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后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53


后世对这对皇室姐妹代代美化,无数人惋惜福瑞公主的早逝,遥想当年美人如玉,若是皇帝没有令嫡长公主出嫁而是嫁出宗室女,那么福瑞公主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冠世才女,第二个世人偶像呢?
这世间没有那么多若是,史书很端正,野史您随意……,拎根笔,费点纸,写写更健康!
话说淑妃时常留恋春莺殿却不知道自己早就已经被盯上了,这一日她再次游玩,却被勤嫔猛然撞出来狠扎入胸腹两刀。
原本明里暗里保护淑妃的护卫们都惊的毫无人色,慌乱救护间勤嫔以匕插入心室而亡。
皇帝第一是震怒,第二还是震怒。经过太医院倾力救治,在宣告六个太医暴毙的情况下,淑妃终于活了回来。
元熙帝是关心则乱,明明伤势有惊无险,救治如此深的刀口外伤,哪有不出血就能成的?
皇帝却因看不得淑妃流血愈多而处死救治的太医。就连原本德高望重的太医令都被处死!
哪有用完针药不昏迷的?只要是昏迷哪有那么快就能清醒的?
皇帝您因为忧心淑妃不醒而继续处死太医实在是进退失据,不是皇帝该干的事!
等到淑妃醒了过来,皇帝您一拍头,大笑一声“太好了。刚刚真是昏了头。所有太医都厚赏,已经死了的就厚赏家里。”
这话亏您说得出口!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做了几十年的天下至尊,说昏头就昏头?您再昏几次这太医院就没人了。
死了人就当买教训,元熙帝您老只要还在世一日,咱们就都回家种地养孩子!培养一个有水平的御医至少得花费三十年的时间,陛下您砍的不光是一腔子冤屈的热血,还有咱好不容易积累的家底子!
自打这批御医出了宫门,当夜就有拉家带口闪人的。此后三年,太医院有真本领的传承世家全部都因病告老,后期补上的民间大夫不是没有真本事,就是混日子等死不务正业!
这种连新任太医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皇帝是看不出门道地。反正一下子缺了那么多太医,增补流动也是正常。
唯一感到有些不正常就是那些宗室、世族贵妇们,她们是太医院的客户主体:最近太医的水准是越来越差了,生个小病要治上以前两倍的时间……
随着日月的流逝这样的抱怨越来越多。
郑守仁休假满到御前,皇帝将近卫军由他挑选。左右神武卫、左右骁骑卫、左右精武卫、左右神威卫、左右冠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这是沿袭原本地古大国的近卫军编制。这其中左右千牛卫是皇家保镖,不过自打元熙帝继任就把左右神武卫换成了皇家保镖。
郑守仁对皇家保镖团队一点兴趣都欠奉,左右衡量了一下就选了他听着最顺耳的冠军卫,这名字多好呀,听着就威风。
他哪里想到,人家听说郑守仁要去,早就摆好了龙门阵,军卫们叫着号子要抻抻这为新主官的本事。
元熙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帝下旨令郑守仁任右冠军卫统领将军,晋正二品。
第一部
稍嫌春华早
第14章
举荐
“听说因着淑妃的事,皇帝连着处死了六名太医,这其中还包括太医令?”朝臣们有姻亲故友的都私下议论这事,以前淑妃也危及过,怎不见皇帝处死太医?大家纷纷表示不能理解,书房密室内怎样猜测的都有!
总是,皇帝这样做,觉得不是好兆头!
没隔不久,东南传来白灾的消息,数百万过境四虐,所经之处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皇帝强忍着内心恐惧,硬是将重灾区的邡州刺史赐死,夷三族。以应和钦天监妖星祸国之论。
枋州刺史李牟接到妖星祸国的圣旨一点都不意外,也不喊冤,招急家人更衣沐浴好让他体面上路。传旨太监见他如此作为,便给他多留了些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李牟其它都没有交代,只交代了老妻和已经年满十岁三胞胎庶女。这三胞胎的母亲对于李府是个禁忌,但在李牟死后,全家男丁被砍,女眷官卖的关头却还是出现了口音古怪的一行人,将三女接走。由于是罪眷不能轻易买予外人,必须留下明确地址和身份,外国人更是绝对不可以。对方什么都没有留,只留下一方刻有绿骷髅腰牌。
皇帝见后,在御书房内大暴粗口。人祸、天兆、诡异的绿骷髅腰牌,这一连串的打击,即便是从来都对自己做皇帝很自信的元熙帝,也有些心里没底了。
勤嫔尸体最终被仵作查出死前服用了致人疯癫的药剂,是皇后还是惠妃幕后主使?元熙帝派人一路追究,竟然最后死无对证,所有线头都被剪断。
元熙帝愤怒地用宝剑砍坏了宝座,可是那又如何?再去训斥皇后和惠妃一顿?于事何补?究竟是谁?究竟是谁做下的这件事?皇帝最终发出愤怒的地咆哮。
惠妃看着从容深入神武卫重地,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神色冷漠。“你可知错?”
“儿子知错。”
“六殿下错在何处?”惠妃抚着肚子静静地续问,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母子两人。
“儿子在勤嫔这件事上行事鲁莽,原本儿子一心想着嫁祸给皇后的,哪知父皇手段雷霆,儿子都许多布置都来不及施展……”毓宁跪在地上沉闷地说。
“糊涂,你以为就凭你和舒齐两个半大孩子的谋划,就能骗你那英明神武的父皇?最后还不是要靠母妃善后。虚虚实实,任他坐拥江山也在这迷雾般的真相面前失了线索?”
“儿子和小舒可是谋划了好几天。”毓宁不服气地出口道。
“你呀,你也日渐大,母妃在这宫中早晚有照看不到的一时。淮州有个乌洲府,府辖一处莫高山,莫高山上有位老神仙,名唤南在臣。母妃当年与他有一面之缘,他曾允诺于我:若他年得子可到山居请他办一件事。”毓宁身躯一震。低口呼道“母妃。”
“你想办法出宫去寻他,见到他后可请他为你物色一个才智卓绝之士,聘为谋士幕僚。以后儿行事,母妃自可放些宽心。”
毓宁紧爬几下,抱住惠妃的大腿哭泣道“母妃。”
“想成大事,无论明谋还是暗谋儿都要能挡能用才是!你师从华京大家云嵩子,云老大人。这是好事,只是云老大人过于方正,帝王心术岂能这样简单?
这选聘幕僚就是为了在这方面培养你,另外你还需仔细琢磨你父皇的作为行事,你父皇能从十五个兄弟中以非嫡非长的皇子身份脱颖而出岂是简单之辈?”惠妃循循善诱,仔细教导,夜尽三更,方才放毓宁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