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982


难不成明军会飞?绕过慈山杀奔升龙?
郑柞带着哭腔地说道:“父王,儿臣没骗你,您移驾自己去看看吧!”
世子起初也不相信,当守将拉着他上城楼一看时,他整个人都傻了。
前天还接到二弟郑桥的汇报,明军向慈山杀来,不过善战的二弟在信中信誓旦旦的保证,可用象阵击溃明军,如若失利,守住慈山一个月不在话下!
可这仅仅两天不到,明军就破了慈山?
如果不是看到明军阵中有几十头大象,世子说什么也不相信重兵云集的慈山已经没了!
郑梉狐疑的看着世子,忽然开口质问道:“你让本王去城楼?是不是想逼父王让位了?”
世子总想插手国事,又与守城将领走的颇近,让郑梉不得不防。
毕竟篡位这种事,在安南屡见不鲜。
世子先是一愣,接着当场哭了。
他对自己父亲的处事方式已然失望透顶,如果不是明军已经打来了,他真想联系亲信将领发动政变,夺了这老东西的王位!
郑梉紧盯着世子,见他越哭越起劲,启口道:“来人呐,将黎维祺带来!”
黎维祺也就是现任黎皇,是郑主号令安南的棋子,郑梉为防有变,始终攥着这颗棋子。
郑主代代世袭把持着朝政,随意杀掉或是废立黎皇,但却不敢贸然废黜黎皇建立新朝。
原因是黎朝皇室在安南的影响力非同一般,黎太祖黎利率领安南摆脱了北方明朝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大越国黎朝,打破了越南人近千年来对北方天朝的畏惧心理,民众对黎朝太祖的伟业依然念念不忘。
因此,黎皇郑主体制,历史上这种一帝又复一主的二元体制一直延续到黎朝灭亡。
不多时,侍卫来报,黎皇不来.......
郑梉大怒,骂道:“无耻奸贼,落井下石!他是看明军来了就想反抗吗!”
他气的来回走动,指着侍卫道:“去找跟白绫,让他自缢!”
郑梉的逻辑很简单,四十年前,本王的爹能逼你爹上吊,今天本王也能逼你上吊!
不听话的人,留着做什么?黎氏傀儡多的去了!
而且,此事最初的起因就是黎皇一家,在背地里设计将二王子黎维禧放出去,前往大明告状的!
在大明皇帝下诏后,郑梉早有杀黎皇的想法了!
“父王.......”
世子愕然,连忙劝道:“父王,时值关键时刻,不可徒增事端啊!”
“闭嘴!”
郑梉指着他喝道:“本王现在就随你上城楼看看,若你哄骗本王,休怪我不讲情面,连你一道处置了!”
过了一刻钟,郑梉父子才磨磨蹭蹭的出了王宫,直奔城楼。
王驾中,郑梉也隐隐地听到周围大街小巷的混乱声,不过这条街道已尽数被王宫侍卫清空了。
他心里很是疑惑,但还是不相信明军出现在升龙城下。
守将见到王驾,匆忙前来见驾,并奉上了明军射来的书信:“大王,明军发出的最后通牒,他们扬言,如若大王今日不降,便会斩尽郑氏一族!”
郑梉闻言,见守将不似说谎,打开书信一看,立时满脸惨白。
“父王,你没事吧?”世子想上来搀扶自己的父亲。
郑梉却挣脱世子的手,快步赶到城墙边,向下望去。
只见满野的明军旌旗飘扬,密密麻麻的明军列阵于升龙城外,阵前一杆大旗尤为显眼,上书:南军都督府奉旨讨逆!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郑梉惊恐地睁大着眼睛,继而拼命的咳嗽起来,脸色发青。
他怒吼道:“郑桥呢?郑桥呢!他们不是镇守慈山吗?他人呢!”
世子道:“父王,二弟他战败被俘了!”
“啊!”
郑梉闻言,如遭雷击,痛苦地弯下身子,接着直挺挺的一头倒在地上。
看情况不对,世子快步上前,扶起自己的老父,惊慌大叫:“父王,您怎么了?”
