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校对)第1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2/1428

  南省那边才是大头,以这个力度真正严查下去,拉扯出过万人都不足为奇。
  李肃有这个魄力?
  贾蔷知道,必是林如海与他通了气,让李肃知道了这是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只是……
  贾蔷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沉吟稍许,终究将一些话按了下去,林如海的体面,他还是要给的。
  待李肃承奏罢,贾蔷点头道:“就该如此。给他们接种完痘苗后,直接派船送往秦藩、汉藩,打散开来,进行劳动改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整日里游手好闲仗着读了些书取得功名,就无所事事只会骂天骂地的人,不让他们充分感受劳作之苦,又怎能改掉臭毛病?
  如今新朝新气象,除了罪大恶极者,大燕少行杀戮之事。这些人一万个里只要有几百个能改造好,那么对秦藩、汉藩的治理发展,都将有莫大的助益!
  所以此案,务必要一查到底,彻底改变彼辈文贼,以功名身相聚,插手诉讼扰乱官府行政,督抚亦为之所忌恨的局面。”
  李肃闻言,缓缓点头道:“皇上之意,臣明白了,必会亲自督促严查此案,务使士林中不再以学社为由头,行结党营私之祸患。”
  贾蔷面色好看了些,道:“还行,知道彼辈所行为祸患之行,可见并不迷糊……”
  眼见李肃面色一白,林如海出列道:“皇上,李大人所忧者,也不无道理。此案过后,好处自然是整肃风气,维持各地安定,但对于想真正谏言地方施政,想告知朝廷当地民风者,会造成阻碍,引发他们的担忧。时日一场,便容易形成言路阻塞。”
  贾蔷道:“那就专门设一渠道来解决此事……在私下里结社妄言,扰乱世道者治罪。御史台联合绣衣卫并设一司衙,每年进行采风天下,公开接受百姓投书监察官府施政。任何事,任何言论,只要有证据,都将彻查。譬如扬州府的百姓,认为他们的父母官搜刮酷烈,交税繁多,巡案御史可立刻要求绣衣卫查证,查证属实,立刻将证据上交,从严查办。
  当然,具体还有很多分类,这些要朝廷多考虑论证一番,再推行天下。”
  林如海等应下并颂圣一番,绣衣卫代表皇权,与御史台一同巡查天下,也能加强中枢权威。
  此番论罢,林如海又提一事:“皇上,韩琮自小琉球上书朝廷,言其自小琉球观此二三年朝廷和世道的变化,觉过往之迷途而知返,想趁着身子骨还硬朗些,重回朝廷,为社稷,为皇上再做些事。”
  贾蔷闻言皱起眉头来,目光触及下方,见诸臣面色多有微妙,他沉吟稍许,问林如海道:“先生以为如何?”
  林如海缓缓道:“韩邃庵之才,在臣之上,臣以为,他若果真认可当下大政,愿意重回朝廷,于社稷而言,是件好事。”
  ……
第0030章
信个屁!
  “韩琮想回来,可以。但要先去秦藩待三年,之后再往汉藩待两年。让他看看朕开辟出的疆土,到底有益于大燕亿万黎庶否!”
  贾蔷说出这番话后,明显能看到除林如海外诸军机并六部尚书松了口气。
  韩琮的资历太深,在士林中的名望太著,尤其是有吕嘉“珠玉在前”,愈发显得二韩在品格上的可贵。
  一旦韩琮回朝站稳了脚跟,除了林如海外,谁能压制得住?
  林如海是打定主意三年后要走人的,他走之后,无论李肃还是曹叡等,都无法与韩琮抗衡。
  且韩琮一旦回来,朝局势必激化。
  首先,他就不可能和吕嘉尿到一个壶里去……
  其次,曹叡、李肃、刘潮、周正等,怕也难入韩琮之眼……
  林如海自然也明白这些,虽还有些话想说,却也不好当着李肃、吕嘉等人的面说,不然当真要起风波了。
  贾蔷折回上个议题,道:“要让百姓说话,为的是让百姓受了委屈冤屈,有个能做主的地方。譬如朝廷推行新法各省打黑除恶,以保证老百姓生活安宁不受欺负,此政已经进行三年有余,成效还是有的。但朝局几经变化,难免许多地方又松懈下来,阳奉阴违,或者干脆就是黑白勾结,捕良善而隐黑恶。
  这种事有没有?一定有!
  所以朝廷言官御史们不能总是风闻言事,要不怕苦累,要放下身段去各处暗查,听听百姓诉苦的声音。
  大燕如今共有一千五百余县,要尽快组成巡查组,轮番暗查,每年不定时去查!
