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982


然为了部队更好的生存下去,他完全顾不上这些了,不要说开窑子,就是前面有瓶尿,他都能一口干了!
闻言,朱和墿认真的看了眼徐明武,重新将之审视了一遍。
他忽然发现,这个看似放荡不羁的徐二少,完全没有读书人的种种顾忌,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见汉王望来,徐明武呵呵笑道:“殿下,咱们这项服务,目的是完善服务项目,健全服务体制,为准噶尔诸部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重要的是,实行经济跨越式发展,更好的为我军渡过冬天创造条件!”
徐明武嘴里一套一套的,让众人听得一阵无语。
朱和墿叹了口气道:“也罢,这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说完,他背着人离开了。
有了三十名赞画的坐台办公,王府的断案效率大大提高了,不到半个月就将长期积压的官司全部判决完毕。
没有了牧民前来排队打官司,然而王府外一条街的服务产业却是越来越红火了。
按照徐明武的解释:消费是有惯性的,牧民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外界影响和理性的支配,重复消费以前的服务,哪怕是不打官司,他们也要如常消费,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消费惯性!
徐明武按照自己制定的策划书,继续扩大经营,拆除了临时搭建的茅草棚,用赚来的钱买下了永久产权,提升了服务档次,堂而皇之地开起了青楼。
徐明武开的窑子,是准噶尔部第一家青楼,填补了准噶尔地区青楼业的空白。
有条件的牧民们消费意愿强烈,尝到甜头后愈发不可收拾,明军的生意蒸蒸日上,大量的牛羊涌入明军大营。
铿格尔图喇城内,逐渐形成了红红火火的“王府大街”商业圈,成了准噶尔地区的CBD(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枢)。
好景不长,半个月后,出去采办的李尚勇回来了,带着伤回来的。
这小子险些死在外面了,说是被联军的骑兵拦截,明军好几拨传令兵都遭了难,而且还有大量的联军骑兵绕道截断了明军的补给线!
李尚勇还还告诉众人一条重磅消息:“联军围攻伊犁河谷,陛下被围了!”
闻言,朱和墿面色瞬间惨白无色,险些站立不稳。
待喝了两碗羊肉汤,这才恢复过来,挺直了腰杆,有力道:“本王要去救驾,何人愿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
在场诸将,皆响应救驾,无一客气!
开玩笑,这种立大功的机会,谁能错过?莫非脑子有毛病?
就连生意精徐明武,也放下了手中日进斗金的项目,拼命请战。
当天,汉王朱和墿带着徐明武、朱大能、王大操三员大将,亲率四千精骑匆匆南下伊犁河谷,勤王救驾。
第1164章
疯狂的联军
伊犁九卫,绥定城。
二十天前,联军进入伊犁河谷,向伊犁九成发动猛攻,意图或者大明皇帝朱慈烺,遭到明军顽强抵抗。
来来回回折腾了二十天,双方的战斗一直没停过,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是御驾所在的惠远城,其次是惠远城的门户绥定城。
负责驻守绥定城的曹明皓,因重伤撤回惠远城,朱慈烺调任御前将军李护接任曹明皓,兵调派了三千御林军继续驻守绥定城。
李护亲自坐镇南门,御林军凭借绥定城的工事,以及配备的后膛枪,火力强大,且居高临下,多次压制了联军的进攻。
联军无功而返,集中了炮兵大队,凑出了三十门大炮,集中火力轰击绥定城,毁掉了南门的胸墙,御林军死伤惨重。
李护见南门失守,决心以死与联军想拼,他换上了御赐蟒袍,亲自率御林军去堵。
城门虽破,但将军没有跑,御林军依旧坚守在阵地上,联军始终无法在南门前进一步!
一具又一具联军的尸体,被扔下了城墙。
御林军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是各军选拔出的精英,更是思想上完全效忠朱慈烺的一堆死忠,他们所经历的死亡,是联军难以想象的,他们的意志力是铁打的,岂能被联军轻而易举地击垮!
御林军中有不少练家子,一心想着和敌人比比拳脚,痒得很,可李护下令,任何人不得与敌人拼刺刀,谁要是不听命令,和敌人玩大刀,就踢出御林军!
御林军都是宝贝疙瘩,死一个少一个,李护知道,最艰苦的战斗还没开始.......
一排排御林军伏在女墙下,等着联军士兵上来送人头,那些好不容易攀上城墙的联军士兵,完全被当成了活靶子,他们上来还没来得急举枪,就被御林军收拾掉了。
在巨大的死亡的阴影下,就连拥有铁一般战斗意志的俄军精锐,也奔溃了。
城下,尚未攀登的俄军精锐扔下同伴的尸体,落荒而逃,这不是撤退,而是溃败!
