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982


主将吴应期死后,其部为王辅臣所并,王辅臣旋派使持书往见徐明武,表示愿随反周。
得到徐明武首肯后,王辅臣带领周军各级军官三百余人,兵士七万向远东军投降。
徐明武第一时间整合了投降周军,放走了老弱病残及不愿意从军者,只留下了青壮,继续交由王辅臣统帅,命其引兵北返,充当远东军前锋。
徐明武之所以频繁招降敌军,连王辅臣这种墙头草都收在账下,无论汉奸还是什么人,只要能招降一律招降。
一来是避免远东军伤亡过大,以便随时应对英法殖民军乱入。
二是他想继续壮大远东军,提高北征灭周的成功率。
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月之前,徐明武收到了大明国内吏部的公文,朝廷要推行任期制,让他后年回京述职。
在他看来,岳父大人强推所谓的任期制,无非是为了制衡总督权力过大!
像他这种海外总督,在一个地方干了七八年,还没有回京过一次,朝廷再不收着点,就管不住了。
所谓两年后回京述职,正好是三届九年期满之时。
听说朝国公李少游、驸马夏完淳等长居海外的大都护、总督级大员,也被要求两年后回京述职。
徐明武已经有了预感,他在远东呆不久了。
因此,他必须要努力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以保证在朝廷有足够的话语权!
第1276章
伏尔加河
天武三十一年八月,大明第二次西征的大军渡过伏尔加河,与汉王的人马成功会师,兵锋直指梁赞大道。
此次西征伐俄,包括驻守中东的征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在内,朱慈烺共征集了一百六十个明军步兵营,一百八十个边军步兵营,一百门攻城炮,八百门野战炮,共计十三万步兵、炮兵,以及七万名骑兵。
在这支几乎来自亚洲各国的部队中,大明神州本土军队只有十万人马,他们乘坐火车出关,又在茫茫戈壁上行进了数月。
西征大军分成五支主要力量,中央由朱慈烺亲自指挥的主力突击部队,并辅以神机侯赵景麟的一支人马。
两支侧翼部队由汉王朱和墿和襄国公曹变蛟率军辅之,开国公徐青山的军队负责掩护中军南侧,宋国公李定国为前锋大将。
除了汉王朱和墿,其余四人绝非等闲之辈,皆是追随朱慈烺多年的老将,饱经战阵,战场经验丰富,任何一个都是当世名将,能独当一面。
(三人有着灭国记录,另一人是皇明军校副院长,军中遍地是学生)
皇帝亲征,帝国几大战神出动,西征大军虽经历了狂风沙浪的洗礼,但大家皆信心十足,战意高昂!
伏尔加河畔,浩瀚的明军大营中,连绵的营帐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御营。
御营内,几盏电灯透过宫灯玻璃罩散着稳定柔和的光,紫檀小架上,宣德炉里爬出袅袅的檀香。
铜火盆里燃烧着几块木炭,跳动的火苗下木炭明忽暗,帐内暖烘烘的,很舒服。
宽大的紫檀条案上,一只细杆朱笔蘸了七分墨,在后勤部的奏陈上飞快批复。
后勤给养问题可以说是整场战争成败的基础,明军战线长达百里,部队成份复杂,交通困难,地形不利。
特别是由于汉王朱和墿先前未能达到攻克梁赞大道的战略要求,使得俄军结集力量与明军对峙,给养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朱慈烺对征俄一事考虑了十年之久,早就在俄国边境以南和以东的西伯利亚之地建立了九座大型兵站,每座兵站粮草充足,足够明军消耗多日。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根据后勤部呈报上来的统计,辎重队将这些粮草运送到前线,需要三千多辆马车和两千多辆牛车,还需要十万头挽畜及五万匹战马,每头挽畜每天就要消耗近十万斤饲料。
据后勤部计算,大半年来有近五分之一的随军粮草都被挽畜消耗了,难以长久维持一支远离兵站或给养地的前方部队了。
而且到俄国后,虽然时值夏季,但除少数轻型车队外,由于道路泥泞,多数车队无法通行,也没有适合放牧的牧场,明军不得不丢弃和就地消耗大批粮草。
为了避免拿破仑征俄的悲剧发生,朱慈烺的战略计划是:展开一两次规模浩大的总决战,歼灭俄军主力有生力量,在短期内占领莫斯科,迫使俄国举国投降。
当年拿破仑就吃过后勤的亏,因拖沓补给困难,六十万大军到莫斯科时就挂掉了一半。
不是拿破仑不行,没有考虑到后勤,相反,他这种军事奇才,第一件事就想到了后勤,还详细计划了一大堆。
奈何俄国人狡诈,来个坚壁清野,焦土政策,主力大军后撤,甚至玩起空城计放弃了莫斯科,致使拿破仑的一切后勤保障计划都落空了。
可怜的拿皇英明一世,一路上连战连捷,顺利拿下了莫斯科,却被俄国人搞的彻底没脾气了,最终入冬时下令撤军,又被俄军撕咬着不放,最终六十万大军只有三万人马逃离了俄军追杀。
穿越者的好处,就是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当教材。
朱慈烺比拿破仑早生了一百四十年,他要是成功了,后面恐怕就没拿破仑和希特勒啥事了。
为了保证战略计划成功,明军首先要做的,就是拿下梁赞大道,打通一条通往莫斯科的捷径。
半月以来,宋国公李定国率领军队一路猛进,击溃了一些散兵,并抓获了俄军的一名上校。(“上校”一词出现在16世纪,俄军首先当做军衔使用)
李定国便询问敌情时,这位上校倒是个直爽人,也没等明军用什么酷刑和利诱手段,就主动交待了。
这家伙说俄军主力就在前面,有五十万大军,你们的汉王都拿他们没办法,有本事你们去打吧!
