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后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453


本来,太子来了,就要拿下这些人的,但是郑笠虽然带走了三万人,但是南疆郑氏的郑二郎还在,他带着另外俩个兄弟,做地收拢人财物,盘踞在险恶的关隘之中,反正你们围着吧,咱不出来行不???
尤其是郑家军还剩余七万人,即便是姬毓卓听从太子的命令扣着他们不让离开,但是这些人战斗力太强悍,储备物资又多如山海,几次让人劝降全当木有看见人的一般的无视过去,这不要命吗??
就这这个时候,姬小六登基了,他登基了不说,而且马上下令向西疆转移,一路之上势如破竹,他万里回援京畿,早就赢得了郑家上架的好感,这次若是再入主西疆,有郑家人给他做打手,这魏国江山,只怕就很难再统一了……
正文
第524章
转战(二)
所以无论如何他走不得不走一趟还记得自己出来的时候,太子最后那隐忍中带着阴狠的叮咛,说老实话,皇后被捕,太子只能单独离开,这让他那一样骄傲自负的太子三哥,几乎只用了几个月的时候就长大了,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礼贤下士,学会副屈服容让,真是不敢相信,曾经那样一个骄傲自负的家伙,今日竟然会转变成这个样子。
或许只有这样的他,还有希望再次将大魏统一吧?
丹阳城这座石头建造的城市的带着西疆特有的风土人情味儿,更有一种别致的粗犷而豁达的气氛在其中,走在它的街道上,你很难想象到它的主人是那小心眼,爱计较,又贼心贼胆,软硬不吃的郑笠郑老头~
一家临街的小酒肆中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家正在招待为数不多的几位客人,客人们好像都很他老人家很熟悉,
有的叫伯伯,有的叫老叔,有的叫爷爷……
看着老人自在悠闲的守着自家的小酒肆笑哈哈地跟客人们打趣,姬毓泯难得有心情地走了进去,挑一张临街的桌子坐,等待着老人把酒和吃食送来。不一会儿老人便将客人点的东西都送了过来,还笑呵呵地给客人讲解了自己特意给多上的一盘本地招牌菜。
姬毓泯抿嘴浅笑着听着老人似是唠叨的介绍,轻轻的颔首。老人见他这般的举止做派,眼中流光一闪,便笑说道“小公子是来自其它地方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吧??”
姬毓泯听了这话奇异地道“这你是如何猜到的??”其实姬毓泯是谁啊,这位心中自认为才华盖世的小皇子,也不过是因为最近皇宫巨变,未来无望,感觉到有点生而无趣,然后又在郑府上吃了闭门羹,所以才无聊地逛荡丹阳城,听着小老儿唠叨买趣儿。
但这西疆的小老头也不是简单人物,就听得他哈哈畅快地笑道“哈哈,咱不仅知道小公子您是来自外地的,而且知道您指定是西疆之外来的。”
“何以见得?西疆虽然荒僻,但是好歹也是疆域广阔,还有古代商路是疆外经过,来来往往应该人员众多,像咱这样的人物也绝对是不少,莫非他们都不来丹阳城啊?”姬毓泯诧异地问着。
小老头嘿嘿一笑,很是暗黑狡黠地道“一听你这话,就知道公子您不仅是外来的,而且是匆匆来西疆,有急事儿要办,一路都没有关注过西疆地界来来往往的都是些什么人物?”
