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982


季诺维耶夫看着眼前的地堡群硝烟弥漫,一处狼藉,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伊犁城上,征北都护府大都护戚广阳,正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战事,见毛子一个劲的狂轰滥炸,他的脸上同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俄军的炮火看似凶猛,实则威力远不如明军演习时的强烈,别说很不开地堡,造成的震荡也难以对堡内将士产生多大影响,纯粹是糟蹋炮弹!
果然,俄军炮击半天后,联军将士惊愕的发现,面前这帮土包几乎纹丝不动!只有周围被炸的地方坑洼不平......
季诺维耶夫嘴角微微抽搐,他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开花弹威力虽强,但貌似对这种建筑用处不大。
于是他又下令,改用实心炮弹强拆地堡,实心弹的穿透力,强劲的没的说!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明军地堡的防御能力,或者说,他对钢筋混泥土的概念一无所知!
俄军的炮兵跟吃饱了撑的似的,又是铺天盖地的一阵狂轰,结果还是卵用处没有。
炮击之后,明军的地堡阵一片寂静,悄无声息。
季诺维耶夫似乎没看明白,他心中隐隐猜想,这么多发炮弹打出去,里面的明国士兵是不是被震死了?
想到这里,季诺维耶夫心中的愤恨这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有了昨日血淋淋的教训,他决定只派出一个连的人过去侦查。
俄军的军队编制,和近代的十分相似,一个连一百二十人,也有上校、中校等军衔,分别是正副团长的编制军衔,还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可以说,目前几个西方强国的军队编制,基本有了近代军衔的雏形。
这个连接到侦查命令后,一个个心惊胆战的,然军令如山,不得不遵从,一百二十名俄军只能硬着头皮,端着枪,猫着腰,慢慢向前走去。
扛着俄军军旗的是一名准尉,十三年前,俄军首次将“旗手”称为准尉,旗手通常是从最勇敢、健壮,并经过战斗考验的军人中任命的。
然而这名旗手,可谓是一步一惊心,步步回头看......
在距离地堡群百米之时,这名最勇敢的俄军旗手直接趴在了地上,匍匐前进,紧随其后的百十名俄军,几乎条件反射似的同时卧倒,其整齐划一的动作,令后方的联军将士无不惊叹。
哈萨克军主将头克赞扬道:“元帅,贵军训练有素,时刻彰显强军风范,着实令人佩服!”
季诺维耶夫嘴角一抽,干笑了几声,他自己都不知道,俄罗斯帝国得军队中,啥时候有卧倒这个训练课程了?
俄军的侦察连,像是一群蚯蚓,慢慢地向前爬着......
越是接近地堡,这群俄国兵越是紧张,好像自己爬的是黄泉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第1118章
联军的大动作
最前列的一座地堡中,一队明军士兵睁大了眼睛看着爬来的这帮罗刹鬼。
队长啐了一口吐沫,轻声的骂道:“他妈的,这群罗刹鬼,让老子吃了半天的炮弹,震得老子的耳朵现在还嗡嗡的响,现在就来了这几个鸟人,真他妈的小气!”
身旁一小兵呵呵一笑:“是啊队长,这几个鸟人还不够咱们塞牙缝的呢!”
队长像是错失了一个亿,叹了口气道:“这样,等这群罗刹鬼靠近了,先用步枪瞄准了打,待他们往回跑路之时,再用迅雷铳进行扫射,争取把这群罗刹鬼全给老子留下,一个也别放掉!”
队长说完,士兵们兴奋的点了点头,瞪大了眼睛盯着这群匍匐前进的俄国兵。
看着他们慢慢爬行,好几个地堡的明军士兵都在替他们着急。
崔响这边也在打这帮俄军侦察连的主意,他忍不住骂道:“这群蠢货,真他妈的慢,跟一群王八一样,看着都让人着急!”
联军前阵,季诺维耶夫握着望远镜一直观察着前方地堡群的情况,他对侦察连的乌龟行为,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相反认为这样很稳妥。
握着军旗的俄军准尉,慢慢地向前爬着,小心脏砰砰不停地跳着,汗水打湿了他的军装,这种人生经历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距离前方的地堡已经不足五十米了,准尉紧张的喘着粗气。
突然间,只听“啪”的一声,毛子准尉被吓得一哆嗦,扭头一看,就见旁边的同伴已经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脑袋上还喷着一团血雾.......
等他明白怎么回事之时,地堡中啪啪啪的枪声接连不断地响起,不停的有战友中弹停止了行动。
准尉吓得大叫一声,直接扔掉军旗,爬起来死命往回跑。
他再也不想呆在这个鬼地方了,他要尽快离开这里,回到家乡!
旗手都跑了,后面的俄军侦察连,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压力,纷纷起身往回溜。
“哒哒哒哒哒.......”
