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982


最重要的是,天朔帝无任何理由撤换内阁大臣,其中还有两三个是天武朝时就入了阁的三朝老臣!
朱伯潮却不管,压根不把大臣当回事,还学着老祖宗天武帝在奉天殿拔剑唬人,此事最终不了了之,百官只得忍受。
除了这些,朱伯潮还学老祖宗修道,封了一堆法王、国师、真人等。
皇帝、太子必修课的大小经筵也取消掉了,大小朝更是没有的事!
好在皇天有眼,这昏君荒淫成性,三年时间在后宫纳了一百多个妃子,最终身体垮掉,四十三岁就驾崩了。
天朔帝虽然昏,但他多嬉戏后宫,很少理政,也未曾对外肆意征战,并未对大明国力造成影响,只是搞乱了官场。
天朔三年,天武帝驾崩后的第七年,“好圣孙”朱仲极登基,年号昌隆!
昌隆帝十岁时就在天武帝身边侍奉,直到成年十八岁,该学的都学了。
二十五岁的朱仲极开启了他的皇帝生涯,他先是废除法王、国师、真人等职务,罢免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以及外戚等总共千余人,对官场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使整个官场焕然一新。
接着他又恢复大小经筵制度,择良臣为自己讲解治国之道,同时开设午朝,大开言路。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通达,皇帝与大臣之间其乐融融。
稳定了朝廷之后,昌隆帝又连下谕旨,减免地方赋税,发展科技,兴修水利,整治军队,恢复天武朝的军备水平。
期间,欧洲诸国屡有反抗,均被明军击败。
昌隆帝朱仲极守正而不守旧,遵礼而不迂腐,一举扭转了天朔朝的种种弊端,把即将脱离正轨的大明及时拉了回来,维续了大明的盛事。
有了朱慈烺和徐晨芸的长寿基因,后世皇帝大多长寿,不乏有八九十高龄才驾崩的。
昌隆帝朱仲极,八十八岁驾崩,早在七十岁就禅让了,
他的儿子天隆皇帝朱简煌,甚至活到了九十三岁......
这位重瞳皇帝勇猛无双,如霸王转世,好勇武,智力也是一绝,当太子时就带兵远赴美洲大陆平叛。
在大明历代皇帝中,天隆皇帝的功业仅次于天武大帝。
朱简煌在位期间,重新整合了日益松散的大明海外封国,加强中央对封国的控制,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欧洲霸主拿破仑,使得欧洲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世界大一统!
.......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朱慈烺修道,身边的小道士李清云,活了256岁,自天武皇帝起,历经十二朝,熬死了大明十一位皇帝!
他亲眼见证了天武新政带来的时代变迁,对后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什么飞机、坦克,甚至那一个半人大的小东西,居然能爆发出惊天威力,炸出数百米高的蘑菇云.......
可怜那欧洲千年才出一位的雄主拿破仑,想带领着欧罗巴百万大军反攻大明,却被明军的高科技虐的一败涂地,整个欧洲都化为了废墟,百年内难以恢复元气.......
完本感言
完本了,一身轻松!
从2019年5月28日发书到2021年12月31日完本,整整两年半了。
期间因个人原因,2021年基本没什么更新,在这里向大家说声抱歉。
很感谢这么多年铁子们对狠人的不离不弃,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书的成绩我很满意,记得上架时首订是1400,上架半年均订过万了,截止完本均订12332,单章最高订阅30318。
后面海外部分掉了很多均订,最高时的均订大概一万四千多吧。
很满意,第一本书均订就过万了,在我看来基本算一本封神!
这本书完本的不算匆忙,对我来说没有烂尾,该写的都写了,主角写到一百多岁,再往后出于审核原因就不能写了。
总的来说,大明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整个十七世纪的中外历史发展,本书都写了。
其实到1047章的《全球部署》已经是完本了,后面写第二个穿越者算是番外篇。
早在本书更新第一卷的时候就说过,我写主要是为了学习,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
所以关于历史人物,无论是性情还是特点,我都尽量参照正史描述和评价,那些邪乎的我基本不写,比如魏公公不死大明不灭这种邪说.
(当然本书中提到关于郑和去美洲的说法,还没有有力证据,属于非历史主流观点)
本书中写的大多数剧情,都是有历史事件参考的,连李廷表、杨其礼这些配角名字,也是取用了明末抗清烈士的名字,多是天武一系的功臣
书中有些战争的情景,双方的战略战术,特别是海外篇的,我也是参照了历史上的某些著名战争,并非胡编乱造。
总而言之,为广大读者树立主流的历史观吧。
我很看不惯有些或影视中乱用野史,比如朱元璋杀徐达、方孝孺被诛十族,魏公公为国为民
纯粹是扯淡,拿野史误人子弟!
前两年在历史作者群里,一个作者居然跟我说,天启皇帝的太子朱慈炅,如果不死,会是最伟大的皇帝。(天启大爆炸中受惊而亡)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魏公公辅佐。
我当时就懵了,搞不明白谁把魏公公吹的这么神,写都不看史料的吗?
后来我才想明白,时代变了,洗魏公公,洗李鸿章,洗慈禧,洗满清,现在是什么人都能洗!
在我看来,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懂的人看了只是笑一笑,但要是让那些十几岁的年轻人看了呢?第一印象就是这些都是“能人”!
或许也有人会说:作者你这本书有在洗崇祯的嫌疑!
那我可以告诉你,我书中的崇祯,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都是有史料可查的。
而那些喷崇祯的,有几个能拿出史料佐证的?
史界主流观点是“崇祯因国势微弱,不能补救倾危。”
连顺治、康熙、乾隆三个满清皇帝都对崇祯中肯的点评过,非帝之罪也。
康熙曾说:“有明天下,皆坏于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愍帝(崇祯)即位,未尝不励精图治,而所值事势,无可如何,明之亡,非愍帝之咎也。
朕年少时,曾见故明耆旧甚多,知明末事最切,野史所载,俱不足信,愍帝(崇祯)不应与亡国之君同论。”
只能说崇祯时运不济,能力不足,而不是昏君、帮倒忙。
若非崇祯十七年身历勤苦,大明早就亡了,也就三五年光景。
在我眼里,崇祯皇帝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脊梁,他完美的诠释了大明的君王死社稷,而黑他的人,无非像黑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那样。
某些人受雇与反华势力,他们要摧毁的不是这些历史人物,而是这些历史人物背后所凝聚的强大的文化认同、民族意识和抗争精神!
好了,提崇祯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我下本书写南明,主角空降崇祯十四年,还会写到崇祯
为什么还要写崇祯年间呢?
主要是想主角先发育两年。(主角军户起步,坐标南直隶扬州府)
不然直接南明开局,什么都迟了!啥大事也赶不上,只能一路跑跑跑!
明末到南明的那几十年历史,主要大事集中在崇祯十四年到多尔衮死的那七八年,入场迟了啥都迟了,全程只能被动挨打。
新书《煌明》,大概月底首发起点中文网,到时候我会发个新书宣传的章节的。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祝大家元旦快乐!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982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