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绝(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01

  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外面的氤氲毒瘴现在都不敢招惹,更别说里面的了。
  可是武罗将碧玉藤内部搜了个遍,也没有找到毒素的来源,他立刻催动符蛊,顺着那毒滕的根部钻了进去。
  这毒滕在地面上足有二十丈高低,但是在地下的部分却更加庞大,符蛊钻进了三十丈的地下,根系依旧茂密。
  一直到了六十丈,周围还有五根粗壮的根茎,只是须根少了许多。
  再往下到了百丈左后,终于只剩下一只粗壮主根,足有成年人腰身那么粗细,笔直向下,似乎牵连着什么东西。
  符蛊再往下去,武罗的鼻孔中已经嗅到了一丝丝的腥味,虽然隔着符蛊,却也熏得他一阵头晕眼花,连忙将毒龙丹取出来含在口中。
  又往下三十丈,这里的泥土已经是变得漆黑如墨,显然都是被毒素侵蚀所致。
  那根须终于到了尽头,却并没有变细,而是一圈一圈的缠成了一个巨大的茧子,里面包裹着什么东西。
  符蛊不敢靠近查探,因为一旦靠近立刻就会被毒素侵蚀。但是武罗根本不需要它靠近,只是那气息,武罗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他知道了那根须蚕茧之中包裹着什么东西,立刻就明白了为何连碧玉藤都被毒素污染,登时吃惊的长大了嘴巴,连毒龙丹从口中掉落出来都没有发觉。
  好一会儿,武罗才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他连忙将毒龙丹重新塞进嘴里,心念一动,从毒龙丹之中抽出来一丝清凉之气送进了符蛊体内。
  有了这一丝解毒灵气的庇护,符蛊不再那么畏惧碧玉藤上的毒素,一头扎进了碧玉藤那粗壮的根须之中。
  很顺利的找到了碧玉藤的元芯所在,符蛊不费吹灰之力,便控制了碧玉藤的那一丝灵识。
  这便是植物系妖物的悲哀,灵识太过弱小,在没有修成人形之前,一旦有人拥有灵识攻击手段,它们毫无反抗之力。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武罗拥有符蛊。蛊虫本来就是专门控制灵识的,如果换成别人,就算是有灵识攻击手段,也难以突破七彩毒瘴那一关,根本无法收服碧玉藤。
  毕竟是活了数万年的凶物,保命手段总是有几样。
  符蛊一旦控制了碧玉藤,便立刻发出指令。碧玉藤不能抗拒,武罗发力凌空一摄,巨大的碧玉藤浑身一抖,硬生生从土壤之中拔了出来。
  武罗则张开了天府之国,将它移植了进去。
  植物系的妖物不能自行移动,武罗着实费了不少手脚,才移植成功。
  说起来似乎动静颇大,事实上修士的手段非同一般,外面又有七彩毒瘴掩护,所以并没有惊动五里之外的叶重落等人。
  当然,这主要原因还是叶重落等人收摄了自己的元魂,感知大大降低的缘故。
  武罗将碧玉藤收进了天府之国,这枚天命神符效用非凡,对于动植物的生长有加成作用。碧玉藤在这里扎根,武罗明显感觉到了它的“欢欣”。
  这株不知道生活了几万年的老藤,立刻将根系发散出去,不过片刻功夫,围绕着古藤周围,生长出了一大片藤苗,假以时日,必定能成气候。
  蓬荆神木树林、玉竹林、碧玉藤三足鼎立。
  玉竹林当中已经有玉笋慢慢撒发出了淡淡的玉光,显然里面正在累积玉笋髓浆。
  而蓬荆神木三棵神苗已经只剩下两棵,真正的王者争霸开始。两株神苗此时已经比一般的神木高大一倍,树身粗壮,十人合抱。斑驳的树皮裂缝当中,时不时的闪过一丝银色的电光,书页之上更是银光点点,宛如满天繁星。
  还没有成就树王之位,就已经有如此威势,真正树王诞生之后,前途不可限量!
  武罗简单查看了一下蓬荆神木树林和玉竹林,就把注意力重新扯会碧玉藤身上。那根须蚕茧之中包裹着的是什么东西,武罗太清楚了。
  上一世,武罗乃是靠着天下第一凶符“旱魃血焚”起家,旱魃血焚传说是封印上古凶神旱魃祖师的灵符,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万年,吸进了旱魃一身精血,成就了天下第一凶符的业位。
  旱魃是什么?天下僵尸的祖宗!
  所以武罗对僵尸格外了解。而那根须蚕茧之中的气息,分明就是一具僵尸!
  而且绝对不是普通的僵尸,仅仅依靠被动散逸出来的尸毒,就能够污染万年碧玉藤,这具僵尸的级别,连武罗都判断不清。
  是以,他一发现这具僵尸,就毫不犹豫的将它和碧玉藤一起移栽进了天府之国,哪怕可能因此暴露实力也在所不惜。
  碧玉藤不可能自己移动,说明碧玉藤在燕山禁地已经生长了数万年。
  这具僵尸能够污染碧玉藤,只怕存在的岁月比碧玉藤更加久远。这具僵尸到底是什么等级?尸王?尸帝?还是传说中的……尸神!
  武罗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同时更加小心的戒备——天知道这具僵尸会不会是个好脾气先生,万一是睡觉被打扰,带着起床气,胡乱打砸一通,他武罗现在可是受不了。
  符蛊慢慢靠近那只巨大的根须蚕茧,想要渗透进去。
  之前武罗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此时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根须缠绕的十分有讲究,他控制着符蛊围绕着这巨大的根须蚕茧绕了几圈,忽然觉得有些奇异之处。
  从根须蚕茧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它的样子都是相同的。
  武罗又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旋即大吃一惊:若是抽象来看,竟然和一枚符文有些相似——武罗忽略了的,围绕在光芒太阳符文周围的那第十三枚符文!
