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史上最牛古董商(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528

  所以今日的朝会上可以说是一扫连日来的阴霾,整个朝会上气氛都轻松了不少。
  “诸位爱卿,我大唐铁蹄已经踏平东突厥,前日领军统帅唐闲派人回来让朕选派官员前去建立管理机构,不知道诸位可有好的人选。”
  “陛下,老臣以为应该先商量如何管理这广大的土地,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选什么人,这倒是其次了,毕竟我大军留在北方,突厥一时半会儿也必然不敢再作乱。”
  擅长管理的房玄龄首先站出来说道。
  东突厥这么大的土地,肯定是要设置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机构来管理的。
  “陛下,臣以为管理突厥广大的土地,最好是设置专门的都护府来管理,前汉曾经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来管理西域。
  我觉得我们管理原东突厥的领土也可以效仿这个模式,鉴于原东突厥领土广袤人口稀少,我觉得设置一个都护府就足够了。”
  管理管的是人,而不是土地,杜如晦可以说是领悟到了政务管理的精髓,不愧是一代名相。
  听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的话,李世民点了点头,这确实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这块土地的管理机构如何命名,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呢?”
  可以说直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之后,李世民才真正是觉得这些土地已经归于大唐了。
  “陛下,老臣以为,既然突厥在大唐的正北方,不如就叫北方道好了,我看就将北方道的管理机构设置在乌兰巴托这个地方,这里原本就是原东突厥境内最大的城市。”
  长孙无忌显然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北方道可是一块处女地,对唐帝国的这些门阀世家而言,那里有着无数的机会。
  有了朝中三位重臣定下的基调,接下来的朝会开得无比的和谐。
  一场朝会下来,李世民已经将整件事情都理清楚,并且也责令中书省昭告天下。
  从即日起,大唐正式建立北方道,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去北方道任职的官员,凡是有志于去北方道发展的官员,都可以到各处州府报名。
  这一纸文告出来,顿时在大唐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过震惊归震惊,高兴归高兴,但是实际上愿意去的人并不多。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缺少开拓精神,再者突厥人给他们的感觉还是非常凶狠的。
  看着都害怕,更别说是去管理了。
  所以文告虽然发出去了,时间也过了半个月,但是偌大个唐朝,报名的人竟然只有不到二十个。
  这一下让李世民及一干朝中大臣犯难了。
  人家不愿意去,你总不能是逼着人家去吧。
  不得已,李世民再次找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一干朝中重臣开起了小会。
  “诸位爱卿,情况你们都知道了,可有解决方案?”
  李世民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的这些肱股之臣。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一时间都陷入沉默。
  要说这事,他们还真是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李世民看着他们沉默,明显有些怒气。
  “怎么着,唐闲他们不辞劳苦,千里奔波,打下偌大的疆土,让你们找人管理,你们都找不到吗?”
  历来都是武将开疆拓土,文臣管理国家。
  这是文臣和武将各自的使命,可是如今武将打下了疆土,文臣却找不到人去管理。
  这叫什么事情,难怪李世民要冒火。
  听到唐闲的名字,长孙无忌心中一动。
  对啊,还有谁比唐闲更合适呢,如果能够将唐闲拴在北方草原上啃沙子,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心中一阵激动,不由得有些忘了形。
  他的表情变化自然被李世民收入眼中,李世民随即问道。
  “齐国公想必是有了主意了,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一下如何?”
  李世民话音刚落,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都尽皆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已经捋清楚了这件事情,这时候自然是知道该如何说。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没有谁比唐闲更适合管理北方道了。”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李世民和其他朝中重臣都陷入了沉思。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可……”
  作为唐闲在朝中最亲密的盟友,魏征当然不愿意就这样看着唐闲在北方啃沙子。
第210章
北方道人选
  长孙无忌心中在打着什么样的算盘,魏征心中当然是知道的。
  无非就是长孙无忌干不过唐闲,察觉到唐闲的威胁,想要将唐闲给撵到北方去。
  这样一来,五姓七望这些个大家族就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魏征出言反对,但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保持了沉默。
  倒不是他们和唐闲关系不好,而是他们知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这些门阀世家实力的庞大。
  而且凭着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关系,这事只要是长孙无忌提出来,基本上就不可改变了。
  果然,魏征明显看到李世民心中似乎已经偏向长孙无忌的这个观点。
  这时候李世民突然想到了唐闲之前派人带回来的那张地图。
  “对啊,朕怎么把唐闲给忘了,前日唐闲还让人带了一张地图回来,让朕把几处土地赐给他,我看不如朕索性就大方一些,把整个北方道都交给他。”
  唐闲帮助自己灭掉了颉利可汗,李世民正愁着不知道如何封赏呢。
  这一下正好完美解决了。
  而且对于李世民来说,只要北方边患解决,至于那些土地,他还真是没有看到有什么价值。
  一看到李世民认可了自己的这个主意,长孙无忌再生一计。
  土地有了,没有人怎么行,索性我就送佛送到西,再给你送一些人过来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再次出班。
  “陛下,老臣以为要管理好偌大的个北方道,还需要不少人,老臣记得唐闲曾经从京城的天牢中选拔了不少人才出来。
  想必唐闲用人必然与众不同,不然陛下你就再大方一些,干脆将全国的这些个大大小小的牢房中的囚犯全都放到唐闲的北方道去得了。”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口,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长孙无忌是要把唐闲往死里坑啊。
  要知道整个大唐的囚犯少说也有数十万人,将这些人一股脑的抛给唐闲。
  国内算是减轻了不少负担,可是对唐闲来说,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说不定还真是会把唐闲一直套在北方道。
  魏征这时候已经是气得面色铁青。
  他还以为长孙无忌这老贼真的和唐闲和解了呢。
  没想到老贼在这里等着呢,这可还真是抓住机会就把人往死里坑的节奏。
  不过李世民听了这个建议之后,还真是有些意动。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答应,毕竟从道义上讲,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够厚道。
  “这件事情还需要征求一下唐闲的意见才行,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方案了,诸位爱卿还有其他想法没有呢。”
  接下来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再次提出了一些人选。
  不过最后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唐闲反而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小会到此也就暂时宣告结束。
  走出甘露殿。
  “长孙大人,你如此苦心的设计唐闲,难道真就不怕他回来找你麻烦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