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982


说真的,查理二世压根就不想鸟路易十四!
他父亲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公开处死后,小伙子在英国各地流浪了四十多天,形同乞丐。
后来查理二世流亡到了法国,法国和尼德兰都拒绝接纳他,转而又去西班牙,结果欧洲各国的君主都对他不感兴趣。
在这段流亡生活中,查理二世穷困潦倒,有时连住旅馆的钱都没有,跟个流浪汉一样,还曾在树上过夜,年纪轻轻就受尽了时间冷眼。
他恨透了欧洲的贵族们,复辟后发誓一辈子也不会再踏足欧洲大陆!
没来亲征的还有葡萄牙摄政王佩德罗二世,首先他本人不愿意,其次,路易十四也不敢带朱皇帝的这位小舅子,怕这小子忽然反水,影响了联军剿明大计!
西征至此,明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明军来说依然十分严峻。
首先,补给线越来越长了,再往西莫斯科就成了后方了,这地方明军刚打下来没多久,谁知道大军一走,毛子们会不会暗中反水添乱。
其次,出征时间太长,将士们水土不服,朝廷大事不能决断,由内阁把持,不利于国家安稳。
说白了,朱慈烺有些不放心杨士聪。
面对咄咄紧逼的欧洲联军,此时朱慈烺面临着两种选择:
第一,与联军议和,收兵回国。
第二,继续刚下去,学当年的蒙古人一路往西打!
但第一种,朱慈烺显然永远也不会考虑的。
那样太怂了,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明军一撤军,白皮们岂不是要上天?
美洲那边也在打,压力还不小,明军欧洲这边打一打,还能给远东军缓解一下压力,两线战场互相支撑。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朱慈烺坚定了继续刚下去的决心。
进入春季后,万物复苏,地表气温上升,北方大开化,到处都是泞泥的道路。
东欧平原是有了名的沼泽湿地多,联军进军缓慢,不管走哪,想快也快不了。
在这种季节下行军,那是灾难性的,别说骑马跑,就是走,都有可能陷入泥里。
要不是明军有熟门熟路的哥萨克骑兵团充当带路党,光凭自己的本事,别说闪击立陶宛大公国,就是跑到那都吃力。
在这种情况下,伪军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此,大明困难,白皮猪们同样面临着困境。
大明仍有大把的时间去应对,甚至还可以主动一些,先行抢占战略先机!
欧洲联军第一批人马大约十五万人,主力是波兰立陶宛王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一直在前线的第聂伯河与明军对峙。
四月底,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率十万法军,会同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向华沙进发。
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丹麦挪威二元王国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奥斯曼帝国苏丹及大维齐尔也分别亲率大军前往华沙.......
欧洲联军的第二批人马,大约有二十万,其中法军占了一半。
欧洲的战事,并非小打小闹,当初的三十年战争,光是瑞典就出兵十五万。
整场战争死亡人数高达八百万,九成以上是神圣罗马帝国居民,单论士兵死亡人数,也有四十多万。
几年前法国发动的遗产战争,路易十四出动了二十三万大军,与西班牙和尼德兰四十万联军交战。
还有法荷战争,法国同样出动了十几万大军,使得法国成了欧洲霸主。
此次路易十四亲征,法国的阵仗自然不小,而且为了获取联军的指挥权,赢得这场战争,路易十四显然要把希望放在法军身上。
在他眼中,法兰西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天下无敌,别的都是打酱油的货色!
二十万大军正在向波兰边境开进,准备加入反明大战,投入反对朱皇帝的战争。
这样一来,形势便日益紧张了。
如果三十五万联军会师第聂伯河,那么,明军将会遭遇整个欧洲的联合攻击!
朱慈烺清楚地意识到,要取得胜利,无论如何必须在路易十四赶来之前占据主动权,彻底击垮波兰立陶宛王国,摧毁反明同盟中这根重要支柱,打乱他们的节奏!
朱慈烺迅速调遣部队,主动出击波兰,主攻方向便是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国都华沙!
