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982


“唉......朕孤独啊!”他看向徐皇后,眼中隐隐有泪花闪烁。
这座神坛,记载着大明帝国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又有多少忠烈之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尤在眼前。
“有你们,才有现在的大明帝国,天武盛世啊!”
朱慈烺向着中华神坛,腰慢慢的弯了下去,深深的鞠了一躬……
六十三年春,朱慈烺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敕令工部在紫禁城内文华殿右、东宫前的一片空地上,修建一座天武功臣庙。
庙的大殿内绘制十八位功臣的画像,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以供天武帝时常前往怀旧。
这十八位功臣,被后世称为“天武十八臣将”,都是在天武朝为大明开疆拓土、建立大功的文臣武将,妥妥的时代楷模。
最早跟随朱慈烺的平云王孙应元居首位,靖南王黄得功其次。(几个王都是死后追封,郡王衔)
接着是忠武王李廷表,漠西王周遇吉,开武王徐青山,镇北王茅元仪,襄武王曹变蛟,吴忠,徐盛,杨廷麟,赵景麟,杨其礼,李定国,朱和墿,朱和坤,赵士骧,万俊杰,李少游。
值得注意的是,汉王朱和陛位列十四,秦王朱和坤位列第十五。
他们虽算小辈,生的迟,但一个灭了雄踞欧亚的萨菲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个横扫欧洲,能入围名副其实。
让人惊奇的是,李少游居然也在其中,位列第十八。
此时李少游早已去世,被草草葬在澳洲,儿子李尚勇也去了,其后人也在澳洲繁衍生息。
然因太子逆案,李氏家族受到牵连,全族每日被破劳作,生活十分困苦。
时隔三十年,朱慈烺下旨,恢复李少游朝国公爵位,赦免其后人罪责,又命其长孙李亚继承爵位,为朝侯。
无上皇者、天下至尊又如何?
在这红尘上,他认识的人一个个的离去。
哪怕站在奉天门的臣潮中,朱慈烺也感觉不到当年的激情,而是更加孤独了。
他甚至听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呼唤.......
红尘万象有人生百态,朱慈烺开始巡幸四方,帝驾走遍了天下,可是他却觉得这个世界更加寂静了。
......
北美,美利坚王城。
年已花甲的太子朱和陛裹着棉被,脸色异常难看。
听闻汉王去世,他悲伤之中又染风寒,身心俱焚。
兄弟二人斗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还不是化作黄土?
朱和陛遥望大明的方向,问远道而来的钦差:“父皇安在?”
钦差回道:“回殿下的话,陛下圣体安康!”
“安康......好啊!”朱和陛长舒了一口气。
当了六十年的太子,他已经等的彻底没脾气了。
连老二都等死了,自己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殿下,陛下口谕,您可以随时回京师。”钦差突然说道。
朱和陛身体一颤。
京师,这个名字,深藏在他心底,很多年未曾敢触碰,今日被钦差突兀提及,他的心如被利刃洞穿,血淋淋地作痛。
朱和陛不敢回乡,也是怕睹物思人,甚至不敢与长子朱怡锦通信,三十年未见儿子一面......
犹豫了很久,他壮起胆子,终究还是应下了。
京师,毕竟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父皇、母后、嫡子都在。
三十年了,是时候回家看一看了,或许,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了。
.......
南美,远东城,总督府。
听闻汉王薨逝,徐明武唉声长叹,斋戒数日。
他立在临海的楼阁中,眺望着远处茫茫碧波,海天澄澈,似乎望见了神州故土的轮廓。
徐明武沉醉在回忆里,取出了尘封多年的琴囊,这是当年与昭阳公主成婚时,汉王朱和墿送他的。
此琴名为“绿绮台”,乃唐朝名琴,与天蠁、春雷、秋波,被称为“岭南四大名琴”。
绿绮台琴曾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御琴,后成为天武皇帝的御琴,汉王朱和墿精于琴,对御赐的绿绮台珍爱无比,他将御赐之物转赠徐明武,足见当时对这段友谊的珍惜。
琴弦拨动,琴声泠泠,呼应着海浪的潮声,惊起两只白鸥振翼而飞。
湛若挥袖拂弦,清清洌洌一曲《忆故人》古琴曲从他指尖流出,袅袅余音中,琴音突变,金戈之声骤起,闻之仿佛看见西域的沙场、江南的温润。
这首古琴曲原曲是孔子想念颜回所做,经后人多次修改转变成对亲友的思念。
曲调缠绵悱恻、每当静中奏之、即触发对远方的亲友的思念之情,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的凄清孤寂。
徐明武闭目弹琴,似乎又回到天武十九年准噶尔的情形,被碧血染红的那身征衣。
良久,琴音消散,徐明武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下楼阁。
此时楼下早已站满了侍从和总督府属官,他们担忧的看着远东的顶梁柱。
忽然,徐明武问了和太子同样一个问题:“皇帝尚在否?”
“皇帝无恙。”左右回道。
“他怎么还在.......”
这一声叹息,道出了徐明武数十年的无奈。
昔年他灭吴三桂回京述职,受封郡王,却被禁足京师长达三年!
那三年徐明武如履薄冰,忍辱负重,终于重新获得天武帝新任,将自己放回远东。
三十年如一日,饶是远东军兵强马壮,徐明武做足了准备,却始终不敢举起裂土称帝的反旗。
只因天武大帝还活着!
昔年皇城兵变的结果仿佛历历在目,无时无刻鞭笞着心怀不轨的封疆大吏。
连身为储君监国、坐拥东南亚军政大权的皇太子都失败了,他们还有什么机会?
“寡人没机会.......”徐明武再度叹息。
他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遥想当年的平西王吴三桂,六十二岁起兵造反,也是徐明武这个年龄称帝的。
自己若是强行起兵割据,不过是第二个吴三桂罢了。
虽有飞机这个黑科技大杀器,远东军掌控了绝对的制空权,可徐明武始终不敢出手。
“老子可能是最窝囊的穿越者了吧!”徐明武心中暗骂,越想越气。
想想也是,连飞机都提前一百多年搞出来了,天下谁与争锋?
可就是没把握,一辈子被天武帝打压!
第1352章
天武修道
按朝廷礼仪,每年正月初一,在京群臣都应该到奉天殿外朝拜天子。
但自天武六十二年起,八十岁的天武皇帝便搬出了紫禁城,住进了位于神烈山的东苑。
东苑,也称龙景园,是天武朝修建的大型皇家园林,朱慈烺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算是大明版的“圆明园”。
让人惊奇的是,平时偶尔用作内阁和司礼监合议国事的大殿,现在改作了道场。
天武皇帝看破红尘,开始修道了!
这一日,龙虎山的张天师奉皇帝诏命,带着钟鼓法器及一众道士来到东苑,位列两班,要做一场庆贺皇帝修道的罗天大醮!
皇帝修道,在大明朝并不新鲜,嘉靖皇帝修道二十年,还给自己自封“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朱慈烺修道,自然也不甘落后,也给自己封了道号:太上大罗天仙万法归一紫极长生九天真理操盘手总掌乾坤大真人六道轮回帝君。
嘉靖帝迷信丹药方术,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