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73

  佛郎机炮一被大明发现就能迅速得到仿制并量产推广改进。
  更为先进的西洋火铳也能迅速被仿制并量产如鸟铳。
  而且大明并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仿制基础上进行改良。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明在工业制造方面的实力非常强悍!
  说明大明从不缺乏各种能工巧匠。
  说明大明有大规模生产各类技术产品的能力。
  所以,朱由校相信只要自己将一些能够被这个时代所生产的手工木制机械品创造出来,就能迅速在大明转换为生产力。
  另外,朱由校相信只要自己建立起一整套成体系的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与奖励制度,以大明的底蕴,将来在自然科学领域不会落后于西方。
  要知道大明的许多士大夫们都是对自然科学不排斥的,甚至是主动吸收予以思考的。
  刘若愚对于朱由校突然要搞这些奇技淫巧之物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记忆中皇长子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
  而刘若愚也识趣地没有对此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恭敬地回了一句:“是!”
  “另外,朕再给你交代一件事,你来负责把王恭厂搬走,搬到通州一带去!不要离京城太近!”
  朱由校可不想历史上的王恭厂大爆炸又发生在京城,因为那场爆炸对大明损伤不轻,还让天启三岁的皇子因此夭折,天启从此无嗣。
  虽然,朱由校不知道那场大爆炸是不是人为的,但他也不希望这么个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化工厂挨着自己的京城。
  刘若愚依旧恭敬地回应着:“是!”
  “你们两个替朕好生办事,只要办的好,朕不会亏待你们,但若是办的不好,王安的下场,你们也知道,对了,魏朝,让他自尽吧,他和王安一样,连朕都不忠了,那朕就不会手软!留他们全尸都算轻的,还是看在服侍过朕和先帝的份上!”
  朱由校这么说后就问道:“记住了吗?”
  “奴婢记住了!”
  魏忠贤和刘若愚皆回了一句,也都不敢大声出气,毕竟他们都知道眼前的皇爷可不是一位心慈手软的主。
  当然,两人倒也没有因此在内心对朱由校不满。
  因为两人知道自己这么快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全靠皇爷的提拔,不然现在在内廷宦官圈子里居于顶层的应该是王安和魏朝。
  而且,两人也明白魏朝和王安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就是因为对皇爷不够忠诚,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足够忠诚。
  同时,两人也知道如果自己稍微在皇爷心中的地位略微差了一点很可能就被另一位给抢了风头,所以两人都下定决心要比对方更忠于朱由校。
  毕竟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还空着,谁不想做第一太监。
  朱由校倒也的确是有让这两人互相制衡的目的。
  因为作为皇帝,不能绝对放心任何一个人,在重用一个人的同时,也得用另一个人去制衡此人,这样才能实现一人掌天下权力的目的。
  加强东厂的力量和准备研制新型木制机械是朱由校在内廷布置的新棋子。
  而设大明讲武堂并让徐光启选老将入京则是朱由校在外朝布置的新棋子。
  次日。
  徐光启奏请朝廷重设武学,并起用郭琥、秦良玉等老将且选良材培训大明武臣的奏本此时已送达内阁。
  不过,内阁诸阁臣在收到此奏本后还不知道徐光启写这样的奏本是来自皇帝朱由校的授意。
  所以,内阁诸阁臣看见这奏本反应很大。
  韩爌最先看见这奏本,因而最先来到了刘一燝的值房,说道:“次辅,你看看这徐光启所奏之事,他竟建言天子重设武学,训练武臣!这岂不是欲效仿武庙于豹房练兵之旧事不成?”
  刘一燝看了后也极为惊骇。
  作为文官,自然对这种训练武臣的事很敏感,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武学一旦重设就意味着要武臣崛起的意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文贵武贱。
  但刘一燝也不好在这件事上直接发表意见,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得明哲保身。
  所以,刘一燝说道:“还是让元辅拿主意吧。”
  于是,两人皆来了方从哲的值房,给方从哲看了徐光启的奏本。
  方从哲看了后久久不语。
  韩爌有些着急起来:“元辅,您看,这该如何票拟?”
