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82


爆炸声停了,惨叫声却没有停止,一群命大没被炸死的鞑子不是瘸了就是废了,在地上捂着伤口大喊大叫的。
爆炸产生的硝烟太浓太厚,将整个新城的南城都掩盖了起来,目光最多只能看出四五步远去,有些机灵的清兵趁着烟雾悄悄摸了上来。
可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城头早已有明军拿着长矛或拿着火铳盯着自己嘿嘿一笑,笑完后就毫不留情的出手了........
在清军主阵中,在听到一连串的爆炸声和看见整个城墙被浓烟掩盖时,扬古利和博和讬二人面面相觑,在心里也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来。
在鼓楼上喝茶的朱慈烺听到南门的动静后,不由的微微一笑,这群傻鞑子,还真以为我怕了才守城的?希望你们不要撤的太快吧!
浓烟渐渐消散,城墙边的场景也逐渐看得清楚起来,新营的士兵们这才发现,在城墙下来,横七竖八以经躺满了尸体,少说也有两三千俱。
清军用来攻城的云梯车,有的被炸成碎木,也有的燃烧起了大火,差不多被毁坏了近半,尽管还有一些不要命的清兵依然向城头进攻,却也失了胆气。
远远看着城墙下堆积的清兵尸体,扬古利的血在滴血啊,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吃这玩意的亏了,那些战死的士兵许多都是满洲的勇士,就这么没了。
“额驸,要不我们撤回来?”博和讬道,这次攻城损失太惨了,连他这个外人都看不下去了。
扬古利道:“今日必然破城,本将破城之后十日不封刀,定要杀他们个鸡犬不留!”
博和讬迟疑道:“额驸,再这样打下去,还要填多少人啊?”
扬古利瞥了他一眼道:“不要怂,就是干!”
博和讬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还就怕这位额驸突然间怂了不打了,同时他撇了撇嘴,心中暗笑,此次伐明,你损失了这么多勇士,看你回去在八叔(皇太极)面前还怎么装逼。
有种行为,叫强行装逼,内心的苦只有自己清楚,扬古利立刻下令,命第一批进攻的军队撤回来,第二批预备轮换的人马换上去继续攻城!
看着清兵扶着伤兵,背着尸体狼狈不堪的退了下去,新营士兵们在城头上也发出了一阵大笑。
“太惨了!”一些士兵在伸头看向城下的惨状后,忍不住感叹着。
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血腥的场面,在闻到传到城头的血腥味后,城上新营士兵们的欢呼声慢慢低了下去,很多人开始吐起来,吐到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不好!鞑子又进攻了!”一个士兵指着再度涌来的清军惊呼道。
众人向远处看去,果然有大量的清军推着盾车和云梯再次攻城。
新营的火枪兵根据清军推进的距离,开始发动攻击,狠狠的打击着清军的第二批攻城人马。
冒着城头的猛烈打击,清军在一路上也留下了不少尸体,但最终还是又靠近了城墙边,再一次架起了云梯,再度展开了攻城。
孙应元一见清军又在城下聚集,不禁哈哈大笑,道:“看来刚刚的教训还是不够,还敢在城下站的这么密集,简直是找死!传令下去,手榴弹继续招呼,还是毎人五颗。”
随着孙应元的命令传下,士兵们又开始点燃引线,将手榴弹扔到城下。
城墙下,再度响起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即使在城墙上都感觉大地的颤动。
听到响声,扬古利的脸上一阵抽动,他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以为明军的这座火器已经消耗完了,这才敢装逼下令继续攻城。
之前的残酷场景再次出现,攻城的清兵被炸得乱七八糟的,城墙下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扬古利心中在滴血,肠子都悔青了,大腿都拍肿了,早知道不装这个逼了。
清军的攻城士兵平时里再勇猛,此刻也被吓得心惊胆裂,也不等主阵下达撤军的命令,就主动退了回来,连队友的尸体和伤兵也不顾了。
博和讬见攻城清军渐渐退却,他催马前冲了几步,扬起马鞭道:“不许退!回去攻城!督阵队呢?谁再敢退一步,格杀不论!”
督阵队刚准备上去砍人,却听到身后发出了鸣金收兵的信号,博和讬暴跳如雷,转回马头道:“谁下令收兵的?给老子继续上!”
扬古利策马上前道:“贝子,是我下的命令。”
博和讬怔了一怔,有些不解道:“额驸为何收兵?刚刚您不是说,不要怂,就是干吗?继续干啊!”
扬古利脸色微沉,心中暗道,干你娘啊!死的又不是你正蓝旗的人马!
博和讬继续道:“额驸,我大清的勇士从来都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今日被这小小的新城所阻,我大清的颜面在那里?”
扬古利不悦道:“够了,再攻下去只能白白牺牲我们大清的勇士,不要忘了在出征之前,皇上是怎样吩咐的,一但遇到难以攻取的城池,就不要强攻,免得白白消耗兵力。
此次我大清入关伐明,攻克明国畿内十二州县,五十八战皆捷,俘众十余万,已然是大胜了,就算攻不下这座新城,也无损我大清的颜面!”
博和讬虽然还有些不服,但也无可奈何,扬古利是此次伐明的三号人物,还是老汗的驸马,皇太极的国舅,也算是自己的长辈,他不能当面对扬古利发火。
博和讬只好压了压自己的火气,瓮声道:“没杀掉明国太子,这么大的功劳真是可惜了!”
扬古利忽然变得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安慰博和讬道:“这次我大清出兵,只为夺取明国的人口财帛,消耗明朝国力,他日我大清再度挥师南下,夺取整个明国的江山时,一个明国太子和区区一座新城,又何足挂齿。”
听他这么说,博和讬只能附和着点点头,还能怎么办?总不能让自己的正蓝旗的人马往上填吧?收兵走人吧!
