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982


读了奏本,朱慈烺一眼就看穿了太子他们的小心思了,因此勃然大怒。
这小子是想学老子啊!
太子统兵在外,自主权极大!
朱慈烺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现在朱和陛也想重走他的老路了!
真是一代学一代!争权都带着遗传!
太上皇畅快大笑:“年轻人嘛,让他们出去闯一闯也好。”
朱慈烺收起脾气,淡淡一笑道:“上皇,太子年龄也不小了,选太子妃的事,儿臣就交给你了。”
由于朱皇帝转场太快,朱由检同志半天才反应过来。
原来朱皇帝手里攥着王牌呢,太子再怎么折腾,总得回来大婚吧,他老子不急,咱这当皇爷爷的能不急吗?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太子三拉四请的不回来,满朝文武也不让啊,随便一个不孝的大帽子扣下去,这太子也就别当了。
提到太子大婚,朱慈烺第一时间想到了昭阳公主,还有那个万里追凶的徐二少。
......
万里追凶的徐明武在南洋转了一大圈,差点跑到澳洲,结果连玄烨毛都没发现一根,败兴而归。
可没过几天,回到吕宋后他又变得兴奋起来。
不是玄烨被找到了,而是他要成婚了,要成了大明的驸马都尉了!
徐青山遣人传来消息,言说皇帝陛下已经赐婚徐家,将昭阳公主下嫁于徐明武,不过有个条件,让他移民美洲,出任总督一职......
似乎是天武皇帝充分考虑到了下属的意愿,他破天荒的允许徐明武选择:当女婿移民美洲干总督,不当女婿留在南京搞科研。
徐青山书信里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忧伤,难以抉择,还一个劲的安慰徐明武,年轻人要学会能屈能伸......
令人想不到的是,徐明武兴奋异常,想都没想,隔着茫茫大海选择了当皇帝女婿。
开玩笑!这还用选择吗?
不当驸马就意味着一辈子留在科学院搞科研,皇帝早就把晋升通道给封闭了。
当驸马,既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外放为一方总督,拥有实权!
美洲啊,美利坚啊!大有搞头!
徐明武从南洋都护府借了一艘飞剪船,连夜乘船北上回京,希望赶在过年前回家送礼。
从南洋回到京师,只见徐府上下张灯结彩,宾客如云。
王公勋贵们亲至,祝贺开国公徐青山联姻帝室,祝贺庶出的徐二少咸鱼翻身,晋爵驸马都尉。
让徐明武意外的是,汉王党的那帮兄弟们,竟一个没来,连汉王朱和陛都未曾派人来祝贺......
细细一想,他立刻明白了。
如果皇帝正常赐婚,他摇身一变成了比伯爵还大的驸马都尉,有了开国公徐家的支持,汉王党的势力便会大大增强。
但现在的情况是,徐明武当驸马都尉后,必须要离开京师,前往十万八千里外的鸟地方当总督,这就造成了汉王党损失了他这员大将!
更重要的是,宫里传出话了,去亚墨利加当总督,是新驸马徐明武主动提出的,不是旨意......
徐明武彻底明白了,这是老丈人朱皇帝在削汉王党的势力!
如果所料不错,接下来老丈人还会有大动作!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徐明武去了趟汉王府,跟老铁掏心窝子分析了一波。
朱和墿还是大度的,二人灌了半壶酒,渐渐又热络了起来,开始称兄道弟。
席间,徐明武得知,那个狗日的玄烨不用抓了,圣上已经把汉王朱和墿连同汉王党的几个朝臣,狠狠的训了一顿,并下旨停止了对玄烨的追捕,由锦衣卫接手,转明为暗。
徐明武认为这是正常操作,没有多想。
毕竟朝中一群精英,竟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玩弄于鼓掌,最后还让人跑了,这么不光彩的一件事,一旦揭露出来就太难堪了。
那将成为一个政治丑闻、甚至是一个“门”!