李定国没有信这家伙,耐心地等待夜不收侦查。
夜不收回来后,报告了前面的情况,说是前面连个鬼都没有,根据抓获的其他活口称,俄军面对我大明天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已经被迫撤往北方三十里外的梁赞了,打算死守。
他们上头还下令,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明军前进。
李定国亲率大军缓缓推进,果然发现了俄国人的狡诈。
俄军撤退时实行了焦土政策,沿途放火,把明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令明军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至于那个俄军上校,完全是来晃眼子打迷雾的。
李定国准备将他毙了,那上校高呼饶命又爆出一个“机密”:沙皇派出使者前来谈判,听说使者是个皇子,已经南下了,估计不日就到。
上校的话这次比较靠谱,没过两天,李定国果然发现了一支俄国使团队伍,领头的还真是一名皇子。
因担心派出的使者不够档次,激怒了那位大明皇帝,沙皇忍痛派出大皇子费多尔担任使臣,面见朱皇帝。
与朱慈烺同年同月出生的沙皇阿列克谢曾两度大婚,第一个妻子是来自名门世家的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的玛丽娅,生有十三个子女。
长女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长子费多尔三世、次子伊凡五世;
第二个妻子是纳塔丽娅·纳雷什金娜,生有生下彼得一世等三个孩子。
也就是说,阿列克谢的几个孩子,有三个当过沙皇,连女儿索菲娅公主也是个狠角色,靠政变夺权摄政,把彼得当傀儡,最后被长大后的彼得干掉了,软禁至死。
让下一位沙皇继任者出使明营谈判,足见俄国的诚意。
李定国没有难为那小伙子,派了一支骑兵护送皇子费多尔南下明军御营。
第1277章
羞辱
费多尔,罗曼诺夫王朝的幸运皇储。
他本是沙皇的第三子,运气好,他的两个哥哥均早年夭折,因此被立为皇储,他的其他十多个兄弟,大多数夭折了。
费多尔也好不到哪里,自幼多病,患有坏血症,体质衰弱,就连行走也需要侍从的搀扶,有时病重卧床,经常半年不离病榻,所以沙皇阿列克谢才忍痛将他派为使者,以表示俄国和谈的诚意。
一大早,费多尔等俄国使团冒着风沙进入明军大营。
面对浩瀚如海的明军营帐、精壮威武的明军士兵,几名俄国官员均一脸凝重,对俄国的前途感到担忧。
御营前,龙旗飞卷,费多尔缓缓抬头,对上了张牙舞爪的巨龙,脸色瞬间苍白,有些站立不住。
想到自己是俄罗斯帝国的皇储,代表着沙皇,他推开侍从的手,挺直了摇杆,大步迈入帐门。
御营内,这位下一任沙皇的继任者,对天武皇帝鞠躬行礼,口呼:“见过尊敬的大明皇帝”
接着,费多尔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朱慈烺龙眉微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家伙居然没有向朕磕头认罪,仅仅是鞠躬?杀我大明使臣,还敢这么猖狂?
朱慈烺面露愠色,对身边的秦王朱和坤道:“让他跪下。”
朱和坤应了一声,站出来指着面前这位异国皇子,大声喝道:“无礼的东西,跪下说话!”
年仅十五岁的费多尔,被眼前这位大哥吓了一跳,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他没有下跪,而是挺直了摇杆,道:“听闻贵国的皇帝陛下在登基之初,便废除了臣民朝见时的跪拜大礼,如今为何又兴跪拜了?”
朱慈烺淡淡一笑,道:“你不是我大明的臣民,更不是朕的亲戚,只是一个贱种,连朕的仆人都不如,见朕必须磕头!”
“大明皇帝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