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761

  “你认识我们局领导,你是可以随时跟我们局领导,甚至可以跟区领导对话的人,我怎么敢笑话你!”
  “哥,我知道你是在笑话我,也知道你看不上搞文艺的,我不需要你理解,也不在乎你支不支持,只要你别总跟李亦军板着张死人脸。”
  “没有啊,我跟他是同事,我还做过他几天师傅,挺好的,我很高兴,很欣慰。”
  “还欣慰,你欣慰个毛线……”
  李亦军觉得这么下去不行,毕竟自己确实有点配不上许委员,感觉要纳个投名状,干脆把表哥拉到了一边。
  “哥,差点忘了跟你说,你追嫂子的事,犯了众怒。老范和老周他们觉得你不讲武德,认为你截了他们的胡,正在密谋报复。”
  “他们不服气?”
  “我不是帮你瞒着他们吗,他们真不知道你跟嫂子的事,嫂子一回来他们就去追,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比一个尴尬,反正丢大人了。”
  一想到范子瑜、周科洪等刑警大队单身狗,韩昕露出了笑容:“他们打算怎么报复我?”
  李亦军回头看了一眼正跟女友窃窃私语的姜悦,神神叨叨地说:“他们绞尽脑汁想坑你,可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于是打算把你骗过去,以祝你抱得美人归为由,说好话、拍马屁,把你捧高高的,让你下不了台,最终达到让你请客的目的。”
  “不就是一顿嘛,一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到时候带小悦去,让他们更尴尬,看他们能不能吃得下!”
  “这倒是个办法,关键他们尴尬,杨教不会尴尬。而且他们想好了,打算提前跟老杨打招呼,让老杨进几瓶好酒,多准备点硬菜,到时候挑贵的点,挑好的上,让你大出血。”
  “连杨彪悍也参与了!”
  “杨教早就想报仇,发朋友圈的事,到现在还有人在议论。”
  “知道了,我不会上他们这个当的。”
  “最好电话都不要接他们的,你是要面子的人,一旦接了,到时候都不好意回他们。”
  “放心,他们忽悠不了我。”
  韩昕突然对他多了几分好感,拍拍他胳膊,又问道:“这些天忙什么呢,半年没见,你好像也瘦了,看着有点憔悴。”
  提到工作,李亦军苦笑道:“现在的骗子太多太坏,我们虽然搞了那么多反诈宣传,可群众却不当回事,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当,光这个月就发生了二十八起,经济损失加起来高达六百多万!
  我们现在是疲于奔命,好不容易打掉四个团伙,又冒出一堆团伙。前几天好不容易锁定一个诈骗电话的信号范围,可联合城东派出所摸排到今天,都没找到诈骗团伙用的中继设备藏在哪儿。
  这边在拼命打,那边在拼命的上当,案子堆积如山,领导一天打几个电话问进展,我是越干越没信心。刚才露露说快崩溃了,其实我也快崩溃了。”
  线下的防控搞得那么好,现在别说偷钱包,连偷电动车的都很少了。
  高科技让犯罪分子不敢在线下作案,犯罪分子又跑网上去在线上作案,仔细想想,高科技真是把双刃剑!
  韩昕甚至觉得电信网络诈骗对社会的危害,现在已经超过毒品了。
  不然上级也不会下那么大决心,封了南云几个边境城市的那么多手机号、QQ号、微信号和支付宝账号。
  再想到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比侦办毒案难,突然有些同情李菜鸟,又拍拍他胳膊:
  “你上过警校,有文化,搞反电诈正好能大展拳脚。不像我这个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想学也学不会。”
  “我也不是很懂,而且好多嫌疑人躲在境外,就算懂也拿他们没辄。”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他们永远不回国。”
  “这倒是。”
  “不早了,该回去了,以后再聊。”
  ……
  打发走表妹和李菜鸟,小两口驱车把家还。
  姜悦越想越好笑,禁不住问:“老公,琳琳找到男朋友,你难不难受?”
  “还好,这又不是第一次,习惯了。”
  “什么不是第一次,瞧你说的。”
  “这是咱俩说的,当他们面我才不会说呢。”
  姜悦紧攥着安全带,喃喃地说:“琳琳那么要强,这么年轻就做上政协委员,一般男生跟她真没法儿相处,找李亦军这样的正合适。”
  韩昕也是这么认为的,沉默了片刻突然笑道:“她比李亦军大三岁,老婆,她这算不算老牛吃嫩草?”
