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761

  不知不觉,老卢已经去世六年了。
  这人真假,死了就什么都没了,除了至亲现在谁还记得那个曾制霸良庄十几年的卢书记。
  程文明一连抽了几口烟,轻叹道:“他多忙啊,哪有时间回来,跟去年一样,还是我们帮他去吧。”
  “我就是来跟你说这事的,不一定赶在清明那天。”
  “行,我回头问问忠年有没有时间。”
  见到昔日的战友,程文明突然想起件事:“禁毒支队的肖云波前天下午找我,说陵海分局这两个月一连发现两条大毒案的线索,对他的触动很大。事实上新型毒品也确实越来越多,禁毒形势确实越来越严峻,他想重建缉毒专业队。”
  王燕笑道:“他是支队长,他想重建就重建呗。”
  “他们支队就八个民警编制,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和禁毒宣传教育这块又不能松懈,没人想重建谈何容易。”
  “那就申请编制。”
  “你现在也是局领导,应该清楚申请编制比申请经费还要难。”
  “那他想怎么重建?”
  程文明磕磕烟灰,笑道:“没什么新意,还是首都那位以前的那一套,打算从几个区县公安局各借调一个人,美名其曰上挂锻炼。”
  王燕不假思索地说:“他想得倒美,机关缺人,我们基层更缺人。我们是县局不是分局,不是他肖云波一纸调令就能把人借调走的。”
  “如果安排个人去,真能学到点东西呢?”
  “该安排的培训我们全安排了,再说去他那儿能学到什么东西?”
  “他和市政法委的关副书记,帮陵海分局从南云边防挖了一个人,那小子我见过,也姓韩,有点道行。”
  看着老战友若有所思的样子,程文明强调道:“陵海分局正在侦办的那起贩卖地芬诺酯案你应该听说过,涉案金额大,涉及地域广,光银行账户就打包申请冻结了几百个。”
  “你刚才不是说陵海分局发现两条大毒案的线索吗,另一条线索呢?”
  “也是那小子发现的,第二条线索不是贩卖地芬诺酯,而是贩卖K粉!这才打了两个层级就已经缴获了上百克,肖云波正在逐级上报,听口气申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的把握很大。”
  “主要网络是在陵海,还是在外地?”
  “外地,如果在陵海那还得了!”
  王燕没想到一向很低调的陵海分局,居然一连放了两颗卫星,不禁笑道:“张文远可以啊,竟然想到拉外援。”
  程文明笑道:“听忠年说,关书记和肖云波先找的崇港分局,本来打算把那小子安排到忠年那儿的,结果崇港分局说没编制,不要。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张文远。”
  “还有这事,任大傻是不是气坏了?”
  “气有什么用,总不能去跟领导拍桌子吧。”
  王燕点点头,沉吟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能跟那个外援学到点真本事,安排个人去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只是个分管杂事的副局长,找我没用,让他找我们贺市长。”
  “贺市长那边他肯定会去找的,但我认为你应该帮着促成,别看我们思岗的毒案很少,可现在的新型合成毒品真是层出不穷。几年前,谁能想到药店里卖的那些常规药品,随便提炼下就能成为毒品。有的甚至不需要提炼,持续服用就能成瘾。”
  “好吧,我回头问问罗局,他是刑侦副局长,这方面他比我懂,比我有发言权。”
  ……
  一天的暗访结束了,发现两家药店有售曲马多。
  收获不小,但韩昕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像曲马多这样的管制药品一旦被滥用那就是毒品!
  把李菜鸟送回家,然后去城东的一家小饭店赴宴。
  张宇航和刘海鹏生怕他尴尬,去的比较早。跟城东派出所长金志勇、教导员黎杜旺一起打了会儿掼蛋,又变成了谈笑风生的好兄弟。
  聂广俊表现的也很热情,仿佛之前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见韩昕和蓝豆豆一起到的,“分局公敌”却没来,非要给“分局公敌”打电话……
  考虑到巡察组要来,在喝不喝酒这个问题上,众人的态度惊人的一致。
  菜没怎么动,光顾着聊天了。
  当聊到明天的巡察动员大会时,张宇航回头问:“小韩,听说你也接到了通知?”
  “接到了,郭大姐通知的,郭大姐说老唐也要参加。”
  “我们所里也有辅警接到了通知。”
  黎杜旺回头看了看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里别提有多紧张的聂广俊,举起饮料:“小韩,我再敬你一杯,一切全在饮料中!”