  方从哲则笑了起来:“这徐光启爱出新点子,之前萨尔浒之败后,他就上疏要练兵,现在又要练将!以仆的意思,就准他的意见,让他自己筹办此事,若是能筹办的好,也无碍,若是筹办的不好,也不影响朝廷大政。”
  “这怎能不影响,难道元辅就不担心朝中出现武夫干政的现象吗?”
  韩爌问了起来。
  方从哲笑道:“哪有那么严重。”
  韩爌则道:“自然是会的,有武学就会使将校结党,从而祸乱国政!是故,虽宋初与我朝国初皆有武学,但后来皆因此不得不撤掉。”
第二十八章
首辅太软弱了
  方从哲其实已经猜到徐光启这样上疏只怕是出自皇帝的意思。
  但因为无论是刘一燝还是韩爌都是和东林党走得近的官员。
  而且方从哲知道这两人都是怀有赶走自己的心思。
  所以,方从哲也就没打算提醒这二人,只道:“那就恭请圣裁吧。”
  韩爌没想到方从哲依旧会做出如此选择,一时不由得再劝:“元辅,您得拿个主意呀。”
  韩爌本想说“圣上年少,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厉害”,但他没敢说出来,害怕像高拱一样因为说了一句“十岁天子安能治天下”而被治罪。
  但方从哲打定了主意要做一个还治国权力于皇帝而自己只听话做事的软弱首辅,所以,就道:“仆不是已经说了我的主意吗,可韩公不是觉得仆的意见不行吗?”
  韩爌因此不由得拱手:“元辅,你误会了。”
  韩爌是想让方从哲带头驳回徐光启的奏本提议,但他又不愿意自己出头,想让方从哲出头。
  因为韩爌自己也不是笨蛋,他知道这徐光启这么做八成是出自天子的授意。
  但韩爌没想到方从哲不愿意为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出这个头,一时也颇为无奈:“也罢,那就恭请天子圣裁吧。”
  三人便将徐光启的奏本递给了负责收题本和奏本到司礼监批红的文书房太监。
  在大明奏事没有奏折,只有题本和奏本。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以官衙名义呈递的本章为题本,而以官员个人名义呈递的本章为奏本。
  所以,前文徐光启呈递的是奏本。
  而内阁与司礼监是不能直接联系的,不然,就有彼此勾结架空皇帝的嫌疑。
  所以在制度上就加了个文书房,需要文书房将内阁的题本和奏本呈到司礼监。
  不过,因为内阁这次呈递的徐光启的奏本没有票拟,所以司礼监在收到徐光启的奏本后就需要把奏本呈递到御前,由皇帝亲拟。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因此不得不把徐光启的奏本拿到了朱由校这里来。
  朱由校此时则正在和一帮善作木匠活的内宦们一起制作一架新型纺纱机。
  而这架纺纱机自然是后世于工业史上闻名的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属于手工就可以制作出来的木制机械,所以制造难度不大。
  朱由校又因为在穿越后脑海中增添了不少重要信息与技能,所以倒也画得出珍妮纺纱机的相应图纸。
  而现在朱由校正在让他的内宦们替他制作第一台珍妮纺纱机。
  “你们不必觉得干这活是什么低贱活,记住,你们是在为朕为大明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你们现在没什么感觉,但以后你们会知道的,只要做的好,朕会重重有赏!”
  大明内廷的宦官数量庞大,所以,要找几个会木匠活且老实本分的宦官不难,因而刘若愚很快就找到了一批,在朱由校亲自面试后就被留在了乾清宫木匠作坊。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下旨新设立一个内廷衙门。
  该衙门称尚工监,即负责研发各类科学技术乃至机械制品的衙门。
  另外,朱由校还直接下旨将这些宦官提为少监。
  少监在大明内廷宦官等级中的地位已经不低。
  正因为此,这些少监们陪朱由校玩木匠的积极性都很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