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673

  “但既然敢私自结社,敢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为何到现在却来为暴乱的事主动招供?果然是没破釜沉舟与朕彻底决裂的勇气!朕都不怕天下大乱,也不知道你们这些江南士绅为何如此害怕,真正这些食利者有懦弱的属性!既如此,可别怪朕对你们更加强硬!”
  朱由校在得到张同敞的奏报不由得腹诽了几句。
  也因此,接着,朱由校就在政事堂对方从哲吩咐道:“拟旨给张同敞、孙承宗、杨寰,告诉他们:尽管满朝荐已经自首,但难保没有被逼供的嫌疑,这次暴乱的事,不是他们这些江南士绅想结束就能结束的,为以后更好的统治江南这块财赋重地,必须借此机会多的铲除一些江南士绅!并让他们在江南再次严查私自结社者,一经查明,创社者直接处斩,入社者全部流放!另外,对于结社的事,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东林书院即刻拆除焚烧掉,其所占之地全部改为农田,包括其教田,一并归为皇庄,分于百姓屯垦!之前朕的旨令,可能对他们这些不把朝廷旨令当回事的人来说,没什么震慑感,那这次就通过拆除焚毁东林书院的事让他们知道朕的决心!”
  朱由校说完后就大马金刀地坐回到了龙椅上,不怒自威。
  作为大明皇帝,此刻的他是真的打心眼里没再瞧得上江南士绅,所以,也就直接下达了拆毁东林书院的旨令。
  因为朱由校现在不得不承认江南士绅被打压后还真没几个敢直接反的。
  当然,朱由校知道他现在这样继续的强硬下去的话,江南士绅如果依旧不愿意让出利益,只怕真的只有直接造反的一条路。
  不过,朱由校如他一即位就极为强硬一样,他依旧不担心这些江南士绅中,真有人敢直接造反。
  因为朱由校相信这些人即便造反也成不了事,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过,这些人内斗与欺压百姓算是比在行的,但真要玩命的话是真不行,甚至昏招迭出,智商仿佛直接下降好几个等级,如联金灭辽,联元灭金,联虏平寇这些。
  只是,朱由校比较好奇的是,历史上满清统治华夏的时候,这些敢直接造反的江南士绅,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而这些人如果反自己这个皇帝的话,会打什么旗号,反明复元?”
  “遵旨!”
  方从哲接了旨,而他心中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暗道:“这些江南文人爱结社的毛病彻底是激怒了陛下,神庙朝常干涉朝政甚至令朝中大员也不得不受其控制的东林书院也总算是要彻底地被清洗了!只是,顾宪成这个祸乱朝纲的小人却已作古,不然也不知道他会是什么心情。”
  “朕记得东林书院乃顾宪成等主持建造的,再传道旨意,将顾宪成剖棺戮尸,挫骨扬灰!”
  朱由校这时候突然说了一句。
  方从哲愕然地瞥了朱由校一眼,忙又回道:“臣遵旨!”
  而接下来,朱由校想到已经被抓的江南士绅已经接近万人,也当立即处置,不能一直关在牢里,不然就只会徒耗钱粮。
  因此,朱由校再次传旨道:“另外,再传旨给张同敞、孙承宗、杨寰,让他们着即将已押涉嫌主使暴乱的江南士绅进行主从犯分辩,主犯即直接参与者斩立决,从犯不论轻重与其亲眷家奴全部流放去辽东屯垦,种土豆与种棉花,所抄之家财籍没入库后着户部拨部分用于流放这些人的路上耗损。”
  朱由校将这些算是江南富户的江南士绅流放到关外辽东去,也算是变相的移民,增加关外的汉人人口数量。
  ……
  “我不要种土豆!我不要种!这就不是我这种尊贵人该干的活!”
  此时,辽东,在新开垦出的荒地里,已经先被流放到这里的成国公朱纯臣之子锦衣卫指挥佥事朱钟霖就因为种土豆的事而大喊了起来,还把分给他的土豆块摔在了地上。
  负责管他们种土豆的国丈段黄彝见此怒气冲冲走了来,夺过一监工的鞭子就在朱钟霖的身上猛抽起来:“给老子捡起来!这可是能吃的粮食,谁让你丢在地上的?!还当自己是什么国公府的公子吗,流放到了这里,就得服管束,老老实实地种,每个坑不要丢太多土豆块,不要漫不经心的,不然,看老子不打死你!”
  “啊!痛,痛啊!”
  朱钟霖惨叫了起来,且喊了几声,就只得忙蹲在地上,捡起他刚才丢的土豆块来,然后泪珠子一颗一颗地落在了地上,哭道:“我要回京城!我要回京城!我要回我的国公府!”
  其他被流放到这里的人见此也跟着老实了不少,很听话地开始挖坑丢土豆,只是到夜间回草棚歇息时才会偷偷地哭泣。
  不过,虽然已经贵为大明国丈但实质上还有着普通庄户想法的段黄彝对此却很是不解,而会每每在看见这些被流放的权贵哭泣时说道:“有什么好哭的!只是让你们种个土豆而已,又不是要你们的命,也没让你们饿肚子,一个个真是过惯了当老爷的命!老子现在好歹也算是大官了,不也种地种的好好的嘛!”
  ……
  “不,我们不去辽东,我们不能去辽东啊!”
  “求求您们,求求您们了,不要让我们去辽东那苦寒之地!”
  “我要留在江南啊!你们让我去辽东,还不如直接杀了我!”
