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673

  方从哲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心道。
  朱由校的确是打算对皇子们的教育再严一些,甚至让他们形成内部竞争。
  原因很简单,大明的确是需要一位优秀的皇位继承者。
  但继承者是否优秀不是按照一定标准教出来的,而是比出来的。
  所以,朱由校打算让皇子们都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也形成内部竞争。
  至于如此会使得兄弟反目成仇、互相倾轧的问题。
  朱由校倒也没有因此就决定放弃这一想法,因为他知道,天家内部如果竞争不残酷点,那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就必然不擅长应对斗争更加复杂的朝堂。
  得到某种特权,就得承担某种代价。
  ……
  “对于商税,以仆的意思,得等到军制改革完成后再加征,不然,一旦因大范围加征商税,只会引起处处兵变。”
  关于加征商税的廷议接下来首先举行,方从哲先开口说出了的见解。
  而袁可立则道:“倒也可以,但商税是必须要改的,反正朝廷不能只把增收的事只放在农业上。”
  “但也不能拖太久,以毕某之见,也可以先试点,比如先从京师与宁波两地开始,这两地一个是北方商贸之集中地,一个是南方商贸之集中地,也算是给以后在全国加征商税积累经验。”
  毕自严附和着说了一句,他也是民籍士绅阶层出身,和袁可立天然地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也就主动建议在京师和宁波试点,而偏偏与方从哲关系亲密的昔日浙党官员背后都有宁波巨商的影子,另外,方家的产业如今则主要集中在京城,所以,很明显,毕自严这是在针对方从哲,算是报复方从哲对他们民籍士绅的利益下手而不对自己商籍士绅下手的行为。
  “试点也得等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结束后再说吧,当一步步来。”
  魏广微这时候帮着方从哲说了一句。
  朱由校听到这里后,他不得不承认,这商籍士绅背景的官员和民籍士绅背景的官员之间的矛盾还真是愈演愈烈。
  “商税的事就先议到这里,接下来说说皇子教育的事。”
  朱由校这时候吩咐着说。
  “是!”
  方从哲回了一句,就道:“皇子的教育,以臣看,与士子之教育不同,皇子将来或为储君或为贵胄,需要接受培育的更严格更全面些才好,不然容易使尊贵之身份丢失了体面,也影响朝廷体面,更不利于社稷延续。”
  “没错,皇子们自然是教的更严一些,更实际一些才好,不但要学文,还要学武,要六艺齐全,学文的话,得用老学究,而不得用新进士,老学究多学识渊博,且阅历丰富,更易使皇子学得真学问,且因年老更沉稳谦逊,易使皇子更易老成,而新进士是才高八斗,但大多年轻气盛,又急于进步,且热衷于朝堂政治,则难免挑唆得皇子也跟着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之气;学武的话,不但要学强身健体之术以及射箭、骑术等,还得学兵法韬略,以备将来,皇室贵胄可以为帝国承担更多的责任。”
  朱由校这时候说道。
  方从哲和一些与他一样喜欢皇帝陛下确立太子的大臣们皆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因为,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是真的只借此机会谈皇子们的教育,而不是立国本,更让他们当中许多大臣没有想到的是,皇帝陛下是打算把所有皇子都进行更全面的教育,而且好像都是在往帝王的路子上培养的意思。
  “这是要让将来所有皇子都有夺嫡之心吗?”
  魏广微同方从哲一样也在此时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然,不只是魏广微,在场的大臣们,很快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毕竟大家都不是笨蛋。
  “陛下圣明!皇室贵胄自当文武兼备,但是,眼下最为要紧的,还是皇长子的教育。”
  刑部尚书顾秉谦这时候禀报了一句。
  他同方从哲等商籍士绅一样,希望皇帝还是确立太子比较好,这样他们也就好直接站在太子这一队,并现在就为将来打算,只要太子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君主形象,他们可能会换一下君王。
  “朕承认皇长子是嫡长子,按纲常伦理,更适合立为储君,但纲常伦理是圣人之意,非天意!自然,圣人所选之君不一定为天命所选,朕即天命,唯有朕最终所选太子,方为天命之选!故而,皇长子是否能为将来君主,现在还言之过早!再有将皇长子与其他皇子分别而论者,就以私立储君之罪而抄家处斩!”
