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982


王府大门前一名参将带领一队兵丁列队跑来,又迅即在门前和墙外分头列岗站好。
房门吱呀开了,汉王朱和墿走了出来:“驸马出宫了吗?”
王府管家回道:“回王爷的话,驸马爷两刻钟前已经出宫了。”
“那还不快去请?”汉王呵斥。
管家面露难色:“王爷,驸马爷回府后,公主府大门紧闭,说是闭门谢客......”
汉王瞪目:“什么?闭门谢客,你没说是本王派你去的?”
“提了,没用.......”
朱和墿木然:“这家伙,怎么关键时刻撂了?”
王府谋士上前道:“王爷,驸马入宫后就闭门不出,也许是奉了上意.......”
嗯?
朱和墿眉头微皱,疑惑道:“太子回京之后,行为日渐不轨,最近又趁父皇病卧之际,专权擅越,还有那杨士聪,不臣之心已显露无疑,父皇若安好,岂能容他们放肆!”
这名王府谋士是一位年约四十的白衣书生,名叫谢东楼,是一个洒脱、狂放而又颇有正义感的书生,当年因演讲而触怒权贵,被汉王捡回王府充当幕僚。
事实证明,朱和墿的运气不错,谢东楼才思敏捷,颇有才华见地,且不畏强权,与朱和墿亦师亦友。
只见谢东楼一手抚须,笑而不语,似乎有点东西。
朱和墿拱手:“谢先生有何高见?”
谢东楼知道现在不是装逼的时候,于是开门见山道:“皇帝病重,乾清宫无主,太子在那舞袖弄权,各方势力都看在眼里,可襄国公家、定国公家、秦国公家等老臣们却无人出声,这是为何?
这么一问,朱和墿忽然灵光一闪。
是啊!那些个天武老臣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要说秦国公孙应元他们致仕无权干涉朝政,可襄国公曹变蛟还未退休啊!
况且曹公执掌军机,太子调兵入京,又大肆调动京师内外军队,他就一声不吭?整个军机都一声不吭?
“这里面有事啊!”朱和墿唏嘘。
“只要父皇在,天就塌不了!”
可汉王现在不敢确定,究竟皇帝还在不在?即便在,他准备了多少?能否应对太子党的全力一击?
汉王府大门外,王大操带领数千人马列队跑列岗站好。
一名参将走到门边,啪啪叩响门环:“速去禀报汉王殿下,太子带着人马入宫了!”
朱和墿预感到了不妙,神情大动,口中喃喃:“父皇........”
第1327章
老将余威
承天门外,天武军与靖武军对峙着,一派剑拔弩张的氛围。
老将军黄得功的突然出现,让紧张的局面稍稍缓解了些许。
可郑经却绷直了神经,他一阵乱疑,竟忘了起码的礼数,杵在原地直盯着黄得功。
昏暗的光线中,苍老的黄得功宛若黑夜中的鹰,一人一马,孑然独立间散发着盛气逼人的气势。
他策马走到军前,扫了南府军众将一眼,冷哼一声:“怎么?靖武军的规矩全变了?见了老子连行礼都忘了?”
郑经兀自惊疑未定,手下众将领们已纷纷向前行礼:“末将参见大将军!”
黄得功一一扫视众将领,斥道:“好一群兔崽子,现在一个个威风了,敢围皇城了!”
众将领忙道:“末将不敢!”
黄得功虽早已卸任,但靖南军一系毕竟是他的嫡系人马,军中很多将官都是他一手调教出的。
太子朱和陛能带着一帮文武迅速在南亚站稳脚跟,就是靠能征善战的靖南军扫平了暹罗和印度!
郑经眼看情况似乎不对劲,首先警醒过来,打招呼道:“老国公,您不是在家养老吗?这么晚为何出来溜达?”
黄得功脸一沉:“你小子是在盘问我?老子还没问你,你们这深更半夜的想做什么?”
