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673

  方从哲在一旁说了起来。
  朱由校笑了笑:“朕哪里是担心她被冷着,朕只是觉得她那穿着红衣服在雪天里这么走着好看而已,再说,这么冷冷也好,不然就太弱不禁风了,反而不利于将来诞育皇嗣。”
  朱由校说着就道:“议正事吧,南直隶清丈田亩的事完成了多少?”
  方从哲忙回禀道:“启禀陛下,据东南总督冯铨奏报,已完成到七成,预计在明年春完成整个南直隶的清丈田亩事。”
  朱由校点首,又问着魏忠贤:“现在南直隶的士绅们情况如何,他们可有因为清丈田亩的事继续做什么出格的行为?”
  “回皇爷,现在南直隶的士绅在大肆结社,写匿名揭帖,抨击朝政,最直接的就是大骂冯铨是奸臣,还有鼓吹天下要大乱的,而且言元辅擅权乱政、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甚至还说陛下您荒淫无度,已经被元辅暗送进宫的美人给迷惑住,甚至还说您身体越来越差,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但很明显,他们明显是因为对朝廷不满才这样散播谣言的。”
  魏忠贤说着就看了朱由校一眼,他不知道自家皇爷会不会因此生气,反正他自己都觉得很气。
  朱由校倒是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还真是会编!看样子,对这南直隶的舆论把控还得加强,单靠一个阮大铖和他崇文寺那几个人还不够,得调更多的人去,得禁止私自结社,要结社得经过朕的允许,也禁止士子议政,一旦发现生员议政而私自刻书,就直接革除功名!严重者,斩立决!”
  方从哲听后点头:“陛下说的是,万历初年,张文正公革新除弊,便也因此禁天下书院讲学,而这样做也非是禁讲学,实则是禁止天下士子借着讲学而妄议朝政,而怂恿不知情的士民阻挡朝廷新政!因为天下士子现在所谓讲学多少议论时政,甚至借讲学之事结社结党,乃至邀请当地官员讲学,使得这些官员已不知有朝廷而只知有士林。”
  “没错,有人说这样会使得天下万马齐喑,使得天下言路更加不通,以至于不能听到民意,可天下的士子代表不了我大明所有子民,代表不了民意。”
  朱由校说着又道:“我大明子民大多数还不识字,也不知道如何议论时事,甚至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民意大部分只是士子所代表的士绅的意,比如现在,朕前些日子才为维持纲纪杀了一绝色尤物,却有人说朕荒淫无度,考成法和清丈田亩刚刚开始,你方从哲就已经被说成是挟君乱政了,所以,既然听不到所有人的声音,听不到真正的民意,那还不如先让所有人闭嘴!以避免偏听一些人的言论,而让很多不知内情的人误以为新政祸国!”
  方从哲不得不承认自己皇帝陛下的确非同一般帝王,没有真的误以为天下民意就出自于天下文人之口。
  但方从哲也有些不解的是,自家的皇帝陛下是怎么得到这样见解,不由得暗道:“做经筵讲官的徐光启和孙承宗到底教了陛下什么,难不成把真正的帝王之术教给了他。”
  “拟旨!崇文寺少卿方世鸿亲自带崇文寺所有人去南直隶巡视文事,也派可靠的人带足人手去南直隶查案,谁在暗中结社就抓谁,谁在不经官府允许而讲学就抓谁,谁在私建书院就抓谁!”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起来。
  “是!”
  方从哲回了一句,就立即开始拟起旨来。
第一百六十章
朕是不寻常的君王
  张嫣看了政事堂方向一眼后,就回到了坤宁宫。
  她知道昨晚把她弄很疼的皇帝就在那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屋子里处理朝廷大事。
  所以,张嫣才会看了政事堂方向一眼。
  可张嫣一回到坤宁宫后没多久,就有一陌生宫女来到了她这里,且给张嫣见了礼:“奴婢苏答应见过皇后娘娘。”
  接着,这苏答应就说道:“我们太妃娘娘来请皇后娘娘过去一趟。”
  张嫣皱了皱眉,因为现在雪已经下得越发大了,她不是很想去,不由得问道:“敢问是哪位太妃?”
  “刘太妃。”
  这苏答应回了一句。
  张嫣点了点头,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皇后娘娘何时出发?”
  这苏答应问了一句。
  “我。”
  张嫣第一天当皇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忽然她想到了朱由校告诉给她的话,突然正色道:“本宫乏了,她有什么事,让她自己来见本宫就是,来之前记得先给本宫的人通报。”
  张嫣说后就回了里屋。
  而这苏答应愣了愣,然后就回了一句“是!”,接着就离开了这里。
  很快,刘太妃就从这苏答应口里知道了这事,很是惊讶起来:“皇后娘娘才十五岁,初次进宫,就开始有皇后的样子了?也罢,那以后还是我自己去见她吧,现在要客氏离开乾清宫,得靠她呀!”
  苏答应也道:“也只能如此,只是不知道皇后娘娘能不能劝动皇上。”
  刘太妃叹了一口气:“尽力罢了,皇上留一奶妈在乾清宫终究不成体统,与圣上清誉有碍,何况,你说得对,如今皇上变得这样残暴嗜杀,只怕就和客氏不无关系,我刘氏为先帝之人,总不能见大明社稷于不顾。”
  “太妃说的是,阁老的意思,如果实在不行,也不必强求,如今皇上虽残暴嗜杀,但到底不昏,还不如没事去看看东李的五殿下,如果将来皇上无嗣的话。”
  苏答应说到这里就没再说下去。
  而刘太妃则点头:“万一皇上有嗣呢?”
