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982


如果天武帝是一头雄师,那么现在的太子就像一只刚断奶的小狮子,方方面面都无法对狮王形成威胁。
作为能站在奉天殿上的官员,大家都是聪明人,且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有些年头了,政治嗅觉异常敏锐。
最先想通原因的是内阁首辅杨廷麟,他觉得太子不过九岁,首次监国却井井有条,对诸事对答如流,这可能吗?
遥想当年,天武帝十四岁监国,刚开始治理江南之地尚且有些生疏,时常请教身边老臣。
现在九岁的太子,初次面对整个大明帝国,竟显得游刃有余,这就不合理了,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教他啊!
不过这个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本想让太子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讨得圣心,让太子对其更加信赖。
殊不知皇帝忌惮的并非太子,而是文臣武将云集的太子党!
太子年幼,容易被人引诱,这才是最危险的。
吹捧之后,殿中再度安静了。
内阁次辅杨士聪忽然站出来,奏道:“陛下亲赴战场,鼓舞士气,使我军将士效力死战,为国开疆,然......”
他语气顿了一下,道:“然陛下是一国之君,非军前一将,当以江山大业为重,而非一战一役之失,陛下若久不在朝,难免会使人心不稳,民心不安,臣下夜不能寐,臣乞盼陛下日后行御驾亲征之举,三思慎行!”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向杨士聪投去了异样的目光。
杨阁老这番话看似忠君体国,实则有认怂之意。
大概意思是,大明离不开您这位好皇帝,您不在国内,举国民心不安,我他妈都睡不好!
大家都知道杨士聪跟太子走的近,想要利用太子打压首辅杨廷麟,以达到上位内阁首辅的目的,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现在太子被训斥禁足,这家伙又开始转风向了,变相的讨好皇帝。
内阁首辅杨廷麟闭口不言,没有就太子禁足一事趁机攻击杨士聪。
朱慈烺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杨士聪,点了点头笑道:“杨卿所言极是,朕定当谨从杨卿之谏,慎行亲征之举!”
至此,杨士聪放心了,领导没找自己麻烦。
他向朱慈烺施了一礼,道:“陛下听从臣言,实仍天下之大幸也!”
朱慈烺挥了挥手,让他退下,又命杨廷麟主持朝会,进入正式议事环节。
朱慈烺亲征日本时,内阁每半个月就会呈送一批奏本,向他汇报国内诸事。
日常的所有公文,基本由内阁自行决定,除遇到外交和军国大事,才需要等他回来后决策。
现在的环节,就是在年前集中处理一些大事,完事后放年假。
首先,工部尚书奏报,工部派遣到南洋的地质勘探人员在婆罗洲发现了一座大金矿,以及两座疑似的金矿。
天武九年时,大明赶走了吕宋的西班牙人,顺势拿下了半个马六甲,并将南洋都护府的发展方向锁定到了婆罗洲的坤甸。
现在发现婆罗洲有大量的金矿,根据工部的描述,不少金矿中还伴生着一种闪着白色光泽的金子,远比白银的品相好,而且用火焰或任何熔烧技术都无法将其熔化。
朱慈烺判断,这玩意应该就是铂金了!
这个时代,不管是东方人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铂金有何宝贵之处,更别说煅烧技术了,历史上直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老外才通过其他化学元素将铂金敲打成块。
婆罗洲的金矿,对于大明的经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然南洋都护府发来奏报,驻守巴达维亚的尼德兰人,同样对这些金矿有着浓烈的兴趣,红夷人近水楼台,凭着地理优势不断增兵婆罗洲,与南洋都护府争地盘。
尼德兰人给的理由很简单,婆罗洲靠近马六甲和巴达维亚,尼德兰人十几年便已派出过殖民军登陆,这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明军应该退出。
南洋都护府大都护卢象升,则义正言辞的向巴达维亚总督府发出警告,宣称:我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曾两次经过婆罗洲,那时候这个地方叫渤泥!
而且,我大明有一使者,名为王森屏,曾在婆罗洲沿岸地区做过当地统治者,具体时间为洪武八年!
最后卢象升总结:婆罗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你们尼德兰人,请滚!
朱慈烺看向军机大臣黄得功,询问道:“确定南洋都护府警告过巴达维亚了吗?”
黄得功出班道:“回禀陛下,南洋都护府已向红夷发出三次警告!”
“那还说什么的,打他!”
朱慈烺大手一挥,道:“命南洋都护府年后出征,攻占马六甲和巴达维亚!”
黄得功询问道:“陛下,那主帅和副帅,以及出征的军队和战舰规模,要打到什么程度,还请陛下示下!”