所以,这件事越早结束越好,反正民众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天武二十三年,正月十五上元节,皇帝宴请群臣,徐明武作为准驸马,也应邀参加。
在傍晚时分,天色渐渐发暗,紫禁城内到处悬灯结彩,挂上了不少装饰品,奉天殿外的殿外的广场上还燃放起五光十色的烟花。
让徐明武惊讶的是,宫中有些地方竟然拉起了电灯......不符合这个时代应有的产品,将有些昏暗的皇宫映照的明亮如昼。
紫禁城宽大恢宏,极富气派,在灯光的映照下,龙纹环柱巍峨高耸,琉璃碧瓦金币辉煌,雕栏玉砌荧光闪闪。
奉天殿内,氲氤缭绕,乐声悠扬,金砖上铺红毯锦绣,贵气逼人,皇亲勋贵,文武官员齐聚一堂,君王在上,百官在下,大家有说有笑的,就像一幅喜庆的宫廷浮世绘画。
徐明武混迹于勋贵中,第一次见到太上皇朱由检,只见这位传说中自挂东南枝的崇祯帝,正端坐于天武皇帝身边,大袖翩翩的,跟个老神仙一样。
他们父子二人正满脸笑容,有说有笑的,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酒宴进行到了一半,只见几名太监小心翼翼的抬上一尊御案,徐明武不明白他们要做甚,于是询问身边之人。
身边的勋贵笑言,皇帝近几年迷上了书法,每年都会赐字给大臣,这不,又到了赐字的环节了。
徐明武无语,皇帝的墨宝,一般不轻易赏赐,哪怕是丢到垃圾桶也不送,但偏偏老丈人这皇帝就喜欢写字送人。
果不其然,君臣同庆,天武皇帝忽然站起身来,似乎是诗兴大发,当场吟诗一首,还写下了,完事后又赏给几位重臣。
有一名没得到的御史似乎不开心了,就跳出来指责天武帝,言说:“陛下您的书法已经很好了,以后就别学书法了,书法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对治国没什么用,你看汉成帝、梁元帝、陈后主、宋徽宗等人,他们都在音律、诗词书画上有很大的成就,可是沉湎于艺术,无心治国,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听了这番话,最先暴起的不是朱慈烺,而是太上皇朱由检。
徐明武惊讶的发现,大袖翩翩的太上皇同治,指着那胆肥的御史鼻子疯狂骂娘,态度极其恶劣!
“他们父子关系这么好?儿子被人怼了爹来找场子?”徐明武看得心惊,默默吃起了进贡的西瓜。
其实,这不是老子护儿子的事,而是那御史戳到太上皇的痛处了。
谁都知道,在大明朝的历代皇帝中,崇祯皇帝的书法应该是最好的,放在大明朝的所有书法家中也能排前列。
这御史敢当面说这种话,还拿亡国之君对比,这不是当场打脸太上皇吗?
你看,太上皇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开始急于证明了!
第1236章
统一天下
正月十七日清晨,东方投来一缕霞光,洒在古老的南京紫禁城上。
苏醒的金水河,在春初的寒风中荡漾着水波,好像是一条翡翠玉带,那样的明亮。
霞光中的紫禁城,渐渐的苏醒了,宫里迎来了新的一天的忙碌。
文武百官成群结队踏上金水桥,一路上不知道低声交谈,有的人还在议论着前天的上元夜宴。
更多的人,则是互相打听着今日的朝会内容。
昨天,宫中传出圣旨,要求大明帝国所有伯爵以上王公勋贵、内阁大臣、军机大臣、文武各部尚书、包括海军大臣等朝中众臣,到紫禁城奉天殿参加大朝会。
让人想不到的,这次大朝会的规格非常高,可以说是帝国全体军政会议,来的基本都是“尚书级”的大臣,连海事大臣都来了,总之是全体参加,比以往所有御前会议和朝会都来的这么整齐。
来这么多大佬也不算太奇怪,奇怪的是竟无一人知道这次朝会的议题是什么。
以往的朝会,大都事先公布相关议题,让大家好有个准备,朝会上尽情发挥。
但是这次,皇帝什么也没透露,连内阁首辅杨士聪都是一头雾水,大清早被十几个人轮流追着问,烦的都快骂娘了。
不仅如此,这次朝会的保密工作,做的也十分高端,所有朝臣进入奉天殿前,还得签什么保密协议。
要求朝会内容不得外泄,泄者追责拿办,搞的诸臣心惊肉跳的,都不敢进奉天殿了。
大多数文臣武将们感到隐隐不安,联想到太子在中南半岛的所作所为,有拥兵自重的嫌疑,甚至不少大臣开始怀疑皇帝要废太子了。
或者是天武帝有鉴于此,要搞一出“杯酒释兵权”,设局把武勋诸臣一网打尽,然后宣布大明从此恢复以文制武?
想想看,又觉得不至于,毕竟皇帝陛下是以武复国,不太可能赶出这种事来......
众人猜测纷纷地进入奉天殿,各自按照品阶落座,大家彼此地点头寒暄,大殿里充斥着一种“嗡嗡”的声音。
很快,军机大臣曹变蛟进来了,朝大家点头微笑后,落座。
又过了一会儿,天武皇帝朱慈烺龙行虎步而来,众人起身致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