻写了进去。
  而且,他也像马可波罗一样,不惜笔墨的赞美着大明。
  甚至,同近代时,中华因为落后,不少因为看见西方的强大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文人认为自己国家落后是因为文字不一样,而主动提倡放弃汉文一样,现在阿布奎也开始对自己的文字与文化的自信心产生了动摇。
  克隆尔自然是有着同样的感受,他已经开始主动买了崇文寺出版的四书五经与唐诗宋词以及《大明会典》、《皇明祖训》这些书回去,他决心要从中华的文史里找寻到大明帝国强盛的秘密,作为总督的他们,自然也聘请了通译,要了解中华文化,也是能了解一些的。
  阿布奎和克隆尔这次来大明,的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为这个时代,除了皇帝是穿越者外,大明的士大夫还没有清朝时的士大夫那么保守,在了解异国文化方面反而比西方人还要主动与开放。
  甚至,不少汉人士大夫主动称呼一些有学问品德的西方传教士为泰西大儒。
  这个时代的汉族士大夫也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文化交流形成主动思考,而形成自己新的思想。
  相反,这个时代的西方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反而没有大明的士大夫主动,因为他们现在还比较野蛮,对外讲究直接性的殖民掠夺,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是强行同化,把其他文化视为异端,甚至对有其他文化的人直接肉体消灭,不然也不会发生多次宗教性的战争。
  而现在的大明,因为自从正德朝时心学出现后,理学在思想界的霸主地位已经被撼动,出现了很多不符合主流思想的文人,如李贽这些;
  理学的推崇者,也就没有能力像西方的教会那样压制其他学问思想,再加上皇帝朱由校喜欢的又是偏探究事物本质规律而转化社会实际应用的实学,以及各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出现,所以,大明现在的思想就特别多样,也特别开放,以至于受此影响,各类士大夫都有,虽然有保守的,但也有不少主动研究其他文化,而意图创造新学问的开放派。
  这也就使得现在的大明显得比西洋番国还要开放与文明。
  所以,就由不得阿布奎与克隆尔这两来自西洋的贵族惊叹,而自愧不如。
  尽管大明的皇帝朱由校现在在法制上非常严酷,即便帝国的特权阶层们有违背律令的地方也会被严惩,抄家灭族乃至枭首腰斩都有,但不是大明总督的他们自然不知道在大明当贵族可没有在他们欧洲当贵族舒坦。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姓富足,吾皇之功,堪比汉之文帝!”
  “我巴达维亚愿意出动二十艘战船,一千名本国士兵,协助天朝收复果阿。”
  荷属巴达维亚总督阿布奎来一趟大明京城后,更加的愿意为大明出力,他也知道大明现在不可战胜,自己荷兰唯有做其最好的小弟,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所以,他已下定决心,出动上千兵力与数十艘战船,协助大明收复果阿。
  另外,他也想借此机会向大明展示一下自己荷兰的实力,好让大明觉得他荷兰是值得合作的小弟。
  西班牙的克隆尔听阿布奎说后非常惊骇,他没想到荷兰已有如此强悍的实力,
  要知道他西班牙在马尼拉也才只有两艘马尼拉大帆船,虽然他们的大帆船都在五百吨以上,但也没法和现在的荷兰比。
  克隆尔甚至都觉得荷兰是在吹牛,除了大明这种超级帝国,谁能一下子出动数十艘战船。
  但克隆尔又不敢不相信,他觉得阿布奎应该不会在大明皇帝陛下面前撒谎,而给大明帝国收拾他荷兰的理由。
  事实上,现在的西班牙因为经济衰退,且卷入了欧洲三十年战争,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的确开始不如新崛起的荷兰。
  而荷兰虽然国土较小,但眼下正是其迅速向海外扩张的时候,是四处抢占殖民地的主要角色。
  要不然,也不会在几年前还和葡萄牙争过濠镜,还曾企图霸占大明的澎湖,只是后来被大明官军赶跑,而转到了台湾。
  如今荷兰虽然也失去了在台湾的殖民地,但他在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还在,依旧还是目前西洋诸番中最强的势力。
  克隆尔不得不承认,他的西班牙现在似乎真的没法和荷兰比。
  但克隆尔也不想在大明皇帝面前被荷兰人比下去,让大明帝国觉得他们在西洋诸国中不算值得合作的国家,从而被大明皇帝轻视,甚至让荷兰轻视自己西班牙。
  “很好!到底是荷兰,没让朕失望。”
  朱由校这时候听阿布奎说后就点了点首。
  接着,朱由校就问向了克隆尔:“西班牙打算出动多少兵力和战船?”