  姜悦噗嗤笑道:“哪有这么说自己妹妹的,对李亦军而言,这叫女大三抱金砖!”
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的收获
  良庄派出所和良庄刑警中队,曾经是思岗民警最向往的单位。
  但随着思岗城区发展的越来越好,尤其教育、医疗、就业等条件不知道甩乡镇几条街,老百姓纷纷去城区买房,本就很偏远的良庄变得越来越冷清,又成了思岗的“西伯利亚”。
  如果只是偏远,照顾不了家庭,也就罢了。
  可良庄派出所和良庄刑警中队又是个要保持优良传统的模范单位。
  上级对良庄派出所和良庄刑警中队的要求非常高,管理的非常严格,堪称“最锻炼人”的两个单位,谁都不愿意去。
  正因为如此,在良庄锻炼了好多年的李政,不但可以直接提中队长,甚至都没什么人羡慕。
  毕竟中队长又不是大队长或所长,说起来是正股,其实依然是科员。工资涨不了多少,事情还多,责任还大。
  李政对这次调动和晋升,也不是特别热衷。
  因为从今天开始,妻子就要每天来回跑,每天往返七十多公里!
  他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正暗暗歉疚,手机突然响了,掏出来一看来电显示,连忙划开通话键接听。
  “刘队好,我们刚出发,罗局带队出去办案了,今天是我们王局带队的,一共六个人。好好好,谢谢,给您添麻烦了,我看一下就向王局汇报。”
  “李政,谁啊?”
  “陵海分局禁毒大队的刘海鹏中队长,他说他那边都安排好了,分管禁毒工作的谌文军副局长会全程陪同。”
  李政点点手机,补充道:“王局,蒋大,我把刘队拟定的参观议程转发到了群里,刘队让我问问行不行,如果觉得不行,他们可以调整。”
  王燕拿起手机,点开陵海同行草拟的议程,发现人家考虑的很周到。
  从思岗去陵海城区首先要经过以前的新公镇、现在的新公街道。参观考察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位于新公街道的禁毒科普教育馆。
  谌文军副局长不但会在科普教育馆等,甚至请司法局的一位副局长和新公街道办事处主任、新公司法所的所长参与接待。
  第二站是洋港社区,主要参观“禁毒社区”建设和设在社区里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上午就这两个点,参观完之后去紧邻洋港社区的陵海宾馆用餐。
  吃完饭在宾馆休息一个小时,先去参观禁毒基金会的库房。
  看看禁毒基金会向社会募捐的衣物,以及禁毒志愿者是怎么清洗、熨烫、装箱的。
  然后去参观实体化的陵海禁毒办,参观完之后在禁毒办召开一个座谈会。
  陵海禁毒协会、禁毒基金会的会长,禁毒社工代表,禁毒志愿者代表,禁毒宣讲团的讲师都会参加……
  蒋大看完议程,感叹道:“王局,看来陵海分局在禁毒上真下了点功夫。又是禁毒协会、禁毒基金会、禁毒宣讲团的,搞了这么多花样!”
  王燕放下手机,沉吟道:“所以要虚心跟人家学习,仔细想想真有点丢人,我们思岗居然连个禁毒科普教育馆都没有。”
  李政介绍道:“王局,陵海的禁毒科普教育馆不是禁毒大队搞的,也不是禁毒办搞的,是陵海司法局和新公街道投资兴建的。”
  “司法局本来就是禁毒委的成员单位,这说明人家是真重视,真正做到了全社会参与。”
  “王局,这给我提了个醒。”
  “提了个什么醒?”
  蒋大苦笑道:“想开展好禁毒工作,光靠我们公安单打独斗不行,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王燕沉默了片刻,抬头笑道:“我们今天先打个前站,回去之后向贺市长汇报,看能不能请贺市长出面,组织禁毒委成员单位的负责人一起去陵海看看,尤其是财政局的负责人,让他们看看人家是怎么支持禁毒工作的。”
  提到财政局,那就是要经费呗。
  李政小心翼翼地说:“王局,有个情况您可能不知道,陵海禁毒办的经费预算,好像没我们思岗多。”
  “没我们思岗多,真的假的?”
  “真没我们多,如果没记错,他们今年只有五十六万。”
  蒋大不太相信,低声问:“我们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