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982


但漠北之地,北接俄罗斯,西接漠西的准噶尔部,三部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沙俄与准噶尔的邀请,希望能合伙,也就是率众归附。
最终,黄金家族的荣誉,让漠北三部选择继续单干,游走在大明、沙俄、准噶尔汗国之间。
天武十九年时,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合纵五国的计划,打破了这一切,慑于沙俄与准噶尔的军事威胁,三部决定加入这个计划。
漠北三部共出动了八万大军,抄了征北军的后路,连粮道都截断了,坐收渔翁之利。
哪知,联军这么不扛揍,在伊犁战场上节节败退,连准噶尔主力都被玩没了。
天武二十年六月,朱慈烺命西军都督府和北军都督府,共同出兵十万,北上灭了漠北三汗。
杨御蕃亲率五万天雄军出长城北上,突袭了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不敌,部众或遭俘杀、或逃散,连黄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之弟)的居帐也遭到冲击,活佛急急而走。
扎萨克汗部也好不到哪去,被江翥率五万西军都督府攻击,一度强占了汗帐,溃卒部民,弥漫山谷,昼夜不绝。
札萨克图汗旺舒克率部败退,只得携带家眷和牲畜逃往车臣汗部避难,土谢图汗也随部东溃。
三位汗王团聚后,第一件事不是吃饭喝酒,而是商量着该怎么办。
大明玩真的了,打是打不过了,接下来是投奔俄国,还是投降大明?
汗王牙帐内的环境是轻松的,但问题却是沉重的,三人皆久久不语。
最终,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平静道:“投降大明!”
天武八年,在西藏固始汗的扶植下,罗桑丹贝坚赞从觉囊派改宗为黄教格鲁派,其师傅五世达赖承认其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自此开始了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
天武十四年时,罗桑丹贝坚赞回到蒙古传法,就住在兄长土谢图汗部的额尔德尼召(光显寺),逐渐成为蒙古各部的宗教领袖。
哲布尊丹巴活佛表态降明,漠北三汗先是眼睛一亮,接着又再度沉默了。
都选择对抗大明的了,还能再投回去?
哲布尊丹巴只是点点头,平静的说了一句大家很容易理解的话:“远水解不了近渴。”
活佛就是活佛,威望还是很大的,三言两语就搞定了诸部,让大家铁了心的投降大明,好好认错,力求重新做人。
原本杨御蕃和江翥是不接受投降的,他们奉旨行事,旨意说灭,那就得灭!
然而,恰逢中原黄河决口,造成特大水灾,朝廷粮草供应不上,给漠北的十万明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粮草本就不足,朝廷发粮也是先紧着伊犁河谷的天子先来,西军和北军两府将士,只能省吃俭用,从河套一带借粮,又打着谈判的幌子从漠北三部借来牲畜先撑着。
三位汗王以为这是明军在考虑自己对大明的忠诚度,二话不说送了上万头牛羊。
杨御蕃就像是不要脸的老赖,吃完又开始张嘴借,如此反复。
这一撑就是一两个月,漠北三汗再傻,也看出了明军的窘境,车臣汗巴布第一个掀桌子,要求杨御蕃别耍花样,要谈判抓紧谈,等着投降呢!
杨御蕃回复,让其耐心等待。
这可把车臣汗给惹毛了,当下出兵攻打明军驻地,以武力威胁杨御蕃,必须接受车臣汗部的投降,无条件接受!
杨御蕃包括江翥等明军诸将,打了一辈子老仗,还是第一次见有人明目张胆的威胁明军,还是以投降的名义威胁的。
杨御蕃沉默了很久,在得知西征军大胜联军的消息后,这才同意了漠北三汗投降,不过他也提出了要求:前往嘉峪关向大明皇帝投降。
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十万大军缺衣少粮的,又是大冬天的,打是不能再打了,只要漠北三部想跑,明军铁定是追不上的。
漠北三汗也不想跑,大冬天的往哪跑?这一跑,到了来年,肥美的牧场可就没了,大家都的饿死!
