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673

  宫管事被踹到了一边。
  而周遇吉则没让宫管事继续说话,依旧问着朱国弼:“不过,贵府的宫管事招供说,他做的事都是你这个抚宁侯在背后唆使的,对此,不知抚宁侯该作何解释?”
  “诬蔑!”
  “纯粹是诬蔑!”
  “这狗东西是在胡编乱造!”
  朱国弼立刻否认道。
  周遇吉淡淡一笑,接着就道:“既如此,那就请抚宁侯将贵府所有主仆叫到前厅观刑!”
  朱国弼没有说话,沉默地站在原地,因为他不愿意让自己府里的人看到宫管事被朝廷的官差处决,这无疑会影响他这个侯爷在侯府的威信,也会导致官府里的人不会再把他侯府放在眼里。
  “怎么,抚宁侯想抗旨?”
  周遇吉则因此冷声问了起来。
  “传我的话!把府里大小所有人都叫到前厅来!”
  朱国弼听周遇吉这样问,怕被满门抄斩的他,不得不大声喝令起来。
  于是,没过多久后,抚宁侯府上上下下所有主仆都聚集到了前厅,而宫管事也被周遇吉下令押到了前厅广场正中央,且令其跪在原地。
  周遇吉先宣布了宫管事的罪行,然后就宣布处斩。
  咔擦!
  随着一抹刀光闪过,宫管事的头颅当场落地。
  “啊!”
  抚宁侯府的女眷不少当即尖叫了一声,更有因此吓晕过去的。
  抚宁侯自己和其他男眷也不由得面容失色。
  养尊处优的侯门中人对于这种斩首行为自然不是很适应。
  而朱由校让巡防营的官兵,将这些豪门犯事家奴,当着各豪门主仆的面处斩,也是因为想到这些豪门主仆没感受到过朝廷官府的威势,而有意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豪门主仆记住朝廷官府的威势。
  ……
  “欺人太甚!他们竟当着本侯侯府所有人的面处斩本侯家奴!本侯连半句不满的话都不敢说一句!本侯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本侯这是颜面尽失啊!”
  朱国弼心情悲愤地来到魏国公府,对徐弘基诉说着自己被巡防营欺侮的事。
  “想开点,至少没直接要了你的命,知足吧!
  老夫早就提醒过你,要低调点,约束好自己的奴仆,如今的朝廷不比以往,之前的东林诸公都落了个什么下场,你又不是不知道,还有临淮侯李祖述这些勋贵,就因为跟东厂做了一下对,就被抄家灭族,这些都说明,如今掌太阿那位之刻薄寡恩有当年太祖之遗风的!你呀,就是不听,现在尝到厉害了吧?”
  徐弘基指着比自己年轻的朱国弼说道。
  朱国弼则不甘心地道:“可恨我们祖上为他朱家出生入死,打下这基业,那独夫竟如此不宽待我们!”
  “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可不管这些,只讲王法,不讲情分,据说这次清丈田亩是连藩王都不放过的。”
  一同在此的镇远侯顾鸣郊也跟着说道。
  “那难道我们就没有的办法了吗,高利贷不能放,店铺不能收购,也不赐田,老子今年赚的利不及往年一半!想想都觉得痛心!”
  朱国弼说道。
  “办法怎么没有,你抚宁侯府不是有三万多顷水浇地吗,这么多好田得产多少粮食,如今粮价在上涨,尤其是上千万银币流入市面后,只会令粮价继续上涨,粮价越高,我们就越有利,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家产的粮食囤起来不卖,坐等继续涨价就行。”
  徐弘基接过话道。
  朱国弼等点头:“极是!”
  ……
  “又涨价了?昨天不是刚涨吗?”
  来一家米铺买米的杜首昌问着铺里掌柜道。
  掌柜道:“不好意思,现在米不好进,上面那些跟豪门大户合作的大粮商不肯卖很多米给我们,且先涨了价,我们只能跟着涨。”
  “这都已经快一斗到十元银币了!合着我贷的钱现在只能拿来买米吃,做不成生意了不成?”
  这时候,另一买米的人在杜首昌后面也跟着说了起来。
  而这时候,这米铺的东家走了来,对自己铺里的掌柜说道:“把价改了,改成十五元银币一斗!”
  接着,这米铺东家就对杜首昌等顾客喊道:“对不住各位,上面有粮的大户涨了价,我们也只能跟着涨!不过,我说,你们还是赶紧买,趁着现在还是十五银元,接下来,说不定就是二十了,谁也不知道背后的有粮大户们还要涨价到什么时候,应天的几个占地最多的公侯府第都不怎么出粮了!”
  “啊!那赶紧给我来五斗,我这找大明银行借贷的银币只能全部拿来买米了,生意还是先不做吧!”
  “还有我,我也要六斗!”
  “我,我,我要买七斗!”
