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982


明朝选太子妃和选皇后的流程基本一样,皇帝是八轮海选,择其精华,皇太子则是七轮。
第一轮,先报名,挑选天下五千名适龄的淑女,司聘以银币,父母送之,正月齐集京师。
第二轮,初选,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巡视之,淘汰千人。
第二轮,复选,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再淘汰千人。
第三轮,面试,内监问籍、姓、年岁、听声音,再淘汰千人。
第四轮,体检,内监执量器,量秀女手足,然后看步伐仪态,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轻躁者,再淘汰千人。
第五轮,决选,余者千人皆召入宫,由宫娥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淘汰七百人。
第六轮,试用,余者三百人住内宫一月,由年长宫娥熟观察性情、言论及风评,最后选出五十人封妃嫔,其余沦为宫婢或仆役。
第七轮,选三,选皇后时,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名入围选手中精选三人,进入第八轮供皇帝钦定,选出皇后和皇妃。
而太子妃选拔则由皇帝或皇后直接钦定,皇太子几乎没有发言权,全靠父母之命,也就没了第八轮。
当然,还有不需要考核由皇帝直接赐婚的,太子朱和陛也想省事,因此上书请旨。
但朱慈烺不打算赐婚,他觉得皇家的海选是个好传统,为什么要进行粗暴的破坏呢?
这是对下一代君主的不负责任!是一种陋习!
开玩笑,到了二一世纪,连普通百姓结婚都要先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体检,十七世纪的皇家不该进行详细的体检吗?
这是社会的进步!直接赐婚是落后迂腐的表现!
其实,朱皇帝只是想通过海选一箭双儿媳。
赐婚的话,只能赐一家,没听说过一下赐两家的,还是两位朝中重臣,到时谁为正妃?谁为妾室?
太子妃和妾的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说吧,一个皇帝没了皇后,也没有另立皇后,更没有太后,那整个后宫,是儿媳太子妃说了算!
皇帝的嫔妃,虽是太子妃的长辈,但嫡庶有别,也得老老实实的敬着太子妃。
想一箭双儿媳,海选太子妃是最好的方式,如此候选者需要经过几轮筛选,又在宫中居住月余,哪个更适合当太子妃,一目了然。
相当于把决断权给了她们自己,避免了皇室开罪某个重臣。
又是安排媳妇,又是扫清障碍的,朱慈烺全力支持太子执掌南府,上演着一副父慈子孝的美好画面,然而面对汉王党官员不断上书求情,他却一直置之不理。
六月初,等待了三个月的汉王朱和墿,带着汉王府一家及汉王党一干文臣武将,闷闷不乐的踏上了开往西域的专车。
第1241章
二十四总督
天武二十三年七月初一,天武皇帝朱慈烺颁布制书,下传大明四海臣民,将全国疆域划分为七十二省,设七十二巡抚,二十四位总督,曰督抚制。
早在天武二年,大明就确立了完整的巡抚制度,为一省总长官。
总督,大明早就有了,不过并非常驻性质,最初是中央差遣的“派出”性质,严格来说属于朝廷派到地方视察的临时工,类似钦差。
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以尚书、侍郎任者,亦加都察院正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衔。
如景泰初期,于谦任兵部尚书,兼领总督京师,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景泰三年,朝廷任命王翱为两广总督,成化年间,为平“瑶乱”再派韩雍出任两广总督,才成定制,但终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还是“京城来的”性质。
大明朝三百年间,一共设过五六个重要总督。
弘治十年置三边总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正德八年置总督宣大,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
嘉靖三十三年置浙直总督,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
嘉靖二十九年置总督蓟辽,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兼理粮饷。
此外还有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
蓟辽总督是大明最大的总督,也是最危险的总督,运气好的可以致仕回籍,稍微次之战死沙场,国家表彰。
运气不好吃了败仗丢地的,轻则革职听议,夺职遣戍、杀头弃世。
崇祯朝的九位蓟辽总督,除了洪承畴,貌似没一个好下场。(袁崇焕是蓟辽督师,不是蓟辽总督)
总督和督师职责不同,督师主要统帅军队,总督主要管几省的政治、经济、军事,当一个地方督师和总督并存的时候,往往是督师掌行军打仗,总督在后面征调粮草。
