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8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969


虽然这也算是一个国家两个朝廷,说起来是有些尴尬,但好在现在宋辽之间并没有像南北草原那样出现战争风险,甚至这几年两国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在宋辽金三国盟约之后,同文同种下的身份认同越来越模糊,即便是大宋的科学院也是允许辽国的人进入其中,各大学院也都会默认给予辽国学生同等待遇。
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可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即便是草原那也只是在长安能够享受到相对平等待遇,在其他地方仍然也会多少有歧视现象出现。
不过宋辽之间这种问题就比较少,毕竟再往前,宋辽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唐。
而辽国因为当年辽皇的一个“宋有辽需有”的政策,现在辽国连基础教材都跟宋一样了,甚至于现在辽国为了能追赶宋国的经济,他们连税务、律法都开始与宋趋同,并且在韩琦的宗族改革之后,现在辽国对于宗族的苛刻程度绝对不亚于宋国对世家的苛刻程度。
要说佛宝奴意识到没意识到,那其实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即便是她没意识到韩琦也意识到了,这就是宋北云的融合计划,但问题是如果不按照他的布局走,可能辽国都等不到融合的那一天就要崩了。
而也正是因为宋北云,一个新名词“软侵略”也开始在科学院中成为了一项专门的课题,有上百人没日没夜的钻研。
最后,也就是最精彩的内容终于来了,宋北云开始宣传新大陆了,他鼓动人们去新大陆淘金探险,把那个地方说成是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并且说等到探索舰队回来确定好方位之后,普通人就能够选拔后参与其中了。
新的大陆就是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未知和风险,有人眷恋家乡自然就有人渴望远方,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新大陆的名字,而他们同样也对宋北云的话深信不疑,所以这一段话他们听得非常仔细。
不过要说谁对新大陆最向往,其实不是那些巴巴盼望着发财的人,恰恰是站在下头的万岁爷,赵性的思绪现在已经随着宋北云飘到了那个神秘未知又充满了惊喜的新大陆,他时而幻想着自己率领着人在苍茫的丛林中与狮虎搏斗、时而又幻想着在无边的大海上与风浪角力,
他自从自封为东海平波大元帅之后,就再也没有一天是把心思放在朝政上的,原本宋北云还打算让赵性在连云港帮忙盯着第二艘巨舰的,但后来想想觉得他很有可能带着舰队直接干日本去了,所以索性把他一起给带了回来。
可带回了赵性的人却没能带回他的魂,原本他能在金陵坐得住那是因为没有见识过外头的波澜壮阔,现在他经历过了,再坐在这个地方,怎么都觉得死气沉沉。
什么繁华什么昌盛,那跟他都没有什么关系,他心中只想着那苍茫的大海、那无垠的广袤和蔚蓝天空之下的勇往直前。
新的旗舰如果叫赵性号,再带着九艘远字辈的船组成庞大的舰队在那大海上四处探索,或贸易或游荡,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最终,未来三年之内,海事学院将正式开始招生,所有想要进入学习者都可以报名,而如果想要随着移民舰队去开拓新世界的,在年后也会陆续开放报名。”
这个消息一出来全场轰动,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那个世界充满了数不清的机遇,甚至连房子都是黄金盖的。
不过这边倒也是有人问了,就说如果当地有土人的话会怎么样,对此宋北云笑而不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也许可以干,但绝对不能说。大宋不会和另外一个时空的殖民者一样对当地的土著人进行残忍的屠杀,但有些事却还是不好说出口的。
因为这种事往好听了说就是叫让当地人用土特产换文明,而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通过工业附加值进行压榨。
就像在虾夷一样,一把刀最贵被卖到了一斤黄金,这还是舰队并不贪心的情况。
可想而知,如果真正打开这条线的商路之后,即便是不用进行屠杀,当地土著也很快会被有着绝对科技碾压能力的中国人给耗光家产。
之后和平的买卖对于他们就会变成一种掠夺了,毕竟那个卵文明虽然有着极先进的天文历法,但其实却还发明出轮子。
在贸易掠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其实就会演变成生存空间的战争,这是很无奈却又无法避免的事情,因为大宋再强大,其实也还没有能够完全兼济天下的生产力。