  克隆尔没有回答。
  而朱由校因此拉下了脸:“嗯?!”
  一时,克隆尔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也很想直接说派出二十多艘战船、上千名本国士兵参战。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他的马尼拉还没有这个实力。
  阿布奎见克隆尔许久都没有向大明皇帝表态出动多少兵力,便得意的笑了起来,他知道西班牙在马尼拉的军事实力肯定不如自己荷兰在巴达维亚的军事实力,不然,克隆尔不会沉默这么久。
  “或许等和大明确定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后,我荷兰可以争取大明帝国不干涉我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的事,到时候,我荷兰可以直接吞并西班牙的马尼拉,然后实现,整个东方航线的外番商船就只有我荷兰商船的目的!”
  阿布奎因此心道。
  朱由校自然也看出了克隆尔的为难。
  但他没有拆穿,只故作生气地起身,挥袖道:“退朝!”
  于是,大明的朝臣们便开始喊“臣等告退。”
  而克隆尔等也就只得跟着退走。
  事实上,不只是克隆尔对荷兰表现出的实力而惊讶。
  大明的中枢重臣们也对荷兰表现出的实力感到惊讶。
  而且,不仅仅是对荷兰。
  以前大明接触到的西洋番都是传教士,传教士属于教会派来的人,属于文化领域的人,对自己国家的军事政治不算很了解,也没有兴趣透露给大明朝廷。
  而现在是第一次有西洋番国的高级官员来到大明京城,与大明的皇帝和中枢重臣们交流。
  再加上皇帝朱由校的引导和逼问。
  大明的文官们才更多的了解到,原来西洋诸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小,但却在全世界那么多地方称王称霸、掠夺财富。
  尤其是当皇帝拿着翰林院新修订的《坤舆王国全图》,询问阿布奎和克隆尔两人一些西洋事时,站在一旁的他们更加直接的感受到原来一个本土面积和人口远不及大明的西洋番国竟可以占据如此多的海洋利益!
  这对于大明许多文官,尤其是偏内陆的民籍士绅出身的官员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袁可立此时就在回府后对自己好友礼部右侍郎蒋德璟说道:“一个幅员远不及我朝一布政司,人口更是不及的西洋小国,竟能纵横全球,乃至在数万里外,于我大明之近处布置有数千兵力、数十艘战船,还控制着全球航线,关键这样的西洋诸国不止一个,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袁某还真不敢相信,与这些比起来,与方党斗的确显得有些小家子气!难怪陛下不让我等把心思放在斗倒方从哲上,也难怪陛下和最了解西洋番的徐阁老也没把朝堂上的纷争当回事,而只在乎战船之数量、水师之规模、火炮之威力,盖因他们一直没把国内的东林党、方党、辽东军镇当回事,是袁某见识浅陋了!”
  接着,袁可立又对蒋德璟笑道:“蒋公曾劝仆睁眼看天下,而不能只局限于中华一地,袁某当时却说安中华便能安天下,如今看来,是仆不及你们闽人看得远啊!若非这次从这两西夷总督口中得知西洋诸国之事,若非如今朝廷早已体验到海贸大通后所带来的收入,仆还真的会一直愚昧下去。”
  袁可立现在开始主动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格局小了。
  “阁老此言过于自谦了,下官虽说是闽人,和西洋番打过交道,也略通一些泰西之学,然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些西洋小国可以靠海贸形成如此之势,如今想来,还是陛下圣明烛照,似乎早就知道西洋诸国之不同,而如今特地要详细了解一番,当今陛下之厉害,真是令臣倍感意外。”
  蒋德璟回道。
  袁可立点了点头:“陛下之厉害程度,的确令人难以预估,或许如今天子真能通神明之识,从其即位以来,便非同于寻常帝王,如今种种迹象表明,似乎不是我等在引导陛下成为更卓越之君王,而陛下在引导我们成为更有为之臣子。”
  蒋德璟听后笑了起来:“正是此言!以下官之见,如今元辅主持内阁,所谋国政之成就,能远超昔日张江陵,不在于如今元辅真有宰辅之才,而在于陛下教导的好。”
  “没错!”