第122章
袭扰
清军退兵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内传遍城内,让整个新城陷入了一阵沸腾之中。
之前清军在攻城时,城里的百姓听到城南炮声阵阵,杀声震天不断的传到城里来,很多人都十分的紧张,唯恐鞑子破城自己遭劫。
许多人经历过中原的流寇,对战争十分惧怕,特别听说鞑子比流寇还狠,屠城更是家常便饭,就算不屠城也会把全城百姓掳走,到关外当奴隶。
想想那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不少人甚至已经做好了鞑子破城后自杀的准备,当他们得知鞑子大败而退后,人人欣喜若狂,自发的来到南城欢迎击退鞑子的英雄门。
见到百姓们的欢呼,新营的将士们十分的感动和自豪,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孙应元对着新营众将士们道:“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军人浴血奋战,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不被鞑子掳掠,你们认为之前的一切努力,值不值得?”
将士们都纷纷道:“值得!”
孙应元振臂道:“杀鞑子,护我家园,佑我大明!”
“杀鞑子,护我家园,佑我大明!”
所有的士兵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随后新城的百姓们也都跟着喊了起来,数万人呼声,声音震彻云霄,令撤退中的清军都感到一阵惊慌。
清军解除了对新城的包围,撤到了新城南面五里外的一处空地上,安营扎寨。
败回大营之后,扬古利清点了清军的损失,这一战清军共出动了三万人马参战,攻城的人数多达近万人,阵亡的人数竟高达六千余众。
其中包括满八旗的披甲兵两千余人,八旗汉军和蒙古兵,还有一些东北部落兵,更是基本全军覆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面对各旗将领们异象的目光,扬古利又羞又气,当天晚上就病倒了,也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害怕回到盛京后被皇太极严惩,皇太极那死胖子,整起人来可谓是心狠手辣。
阿巴泰对此战倒是无所谓,死的又不是本旗的人马,而且是扬古利自己极力要求攻城的,责任在他自己。
扬古利坐在病榻前和阿巴泰商议,新城怕是打不下来了,应该尽早撤军了,最好和阿济格部合兵一处从冷口出关。
阿巴泰的脑子比扬古利好用多了,自然知道目前全军气势低落,不能再继续攻城了,若是再损失严重,被明军各路人马悄悄摸上来包了饺子就完犊子了。
因此,阿巴泰早就计划着撤军,赶上武英郡王阿济格的前队人马,合兵之后一起带着人口和物资从冷口出关,此次伐明任务也就结束了,至于是赏是罚,全看那位八弟了。
两人商量好之后,决定连夜收拾东西第二日一早就撤退。
新城防守战之后,朱慈烺先是命人清理百姓的残骸找个地方集中埋葬并立下巨碑,后又命人打扫打扫战场,统计战果。
这一次防守战,共击退清军两次攻城,斩首五千三百四十五级,无生擒,许多尸体被炸烂,头颅面部全非无法算首级,这让新营的将士们痛惜不已。
缴获的战利品也有不少,刀枪盾牌旗帜等六千五百多件,铁甲三千二百四十三件,锁子甲一千九百多件,棉甲二千六百余件,皮甲三千一百余件,还有上百匹战马和从鞑子身上搜出了八万多两白银。
这些盔甲虽然多数损坏,不过依然有不少完整的,有的地方只是有一个不大的弹孔,缝缝补补再稍作改装就可以给新营没盔甲的士兵装备了,至于搜出的银钱,当场就分了!
虽然是守城战,新营中战死的将士也有不少,多达一千四百多人,这些新兵第一次经历战场有点慌乱,不能像老兵那样攻击之后及时寻找城垛做掩护,被鞑子的弓箭手射死了很多。
经过了这一战的磨砺,朱慈烺相信新营的新兵们会加快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在清军在新城南面五里外安营扎寨后,朱慈烺不敢大意,派出龙骧夜不收全力侦查,当他得知清军大营正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朱慈烺轻哼一声。
“想走?可没那么容易!”
新营的步兵经过了实战训练,可骑兵还是半吊子,朱慈烺决定把骑兵也拉出来练练。
目前朱慈烺手中共有勇卫营骑兵一千,神枢营骑兵三千五百人,新营骑兵四千人,其中新营的骑兵最水,当初训练马术的时候就跟后世在驾校练车一样,好多人一匹马。
现在的战马都是后补充的,骑马和砍假人倒是没问题,可要是面对活人,特别是骑马的鞑子,估计一看到大队骑兵就慌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所以,朱慈烺决定先练胆,给新营骑兵们来一次科目三上路练习。
当天晚上,朱慈烺命令勇卫营和新营共计五千骑兵,呈进攻状态,趁夜袭扰五里外的清军营地。
月黑风高夜,新城外铁蹄隆隆,五千匹战马一齐出动的声势震惊数里,清军大营外负责放哨的骑兵惊吓之余连忙发出预警。
清军大营中亮起一道道光亮,各种盔甲和武器的碰撞声不断,随后大量战马嘶鸣声传来,清军骑兵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集结,开始对明军骑兵发起反攻。
结果他们还没出清军大营,明军的骑兵就分成两翼绕回新城了,只留下一脸懵逼的鞑子骑兵们。
大半夜的也不好追击,加上清军很多人都有雀蒙眼(夜盲症),晚上很少行动,清军骑兵们只能大骂了一句,然后悻悻下马回营继续睡觉。
古时人们不知营养均衡,很多人缺乏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