于是乎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冲突必然会产生,而且如果没有意外的将是对方先对大宋发起冲击。
而如果大宋退让了,就会永久失去新大陆的开拓权,而大宋不退让就会爆发战争。
宋北云从来不是圣母,甚至用心狠手辣来形容都是比较温柔的。
大部分时候他的确是把纪律性和和平主义都落在了实处,但一旦涉及到了民族利益的时候,他绝对没有任何道理可以讲的,现阶段的生产力摆在这,如果想要大踏步往前走的话,必须要从其他文明身上吸血。
这是现阶段不可避免的难题,所以怎么说呢……罪在当代功在子孙吧,毕竟他没有那崇高的思想境界。
而这些事,其实是没有办法对任何人去说的,他不能鼓动任何人去进行掠夺和侵略,因为哪怕是说了一句相关的,将来“自古以来”就很难站稳脚跟。
至于问出这种问题的人,其实说坏也不是坏,普通人嘛,没几个会往那个方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想着的是怎么经营好眼下的一亩三分地,至于这个层面上的东西,他们想不到属实正常。
未来整个中国将要面临的必然是全世界的围追堵截,因为如果没有意外,百年内中国的体量将大到难以想象,而它所需要的资源也必然会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而成为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
那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想都是应该优先满足自身发展,先富带动后富嘛,上来就整圣母那一套多少有些不合适。
宋北云的讲话持续了大概三个钟头,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异常庞大,能听懂的人热血翻涌,而即便是听不明白的人也满心快活。
当然,这里头也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的,比如有人认为宋北云的想法过于激进,有碍大宋宽厚之名。
但这都不是重点,太阳都能有人不喜欢,有反对意见也属实正常,当它放屁就好了,谁在乎呢。
还有一部分人则开始诬陷宋北云,就是那种偷偷摸摸的宣传,宣传的内容就是“宋北云意图取皇帝而代之”,理由就是今日这番话本不该由他一个三品官来说。
这种传闻流传的很快,显然背后是有推手在推,但似乎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因为如果知道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宋北云按着今上的狗头,那厮老早就把皇位禅让给台上的那个人了。
至于什么挟天子令诸侯更是一派胡言,因为现在已经没有诸侯了,而赵性虽然老早就将政权下放了,他现在基本就是个甩手掌柜,但军权却还是握着的,大宋百万雄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赵性一句话的事。
对于此,高位上的人都是莞尔一笑,而至于下头的人,大家说笑一阵也就过去了,毕竟对他们来说皇帝姓赵还是姓宋,与他们何干?
第860章、十年1月19日

“这东西就是火车?”
人群散尽,但在离弘文馆不到五里的大厂房里,文武百官就站在那仰头看着面前还冒着氤氲热气的火车头。
刚才虽然这东西露面时间不长,但震撼还是属它最震撼,只要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知道这个东西代表着什么,它真正就是宋北云口中新时代的代名词。
丁相也不认得,他不是那种端着架子不下来的老派官员,见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他能抓个人过来问个底朝天。
就像现在这样,他一开始先是问了问“这玩意是不是叫火车”,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后头的问题那就是连成了片,比如“这大铁疙瘩怎么动起来的”“用马拉不行吗”“为什么下头要支棱两根钢条”。
问题很简单很单纯,但他倒是没有不好意思,反正就是不懂,不懂就得问。
而他的地位高啊,大宋现存唯一一个既是宰相又位列三公的大佬,剩下的宋北云和晏殊一个是中书舍人一个是同平章事,都是三品的官,跟老丁实际上是差一档的。
所以他一连串的问题把晏殊都给问崩了,最后还是拉来了工部老张才算是缓解了自己不懂理科的尴尬。
“这东西马可拉不动。”
同为三朝元老又是同为同窗好友,老张跟丁相说话就自在了许多,他刚才哭的很凶,现在眼睛还是肿的,但听到说老丁终于也碰到啥都不懂的地方了,他还是很高兴的凑上前给他介绍了起来。
“这东西光一个车头就重达八十吨,马怎么拉的动。”老张拍着火车头兴奋的说道:“要不是这铁轨,它落地就得陷在地里。”
“那能拉多少东西?”