  ……
  而当张同敞这里按照旨意,要将大部分涉嫌暴乱且被判为从犯的江南士绅流放辽东,且对这些人宣读了旨意后,这些人也都很激动地拒绝或哀求甚至咆哮起来。
  这些江南士绅也很难接受去辽东种土豆的安排。
  但在朱由校看来,这是他这个皇帝现在最需要做的事。
  不把大量汉人尤其是有一定汉文化知识水平的汉人,以流放的方式迁移到关外定居,就无法建立起中原王朝对这些地方的长期有效统治。
  因为大明的农科院现在已经培育出了土豆这种高耐寒高产作物,已经具备了让更多的汉人去更北的地方落地生根的基础条件。
  所以,朱由校必须抓紧时间让关外有更多的汉人。
  ……
  满朝荐现在也因为知道朝廷要把大多数江南士绅流放辽东去种土豆而对杨寰怒吼了起来:“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狠毒!居然想出流放这么多人去辽东种地这一狠招!既如此,何不,将他们都杀了!你们为何要如此羞辱士绅,让他们向草芥贱民一样去苦寒之地种地!”
第二百三十九章
拆毁东林书院
  “你喊什么!按照皇爷的谕示,人家还能被流放,为社稷兴农实边之事做贡献,你自己作为主犯中的首犯落得个凌迟之罪,还好意思替别人鸣不平。”
  杨寰斥责了满朝荐一句。
  满朝荐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而大笑之后,满朝荐就看向这些哀嚎怒吼着的江南士绅,大吼道:“诸公!你们现在看见了吧,这就是与这无道朝廷妥协的下场,满某真不知道你们到底怎么就不敢明着与那无道朝廷彻底决裂!你们怕什么!不过是九族人亡而已,人谁无死啊!宫廷里那位尚且敢有如此铁腕,缘何尔等无此胆魄!”
  满朝荐说着痛哭了起来:“我士绅能有今日之祸,皆因为天下诸公多软弱不堪者也!”
  “姓满的!你休得狂言!我们能有今日皆是因为你,是因为你这个奸臣贼子!我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你!”
  一士绅红着脸朝满朝荐怒吼了起来,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现在跟疯了似的满朝荐一样大骂朝廷而遭受到更严惩的惩罚,另外,他还希冀着今日能通过大骂满朝荐而让天子知道自己的表现,能让自己从辽东回到关内。
  而其他士绅也跟着大骂起满朝荐来。
  “逆贼!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害的,是你害的!”
  “我呸!姓满的,你图谋不轨,罪该万死!”
  满朝荐见此只冷冷笑了起来,不停地骂着这些人是懦夫。
  ……
  “进去!”
  而这时候,张采、吴昌时、顾孟麟等应社社员皆已东厂缉拿并也押到了这大牢里来。
  满朝荐见到这些人戴着镣铐和枷锁走了进来,因此再次笑了起来:“怎么样,尔等现在明白了吧,就算我满朝荐挺身而出又怎样,朝廷想要收拾你们,岂会因为我的挺身而出而不再行动!你们这群懦夫,这群愚昧的懦夫,舍不得一身剐,到头来还不是要被剐!”
  “懦夫!”
  满朝荐说着就激动地摇晃起牢门来。
  张采等人皆沉默不语,甚至有些不满的看了满朝荐一眼。
  他们现在怀疑满朝荐或许出卖了他们。
  不过,无论如何,张采、吴昌时、顾孟麟这些人与满朝荐都得被凌迟处死,因为他们是真正主使之人。
  还有匡有惠、秦刀疤这些直接指挥暴动的人。
  而其他在幕后参与的士绅则作为主犯需要被直接斩立决。
  最先被处决的就是这些江南士绅。
  “斩!”
  咔擦!
  咔擦!
  咔擦!
  在行刑日这天,当时辰到后,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顿时这些主犯全部人头落地。
  而其他江南士绅以及族人家奴这些则开始被反绑着双手陆续押上事先准备好的大船,押去辽东。
  没多久,运河边,数十艘大船运载这些人往北而去。
  一个多月后,冰天雪地的辽东就迎来了大量新民,这些人除了家奴和部分族人,大部分学识水平都不低,文盲率很低,这对于开发还很蛮荒且广袤的辽东金州、复州、海州三地而言简直是一件大好事。
  至少现在负责天下屯垦实边之事的徐光启自己就是这么觉得的。
  “眉公先生,对于您流放至此之事,仆甚为感叹,然已是发生之事,还望您顺其事变,不如重新为社稷做事,如今这一带不少孩童缺少塾师,不知您可否教之,以播汉学之道,使这一带的庶民皆知汉礼而习汉文,从而知礼节。”
  徐光启对因受董其昌牵连而被流放到这里的大儒陈继儒说了起来。
  陈继儒一开始还很傲慢:“承蒙阁老美意,老朽才学浅薄,实在难以胜任此任,阁老还不如将老朽直接活埋,以免待在这辽东徒耗粮米。”
  徐光启笑了起来:“仆怎会随意杀人,既如此,那眉公先生就同他们一样去挖土修路。”
  徐光启说着就吩咐道:“来人,将眉公先生带过去挖土,眉公先生想早点解脱,所以,记得让眉公先生多干点活,挖完土后就让他去拉石头,再去运刚到岸的土豆,子时之前,不得让他回草棚睡觉!”
  陈继儒听徐光启这么说,忙拱手道:“阁老恕罪!老朽从命就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