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9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4/969


“官家要是累了便去歇歇,万金之躯不可干这个的。”
“不成。”赵性直起身子指着前方十万亩的试验田:“这虽然不是朕亲手种的,但朕要亲手采摘,然后当着天下人的面吃下去。不然人家不肯种的。”
“那直接吃便好了,不用亲自耕种。”
“哎呀,你这秃驴。”赵性骂道:“怎么这么老实呢?”
和尚哈哈哈的笑出了声:“官家可要多多注意身子,莫要过度操劳。”
“放心吧。”赵性抹了一把汗,来到地头坐下拿起水壶:“不知道宋北云现在在干什么,听说长安那边的试验田也要出成果了?好像是种的是暹罗米和天竺米对吧?”
“麦……米都在南方和东北那边试种。”
“东北那边……那么冷怎么能种呢?奇怪。”
“黑土地。”和尚目光深邃的说道:“肥力是黄土的十倍。”
第887章、十年11月19日

江山社稷,江山与社稷从来都是并列而提的,粮食自古便是国家的重中之重。
赵性今日起了个大早,从农夫的衣裳换成了龙袍,因为身边没有个使唤人伺候,连龙袍的带子都绑错了位置,但他丝毫不在意的命侍卫把满朝文武都喊到了紫金山南侧的试验田之中。
广袤的良田,被命名为玉黍的新粮食茁壮成长,一眼望不到头。
周围还间隔播种着土豆之类的作物,这些作物长势良好,用和尚的话来说,这应该是大宋的舰队用最温良的方法才能换来的宝贝,因为如果不是土人自愿的话,谁也得不到这样优秀的已经选育过的种子。
选育过的种子本身就已经经过了数十代的选种,虽然还达不到和尚的预期效果,但绝对比野生种要来得更加美妙万倍。
“秃驴,朕问你。这一亩地能产多少?”
和尚有些不满的看了赵性一眼:“官家……等会可切莫叫草民秃驴啊……”
“嗨,多大点事,你说一亩地能产多少就好。”
“因是精细耕种,加上化肥、粪肥足够,试验田一亩地产量约为一千五百斤,土豆大约能有两千斤左右。”
“咱们的麦子、稻子多少来着?”
“试验田均在六百到七百之间,若是普通百姓种的话,五百上下已是丰收。”
“这可太牛逼了……”赵性深吸一口气:“朕去掰一根看看。”
赵性说着也不顾龙袍的下摆沾染了泥土,跳下田垄就去掰了一根玉米下来,分开外头的皮,拽掉上头的须,露出里头金黄色的米棒子,赵性也不顾那许多,上去就是咬了一口,咀嚼一会之后抿着嘴:“不好吃……”
“官家,生的它能好吃么……”
赵性沉默片刻,挥手召了旁边的侍卫过来,指着一块空地说:“来来来,这里搭个灶台,起锅烧水!”
不多一会儿,开水正咕嘟咕嘟响时,文武百官就已经到了,赵性此刻正蹲在锅边上吃着熟玉米,毕竟早晨没有吃东西,现在多少是有些饿了。
群臣看到赵性在这也不敢多说话,只是人数挺多,站在那里的确不太方便。
“你他娘的别踩庄稼!”赵性看到户部侍郎已经站在了土豆田里,当场暴怒了起来:“没种过地吗!”
群臣互相看了看,户部尚书铁青着脸指着那侍郎呵斥了起来,而赵性这时拍了拍手:“这次让你们来呢,就是跟你们说个小秘密,之前都是保密的。”
说完,在群臣的面面相觑之时,赵性咳嗽了一声:“秃……和尚,说说,这亩产多少?”
和尚清了清嗓子,拱手行礼道:“回官家,玉黍亩产千五、土豆亩产两千,红薯之数草民也不太清楚,但大抵是玉米与土豆之和。”
这话一出来,田间地头的官员之间嗡的一声就讨论开了,他们都觉得这事绝对不可能,这和尚怕是失心疯了,当着面居然也胆敢欺君罔上。
果不其然,赵性眉头一皱:“和尚,你可不要乱说话,若是到时查证不及这个数,你可知下场如何?”
“草民愿用人头担保!”
赵性点头,对着群臣说道:“诸爱卿可都听见了,这和尚说愿用人头担保,那咱们群臣就一起来见证一番。来人啊!采样。”
赵性在这段时间种地可不是光卖力气,他不光学习耕种之法,更是把田间地头的术语给弄了个门清。
一般统计产量的方法便是随机采样法,在一亩地之内随机取十到十五株样本称重,取平均值后再乘以单亩植株数,便是一个相对精准的产量了。
所以赵性这一开口,就是老农民水准了。
不过百官可知道的不多,他们大多是一辈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读书人出身,即便是知道也只是因为猜了个大概,而真正种过地的官员在看到赵性的模样之后,大概也是心知肚明了,今天就是作秀……官家可能早就知道产量如何了。
侍卫开始在田间采摘作物,除了玉米和地瓜之外,还有红薯和花生也都开始采摘了起来。
很快地上就堆积了许多农作物,赵性指了指户部主管耕造司的侍郎:“你,去称重。”
那侍郎吞了个唾沫,接过旁边全新的称开始走到那些食物旁边开始称重,每称一个数都会报一个数,旁边就会记录在本子上。
等到称完之后,这么一计算,这侍郎的脸色变得极为精彩,他连忙放下秤走到赵性面前,双手一抱拳:“禀官家,玉黍亩产一千五百三十五斤。”
看着群臣百官满脸难以置信的模样,赵性亏了是没有尾巴,不然他尾巴一定得甩飞了起来。
“继续!”