  韩昕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连忙道:“黎教,应该是我敬你。”
  张宇航不认为巡察组会揪住聂广俊的事不放,毕竟分局纪检监察室已经对聂广俊进行过诫勉谈话,甚至约谈过金志勇和黎杜旺,一事不可能二罚。更何况这次巡察针对的是张区长、孙局和谌局等主要领导,不禁笑道:“小韩,这是黎教敬你的,别扭扭捏捏。”
  “是,我干了。”
  “这就对了嘛。”黎杜旺终于松下口气,将杯中饮料一饮而尽,坐下招呼道:“来来来,吃菜,再不吃都凉了。”
  ……
第一百零三章
害群之马!
  市委第十巡察组说是明天开始巡察,但事实上今天下午就到了陵海,而且来之前做过一番功课。
  要参加明天上午动员大会的老同志、新同志和辅警名单,就是巡察组事先拟定、临时通知的。
  作为被巡察单位的负责人,张文远和区委政法委黄书记赶紧来向巡察组的正副组长汇报工作,表明态度。
  陪巡察组的领导和同志在陵海宾馆吃了个工作餐,正准备回局里开个党委会,重申下积极配合巡察的思想,老宋突然打来电话,说区纪委蒋书记找他有急事。
  下午一起迎接巡察组时刚见过,那会儿还谈笑风生,这才过了几个小时,能有什么急事?
  再想到蒋书记并没有直接打电话,而是通过派驻分局的纪检监察组长老宋转达的,张文远意识到肯定有事,而且不会是什么好事,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连忙赶到区委。
  走进纪委的小会议室一看,不但蒋书记在,监察委的两位副主任和老宋也在,神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蒋书记,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巡察组来了,你有得忙呢,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蒋书记招呼他坐下,开门见山说起正事:“张区长,这么晚请你过来,是发现一条职务犯罪的重要线索。老马已经安排了三组人去调查了,最多三天就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张文远急切地问:“我们分局的?”
  蒋书记递上一份材料,无奈地说:“还是这些年树立的典型,当然,他以前确实干的不错,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功不可能用来抵过。只要涉嫌违法违纪,就要立案调查!”
  “陈国平,他怎么可能……”
  “我刚看到时也觉得不可能,谁能想到刑警大队的重案中队长兼分局的扫黑除恶专业队的队长,会给涉黑团伙当保护伞?谁会相信立过那么多功、荣获得过那么多荣誉的优秀民警会知法犯法?”
  纪委监委不会无缘无故调查一个人!
  张文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着材料先是愤怒,然后是痛心,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凝重地说:“我这个局长没做好,我失察。”
  “现在不是检讨的时候,而且从材料上看,他的情况比较复杂,他包庇的那个涉黑团伙的犯罪活动比较隐蔽,主要是针对在外承包工程的老板和本地的一些企业家。
  那些老板都是要面子的人,吃了大亏都不好意思说,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们也发现不了这条线索。”
  蒋书记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递上支烟,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发现了,我们立案调查,还能争取到点主动。如果被巡察组在巡察期间发现,那我们就很被动了。”
  “我知道,谢谢蒋书记。”
  “这有什么好谢的,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而且我跟你一样痛心。”
  “需要我怎么配合?”
  “线索是刚发现的,老马这边大概需要三天才能查实,现在对他采取措施不太合适,不然巡察组问起来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我们刚才研究了下,决定从你们局里抽调两个可靠的同志先盯着他。”
  蒋书记话音刚落,监察委马副主任就补充道:“张区长,如果是一般的涉嫌职务犯罪人员,我们用不着跟你借人。但陈国平不是一般的公职人员,他做了那么多年刑警,警觉性很高,不太好对付。”
  每个单位都有几个重点培养对象,陈国平就是分局重点培养的民警之一,事实上他之前也确实敢打敢拼,组织侦办过几百起刑事案件,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十几次。
  获得的荣誉更多,比如“十佳民警”、“十佳侦查员”、滨江市“优秀刑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江南省好青年”等等,不然局里也不会把他从西塘中队调到重案中队担任中队长。
  纪委、监委的办案人员想盯他不容易,分局的民警想盯他同样不容易。
  张文远正绞尽脑汁想让谁盯比较合适,老宋低声问:“张区长,你觉得韩昕怎么样?”
  “韩昕倒是个合适的人选,问题是他认识韩昕。”
  “韩昕肯定认识他,但他对韩昕的印象应该不深,一是刚调到重案中队没几天,跟韩昕没打过交道。二来韩昕平时很低调,不管走到哪儿都像个路人甲。”
  张文远紧攥着拳头说:“既然他对韩昕没什么印象,那就让韩昕盯!”
  蒋书记可不想打草惊蛇,紧盯着他问:“张区长,你们说的这个韩昕,能对付的了陈国平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