郑经嘴角微抽,回道:“老国公,我等是奉太子殿下令旨,前来接管皇城守卫,徐明德抗旨不遵,意图谋反,还望老国公明察。”
“明察?老子七十八了,可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
黄得功提高了嗓门:“我就奇了怪了,徐家小子奉旨卫戍皇城,怎么就谋反了?倒是你们,不在南面驻防为何跑这儿了?嗯?”
郑经瞥了他一眼,回道:“记得当年,老国公也是奉太子令旨,围了皇城,还坑杀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如今靖武军继承您的风骨,这也不奇怪......“
“啪!”
清脆的马鞭声响起,只见黄得功手中的马鞭已然抽向郑经的脸上。
“混账东西!你也配跟老子比?”
黄得功喝道:“当年你父亲年轻时与老子交战,都被老子打的人仰马翻,弃关而逃,你个算什么东西?”
郑经吃痛,一手捂脸,脸上已被拉开一道深深的血痕,直接破相了。
城楼上的徐明德等天武将领们有些惊讶,不过依旧冷眼看着这一幕,没有丝毫松懈。
郑经咬了咬牙,心中大怒,当年正是黄得功率靖武军入福建泉州,破了郑家!
他脸一沉,低喝询问:“老国公今夜前来,所为何事?还请明言!”
黄得功都不拿正眼瞧他,两眼滴溜溜在一众将领头上扫视,突然两眼一定,大声喊道:“张国翰、焦延庆、李承芳!”
被点名的几员老将下意识的应声而出,齐声应道:“末将在!”
黄得功对众将官大声吼道:“带着你们的人马去城外驻扎!没老子的命令谁敢在皇城乱动,一律斩了!”
郑经脸色陡变,喝道:“谁敢!我才是你们的上官,没有我的命令,这里的一兵一卒也谁不许动!”
众将官有些无所适从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怔在当场。
一个是老上司,一个是现任上官,虽然众将对老上司的感情更重,昔日更是指哪打哪,可明军军令如山,不好办哪!
黄得功眼中闪出寒光,嘴角却挂着笑纹:“怎么着,老子的话不顶用了?”
众将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知道大将军这副表情是准备要动手抽人了。
李承芳首先站出来,冲着自己的部将们喝道:“第三旅听令,后队变前队,出城!”
有人带头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张国翰和焦延庆也忙下令自己所掌的两个旅退兵出城。
“谁也不许动!”
郑经大怒:“本将军是朝廷委任、太子爷钦点的南军都督府右都督,谁敢违背军令,本将军砍了他!”
说着,他猛地拔出佩剑,架在了李承芳的脖子上,怒目而视,似乎在考虑要不要砍了。
大明军中流行任义子义父,李承芳作为军中老将,自然也有不少忠诚的部将和义子。
本来南府军新老两派势力就不太融洽,此时眼见老将军命悬一线,几名义子立时架起枪冲着郑经吼道:“姓郑的,放开我义父!”
一时间局面立时升温,郑经的部下也立时将枪口对着李承芳的部下,火药味浓烈,整个承天门都乱成了一锅粥,吆三喝五的。
“怎么回事?”
后面,为太子开道的詹事府司经局洗马跑进来了,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由喝问。
守街口的南府军军官怔住了:“你谁呀?谁允许你进来的?”
那东宫官员沉着脸,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支令箭高高举起:“太子殿下驾临!”
守街的大大小小将领士兵们一齐拜倒:“太子殿下千岁!”
不多时,太子朱和陛策马而来,身边亲卫环绕,直接驾马趋至承天门。
围堵皇城的南府军将士纷纷让道拜下,高呼千岁,足见太子在南府军的威望。
“太子殿下!”
郑经见靠山来了,远远的迎了上去,甭提有多高兴了。
监国太子亲临,谁还敢挡驾?
黄得功自然认识太子,这可不敢怠慢,连忙硬着头皮趋了过去,单腿行了个军礼:“不知是太子殿下大驾,臣先行请罪。”
太子笑了一下:“老国公在这里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