接下来便是土豆,经过了刚才玉米的冲击,土豆已经让这侍郎没有太多的吃惊了,不过当计算得出亩产两千二百三十三斤时,他还是有些错愕和激动的,百官也惊讶的不行,甚至有些人已经错身上前看看究竟是不是造假了。
直到那侍郎来到红薯面前,这个东西甚至要比土豆和玉米更加恐怖,因为同样的采集点,这东西堆的要比土豆和玉米看起来还多。
人是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的,即便是跟耕种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耕造司也没有见过这样恐怖的画面,一株藤蔓下面居然有近十个拳头大小的果实,这夸张的场面让他在称重时手都哆嗦。
“秃驴,这玩意怎么比土豆玉米还吓人?”赵性侧过头小声问道:“这玩意如果当主粮,那根本没饥荒了啊。”
“天生的种吧……感叹造物神奇。不过这东西似乎不如玉米和土豆细腻,当主粮……若是饥荒时还行,平时吃多了要烧心的。”
“哦……这样啊。”
赵性点了点头,他还真没吃过,不过等会他必吃一次试试。
“禀……禀……禀官家。”那侍郎此刻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说话已经不利索。
“说数!”
“红薯亩产四千七百七十五斤!”
轰的一声,场面立刻炸了开来,即便是赵性在场也压制不住旁人的讨论声。
四千多斤的粮食亩产!什么概念?
而正在这时,和尚再次上前:“若是能妥善育种,加强田管,亩产可达六千至一万斤。”
这一句话的每一个字都敲在了众人的心上,光是亩产四千就已经是一亩顶过去十亩了,若是这万斤……那岂不是一亩顶过去二十亩?
一个人平均产粮超二十倍?那干什么不行?大牲口能喂更多,鸡鸭鱼也能有更大的规模,不用再担心天灾也不用再担心饥荒。
这可是粮食!粮食就代表着富足!天下有此神物,不多叭叭,在座各位都能被写进青史之中,天下盛世,亘古为新!
啥玩意盛唐、啥玩意强汉,都是狗屁!从今日起,这大宋便是自古以来唯一的盛世。
赵性叉着腰,看着面前的粮食,抿着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这时,百官之中不知是谁先跪了下来,接着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叩首高呼:“恭喜陛下,启明盛世,开中华之太平!”
声浪一阵接着一阵,赵性站在着深秋的凉风之中,感觉浑身上下血脉喷张。
“他妈的。”赵性对着光芒的天地骂了一句,深呼吸几下之后他一甩袖子:“开大赦,普天同庆。祈我中华,千秋万代。”
接下来的事就是大家吃吃喝喝了,农场之中的东西可不少,不过这次主要还是吃这些新作物,经过几轮试吃下来,人们对土豆广泛肯定,因为烂糊、香甜,不管是蒸煮、炖烤还是当做主粮和配菜都可以。
特别是一道加醋加那个被命名为狼椒的香料制成的酸辣土豆丝,既下饭又管饱。
最不好吃的便是红薯了,因为不管是怎样烹饪,其中的丝丝拌拌都非常多,口感粉而干,咽下去时捶胸瞪眼。
但要说管饱么,其实还是很管饱的,就是吃完之后人不是很舒服,可若是用来喂牲口或者是当成灾荒年的储备却是极好的东西,哪怕是灾荒年现种,那也只需要三两个月便可以缓解灾情。
而之后就是庆典的准备工作了,大赦天下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难得出现的事情,非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大赦的,而这次大赦不光是大赦,还有一个大宋全境之内的盛大庆典,以庆祝大宋得到了济世救民的宝贝。
而伴随着庆典,赵性则需要亲自下场推广这东西,这个工作大概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不过庆典还没正式拉开序幕,民间就已经传开了,什么万斤之粮、什么一亩当二十亩这样的小道消息已是满天飞。
这可不是一个坏消息,再结合即将而来的千年大庆,哪怕是最底层的贩夫走卒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件事的风头甚至压过了一切其他的消息。
粮食啊,终究是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也再也不用担忧灾荒之年了。
这是压在中华民族身上几千年的大山,当它被推翻之时,无人不是欢欣鼓舞,哪怕平时再愤世嫉俗之人,此刻也不由得高兴了起来。
就在庆典进入倒数阶段时,城头的皇榜和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了这个消息。
里头说的很详细也很具体,就是大宋终于有了亩产四千斤和两千斤以上的粮食,未来五年之内会广泛开始种植,并且从此宣告中华大地再无饥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4/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