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后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3


“男人要大度!”舒沅接着连大伯的声调都学了,只是那声音太稚嫩,喜感啊!
笑得肚子抽筋的婉蓁好不容易与小弟总结完经验,马上拉着回屋吩咐保姆将他丢进药浴的木桶中。
药浴的房中是俩年之前,小婉蓁无意间在本残缺的古书中找到了,有用药种类却没有分量和熬制方法。这方子婉蓁上一世曾经见过,知道这分量和熬制方法的不同会有十四五种效果。
其中最简单就是将所有原料各取三钱丢到热水里泡药浴,这法子见效慢耗费大,优点就在于不惹人注意。泡过药浴之后不仅外伤容易愈合不留疤痕,还能起到增长筋骨力气的作用。
舒沅和舒齐泡过之后就爱上了药浴,每天都要泡泡,这也是舒沅为什么年纪小却很能挨打的原因。
江三查的时候也仅以为女儿偶然破解了药方,还将这药浴法子特意抄给了岳父一份。郑笠求证过后将药方隐匿起来并吩咐暗部着手储备药方中的药材。
其实这古方的用药只有九种,除了其中一种大魏没有外,其它都属于常见药材。郑笠是个非常有眼光的老将军,他发现这古方其实不分人的体质,只要泡了就有可能让弱兵变精兵,那精兵?最后能变成什么样子?
两年之后,长子奉皇命入京,临别前夜,郑笠告诉郑守仁江婉蓁的身边有个医女兰姑姑,根据那古方研弄出了第二种使用方法。
这第二种使用方法虽然不是药浴,却是一种制成白色粉沫更够迅速止血救命的外伤药,药方虽然已经送了过来,可老将军的意思却是将那个医女控制起来。能研究出第二种就有可能再研究出第三种。
郑守仁四十余,方脸大耳魁梧气派,跟单薄秀气的父亲没有半点相似之处,反倒是他四个弟弟都或多或少地与父亲外貌肖似。郑守仁这次入京,除了成年从军的四个儿子、儿媳妇和年幼的孙子不方便带回京外,另外五个年幼的儿子和一妻六妾这次都跟他回京。郑家一向男多女少,郑守仁九个儿子半女皆无。
别说他,郑笠五子三十余个孙子,到如今孙子人数仍有增加趋势,却也是半个孙女都没有。
第一部
稍嫌春华早
第09章
守仁
郑守仁这趟回京明着是调任京师,其实是为老父在皇帝面前为质。郑氏崛起于数十年前大黾国的入侵。枫城一地困于敌军层层围困之下,全城军民在当时小将郑笠的率领下坚守了十月之久,为大魏累积战争人力物力大反攻赢了关键性的时间。
就凭着那“十月之守”,郑笠扶摇直上不过二十年的功夫就做到了统领西疆十万兵马镇西大将军的宝座上。这老郑一屁股坐上西疆统兵大首领,镇西大将军位上就再也没有挪窝!!~~
三年前李纲老将军因病自北疆苦地回京养老,朝廷再也没有派人统领北疆兵马,这固然是朝中各方势力角逐的结果。更有朝中无得力统帅一方的大将的无奈。如今北地蜣人部落日渐强盛,扰边之行时有发生,尤其是最近一年发作越来越频繁,隐隐有南下侵蚀的征兆。
朝中兵部和阁臣多次入宫与皇帝商议,大魏近百年的时间饱受战火的侵扰,国力透支的利害,好不容易在四十年多前的一场大战中将强敌暂时打退,却因为举国疆土的大半沦陷彻底掏空了底子。
虽然战后皇室下达了与民休养的政令,奈何大战没有骚扰不断。连续四十年下来,国力始终在低谷徘徊。说白了,就是国家没有钱和物资,支撑不起举国之战,就连局部作战也不能持久。大魏已经不复百年前的盛景。
所以兵部、阁臣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主意,就是让原镇西大将军暂时兼职镇北大将军,统御镇西镇北两方人马以应迫在眉睫的北方战事。
大魏东南西北四疆皆不临海,四处边疆兵马各十万由四镇将军戍守。镇西大将军兼职镇北大将军的缘故,第一是郑老将军却实有那个本事,第二却是因为郑老爷子的儿子多孙子多后继有人!刨除去已经战死沙场的,郑老爷子还有五子三十余孙活在世上,五个嫡生儿子每个都活得龙精虎猛的,就连先帝都曾经忍不住夸赞他是全大魏最有福气的将军。
镇东大将军一直由宗室中的贵支继任,镇南大将军位是皇子们的试练场。可是这四镇将军只要一任上没有不折损嫡裔血族的。嫡子、庶子、嫡孙、庶孙、外孙,家族旁支、远支的男丁等等血洒疆场,用生命来守护这四镇将军之位!