姬毓泯眼眉一挑,奇怪地道“老爷子眼光如炬啊,泯确实有要事在身。但是老爷子方才所说的那些话,泯还是不大明白,能否请您给泯解释一下。”
“这有何难,这是平常事儿,整个丹阳城没有不知道的。咱们丹阳城其实是咱们西疆这些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军神郑笠郑老大人所建。原本这里贵族势力众多,本地土著世家也不少,后来郑老大人崛起,把这些经常欺压咱们百姓的混蛋们给抄家驱赶走了,剩下的那些都是不大敢明面上就欺负人的,要不就是老实做生意的,这样的人,他们和他们主子的产业才能保得住。
但是吧,咱们西疆每天最根本的粮食出产都够自家老小吃的,哎……”老爷子摇摇头,继续“没招了,大家就跟郑老大人学习,打劫。这西疆漫山遍野的,打劫的比真正做生意的多,就这样,整个西疆逐渐的,就变成了大贼窝儿,小贼窝儿,虽然外人都很鄙视咱们。但是其实大家多是为了生存,谁也不容易是不?那家吃饱了撑的没事去打劫啊??”打劫啊,那是真正的把脑袋挂到裤腰带上的营生啊,很危险的。所以老爷子这样说,姬毓泯点头表示理解。
“因为西疆内的毛贼太多了,所以商队都不愿意直接从这里穿插进来,再穿插出去,所以这边很少有贵人出现,再者整个西疆最厉害的一家子人,除了郑府的姚老太君,就没有人能够公子您这样的举止气韵了,所以小老儿断定您指定是从外面的。”
听了小老头的话,姬毓泯失笑道“如此说来,西疆岂不是日益的困顿贫寒?”
小老头却摇摇头道“正相反,是日益的生活环境转好,至少大家虽然吃不上什么特别好的吃食,但是却饿不死人啊。”姬毓泯诧异了,不禁问道“这是为何呢?”
“这有啥好奇怪的?就拿咱们丹阳城内来说,各家各户都有小子在郑家军大营中听差,郑老大人是个信人,也是善人,咱们百姓的小子只要到郑家军听差,一个月就给足2俩银子。若是能力突出,杀敌有功的给的更多。成为将校的那就更多了。
不过,那些都是死钱儿,算不得什么。另有一项伙计,才是小子最赚钱的行当,那就是跟着将军们跑外干私活儿。老汉家三个儿子,其中俩个在大营中当兵,另外一个被挑走跑外干事儿。那个跑外的最搂钱,每年送回来的银钱也最多,这不,这最小的那个,听说给郑老大人的外孙女做了护卫,听说那小子点子正呀,正巧做了件大功劳,就被那位小小姐直接赏赐了南疆的一处房产,他也是个顾家的,没打算在南疆扎根就把给买了,转手就在丹阳城郑府后面那条街上买了一处不错的小宅院。还说要接老头子和老太婆去他那儿养老。算了呗,咱和老婆子在这儿开酒肆也挺好了,日子过的舒坦呢。
去他那儿整天拘在小房子算什么事儿?”
姬毓泯听了这话,暗暗心凛。听这位老爷子的口气,好像家里的儿子只是寻常的小兵士或者暗卫,但是随随便便郑家的那俩位外孙女都能赏赐小兵士一套院子,那说明什么?说明郑家已然解决遏制他发展的钱财问题。
难怪带着曹淑妃一路逃难来到南疆的江继周会提议太子要求姬毓卓看来大家都是皇室的面子,天下动荡,不能让武将掌握割据或是篡国资本的理由,扣押下了郑氏的产业和人员,另外加上七万兵马。
可惜呀,这只是暂时的按照郑笠等人的脚程,最近这几日就该到南疆外了,以郑老头子的火爆脾气,姬毓卓要是不肯放人,放兵马
,估计这郑老头子指定会发飚真的杀进南疆内的。
那样就真的麻烦了,姬毓泯心说,若是自己这边不能先劝说成功姚蕴和郑守仁,太子那边也不能成功说服郑笠,再加上小六挑唆,那样的话,打起来会是什么效果??