  袁可立回了一句就道:“他方从哲在神庙时为首辅多年,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即便提出一两项国策,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如今能有今日功业,全赖陛下为之引导矣!我大明何其有幸,有此帝王,蒋公,想必也看了大明银行最新给出的储蓄数据吧,我大明大多数百姓储户,已经各自储蓄银币达上百银元!”
  “知道!我们还在讨论呢,按照这个数目,即便天下百姓失业五年,也能靠这笔储蓄活着!”
  蒋德璟笑道。
  “是啊,纵观历朝历代,能使百姓藏富到如此地步者,鲜有也!吾皇之功,堪比汉之文帝!”
  袁可立感慨地回道。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明帝国资本化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根据大明银行的储蓄情况来看,随着大量工厂作坊的新建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营建,庶民百姓的个人储蓄的确增长很快,藏富于民的现象非常显著,但这也使得大明银行的利息支出越来越高,节俭惯了的庶民百姓在消费上并不积极,即便利息已降得很低,可庶民百姓们依旧喜欢把钱存着,这也导致市面上钱荒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毕自严向朱由校禀报着大明银行眼下的情况。
  朱由校听后道:“让庶民百姓们改变消费观念,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强求,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礼法上继续对本国百姓松绑,允许百姓们拥有宝车、营建高门宅邸,虽然现在礼法没多少人遵守,但朝廷如果主动解禁一些限制,自会进一步促进庶民百姓提升消费,另外,更重要的是,得让科学院和工程院,多研制一些新商品来,价格昂贵不要紧,要紧的是新鲜且实用,另外,你们同元辅等廷议一下,可以考虑设立商部,并以商部的名义举办一次博览会,集合天下所有奇珍异宝和新奇商品,让天下人观览购买,最好由此选出一批我大明的有名商品出来,如景德镇之瓷器、武夷山的茶、贵州的酒、湖笔宣纸端砚徽墨什么的,朕会赐予帝国名品奖章,并赐一定银钱助其推广、助其提升品质,且推广于全球,以此渐渐让天下人都觉得大明之商品为高端贵品,为身份之象征,到时候别国就只有给我们提供原料、赚取薄利的份。”
  毕自严听后很是称奇,他没想到皇帝陛下会这么懂的经商之道,只得连忙称“遵旨!”。
  “还有,这大明银行的储蓄既然越来越多,就得增加借贷的业务,用以钱生钱的法子为朝廷牟利,并控制诸番,以保社稷,这叫做资本的力量,比如这次,西班牙的马尼拉总督克隆尔明显是因自己西班牙的军事实力不够,缺战船,而又不想被荷兰比下去,所以才在朝堂上向朕表态出动多少兵力时吞吞吐吐,不好开口,既然如此,大明银行完全可以主动找他,以他西班牙所占据的马尼拉为抵押,给其借贷一笔银币,然后朕再下旨准予船政局给其出售一批即将淘汰作为海防船的次等战船,这样便能通过给其贷款而给大明银行增加收入,又能通过售卖战船增加朝廷收益,而他西班牙要想不把马尼拉拱手相让,以后他的贸易利润的一大半就得归我大明!
  你去与他谈谈,想必他还是会愿意的,不然,他西班牙将不得不接受被荷兰夺走所有贸易利益的命运,而这若是成功,对我大明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有更多的收益,也能使荷兰与西班牙互相制衡,并不得不为和我大明贸易而各自让更多的利,这也算是二桃杀三士之策,不用费一兵一卒,使其皆被我大明控制住。”
  朱由校指示道。
  毕自严作为公卿大臣,自然也不笨,何况他在经济学方面本就有天赋,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而这让毕自严也不禁暗想自己的皇帝陛下是怎么想到这些良策的。
  “即便是范蠡在世,也想不到会用经商放贷之法也能操纵政治、制霸世界吧,陛下真神人也!我朝有幸,有此帝王,若是他国有之,必为我华夏之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