就连皇子阵亡在镇南将军位上的开国以来也有十余人了,而像郑老将军这样数十年征战仍然有如此多的儿孙在世上蹦跶,就不能只用福气来形容了,实在是“太福气了”。这福将之名,郑老爷子一当就是几十年。
另外,元熙帝一直认为,国家衰弱到如今这个地步,除了战争这个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朝中的大贵族、贵族、小贵族世家们都各怀心思,不肯全心愿意地支援和守护国家。
这就好像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的老板,忽然发现自己的部属们都各有心思,企业有难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己或是怎么才能安稳顺利地跳槽!要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掌握着国家机器的皇族怎么可能发现不了那些贵族们的小心思和小动作?
要是放在盛世之年,皇帝大可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能饶则饶,能敲打就敲打,一个明君的评价可保他死后千年不坠盛名,被世人传世不忘。
可要是国家积弱,而臣工们的家族富强,当皇帝的要是没有啥其它的想法那纯属扯淡!
所以元熙帝横看、竖看、左看、右看都是死看不上自己那一朝堂富户背景的臣工,只是碍于皇帝的职业道德莫不开面子直宣于口。
就这这种大背景下,物美价廉、身体健康、又是寒门子弟出身,身受皇父知遇提拔之恩的郑笠就走入了元熙帝的眼中。元熙帝左右衡量多个被选人物,还是觉得带着“福气”的郑老头是个好人选!毕竟在他今年频频倒霉的时候,有个能让他粘粘福气的人出现也好!
可是郑笠一家一直远戍边疆,**之中也无郑家女,这是缺限呀!思来想后,元熙帝决定将郑守仁调任华京,恩准其携家眷进京。抬举的同时以留为质!
郑笠是个明白人,欢天喜地地扣谢君恩,三天不到就把长子一家打发上路。果然不到半月圣旨再临,郑笠坐实了镇西大将军兼任镇北大将军,领兵二十万兵马。
郑笠这边刚刚奉旨兼领镇北大将军,华京方向各大世家的贺仪就先后脚的到达军中。郑笠无声冷笑,仅派了个刚到军中的历练的庶孙充作小校接待到营的各路人马。
不过二月华京中的世家贵族们都开始纷纷谈论:郑家寒门子弟跃居高位,部署子弟既无体统又无教养,统兵在外尚可掩饰其匹夫行径,若是任职京官必是今年最大的笑话!
闲话纷纷中,郑守仁携家带眷行色匆匆地于九月前到了华京。其实郑守仁应能早到,可是在他离开西疆后接到父亲的密信,让他带人秘密地到北疆实地考察一下。这样将来他即便人在华京也不会轻易对北疆战事判断失误。
所以郑守仁叮嘱妻儿放缓行程,自己带人先闪。只道他考察回来与夫人汇合才带队快速进京。元熙帝对他如此有军事觉悟非常地满意,在第一次陛见的时候就开心地要赏他四个美貌宫人。郑守仁也四十余岁了,年纪与元熙帝相近,加之又是武夫出身,虽然文化没少学但是直爽的性子依旧不改。就只见他皱着眉头脸色难看地瞅着四女不做声。
元熙帝见状很不开心,又觉得自己赐人给郑守仁那是皇帝对臣子的恩典,郑守仁又不是没有脑子的莽夫应该不会不开面地反抗,就强按下不悦,肃声问“郑爱卿可是觉得这四个宫人没有姿色?”
郑守仁慌忙下跪“颜色都好,就是……”他也是颇感为难。这四个美貌宫人美则美矣,但是个个弱不禁风,其中两个更是骨感十足。皇帝所赐,肯定是要纳进门的贵妾,可是这四个女人实打实地不符合老爹选媳妇和孙媳妇的标准!
郑笠是个古怪人,为人处事都有些乖僻,例如郑家儿孙娶妻首先得合他老人家的眼缘,凡是他第一眼没看上的都不用指望了。儿孙纳妾更是尖刻,娶妾首要身体壮实,体态丰满骨盆肥大好生养的那就可以娶进门,姿色在其次。不符合第一条的请另外寻觅可靠人选,老爷子那关是绝对过不去的。
这娶妻纳妾不成文的规矩,郑家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变动过。郑守仁话到嘴边实在不好意思出口,但是在皇帝面前如何能够随意隐瞒?
这一道出实情,可妥喽!~
“哈哈……”御书房内传出响震瓦宇的敞快大笑。元熙帝看着跪在地上面色羞愤尴尬的武将,一股脑地将最近数日累积的不愉用笑声发泄出来。这郑笠可真是个人才!
“郑老将军怎会制定如此的家规?”谁说皇帝不好奇?谁说皇帝不八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