想到此处,姬毓泯心中凛然惊悚,不行,他还得去郑府里蹲坑,说啥也要见到那俩人……
姬毓泯折返丹阳城郑府的时候,郑笠带着几个出挑的孙子以及姬毓宁,张援、江舒齐等人都出席以姬毓宁为首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咳咳咳,是有关解救南疆被困人员的方案审议会议。
南疆出现意外变故,虽然属于突变性子,但是由于姬毓宁现有称帝的意愿在先,所以他那边提前就把原本在南疆的葛布衣一系的重要干部,现在负责姬毓宁首先的吏部、礼部事务;罗擎一系的家族成员,以及外聘成员包成一团组成的另外一系,现在主要复杂户部和工部事务;以及张援这老小子另外培养其它一些主动投奔到姬毓宁身边的文官和武将组成的最后一系,负责兵部和刑部;这些主要的干部由于皇帝要登基,领导班子要组成,所以都纷纷提前达到了姬小六在东疆外的地盘,结果他们都成功地躲避过了姬毓卓和太子姬毓成的扣押。
由于姬幸助实际上是属于篡位登基的,所以他最名不正言不顺,虽然改来改去最后弄了个神佑帝的年号,但是大家基本都不买账他,其次是太子登基弄的神徽帝的年号,好像是昭彰自己多正统似的,各地的贵族世家和皇族姻亲们也多有支持,但是由于他以前本人表现实在不是个君王该有的作为,所以这丫的也不守百姓和一些有实力有眼光的贵族世家们的重视
另有就是姬小六带队领衔这一队争夺魏国正统皇位的人马,姬小六这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经历不少,名誉上也是毁誉参半,但是很有人都看好的,尤其领略过这小子本事和风范的人,都觉得他还是比较有为君之姿的。尤其是这小子虽然在贵族世家中人缘不咋地,但是他身为皇子却偏偏在百姓之中特别低得人缘,很多百姓都支持他,当然私下里小六子做过哪些误导宣传的事情咱们就不多说了,皇帝当年是咋鼓捣小六子的,小婉蓁是咋反击皇帝的,这些都成了小六子在宣传包装自己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彻底催熟了小六子的分裂似成长的宣传包装思维模式和管理实施团队。
这个宣传团队,暂时直属于姬小六的管辖,统领人物是谁暂时不明。
还有一更,蓝蓝继续努力,O(∩_∩)O~
正文
第525章
转战(三)
在这样的有利宣传下,姬毓宁虽然得到了来自于贵族,世家,武将军阀们的支持跟其他俩位皇帝想必逊色的不是一筹俩筹,但是他在所获得支持的总量上却是遥遥的领先,尤其这三位帝王同时向文官的培养摇篮淮洲莫高山成批的发出邀请函,邀请那些有本事的文人出来做官的时候。无疑的,百分之五十都跑到了姬毓宁这里。
这是因为如此,张援手下迎来能人无数。哎呀,这下可把张援给美坏了,他虽然也曾经在莫高山求学过,他家师傅还是南在臣那死老头,他跟南扬子说起来还是师兄弟。当然这俩师兄弟现在一到一起就打嘴仗,主要就是因为张援太缺德每次都拿郑潇然打趣南扬子
,说南扬子是老欲求不满,整日里全是追人家小寡妇的花花肠子。
当然这话,张援觉得是不敢当着郑潇然的面说的,他不过是故意气南扬子,但是南扬子却被他气的够呛,所以这俩人就开始结怨。天天折腾个没完,虽然俩人经常打仗,但是张援还是灰常有效力地将这些来投效的人组成一套超级豪华版的全明星阵容,但凡是被他挑到兵部和刑部的都是在魏国基本上隶属于国家级名人的角色。
在这样的选拔下,虽然兵部和刑部比另外四个部分组建的晚,人员也驳杂,基本上没有经过正式的磨合,更那啥的是,有些人虽然名望加深,偏偏一点实际工作经验都木有,罗擎老小子过于较真,有一次就当着姬毓宁的面贬损张援太好名声,也不管能不能干活的都拉屋子里头凑数。
张援听完当场就分毫不让地跟罗擎辩论起来,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那个欢实,那个引经据典。把姬毓宁弄得哭笑不得,最后还得拉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