  绣衣卫会负责他们的安危周全,一路上的衣食住行,皆由朝廷拨付。
  总之,要深入民间,切实的听闻民声,解民之难,救民之苦,除民之害!
  这是极重要的事,也要当成朝廷当务之急的大事来办。
  朕当然知道很难,若不难,哪一朝不想这样办?
  便是昏君暴君桀纣之君,也想要江山社稷强盛繁荣罢?
  可为甚么不这样办,无非艰难二字。
  但朕还年轻,就喜欢办艰难的事。
  也望卿等勤勉,勿失朕望。
  所谓的盛世,不是一小部分人富贵了,百姓仍水深火热,连最起码做人的尊严都没有。
  百姓吃的饱、有衣穿,只要坚持开海就能解决,毕竟,解决了土地兼并之困厄,这些都不是难事。
  但如何让他们少受些委屈冤屈,少受些欺负,就看你们的了。”
  ……
  百官背着沉沉的压力退去后,林如海得赐落座,缓缓道:“此事看似只关乎御史台和绣衣卫,实则朝廷各部几无一能置身事外。便是外面各省府州县,也都将紧张起来。皇上,不可操之过急啊。”
  贾蔷笑了笑,道:“先生放心,当然不会操之过急。果真想大规模的行动,不知要耗费多少财力、物力和人力。
  眼下朝廷甚么都没准备好,尤其是缺银子,所以难以全面推开。
  但姿态也摆出来,也要挑几个官贼勾结戕害百姓的典型出来,下狠手严惩之,以警示天下。
  而朝廷也要开始准备起了,因为缺钱的日子不会太久……早早晚晚,这些惠民之政都要推行下去。”
  林如海闻言笑道:“皇上有此爱民之心,实乃社稷之幸也。”
  贾蔷谦逊一句后,问道:“先生,韩琮怎么回事?不在小琉球养老等死,怎会又想着出山?”
  林如海收敛起笑容来,道:“皇上,其实就开海带来的变化而言,京畿之地远不如小琉球那样明显。小琉球,尤其是安平城附近,工坊林立,百姓无论男女,皆可入工坊做工,所得工酬颇丰!老有所养,幼有所学,便是病了,也有工坊负责延医问药。古之大同治世,也不过如此罢?若目睹这般盛世还能无动于衷,二韩也就不是二韩了。”
  贾蔷沉吟稍许道:“韩琮或许会这般,但韩彬……多半心里还藏着怨恨。先生,我也知道韩琮大才,可是越是如此,一旦重新掌权,想要为祸,那此祸非小。秦藩、汉藩同样重要,他果真有重新为社稷出力之心,去此二处,将藩国之混乱局势理清了,也算伟功一件。正好,齐筠也能跟着好生学习几年。
  并且,眼下朝廷局势总体平稳,如今弟子最需要的,就是平稳。只要平稳不乱,发展上五年,哪怕三年,到那时也不需再怕哪个了……”
  林如海对此自然没有异议,笑着劝道:“皇上以后还是莫要再自称弟子了,当自称‘朕’……”
  贾蔷笑了笑,道:“先生,我最担心的,其实不在外面。哪怕眼下就和西夷开战,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但仍有把握使得江山不乱,顶多耽搁上十年发展光景。
  弟子最怕的,其实是自身,是己心。
  坐在这个位置,诱惑实在太大。大到有时候弟子自己都害怕,怕我难以自持。
  张张嘴,就能主宰亿万黎庶的命运。
  招招手,天下美人尽可入宫中……
  只要保持开海大政不变,弟子便是恣意挥霍一辈子,都挥霍不尽。
  可若如此,便只能沦为欲念的奴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连片刻清醒的时候都难有。
  弟子不愿为皇权所迷惑,是弟子主掌皇权,而不是受皇权的束缚,成为它枷锁下按照它意志行事的走兽。
  所以,该称先生还得称先生。
  该自称弟子,还自称弟子。
  借先生师威,保持心中谦逊和警醒。
  其实也是偷懒的法子。
  原本,应该全赖自身之毅力来做到这点……”
  林如海眼中的骄傲欣慰之色根本难掩,哈哈笑道:“多少人因少年得志而流入平俗,何况你这已经不能简单的叫少年得志了,连江山都得了去。
  却不想,仍有如此修心之得,着实难得,实在可贵。
  蔷儿,你说的没错,皇权既是至尊至贵、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是一个最能蛊惑人心,容易让人迷失其中不可自拔,深不见底的深渊。
  你能有此自省之心,为师当真惊喜,甚至钦佩。
  皇上,有古之圣君之像!
  至于韩琮,就按皇上说的办罢。先去秦藩,再往汉藩,五年之后若二藩大治,再调回中枢。
  皇上,朝廷若没有一个足够威望的人镇着,必生党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2/14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