当然,当初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和蓟辽总督刘策,全被杀头弃市了,就因为没配合好,出事了一个没跑掉。
当初后金绕道山海关围了北京城,皇帝和满朝大臣被吓得半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二位大人失责,难辞其咎,搁谁当皇帝都要弄他们,依照国法最低也要判个夺职遣戍。
到了天武朝,辽东平定,鞑清覆灭,蓟辽总督成了虚职,整天闲的要死。
这几位总督,深知总督是因事而设,事毕即撤的,哪里乱民多,就在哪里设总督,完事后就召回京师,重新委以重任。
天武朝的几大总督,他们不明白皇帝为何迟迟不撤掉总督,直到督抚制颁布,他们才懂了。
如今的大明版图太过庞大了,中央对海外地方的控制力严重不足,而且有的地方,年度总结或者有事呈报朝廷,用时太久,两边信息完全跟不上。
这就造成了贪赃枉法,渎职的官员越来越多,一些海外地方巡抚,甚至成了土皇帝。
所以,朱慈烺思前想后,决定启用常驻地方的总督制。
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与经济,监督地方官员。
当然,越是海外的总督权力越大,主要表现在军务上,大明神州本土有五军都督府,总督根本在军务上插不上手,最多可调动州府的城防军,五府主力军是指挥不动的。
但海外的总督操作性就大了,军情十万火急,遇到土著叛乱,总不能先请示朝廷,遇到南洋那种海域辽阔的地方,请示都护府也来不及,只能先调兵平叛再上报,这个时候总督的作用就出来了。
而且新制下的地方总督,不仅管事,还得做事。
新总督自朝廷任命后,在任期三年内,需完成朝廷交代的业绩,如经济发展,达到某个战略目标。
大明为了这些海外之地,透支了太多了财政拨款,地方总督必须自己治理解决,自力更生的替朝廷减负。
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那样,哪怕你是派兵去抢,只要你能搞好善后,为朝廷创造巨大收益,你就去做,朝廷给你分红!
让人意外的是,大明新任总督的名单里,大多都是青壮派,年龄在四十岁以下,与天武皇帝几乎都是“同龄人”。
这些人是听着天武皇帝的故事长大的,他们是勇于变革、激烈进步、富有活力的激进派,其中最年轻的莫过于驸马都尉徐明武,年仅二十一岁就是一方总督了。
不过没有人羡慕他,因为徐明武所管辖的地皮,是大明最远的海外领土,而且地盘也不大,地缘政治复杂,危险系数最高。
通过内阁列出的七十二位巡抚,二十四任总督名单中,人们似乎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世界又将是一片腥风血雨,这些人甚至会搅得天下大乱!
“人口多,生存空间不足”,必须要对外发动战争,其实这些只是唬人的噱头。
当垄断资本家觉得时机成熟了,需要开仗了,于是就会千方百计挑起战争,人多人少都一样。
只不过是,人口多时,就业困难,经济萧条,国内会出现大量的矛盾,资本家为了防止矛盾升级,才用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注意力,同时加大战争物资的生产,让那些没工作的就业。
简言之,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在于要尽可能追求剩余价值,当国内已经没有继续压榨的空间时候,必然要对外扩张、侵略。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并非是人口增长导致的,而是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造成的。
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战争。
说白了,若是大航海时代下,全球各殖民被瓜分完毕,世界几大强国也会发生世界级大战的,打的全面开花!
大明涉足海外殖民,一国顶整个欧洲,直接加速了全球殖民地的瓜分速度,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
天武二十三年九月,一支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驶向吕宋,领头的是一艘高大的三桅战船,这是一艘二级风帆战列舰,名为“昭阳公主号”。
在旗舰后面,又有一百多艘大小各异的战船,无一例外的,上面都挂着鲜艳的龙旗。
除此外,舰队中还有十几艘挂着四星金日旗的远洋商船,它们组成了一只非常庞大的船队。
旗舰甲板上,徐明武披着一件雪白的直襟长袍,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回首看向身后遥远的长江入海口,心底发出浓浓眷恋。
“谁能想到,在十七世纪去趟美洲,还不算出国.......”
徐明武暗自一叹,悄然返回船楼。
公主殿下似乎还没有走出离家的悲痛,仍在梨花带雨,驸马爷连忙上前细声安慰。
船队行驶在波光鳞鳞的大海上,劈波斩浪,不断驶向前方,他们将从吕宋转道,沿着洋流漂向茫茫大海的另一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