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982


卢福瓦侯爵年轻时便协助父亲工作,得到了路易十四的赏识,十二年前子承父业担任法国军备部长。
这家伙严厉能干,替路易十四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备、孜孜不倦地训练将士,他的军事改革使得法国军队得到迅速的发展,最大的成果便是数年前的法荷战争,使得法军长驱直入尼德兰境内,取得大胜。
可以说,卢福瓦侯爵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著名的伟大人物之一,法国人称他是一个伟大的战争部长!
卢福瓦本来就善战,广有战功,因功勋卓著不断进封,又长期受到路易十四的宠待,势力相当强大,他与孔代亲王不合,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且在私人生活方面,卢福瓦侯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是寡廉鲜耻之人。
此次会战,孔代亲王的主张与路易十四不合,这让卢福瓦抓住了机会,他迫切的想要通过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让他在在联军王公大臣中享有颇高的威望,以便日后统摄法国军队!
看他傲慢的样子,年长的孔代亲王只是笑笑,不与卢福瓦侯爵争辩。
在路易十四的授意下,卢福瓦不断鼓吹法军无敌,联军力压明军,能把他们屎都打出来!
好在国务大臣柯尔贝尔这时开口道:“此战需得谨慎,明兵甚多甚锐,不可速战,应环高地而战,步步依山险防御,待明军食尽,当可挫其锋锐,一举歼灭!”
路易十四点头,柯尔贝尔向来受他器重,本身也很有才能,特别长于理财和外交,先后担任过法兰西的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
由他打理法国,路易十四无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大明。
柯尔贝尔勤于职事,老成历练,此时他说的话,也暗合路易十四稳重之议。
不过,路易十四却没有急于表态,联军是七国联军,并非他法兰西一家之言。
况且,对明作战,必然损耗极大,法国即便有能力一战,也不能承担太多。
放眼看去,其他六国的君主和贵族皆是不言,似乎在打同样的想法:保存实力为先。
观今日明军之战力,诸国主战之声顿时大弱,再无先前的嚣张,不少人甚至萌生了退意,又如何跳出来主站?
随后路易十四目光望向奥斯曼帝国苏丹,这位年轻的皇帝像是元神出窍,呆立当场,不知在想什么。
而他身边的大维齐尔,奥斯曼帝国的真正统治者,这个老不死的一直沉默不言。
诸王中,路易十四对大维齐尔最为忌惮,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仅次于法国,而且这帮人的信仰与欧洲大为不同,威胁仅次于大明.
大维齐尔这老不死的虽居幕后,然其家族以武立足,叱咤欧陆十数年,在联军王公中,资历最老,路易十四一直对其放心不下。
大维齐尔看似老态龙钟,一年比一年困难,然就是一直不死,路易十四内心的戒备,也一直不去,此时他淡淡道:“科普鲁律,你也说说,这仗要怎么打。”
大维齐尔缓缓睁开微闭的目光,缓缓说道:“只要拿下高地,明军必败!”
路易十四点头,不置可否,此战关键点就是制胜高地,它就象一把大钳子,狠狠夹住联军进击的道路,阻止他们围攻明军。
谁都能看出来,可究竟怎么打呢,联军最核心的问题是,谁打主攻?兵力如何分配?
随后联军诸将纷纷赞同,都言明军占据地势,此时力有不及,如若速决,必须拿下中间的高地。
路易十四淡然听着,随后用复杂的眼神看向大维齐尔,希望他能表个态,抽出一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当炮灰。
可大维齐尔却跟死了一眼,说完便微闭着双目,继续“打瞌睡”。
其他诸王也对出兵之事兴趣不大,不愿做出头鸟。
路易十四哼了一声,冷冷地扫视着诸王一眼,暗骂一群成事不足的废物!
联军最大的问题是,总体实力强于明军,知道怎么打会赢,可就是不去做,生怕自己损兵太多吃亏了!
这时,一名亲兵来报:“明军退出高地了!”
第1303章
八皇会战(4)
“明军主动退出高地了?”
厅内立时骚动起来,联军诸将议论纷纷,不明所以。
方才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还放话:“只要拿下高地,明军必败!”
现在,明军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人家主动撤出高地了!
闭幕眼神的大维齐尔突然嘴角一抽,再度睁开眼睛,却见周围尽是一脸迷茫之人。
路易十四脑瓜子嗡嗡的,想不明白朱皇帝这是玩的哪一出,活腻了自寻死路?