他们完全放弃了队形和战术,遭到了加特林机关枪的无情绞杀。
结果,一个三千人队只有不到一半人活着退了回去。
联军进攻连连受挫,不得不撤回缓口气,明军也趁机抢修南门。
然而,联军没有给联军喘息的机会,不多时,绥定城内外,枪炮声再次响成一片。
和上一次进攻一样,联军在付出一千多人的代价后,突破了明军的炮火封锁,进攻到了距离南门不足五十米的开阔地上。
加特林机枪再次喷出火舌,联军展开散兵线,有效地避开了这宗大杀器的火力。
挨揍了这么多次,就算是傻子也有经验了!
然而,明的步枪火力依旧密集,精准度很高,且毫无减弱的苗头,这就是后膛枪的巨大优势。
联军人仰马翻,死伤狼藉,鲜血染红了白雪覆盖的山坡。
联军阵中,新任前锋军主将哈巴罗夫端着望远镜,得意地点点头。
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联军士兵已经攀上了的胸墙,而墙上的明军,人员稀少,应付困难。
早在去年之时,俄军主将便是哈巴罗夫,只因沙皇派出了全权代表季诺维耶夫,新主帅觉得他行事过于墨迹,一来就撤销了哈巴罗夫的职位。
事实证明,那位急功冒进的季诺维耶夫能力不行,不仅惨败收场,连脑袋都被明军割去了!
随着联军主帅戈洛文的到来,重新启用了哈巴罗夫,任命他为俄军主将,并作为联军前锋主将,主攻惠远城和绥定城。
哈巴罗夫有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在历史上,这家伙曾在顺治九年时,率俄军首次与清军交战,比康麻子指挥的萨克撒之战还早了三十年。
那场战役的结果是:哈巴罗夫紧率一百多俄军,击败了清军一千六百人,可谓是以一敌十。
清军共伤亡七百人,损失马匹八百三十匹、火枪十七支、火炮两门,还有一些粮草辎重,连军旗都丢了。
俄军仅有十人阵亡,伤七十八人,哈巴罗夫本人也受伤了,因以少胜多,使哈巴罗夫在俄国名气很大,成了著名的英雄人物。
而鞑清因为战事失利,朝野震动,宁古塔梅勒章京海色,作为前线主将,被清廷以指挥失误,丧师辱国的罪名处死了。
绥定城外,大量的联军源源不断的进攻,他们整队,恢复简直,然后排在阵列后面,等待着一轮轮的进攻。
看着杀声震天的战场,哈巴罗夫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俄军士兵可以用鲜血,彻底击垮明军的意志,夺取绥定城!
哈巴罗夫一挥手,立时有一队俄军士兵猫着腰行进到战场边缘,其中一个兵爬上一棵大树,架上一只用铁皮卷成的大喇叭,冲着战场拼命喊话。
“俄罗斯帝国的勇士们!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我们已经拔除了明国工事十五个,歼灭了明国守军一万余人!”
“我们俘虏了明国将军三人,军官二十人,超过五百名明国士兵向我投降!他们的防线不断的收缩,这是我们的伟大的胜利!”
“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明国的皇帝还龟缩在前方的城池中,我们要再接再厉,奋勇作战,一举消灭明国的卫戍军队和皇帝的御林军,拿下惠远城!俘获明国皇帝!”
“俄罗斯帝国的勇士们!你们的荣耀和财富就在眼前,拿下惠远城,活捉明国皇帝,沙皇陛下将在克林姆林宫向为你们庆功!为你们授勋!”
这些台词是哈巴罗夫亲自撰写的,分别译好了四国文字,某国和沙皇等词都改成了对应的国名和皇帝,交由联军士兵前往战场喊话,以此激励士气。
虽然在歼灭、俘虏庶子上有着很大的水分,甚至是瞎编乱造的,但这些喊话,像一针兴奋剂一样,注入了联军每一个士兵的身躯。
顿时,战场上杀声震天,联军士气大振,苦战了一月的疲惫全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一个个不要命的拼杀!
加上后续联军的生力军源源不断的往上填,加入战斗,绥定城的御林军渐渐不支,接二连三的被挑倒,剩下的一部分也是浑身带伤,一人苦战联军两三个。
第1165章
战死
激励之后,联军还有妙招,眼看明军的临界点到了,戈洛文再度挥手,又派出一支队伍进入战场喊话。
“对面明国的军士们,你们打得很好,我们敬佩你们是条汉子,但你们已经败了,也尽力了,放下武器投降吧!现在投降,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联军统帅戈洛文元帅向你们承诺,战后不杀你们,不让你们当奴隶,还给你们医治,给你们肉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