却见老父脸色青紫,双眼翻白,已然没了气息。
惊愕的世子愣了片刻,接着忽然悲痛地哭喊起来:“父王殡天了!”
.......
第1046章
平定西南
天武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安南郑主被明军活活吓死,世子郑柞率郑氏出城请降,献上安南王玺印、土地田册及户籍。
李定国下令将安南文臣武将一并打包,押往大明国都南京,又名莫敬宇暂入升龙安抚民众。
为了防止莫家趁机发展壮大,他将莫家军队调往南境灵江,从南军都督府另调一旅人马入驻升龙。
六月初一,在升龙休整了数日的明军再度南下,准备大破南方阮主政权。
数十年来,北方郑主挟后黎朝皇帝以令诸侯,一直想吞并南方阮氏,统一安南,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反,阮氏在与郑氏的争夺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形成了两个相互对峙的的割据政权,双方以灵江为界,各自为政,以平局收场,江北归郑氏统治,江南则由阮氏统治。
数月前,明廷下旨给阮主,让其提兵北上攻打郑主,然阮主看出这是大明削弱双方的策略,于是上书称国弱民贫,无法主动发起战争。
临了,阮主还伸手向大明要援助,粮食、武器什么的列了一摞的清单。
阮主的做法,无异于将宗主国的大明当二愣子耍,此番征战安南,朱慈烺严令李定国,顺手灭掉阮主,打下安南全境。
三月中旬大明派遣军队接受占城,也是为了对付阮主政权,从南面威胁他们。
得知明军大举南下,盘踞顺化的阮主慌了,连忙遣使来见李定国。
灵江北岸,明军大营中,阮主使者从辕门一路跪至中军大帐,态度极其卑微。
至帐内,使者伏地颤声道:“小使参拜大将军!”
李定国敲了敲桌案,淡淡道:“阮主让你来,想要谈什么?”
使者不敢起身,大汗淋漓道:“回禀大将军,我主呼吁明军要节制,保持克制,维护安南的和平与安全,不要改变现状,不要破坏现状......”
话音刚落,帐中一员明军大将狂笑道:“哈哈!这帮崽子,我们讲道理,他们耍流氓,我们耍流氓,他们又要讲道理!真他妈的无耻!”
黔国公沐天波背着手走过来,教训使者道:“哪有你们耍流氓,不让我们发脾气的!我们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面对满帐明将的羞辱,阮主使者满脸张红,深感无力。
郑主拥兵十万,却被明军在短短半个月内打的土崩瓦解,阮主比郑主还弱上三分,如何能抵挡明军南下啊?
而且,这次攻来的明军,可不止打北方正式的一路,南面的占城之地又来了数千人马,这一南一北的,别说是阮氏,哪怕是阮氏和郑氏绑在一起,也无法应对啊!
李定国看着使者,冷冷道:“你回去吧,告诉阮氏,让他们自备棺木!”
使者被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不管如何,先躺再说,态度表达出来了,回去也就没事了。
......
南京奉天殿,朱慈烺正和朝中重臣武将们讨论西南的战事。
自征南大军进入安南后,朱慈烺几乎每天都会召集朝臣们讨论前线战事的可能进展,征南军取得何种战果,关系到大明接管安南的政治安排。
朱慈烺吸取永乐、宣德二朝治理安南的教训,对官员的委任格外重视。
大明在宣德朝之所以失去安南,究其原因是地方官员腐败的统治。
那些狗官大多来自邻近的广西、广东、云南三省之地,他们略识文字,冒险深入蛮荒,目的不是为大明治理好新设的交趾省(交趾布政使司),只为发财。
尤其是宦官,朝廷委任的监军太监,成了交趾省的太上高官,对当地百姓展开了不堪负荷的勒索,如孔雀尾,死太监和狗官们每年都要向当地百姓收取一万只。
如果数目不足,这些狗官就会把交趾人逮捕,进行残酷的拷打。
如此这般,谁能不反?
“报,安南紧急军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