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73

  朱由校走后,刘太妃一直坐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门外出神。
  而其他太妃则摇头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但这些人都开始明白现在后宫做主的是皇后,因为皇后一句话都能让皇帝下决心让一太妃出家。
  ……
  负责抚养朱由检的李庄妃也离开了咸福宫,回了自己的寝宫。
  刚才发生的事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明白了同样的道理。
  “皇后娘娘驾到!”
  也因此,在一坤宁宫直殿太监喊了一声后,李庄妃就忙亲自带着朱由检迎了出来:“见过皇后!”
  皇后张嫣笑了笑,看向了旁边的朱由检:“你就是五殿下?”
  李庄妃见此忙提醒朱由检:“五殿下,快给你皇嫂行礼。”
  “臣弟见过皇嫂。”
  朱由检忙回了一句。
  张嫣因此莞尔一笑,摸了摸朱由检的小脑袋,问:“走,随本宫去坤宁宫玩玩,本宫哪里有好玩的。”
  张嫣说着就带走了朱由检。
  李庄妃见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自然不敢阻止。
  张嫣把朱由检一带到坤宁宫,就先拿出竹蜻蜓在朱由检面前晃了晃,问:“喜欢这个吗?”
  “喜欢!”
  朱由检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回了一句。
  “那你告诉皇嫂,你读书没有,在读什么书?”
  张嫣记得皇上在床上告诉过她,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人,就看他在读什么书,所以,他把朱由检单独叫到坤宁宫来,就是学着朱由校的样子,在没有别的人时问朱由检在读什么书。
  才十岁的朱由检童心还在,再加上内廷也就他一个男孩,娱乐生活本就单调,所以,他的心思早已在竹蜻蜓上,也就老老实实地回道:“除四书外就是《贞观政要》、《谏太宗十思疏》这些。”
  “是谁给你读的这些书?”
  朱由校不知何时走了进来,问了朱由检一句。
  “陛下!”
  张嫣见皇帝出现忙站起身来,笑靥如花起来。
  朱由校朝皇后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朱由检,问道:“他们这是要你以后当皇帝吗,竟让教你这些东西。”
  朱由检有些慌张起来,忙回道:“他们教我读什么,我就读什么,臣弟也不知道读了这些是不是要跟当皇帝要官。”
  “都是哪些人在教你?”
  朱由校问了一句。
  “杜公公和王公公他们。”
  朱由检毫不犹豫地把教他读书的内侍交待了出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对王承恩吩咐道:“传旨给刘若愚,将教五殿下读书的那几个内侍以及李庄妃全部打入内厂大牢严审,还有刘太妃身边的答应们!”
  “奴婢遵旨!”
  王承恩回了一句。
  朱由检惊惧地站在原地,没有为他的内侍求情。
  朱由校则在这时候对张嫣说道:“你带皇弟去梁太妃那里,把他交给梁太妃抚养,李庄妃那里就不必再去了,另外,告诉梁太妃,什么《贞观政要》、《谏太宗十思疏》这些,他不能再学,朕会亲自管教他的学业。”
  朱由校说着就道:“王承恩,把朕给皇弟准备的教材拿来。”
  “是!”
  王承恩回了一句,就从一内宦中结果一沓书来然后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则拿了过来,递到朱由检面前,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皇弟,这才是你作为藩王该学的内容,要好好学,学不好的话,皇兄我会很不高兴的。”
  “是!臣弟记住了。”
  朱由检接过了书,只见分别是《算学入门》、《自然哲学入门》、《天演论》等自己没有见过的书。
  事实上,这些书除了《天演论》这些,基本上都是朱由校自己编写的一些自然科学基础书籍。
  其实,不用方从哲提醒,朱由校就没有放松过对朱由检的管控,他也早就打算把崇祯往理工方面培养,以避免让朱由检成为文官们眼中合格的君王人选。
  而且在朱由校看来,以历史上朱由检当皇帝后的表现来看,勤奋有余但禀赋不足的朱由检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搞学术研究,将来做一个学术性的藩王,这样一来,也能让外面的文官们放弃让朱由检当皇帝的想法。
  另外,朱由校这也是给朱由检一个机会,如果朱由检成不了学术性的藩王,他将来还是会做出特别手段。
  为此,朱由校在回乾清宫后就对刘若愚吩咐道:“在五殿下身边的答应内宦以后必须是你们内厂绝对可靠的人,如果一旦五殿下有不利于社稷之言行,立即报告朕!”
  “奴婢谨记皇爷谕示。”
  刘若愚回了一句。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亲自教导朱由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朱由检正正经经地站在朱由校面前背起了朱由校教给他的二十四节气歌。
  这本是后世我国一位物理学家于建国初期所编的节气歌,如今被朱由校拿了来,作为在物候学上对朱由检进行启蒙的一种方式。
  因为这首节气歌实在是太朗朗上口。
  很容易被小孩掌握。
  所以,朱由校就教给了朱由检,以使朱由检在自然科学上渐渐产生兴趣,并在将来可以为大明做些利国利民的事。
  朱由检的确很喜欢这首节气歌,虽然他和他的皇兄朱由校一样从小就没离开过紫禁城,但他也能通过御花园的花开花谢与气候变化体会到不同节气产生的不同物候。
  相比于抽象的人伦道理,这自然让他更容易产生兴趣。
  “不错!”
  朱由校在朱由检背完后点了点头,并道:“接下来,你需要继续拓展,先把算学学好,将来方便为天下黎庶测算出每年节气到来的准确时间,以利农事!这也算是你作为大明皇亲可以为天下黎庶做的一点贡献,若将来做的好,皇兄自然会替天下黎庶重赏你,明白吗?”
  “臣弟明白!臣弟谨记皇兄教诲。”
  朱由检回了一句,就酒窝浅露了一下,明显也因为得到朱由校的肯定而心情大好。
  “继续学习去吧。”
  朱由校也笑着说了一句。
  “嗯,臣弟告退!”
  朱由检回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朱由校这里。
  而朱由校则回头看了这个十岁少年一眼,这个历史上二十多年后就会自挂煤山的人。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按照原有历史的记载,接下来的二三十年是整个华夏的悲剧时代,准确地说,接下来的数百年都是整个华夏的悲剧时代。
  即便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幸免。
  华夏的黎民更不用说,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都会被来自东边的倭奴屠戮。
  但偏偏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这一切。
  也预料不到这一切。
  甚至还埋怨他这个皇帝对权贵士绅残暴寡恩。
  而且连带着跟着他的人也被骂成是奸臣酷吏。
  可即便如此,朱由校知道自己必须继续这样做下去。
  他不能因为要顾及权贵士绅们对他的评价而真的让华夏步入将来的悲剧时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