丁相好奇的来回打量:“方才我见了它好像一条长蛇。”
“它。”老张长叹一口气,像抱着年轻漂亮的八姨太一样抱着火车头前的栏杆,用一种油腻的语气说:“在我们那,拉力用马力来算。一马力大概就是一秒钟把个一百五十斤的东西拉高一米这么算的,这车头得有个两千马力。就是你冷不丁那么一提,就能提起三十万斤。关键不是它拉的多少,是它拉着跑不停,一个小时能跑四五十里呢,而且这还是试验机,后续改进了会更厉害,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让它在后续的车型里达到六千马力,一小时跑到个一百里,现在主要还是锅炉不行,正在加紧升级。”
老丁嘶了一声,用力推了推火车头,但他感觉就像是在推一堵墙,火车头纹丝不动。
三十万斤,那是能拉多少货啊,要知道一匹马能装五百斤货一日走个三十里就已经很了不得了,一个商队运个五万斤粮食,那已经是大商队了,一日几十里的路程也算不慢。
可是现在看来,只要煤炭够用,这车就能一直跑一直跑,十二个时辰下来能跑个一两千里地,即便是从东到西四五千里地,也不过只要两三天便能抵达。
“宋北云说的不是糊弄人的?”丁相诧异的看着老张:“老家伙,你给我说实话,别跟着一起糊弄我。”
“糊弄你什么?”
“天堑变坦途,三千里朝发夕至。”
“现在难,但看起来也不是办不到,我们内部有个东西叫内燃机,它现在还在研发,效率比这玩意高,力气更大速度也更快,将来的话……还真说不准呢,从上京到南京,算算五千多里的话,跑个直线下来大概也便是一天了。”
难以想象。
这对老丁来说绝对是难以想象的速度,但老张是个实在人,他不会像宋北云那样忽悠来忽悠去,他说能就是真的能。
那现在看来,将来是不是有朝一日自己从江浙去长安也是可以朝发夕至?
“宋北云到底是年轻啊,他跟我说,过不了多少年啊,从金陵到长安,大概也就是两个多时辰三个时辰不到就能抵达。哈哈哈哈哈……”老张笑着摆手道:“可当真是异想天开了。”
丁相没有说话,只是背着手仰着头看着面前的铁疙瘩,什么三个时辰到长安这种话他是不信的,毕竟是宋北云嘛,给人画饼洗脑是他的强项,要是真的能做到那样,那还不得是天神下凡?
这时赵性倒是凑了上来,冲老丁老张他们点了点头道:“有机会坐上车去长安啊。”
现在的其实倒不是不能坐车去长安,主要是这个铁轨的铺设问题绝对是个大麻烦,有炸药可以开山,但有些地方却还是要翻阅崇山峻岭,还要横跨江河。
所以必不可能走理论直线,但即便是这样,火车的效率也要远高于商队,只是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坐上火车。
所以在赵性提到这个的时候,老张首先沉默了,他要长丁相几岁,如今已经是个六旬老者了,他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火车通车的那一日。
如果真的看不到,那真的是天大的遗憾。
不过赵性倒是不管那许多,反正他肯定是能看到的,因为宋北云说最长不过二十年,二十年后赵性也才五十来岁,五十来岁坐车去大西北玩,现在已经成了乘船畅游大海之外,赵性为数不多的精神支柱了。
“宋北云呢?”赵性突然回头问道:“怎么不见那厮。”
“正在外头跟草原使者交谈。”晏殊小声道:“南北草原两部同时找上了他。”
“哦?找他作甚?在金陵城为何不找丁相?”
赵性的话让丁相翻了个白眼:“官家,这外事还是交于宋大人吧,他精通此道,不是我等井底之蛙可比的。”
“丁相也太谦虚了。”晏殊笑道:“只不过这事倒还是让那人处置比较好。”
之所以晏殊会这么说,其实主要是因为南北草原两部找宋北云的事都他娘的离谱。
北草原希望让宋北云尽快履行和亲婚约,不管是让他娶草原公主还是他儿子娶草原公主都行,反正要尽快。最好是结婚之后再给弄点粮食、兵器和药品之类的彩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