五月上旬,明军故技重施,自立陶宛大公国出发,在哥萨克骑兵带路党的引导下,绕开了联军防线,再次闪击了波兰。
当宋国公李定国率明军五千人的先锋军队,踏入波兰腹地后,与波兰联邦军队的克拉科夫公爵遭遇。
明军人数虽少,但气势雄壮,如排山倒海般,面对如此架势,不明情况的克拉科夫公爵连忙下令军队后撤。
后撤时,联邦军队的后卫与明军前锋发生了短暂的交火,被惨虐,以至于波兰军队闻明色变。
当明军逼近华沙城下时,守军只有三千禁军和一万五千人的贵族军队,以及先前跑路的克拉科夫公爵,他正率领骑兵在华沙附近机动,显然是在找机会,不愿放弃继续抵抗的机会。
在当时,波兰的联邦军队制度乱七八糟的,主要分为正规军、半正规军、贵族军队、禁军、登记哥萨克步兵、雇佣军、以及大量的私人军队。
非正规军基于征募的农民的军队,俄波战争之前,波兰的联邦军队还挺有战斗力的。
后来和联邦养的正规军联合为一支新的永久性军队,数量极为有限,其余大多是临时招募的雇佣兵,战斗力持续下降,变得一塌糊涂。
对明军来说,这帮人就是教科书般的乌合之众!
在进军华沙的一系列战斗中,出现了一桩神奇的场面,一支只有三十人的明军小哨队,居然击败了一支五千人的波兰联邦军队!
更神奇的是,前来增援的四万联邦大军,遇到了前面的几千友军溃败,以为明军主力来了,吓得连忙调头就跑,连军旗都丢了,混乱之中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情,踩死者数千.......
明军无敌的传闻不断在波兰军中流传,以至于影响了波兰的上层贵族。
五月中旬,明军逼近华沙,波兰立陶宛国王约翰三世携宫廷眷属和达官显贵,仓皇逃离国都。
李定国兵不血刃占领波兰立陶宛王国国都华沙,并下令乘胜追击。
波兰的光速沦陷,引起了联军的恐慌,同时,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没有人想到,明军居然会绕过他们“精心布置”的防线,直接端了他们后面的核心城市!
此时,第一批联军的处境很尴尬,他们在前线面临的情况,似乎被明军前后包围了。
当然,这并不可怕,因为太阳王来了!
联军第二批大军的先锋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进到了奥国西部边界的多瑙河一线。
这支部队约有四万人,途中若是能汇集陆续败退下来的波兰联邦军队,可形成一支颇具实力的劲旅。
他们完全可以和这支部队前后夹击占领华沙的那支明军,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1296章
嚣张的太阳王
五月二十二日,朱慈烺进占华沙后,预感到了形势的严重性。
他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了部署,力求尽快西进切断在因河一线的波兰军队退路,想在路易十四率领联军赶到波兰之前,把这支波兰军队包围歼灭在多瑙河以南地区。
朱慈烺命令宋国公李定国一刻也不停留,继续北渡多瑙河进行追击。
同时,命令徐青山从华沙沿着因河继续向西,保障大军右翼的安全,并且大张声势,营造明军主力正在这个方向的假象,企图迷惑路易十四。
命令汉王朱和墿率北庭军向西北开进,负责监视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典、丹麦的第二波军队,保障大军左翼的安全。
此时,因华沙之战失利,克拉科夫公爵进到因河以后立即停驻下来,企图凭借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阻止明军继续向西进攻。
或者,他是想打一场漂亮的狙击战,挽回自己为数不多的面子。
克拉科夫公爵想要面子,可有人不给。
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如智者附身,极为明智地在明军展开行动之前,不顾克拉科夫公爵反对,强行指挥波兰军队迅速撤离了因河防线,渡过多瑙河后继续向西退却。
为阻止明军的追击,波军撤退时,几乎炸毁了多瑙河上所有的桥梁,只留下了一座承载交通要道的大桥。
原因很简单,克拉科夫公爵以为明军不会追击太远,还奢望着能打回来,因而没舍得炸掉这座大桥。
负责防守该桥的伯爵接到命令,只有万不得已才可将桥炸毁。
结果,李定国巧施妙计,只用了几分钟时间,便轻而易举地夺占了这座完好的大桥,明军笑嘻嘻的从上面跑过,继续追击波兰国王。
明军很快开到了多瑙河北岸,随时对混乱不堪的波兰军队进行包围。
约翰三世如丧家之犬,带着一众宫眷继续狂奔,魂都快吓飞了。
由于深入欧洲腹地太深,在追击过程中,明军骑兵遭到了波兰军队后卫的顽强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