  “那自是另一番计划,以阁老的意思,无论是谁,只要教之于圣人之道,使其有仁政爱民之心,将来自会为一代圣君!无论是五殿下,还是来皇上的子嗣,都是由文臣教之,只要经学为我大明正统,则不愁以后之事。”
  苏答应回答道。
  刘太妃则又问:“那为何皇上没有被教成应有的样子呢?”
  “阁老说,这非皇上之过,乃神庙之失,神庙使皇太子读书较晚,而皇上当年为皇长子时仅得内珰私授文字,未来得及选翰林清流充任东宫师傅而教之以圣人之道,就成了新帝,而新的经筵讲官徐光启和孙承宗二人,孙承宗虽知道怎么教授天子,但却不知为何被天子调去了苏淞,唯徐光启还任经筵讲官,这徐光启乃杂学旁收之人,与李贽这类人相同,为我士林异端,由其任帝师,自然会出大问题。”
  苏答应说了起来。
  “看来这根子还是在徐光启上,也不知道皇上怎么就宠信了他。”
  刘太妃说了起来。
  “阁老说,皇上幼年因光庙失宠于神庙而跟着受冷落,也就钻研于木工之活,从而喜欢上了奇技淫巧之道,如今这徐光启也是士林中喜这类者,故而陛下宠信其人,还设科学院与工程院由其掌之,以收揽天下善奇技淫巧之能人,奴婢听说,如今连成为朝廷新贵的三外戚皆被其招揽进了科学院,可见这徐光启大有借着科学院结党之意思。”
  这苏答应说了起来。
  “朝政上的事,老身是管不了的,你们阁老是个公忠体国的,如今迫不得已让你找了我,老身能帮就帮一下,但你自己可得小心,现在后宫有内厂,查的严。”
  刘太妃说了起来。
  “太妃娘娘放心,阁老说了,他不会做对不起皇上对不起朝廷的事,奴婢被选进来,成为您身边的人,也只是巧合,像奴婢这样被安排进来的人还很多,而我们的目的都只是寻找到后宫里还有愿意替大明社稷着想的妃嫔们,包括皇后娘娘身边也有,皇上若真查起来,也只能怪罪阁老,而不会怪罪您的,因为您可以推说您不知道这些。”
  苏答应说了起来。
  刘太妃点了点头:“阁老用心良苦啊!”
  接着,刘太妃问:“皇后娘娘是被安排的吗?”
  苏答应笑了笑道:“奴婢不知道。”
  ……
  政事堂。
  “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讲?”
  方从哲则在趁着魏忠贤和刘若愚不在后对朱由校说了起来。
  朱由校见他如此严肃,便道:“爱卿请讲便是。”
  “陛下虽然是天下之主,无人敢抗皇命,但陛下如今施严政的确是在违背权贵士绅之意志,对于作威作福惯了且心中无谋且外强中干的士绅,陛下是可以杀之,甚至那些用阴谋者,陛下亦可以阴谋对付之,但对于那些不用阴谋用阳谋者,则难以对付,如以为大明社稷安危为由在陛下后宫布下棋子,乃至在将来的皇嗣身边布下棋子,让这些人觉得违背您的意志行事是为了社稷为了大明江山甚至只是为了陛下您,这种方式将会使得陛下不得不对至亲至爱者下手,而他们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弑君夺权,他们只为将来江山易主后,新的帝王能符合他们的意,所以也不好抓住治他们罪的把柄。”
  方从哲说着就又道:“毕竟人不能长生。”
  朱由校听后神色凝重起来:“你的意思是说,朕新选的妃子有支持他们的人,或者说有他们安排的女孩成了朕的妃嫔?”
  方从哲忙跪了下来:“陛下恕罪,臣也是臆断而已,不排除这种可能,但陛下一旦纳某人成妃,此人便是陛下的女人,自然也不会有害陛下之心,不过,却能害陛下之政。”
  “害朕之政?”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朕明白了!你起来吧。”
  “是!”
  方从哲一起来,朱由校就问道:“你是不是也安排了人,充入朕的后宫?”
  “臣不敢!”
  方从哲忙又跪了下来,回了一句,一时不敢看朱由校的眼睛。
  朱由校笑了起来:“有什么不敢的,你难道不怕朕百年之后,新皇帝或者新太后把你家族抄家灭族吗,提前布闲棋,他们能做,你为什么不能做?”
  “臣不敢瞒陛下,若是寻常君王,臣倒或许有此大逆不道之心,但陛下您何等英明之主,纵观史册也没多少,这个时候,臣知道,臣只有越老实才能活得越久。”
  方从哲回答道。
  朱由校盯了方从哲一会儿,他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但朱由校承认方从哲说的也不是不对,自己的确不是寻常帝王,因为自己是来自后世的人,而且自己搞严政的目的也不真是打击权贵士绅,重新分蛋糕,而是想集中更大的权力,为大明造更大的蛋糕,为将来与西洋番争霸全球做准备。
  朱由校压根就没把视野局限在华夏这一块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