  武罗可不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联想到老魔头在面对这一组符文时候的谨慎,武罗也不敢不小心翼翼。
  他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抵受不住“能够控制这样一具强大僵尸”的诱惑,心神一动,符蛊钻进了根须。
  大不了,赔上这蓬荆神木和玉竹林,将天府之国关闭,任凭那具僵尸在里面闹腾。
  根须蚕茧没有什么阻碍,符蛊直接钻了进去。
  这根须蚕茧巨大无比,长足有十五丈。武罗猜测这里面的僵尸,只怕也不是人类,多半会是某种已经灭绝了的古老物种。
  但是符蛊钻进去之后,所看到的景象还是让他小小意外了一下。
  根须蚕茧中的空间长也有十四丈,一片黑暗,当中静静地漂浮着一口巨大金棺。
  金棺长有八丈,宽四丈,高也有三丈,上面刻满了各种各样的神秘图腾,不论是里面描绘的植物还是动物,武罗都从来没有见过,显然那些物种已经不知道灭亡了多少年。
  而在金棺正上方,对应着棺中僵尸头部位置,刻着一枚巨大的符文:光芒太阳!
  这枚神秘的符文再次出现,武罗不由得更加小心,符蛊踌躇片刻之后,终于慢慢飞入虚空,朝着那巨大金棺而去。
  然而刚刚靠近金棺,就有一股霸道无比的力量猛然袭来,刹那之间透过符蛊传递到了武罗的脑海之中。
  一片惨烈的杀伐之意,武罗仿佛置身于全天下最血腥的杀场,周围全都是疯狂冲杀的士兵,喊杀声响彻天地!
  武罗猛然一惊,符蛊飞速后撤,猛然挣脱了那股足以让人浑身冰冷的杀意。
第044章
金棺,老龟
  武罗透过符蛊仔细的审视着那具金棺,仅仅是刚才那一次间接接触,符蛊已经变得萎靡不振,受创不轻!
  武罗不由得一阵惊叹:这金棺里面的僵尸,到底曾经经历了什么?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只怕也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而今却静静的躺在这具金棺之中,深埋地下。如果不是自己凑巧发现,这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就这样一直默默无闻的被人遗忘了吧。
  武罗长叹一声,不敢让符蛊再去冒险。或许等符蛊吞噬了毒龙丹之后,才有资格去打开那口金棺,至于现在,冲上去纯属送死。
  武罗无可奈何的撤了出来,心中暗叹可惜。
  不过这金棺和碧玉藤都在自己天府之国当中,早晚都是自己的。
  碧玉藤虽然被收进了天府之国,但是武罗一直控制着,毒瘴依旧源源不断地注入那球形雾障之中,在外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白天就这样过去,武罗默默修炼着九龙吞日大法,燕山禁地之中灵气充沛,修炼的速度比在若卢狱中更快。
  到了晚上,武罗若有若无的散发出自己的气息,引诱着十方鬼遁。只要这枚天命神符在方圆百里之内,肯定能够感觉到。
  五里之外,白胜劫隐藏在众人身后,他对于武罗的敌意,也只有谷牧青等少数几个人才能感觉出来。
  白胜劫在外人面前,一直表现的彬彬有礼十分得体,他和木易濯不同,见识、眼光、智慧都高出一筹。若是木易濯,此时只怕已经跳出来指责武罗不全力释放自己的气息,是在偷懒。
  白胜劫却知道这是武罗高明之处,控制的好像气息自然散发,若真是全力释放,以十方鬼遁的狡猾,立刻便会看出不妥,有多远跑多远。
  白胜劫也只是在没人看见的时候,才会望着武罗的方向,眼中的恨意不再压抑,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
  “这样的敌人,才值得一战啊。最妙的是打败了你,还有谷牧青这个额外的奖励——我都有点等不及想要尝尝她那一双长腿缠在腰上的滋味了……”
  一夜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十方鬼遁却没有出现。太阳升起的时候,虎猛忍不住吐了口浊气,准备舒展一下一夜僵硬的身体,却被叶重落冷冷一声“别动!”打压了下去,乖乖的趴回去一动也不敢动。
  叶重落眉毛上一层细密汗珠,现在,大家已经都知道,这是他逆天运转大衍神数的后遗症。
  “十方鬼遁已经来了,一直没有出现,肯定是在暗中观察。所有的人都不许动,收敛起息,千万不能让它看出什么来!”
  没有人怀疑叶重落的话,正道修真大衍神数第一人,耗费阳寿推算出来的结果,绝对不会有错。
  武罗原本以为虎猛或者是拓跋滔天会忍不住过来询问自己两句,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人来,再看看众人埋伏的方向,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武罗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了。
  十方鬼遁来了!
  他在暗中窥视。
  武罗不敢怠慢,活动了筋骨之后,很自然的就朝着那七彩毒瘴走去——十方鬼遁在暗中窥视,而且这是在白天,武罗要想不引起十方鬼遁的怀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他来到燕山禁地干什么。
  他轻松地穿过了毒瘴,顿时满脸灰黑——这毒瘴绝不是他现在所能够抵御的,他浑身僵硬,手脚都有些不听使唤了。
  他一面调动灵元对抗毒素,一面艰难的摸出毒龙丹含在了口中。
  毒龙丹中一丝丝清凉灵气钻进他的上颚,流遍全身,终于将毒素一点一点解去。
  武罗其实还是想要引诱十方鬼遁进来。七彩毒瘴绝对能够隔绝十方鬼遁探查,自己躲在里面,难道十方鬼遁不会好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