  朱由校这么一说,顾秉谦吓得忙匍匐在地:“臣不敢!臣只是,只是一时糊涂,如今幸得陛下提点,方才明白,还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朕不会不教而诛,朕说的是接下来,谁要是再敢包藏祸心,别怪朕不客气!”
  朱由校不怒自威道。
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后和皇子们
  七个虚龄四岁的小孩正在大明园内玩耍。
  男孩正蹲在地上看蚂蚁出神。
  女孩则伸着手要摘园子里的花。
  这些都是如今大明朝的皇子皇女。
  天启帝朱由校的子女。
  “父皇!”
  不过,当朱由校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这些皇子皇女们都跑了过来,围了他一圈。
  朱由校笑着摸了摸皇长子朱慈炜的后脑勺,见皇次子朱慈焯的束冠歪了,便将他揽在怀里,为其正冠。
  而这时候,朱慈炜则跑到了一边,继续看蚂蚁。
  朱由校见此并不生气,他不可能指望一个三岁多的小孩会突然很老成。
  只是朱由校不得不感叹的是,自己的皇儿才这么小,就已经被朝堂上的那帮老狐狸们给盯上了。
  “陛下!”
  皇后张嫣带着妃嫔们走了来,莺莺燕燕,皆是风姿绰约,貌美不可方物。
  但这些妃嫔一起来见皇帝的这种场景还是少有,除了重大节日外,就只有现在这种由朱由校下旨全部召见的时候。
  “朕今日召见你们,只为一件事,以后后宫抚育皇子,得多一项制度,这项制度是,皇子三岁以后,不得再由其生母抚育,得安排到其他妃嫔名下抚育,直到到出宫的年纪。”
  朱由校这话一出口,他的美貌嫔妃们都收住了笑颜,有的看向了自己的皇儿。
  为避免皇子过于被生母溺爱、以至于过于任性,难有坚忍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特质,另外也防止母子过于依赖,而使外戚之势影响朝政,朱由校深思熟虑许久后,不得不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因为他知道,对大明帝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国运和君主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很大,自然也就对君主的要求很高,而这也就对皇子的要求很高。
  所以,朱由校也不得不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皇子们。
  “皇女们可以不必如此,但皇子们必须如此,皇后负责分派,两皇贵妃协助,一旦皇子有事,则问责抚养他的妃嫔,为避免抚育他的妃嫔比生母还溺爱他,所以皇子若行为不端,也问责抚育他的妃嫔。”
  朱由校继续说道。
  “遵旨!”
  张嫣和王贵妃、段贵妃三人微蹙娥眉回道。
  作为母亲,自然都不愿意和自己孩子分开。
  但大明后宫也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地方,她们是不能违背皇帝旨意的。
  朱由校也不用给她们解释。
  “我不要去纯妃娘娘那里,我有自己的母后,干嘛要去纯妃那里!”
  “母妃,我能不去吗?”
  “父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但皇子们自然是不知道何谓圣命难违,也就一个个在妃嫔们面前哭闹起来。
  皇后张嫣这里就抱起了皇长子朱慈炜,一边揩拭着他脸上的泪珠,一边往景阳宫走去,且劝道:“皇儿勿要伤心,也不是说以后就见不到母后了!你们啊,是皇子,和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你们父皇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你们更早地知道在没有母亲在身边时候的时候,该怎么做事,不然,将来就办法变得更优秀了,不变得更优秀就没法保护母后了,知道吗?”
  朱慈炜点了点头,瘪了瘪嘴,道:“可我还是伤心!”
  “伤心好啊!我们皇儿总算知道什么是伤心了,知道伤心的滋味,就能够知道不去伤别人的心!不然,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母后会因为你把砚台砸向范答应而训你了,因为范答应被你砸哭了,很伤心,就像你现在这样,明白吗,伤心的滋味不好受吧?”
  张嫣笑着说道,然后伸出白皙的皓腕摸了摸朱慈炜的小脑袋。
  朱慈炜依旧点首:“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拿砚台砸人就是,这样她们会伤心的。”
  张嫣莞尔一笑。
  ……
  “都哭了?”
  朱由校这里因皇子们迁居于其他嫔妃那里的事问着刘若愚。
  刘若愚回道:“就皇长子和皇五子没哭,但也落了泪,其他诸位皇子都哭的很大声。”
  “这也算是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皇权,知道皇权是可以让他们哭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