  一时,这家米铺前人头攒动,来买米的越来越多,没有因为粮价高得离谱而拒绝购买,而是纷纷抢着买,甚至还把从大明银行借贷出来准备用作恢复生产的贷款也拿来购买粮米。
  没多久,这家米铺的米就告罄。
  这米铺东家不得不抱歉关门。
  “又没米了?你们这到底是要做什么,把米卖这么高不说,还他娘的没卖多久就说没米了,你信不信老子砸了你的米铺!”
  而也因此,杜首昌等买米的顾客更加的愤怒,有顾客因此喝骂了起来。
  “诸位,你就算砸了我的米铺也没用啊,我这铺子是真没米了,上面供米的大户只给了我这么多呀,你们放心,我连夜去进米,保管明一早就开始卖!”
  这东家也不得不解释起来。
  “你放屁!你明早肯定涨价,而且是直接翻倍涨,老子看你是故意不卖,捂在手里,等着明天卖更高的价!”
  一脾气暴躁的顾客大声吼道。
  “天地良心,有官府管着,何况,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我既没胆也没必要这样做呀!真的是没米了!”
  这东家继续辩白起来,他一个普通粮商的确没有敢囤粮的胆子。
  “父老乡亲们,这奸商肯定在说谎,砸了他店,把他的米抄出来,我就不相信他没有米,现在米这么贵,他不可能不知道多进点米!”
  但有失去理智的顾客已经不愿意相信他的话,在因粮价暴涨而导致焦虑情绪再次出现的情况下,这些顾客说了后真的冲进了米铺打砸起来。
  直到这些顾客把这家米铺砸了个稀烂,且真没发现有多少积米后才讪讪离开了这里。
  而这东家则欲哭无泪地看着这一幕,很是痛心道:“我开这粮铺有什么意思,有粮的大户不肯降价,无粮的乡亲也不相信我,一共赚不了几个利钱,还得挨打挨骂,如今连店也被砸!”
第二百七十四章
持粮放银的勋贵豪族们
  莫愁湖。
  “启禀陛下,截止到昨日,整个应天府,被砸米铺已有五家,主动关门之米铺则达十六家,粮价已上涨至二十元银币一斗,但市面上仍然十分缺粮。”
  应天巡抚陈奇瑜向朱由校禀报道。
  “巡防营这些日子抓捕打砸抢烧米铺,以及盗窃、抢劫粮米等罪犯日益增多,如今大牢里已人满为患,但治安依旧在变坏,许多人因为迫切需要粮米而失去对王法道德的敬畏,而因此焦躁不安起来,除此之外,自杀者也增多,有因不能忍受这种情况而举家投河者。”
  周遇吉也向朱由校汇报着应天府的治安情况。
  他不得不承认维护内政治安比打仗要费神不少,虽然对付的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刁民,但真正导致刁民出现的罪魁祸首却在幕后,就算有刀也砍不着,甚至即便知道是谁在这样做,都无可奈何。
  也因此,周遇吉汇报后牙齿咬得很紧,他不得不将这种无法发泄的愤怒强行压制住。
  “因为粮价的大幅度上涨,从大明银行借贷银币的商户们都不得不把借贷的银币用到了买粮上,朝廷斥巨款一千五百万元银币用于帮助江南士民复工复产的目的没有达成,不但没有达成,反而使得这笔银币流入了产粮大户手中,即来自湖广、河南等藩王以及本地之勋贵、豪绅手中,尤其是本地勋贵,应天府的田大部分都在他们手里,以魏国公府居多;
  按照陛下圣意,是欲将从盐商与叛乱士绅等手中所抄之银发到普通士民手里,以使江南贫富差距缩小,刺激江南消费买卖之规模;
  但如今事与愿违,所抄得银不但没有流到普通士民手里,反而越发的向更少的一部分人手里集中,即向那些占地达上万顷乃至十万数十万顷的豪族手里集中。”
  李之藻也不得不拧眉如实禀报了情况。
  因为大明去年对南直隶进行了清丈,所以对应天府田地分布情况有很详细的数据信息,而李之藻也才敢说本地勋贵即南京勋贵控制着应天府的大部分田地。
  “东厂呢,东厂的商号售粮情况如何,另外,调查到的民间舆论近来如何?”
  朱由校坐直了身子,看着自己面前这些一个个紧锁眉头的大臣们,只问了这么一句。
  魏忠贤因此站了过来:“回皇爷,东厂各商号所卖平价粮已经全部告罄,甚至也有几家东厂的商号因为没粮可卖而被砸,东厂调查发现,最近应天府的士民开始对官府的怨愤增加,尤其是巡防营,从之前爱戴巡防营惩奸除恶、使江南更加有安宁,变成现在许多士民觉得巡防营不过是官府爪牙,只知道抓他们这些没法活的老百姓,却对有粮大户无动于衷。”
  朱由校因此点了点头:“看来,这一切的因由还是在于这一带的田地太集中于勋贵豪族之手,眼下因为大量银币流入市面,银价下跌,粮价上涨,既有很多银钱也有许多粮秣的他们自然会囤粮而放银,而朝廷为了维护纲纪王法,保护个人之私财,竟在不知不觉成了给这些勋贵豪族看家护院的人,使得他们可以放心的在背后囤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