此事,杨御蕃也是为了自保,担心没有完成战略目标,天子会降罪。
因此,他才来了这么一出,把三汗弄到嘉峪关,是杀是活,全凭皇帝陛下的心情。
正月二十五日,明军十万大军“护送”上千名漠北蒙古三部王公贵族,及数万蒙古军队抵达嘉峪关。
彻底解决漠北蒙古,稳固北疆安定,是朱慈烺的一项紧迫课题。
漠北蒙古牵扯到俄国干涉,情况相当复杂,如今明军后勤困难,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
朱慈烺是一位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运用策略、讲求实效的君主,他抓住西域大捷的有利时机,决定采用会盟的形势,彻底解决漠北蒙古的百年难题。
会盟这个词,比受降好听多了,漠北三汗一听大明皇帝要搞这个,立时放下了久悬不平的心。
二月初一日,会盟的地点嘉峪关外的草原上,这里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十二里左右,地势平坦,是一片辽阔的草滩,官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明军、漠北三大部的营帐,以朱慈烺的御营大帐为中心,众星捧月,四面环绕,屯兵列营。
御营外,重新搭起了一座黄色帐篷,装饰华丽,象征祥和,帐内桌上摆满了金银器、酒杯等用具。
在皇帝御帐两侧是紫红色帐篷,里面的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这是为参加会盟的大臣和蒙古王公而设的。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四人坐在第一排,其他官员按序列座。
漠北蒙古三部一共来了近千名王公贵族,都是拖家带口等着大明封官的。
上午八点时,御营内外御林军佩带武器肃立,朱慈烺着朝服升座。
刹那间,鼓乐齐鸣,漠北三部王公贵族列依次谒见天武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进行正式会盟。
第1176章
羞辱
御座上,朱慈烺目光犀利地注视着漠北三位汗王。
这三个,他是一个也没见过,都是新上位的汗王。
天武十二年,车臣汗硕垒死了,其子巴布继汗位。
同年,土谢图汗衮布也挂了,其子察珲多尔济继父位称汗,驻牧土拉河南,朱慈烺知道,他这一支是达延汗的后人。
天武十六年,扎萨克汗诺尔布升天,其子旺舒克袭汗位。
也就是说,当年朱慈烺打到蒙古圣山,跟他誓盟的三位汗王,全都死了!
朱慈烺看着这群年龄比自己还大的“晚辈”们觐见行礼,他摆出了长者的姿态,冷冰冰地道:“你们是汗,朕也是汗,为何要行如此大礼觐见呢?”
众人没料到,大明皇帝如此不善,一张嘴就开怼,将大家给问住了,一时间,三汗吭吭哧哧地在那不知如何应对。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比较聪明,反应最快,赔笑回道:“大皇帝,您是蒙古诸部推举的天圣可汗,我等只是部落小汗,土谢图部从来都是拥戴天圣可汗的,实不敢有非法妄为之举......”
“呵呵呵......”
朱慈烺冷然笑道:“尔等既称臣于大明,为什么不报朕准许,私自调动大军进入准噶尔境内,称兵于叶尼塞河,围困我征北军将士?这还不算胆大妄为吗?”
察珲多尔济连忙道:“大皇帝误会了!臣等听闻准噶尔叛乱,为协助大明应付漠西之乱才突兀出兵的呀,围困征北军之事,更是无从说起啊,我土谢图部完全是听从车臣汗的建议才出兵的,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土谢图汗三句话不说,就将战争责任全推到车臣汗身上,言说车臣汗巴布是漠北的领头羊,大事都是他倡议的。
朱慈烺看在活佛的面子上,没有为难土谢图汗,他右手一指车臣汗,责问道:“巴布,朕听闻你向罗刹国上了九白之贡,可有此事?”
车臣汗屁股还没热乎,听通译官翻译后,立时如触电般一跃而起。
他俯身回道:“大皇帝误会了,罗刹鬼屡次南下侵我领地,外臣如何能与他们同流合污?真是天大的冤枉呐!”
朱慈烺帝闻言大为震怒,这帮狗日的明显是在互相踢皮球,戏耍朕呢!
“来人,将此獠拖出去斩掉右臂!”
车臣汗巴布有些傻眼,趴在地上如捣蒜般地磕头,哀嚎着:“大汗啊,伟大的天生可汗,您的奴才没有背叛大明啊,定是有人散布谣言,离间你我君臣二人......”
下方的蒙古王公们一阵骚动,哲布尊丹巴欲言又止,朱慈烺面色更加不善,决定杀鸡儆猴,当下极其厌恶的摆了摆手。
几个如狼似虎的御林军军士,将车臣汗毫不客气的拖拉出去。
不多时,一声凄惨的嚎叫声回荡在御帐外,久久无法散去,显然,车臣汗已经被站了右臂。
当车臣汗再度被拖进来时,右臂已然少了一大截,皮开肉绽的煞为殷红,鲜血不断渗下。
汉王身边,徐明武看着这位拥有了神雕大侠杨过造型的车臣汗,不禁心中一寒。
好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时吟诵经文,让佛法化解了这里的煞气。
车臣汗脸色惨白如纸,强忍着巨大的痛苦,当着众人的面,承认错误,言道:“扰害生灵,实臣等之罪,臣罪有应得,往天圣可汗息怒!”
说完,他一声不响的跪在那,看向御座上的大明皇帝,眼中充满了畏惧,也带着一丝恨意。
不巧的是,这一丝恨意,偏偏被大内总管吴忠捕捉到了,吴大总管葵花神功大成,擅长银针等物,又常年搬家阅人无数,自然观察入微,对微表情捕捉到位。
吴忠俯身向朱慈烺密语了一句,朱慈烺只是冷笑一声。
接下来,朱慈烺帝宣布赦免了车臣汗之罪,同时赦免了漠北三部所有人的罪行。
不仅如此,他还赏赐了哲布尊丹巴、三部汗各赏银圆一万,蟒缎、彩缎各三十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