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673

  “陛下!臣再也不敢了啊!呜呜!求您饶臣死罪吧。”
  谢升痛声疾呼起来。
  朱由校没有理会。
  而这时候,锦衣卫便将谢升往殿外拖去。
  谢升也没想到自己还是赌输了,皇帝陛下根本没想过要在实施新政后维持一个政通人和、太平无事的假象。
  但谢升没有恼恨皇帝朱由校。
  他也不敢恼恨。
  现在的他只朝袁可立大喊了起来:“姓袁的!你这个疯子!你到底图什么,非要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吗,非要得罪所有人吗?!”
  啪!
  啪!
  啪!
  这时候,外面已传来廷杖之声。
  “啊!”
  “啊!”
  “啊!”
  然后,谢升也惨叫起来。
  不过,大殿内,倒是鸦雀无声,只没多久,朱由校听到了水流声。
  朱由校不由得问道:“是谁在大殿上有不雅之举,御史在哪儿?”
  这时候,光时亨主动站了出来:“陛下,臣,臣,臣兵部员外郎光时亨有罪!”
  朱由校见他双腿哆嗦个不停:“你有何罪?老实说来。”
  光时亨回道:“臣也贪了。”
  朱由校瞅了他一眼,道:“那就一并杖毙吧!”
  光时亨因此也被拖了下去。
  “谢升和光时亨的尸首都抬到都察院去,给军户们看看,让军户们都散了,周爱卿,你负责此事。”
  朱由校说道。
  周永春立即回道:“遵旨!”
  于是,周永春就先离开了这里。
  而接下来,朱由校则说道:“好得很啊!朕惩贪都惩的这么严了,也给的这么多了,还有管不住手的,可见有些事不是靠严刑峻法就能彻底遏制的,哪怕都是读了圣人之学的,朕现在就一句话,你们谁要是真想心存侥幸,就可劲着贪!反正朕也不吃亏,到时候查出来,朕可是连本带利的收走,多好,就当你们替捞钱了。”
  群臣沉默着。
  而这里面,勋贵和一些文官们则斜视着袁可立。
  朱由校也看了袁可立一眼,然后说道:“退朝!”
  今日早朝,朱由校的目的就是给都察院军户闹事的事件定个性,杀几个贪官,让勋贵们和文官们因此事结下更多的隔阂。
  而袁可立等的确因为京营老迈军户闹事的事猜到了勋贵们在搞鬼。
  这也使得他更加坚定地决定在接下来严格整顿京营。
  “提督京营的定国公吃空饷七千六十九个名额,立即上报!”
  “京营监军王之俊贪墨京营盔甲银一万六千元银币,立即上报!”
  “两万零五十二民老军户未裁汰,兵部一直未处理,立即上报!”
  ……
  袁可立很认真地整顿着。
  一时,定国公徐希因此知道后,当即找到袁可立:“姓袁的,你非要逼得大家走投无路吗?!”
  “若任由你们这样下去,你们会逼得我大明社稷走投无路,京营被你们弄成这样,你们是有责任的!”
  袁可立冷声说道。
  “你们兵部难道就没有责任?”
  徐希问道。
  “有,所以,本官已经和英国公、卢公公一起,也将这些兵部失职的地方上报了,定国公您不必操心这些,只需等着上意如何处置就是。”
  袁可立回道。
  “陛下有旨,定国公辜负朕恩,误国误军,特宣旨籍没其家,革其爵位,本人赐自尽,其族人全部迁往长崎!”
  而这时候,朱由校已派人来向徐希传旨。
  徐希听后当场晕倒在地。
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上的恩典不止这些
  不只是定国公徐希。
  吃空饷和役使京营官兵的勋贵们皆没落好。
  视情节轻重,要么被赐自尽,要么被流放长崎。
  至于为什么流放长崎,不是流放到其他地方。
  原因很简单。
  这个时代因为小冰河气候影响,北方大部分田地除了种植耐寒的土豆,产出都不高,不适合生存。
  但土豆推广还需要时间,目前只在辽东一带推广。
  而且已经移了不少流民去辽东。
  再加上,恢复开中法,迫使盐商去边镇商屯后,大量商民已主动向边镇迁移。
  所以,朝廷暂时不需要向北边荒芜之地移民。
  而长崎才刚刚成为大明的领地。
  亟需要巩固。
  尤其是,陈新等在长崎刚刚犁了一遍后,其本地倭人数量不是很多的时候,正是大明大量移民、改变长崎人口族群构成的好时机。
  要不然,等过一段时间,其他地方的倭人迁过来,或者本地倭人再繁衍下去,大明同化长崎的计划就意味着失败了一半。
  再加上,长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远胜于塞北,且农业与商业很发达。
  所以,朱由校和他的大臣现在在移民方面,重点就是向长崎移民,以期尽快让长崎成为汉人聚居地。
  这里面,将罪犯流放长崎,是朱由校决定的一项移民策略。
  尽管这些勋贵在大明算是贵族,但早就废了。
  而且,他们是以罪人的方式被流放的,在长崎也没什么根基,而长崎驻军又是朱由校的羽林近卫,严格管束着他们,这些人自然也兴不起风浪,乃至做出卖国的勾当来。
  何况,这个时代,也没谁敢卖大明的国,整个亚洲,就没有敢挑战大明的。
  所以,朱由校倒也不担心这些勋贵们被流放长崎后会搞出什么事来。
  整顿京营过程中,被查出劣迹的文官和劣迹宦官也是一样,被大量流放到长崎。
  与满清流放人到边远之地给披甲人为奴不同。
  大明因为国体不同和社会性质不同,皇帝和大臣们都不赞成对本国士民奴隶化,所以,这些人与其说是流放到长崎,不如说是被安排到长崎定居,并参与劳动改造。
  “凡因年迈而上报退役者,所欠高利贷全部销毁免除,因为向你们勒索钱财、发放违规高利贷的赃官已被朝廷绳之以法,你们可从下个月初一开始,集中到兵部新设之退伍军人司办理退役事宜,到时候,你们有两种方式退役,一种拿十元银币退役补贴,自谋他业,如今朝廷已废黜籍贯限制,且改革了路引制度,你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去任何地方,但得拿好户票,住客栈乘船坐公车还是需要户票验明身份的,不然,被怀疑是外虏细作或逃犯就不好了;还有一种,就是去医部报道,医部现在设立了环卫司,京营的退役老兵可以直接去环卫司当环卫工,领一元月银,负责洒扫京师各街道,适合那些不想出远门又不想闲着的人,都听懂了吧。”
  京营校场上,兵部宣教司的观政进士们正对各自负责的一批需要被裁汰的京营老军户们宣讲着朝廷对他们的安排。
  宣教司是朱由校下旨着各部新设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宣讲政令,解释政令,同时也负责引导民众,与崇文寺比较类似。
  毕竟大明现在文盲率还很高,很多百姓并没有了解朝廷政令的意识,更别提参与朝廷政治事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