前面几座地堡中的迅雷铳争先恐后的发出怒吼,如同割草机一样,将俄军侦察连一片片的扫灭。
季诺维耶夫惊住了,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自己的炮兵辛苦了半天,打出了数千发炮弹,可对面这些怪东西却毫发无损一般!
俄军侦察连一百二十人,逃回来的竟不足三十人,联军将士不寒而栗。
这究竟是个什么鬼东西,难道就真的没有破解之法吗?
一种沉重的压力笼罩着联军将官的心头,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季诺维耶夫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攻破明军的地堡群。
半个月后,联军的营寨前,季诺维耶夫立于一座小山包上,直愣愣的看着远处的伊犁城,还有那座如同墓地的地堡群。
此时季诺维耶夫两眼通红,毫无神采,显然是几天几夜没休息好了,再无来时的那般意气风发。
这半个月来,联军不仅寸步未进,还时常遭到明军的袭击,断断续续损失了上万人马!
季诺维耶夫对伊犁城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也想回家。
因为,他近日得到消息,明国皇帝亲率十万大军,正往伊犁河谷赶来!
连仅有两万明军驻守的伊犁河谷都拿不下来,季诺维耶夫没有一丝把握能战胜明军主力,还是明国皇帝亲率的精锐之师!
然而,御前大臣、俄军陆军元帅戈洛文传来命令,让他务必尽快夺回伊犁河谷,即便拿不下,也不准后撤半步,务必将明军主力牵制在伊犁河谷!
上面没有任何战术安排,只是告诉季诺维耶夫,这是沙皇陛下的命令,联军将有大动作,决定大战胜负的大动作!
季诺维耶夫突然觉得自己好难,他对元帅所谓的“大动作”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联军真正的主攻点在哪里,这种感觉让他很难受......
......
突厥斯坦城,坐落于丝绸之路上,是哈萨克汗国的国都,也是俄哈联军与大明战争的重要物资同转站。
因联军的总指挥部设在此地,突厥斯坦城对往来客商的检查极为严格,稍有怀疑,或抓或杀,绝无二话!
因为,世界各国都在忌惮无孔不入的大明锦衣卫!每每与大明发生战争,抓内奸必被列为第一重任!
在突厥斯坦城中有一家专营皮毛生意的连锁商铺,这家商铺的老板是一位斯拉夫人,名叫维大利斯基,手下有上千名雇员。
他的毛皮经常有明国的商人订货,一谈就是大生意,因此生意做的不错,在突厥斯坦城中小有名气。
随着明、俄、哈三国发生战事以来,哈萨克汗国对突厥斯坦城的检查越发的严格,尤其对黄色人种,直接就被驱逐出城。
如若稍有反抗,轻则抓起来干苦力,重则直接被杀,连个理由都不给。
维大利斯基是斯拉夫人,这个民族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基数不小,也算是欧洲主要的民族之一。
所以维大利斯基没有被清算,只是他的皮毛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让人惊讶的是,维大利斯基似乎对此并不着急,他对别人说:“战乱之时,平安最大,这些年我也挣了不少钱,正好可以趁机好好歇歇,做人呐,不要那么太累!”
他这番明显带有装逼色彩的话,让人十分羡慕,不少人暗中议论,这家伙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这些年跟明国商人贸易,赚足了钱,只怕一辈子也花不完!
在中亚各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渐渐知晓,明国人有钱,那些做国际贸易的商人更是富有,一桩大买卖下来,都赶上一些小国一年的收入了!
哈萨克汗国的官员,对维大利斯基在此非常时期,对够果断的与明国商人断绝生意往来,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还给了一些奖励以作安慰。
这段时间里,维大利斯基没有表面上的那般轻松,每日与人应酬。
早在十年前,他就被大明锦衣卫发展成了一名外围情报员。
大明锦衣卫海外司的情报网,遍布世界各地,中亚各大要地,情报人员更是多如牛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都有。
维大利斯基就是锦衣卫海外司在突厥斯坦城发展的情报员之一,平时借助生意上的往来传递情报。
由于哈萨克汗国戒严,锦衣卫海外司不得不改变策略,收回了国内的情报人员,专以外夷为主。
此战对大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锦衣卫海外司有专人藏身维大利斯基家里,负责此次情报的收集全面,同时还带来了大量得黄金,以便收买哈萨克汗国的贵族,获取更高级的军事情报。
然而,让维大利斯基发愁的是,如何接近联军的高级将领?
他一介商人,即便靠着手里的臭钱,也仅能收买部分哈萨克的酋长,对于那些俄国来的高级将领,他是一点门路都没有!
苦苦等待了数月,在天武二十年年初时,维大利斯基终于有了接近联军高级官员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