“明军这是要逃跑!”
一道洪亮的声音掩盖了现场的嘈杂,卢福瓦侯爵又跳了出来,只见他面色激动地道:“明军自知不敌,这是准备撤军,朱皇帝要跑路!”
联军诸将深思,有人立马点头附和,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明军为何放弃地利优势,主动撤出高地了!
想跑?门都没有!必须接着打!
想明白了这些,主战之声再度高涨,卢福瓦侯爵等人扯着嗓子要一股歼灭斗志消散的明军!
路易十四这次谨慎了,他上过朱皇帝的当,不敢再贸然行事,于是派出一队使者,以续谈上次合议为由,亲往明军大营侦探。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当联军攻击制胜高地,朱慈烺不断分析对方的部署和意图。
联军中并非都是酒囊饭桶,朱慈烺从他们的排兵布阵的过程中,发现了七国之中不乏有军事奇才,列阵严密,若想破之,需耗费明军极大的兵力。
而且,联军也似乎摸出了明军的部署,接下来必是在高地附近展开一番苦战。
鸡贼的朱皇帝怎可按常规出牌,为了诱敌深入,一次性打垮这群白夷弟弟,他逆兵家地利之道,令明军主动撤离了高地。
七月十二日,明军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的巴赫河一线,将大量的防御工事送给了联军。
朱慈烺之所以这样,其主要意图是:引诱敌人主攻明军防御薄弱的南翼,即制胜高地南段;
那里是一连串由河流形成的湖泊沼泽,那里有坑,坑上有水,水里有钉,乱七八糟的,可谓险地也。
联军若从此方向进攻,既背险,又绕远,是为兵家之大不利,只要脑子没毛病,基本不会犯病走这送人头。
为了让联军“合理”的从此方向进攻,朱慈烺这才舍弃了对联军南线威胁最大的制胜高地,让他们舒舒服服的进来。
然后,乘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集中明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再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制胜高地,尔后向南吞掉南线联军。
为了实现这一意图,朱慈烺将所有部队部署在二十里长的地段上组织防御,整个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各为十里的正面。
明军军阵的北段,第一线十里长的正面上,配属徐青山的皇家第一师和赵景麟的第二师。
其后两里的第二线上,隐蔽的配置着曹变蛟的龙武军和朱慈烺的御林军。
此外,还有一个作为预备队的师和明军的大本营。
有河谷和丘陵地的遮蔽,第二线部队的配置情况,即使站在制胜高地的最高处也观察不到。
在南段的第一线上,只配置了李定国的南府军。
而在该军右侧后约十里的地方,汉王朱和墿的北庭军隐蔽在那里。
如此部署,并非有十足的必胜,反而属于孤注一掷,风险系数很高。
说白了,朱慈烺是用李定国的南府军吸引联军主力,将联军吸引至南线牵制住,汉王的北庭军充当保险,万一李定国扛不住,他就要火速支援,不能使敌人突贯整个防御,他的任务一样是牵制敌军主力。
在这场名垂后世的史诗战役中,朱慈烺运用的战术,整体上可以抽象为一种叫做斜击的经典战法。
即集中优势兵力于军阵的一侧重点进攻,另一侧则用劣势兵力牵制拖延敌人,然后方阵以突破点为轴心做九十度旋转包抄敌人。
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种打破战局平衡的套路,被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经典战役中,将军们最常用的战术。
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敌军的兵力部署,敌我双方的对阵态势,不会总像标准教科书般的发生。
每一场战役的开打,不仅受战术层面兵力对比的影响,还受到战略层面的目标与计划所左右。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朱慈烺大打心里牌,不断退兵,卑而骄之,让急于取得大胜一雪前耻的联军,一步步迈入圈套。
恰巧,路易十四又派人来了,朱慈烺决定再行激将之计。
上次来的是路易十四的侍卫长,这次路易十四谨慎多了,派了精明的外交大臣富尔前来。
接引官引富尔进了明军大营,路过一处演武场时,只见这里聚集了上千名军士,正听着赞画官对他们进行临时训话。
一个赞画长样子打扮的人,立于高台之上高声叫道:“诸君,你们要记住!你们是我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我们从南洋打到西域,再打到沙俄,打到欧罗巴,打得四方诸夷望风而逃!”
富尔侧耳听着,并未表现出惊讶,他知道,明军中设有赞画官,每个营级以上的作战单位都配有一个,战时出谋划策,平时专门给士兵洗脑。
这不,应该又在洗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