朱慈烺不假思索道:“主帅卢象升,副帅沈寿崇,余者他们自行决定!朕就一句话,明年以后,南洋这片海域和土地,不许再有一个洋人士兵非法出现!”
大明揍日本的时候,尼德兰人又是买武器又是卖粮食的,上蹿下跳的,现在竟胆敢跟大明抢地盘!
可笑的是,还敢跟大明论历史归属,真是活久见!
......
第1036章
噶尔丹入朝
打仗,对大明来说,相当于吃饭一样简单。
打巴达维亚那点红夷,根本就不费劲,朱慈烺都懒得召开御前会议商量。
南洋的部署刚刚结束,军机又将北方的战报递了上来。
在朱慈烺御驾亲征日本之时,征北都护府与沙俄在北方的尼布楚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军机部称之为“尼布楚之战”。
早在天武八年六月中旬,俄军长官哈巴罗夫率二百名武装哥萨克从雅克萨出发,进犯达斡尔头人达萨乌尔的村寨,抢了不少东西。
达斡尔人是索伦部其中之一,而索伦部是征北都护府的加盟小弟,小弟被打,当大哥的自然要报复。
而且俄国人咄咄逼人,不知好歹,新任征北都护府的大都护周遇吉更不是省油的灯。
为了更好的磨合掌握征北军,维护北境国防,定国公周遇吉亲自出马,率军向沙俄哥萨克军队发动了进攻,将俄军杀得血败,一举收复了呼玛尔堡和雅克萨城,将战线推进到了黑龙江的上游。
而后,征北军如哥萨克骑兵那样,组建冒险队侦探西伯利亚北原,一直探险到了白令海峡。
时隔三年,沙俄卷土重来,沙皇派出了一支三千人军队,一路杀向远东,并在黑龙江上游的尼布楚构筑寨堡,设置工事,以此为据点,企图继续南下烧杀抢劫,四处蚕食。
得到消息的周遇吉命其长子周胄为先锋官,主动攻打尼布楚的俄军。
周遇吉一向以铁血治军著称,经过他调教了三年的征北军,军纪和操练有了质的飞越,战斗力大大增强。
周胄率八百人马,仅用三天便一举攻克了尼布楚,斩杀俄军两千人,余者成了明军的冰奴。
周遇吉在战报中表示,征北都护府已将国境线拉到小海(贝加尔湖),自辽东以北,际极之地,尽是大明国土!
奉天殿中,朱慈烺哈哈大笑三声,高度赞扬了征北军的功劳,下旨厚赏征北军各将,擢升周胄为副都护,累功加封伯爵。
朱慈烺让军机部回复征北都护府,要求征北军继续向西挺近,将沙俄的势力范围压缩到乌拉尔山脉以西!
按照他的战略计划,收了整个西伯利亚后,征北都护府就要西迁,与征西都护府一同翻越天山,打穿中亚!
说到天山,朱慈烺想到了准格尔部,于是命人宣仍在南京逗留的准格尔使团觐见。
当朝会快要结束时,奉天殿内,忽然传出了一道悠长嘹亮的声音:
“宣准格尔部噶尔丹觐见!”
不多时,一名身材壮硕的少年带着两个准格尔使者步入奉天殿。
准格尔汗国大汗巴图尔珲台吉于天武十年去世,其第六子噶尔丹亲率使者不远万里前往南京,汇报大明皇帝。
因朱慈烺御驾亲征日本,噶尔丹一直留在南京,期间还觐见过太子朱和陛,年纪相仿的二人一见如故,所谈甚欢。
大殿内,噶尔丹的黝黑小脸上镇定自若,右手挡在胸前,躬身行礼道:“准格尔部噶尔丹,觐见大皇帝陛下!”
朱慈烺打量了他一番,面露微笑道:“你父亲巴图尔是个英雄,朕对他印象很深!”
对于巴图尔的功绩,朱慈烺是出自真心的赞扬。
巴图尔在位期间,促进准噶尔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曾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共同召开卫拉特、喀尔喀各部领主会议,制订了《卫拉特法典》,稳定了漠西蒙古。
他又多次击败沙皇俄国和哈萨克汗国,使得沙俄势力无法侵入漠西蒙古。
巴图尔一向主张与大明通好,天武五年,周遇吉灭叶尔羌汗国后,他更是和固始汗等卫拉特蒙古各部二十三名首领一起,亲身来到南京,觐见朱慈烺,促进了准格尔汗国与和硕特汗国并入大明版图的伟大历程。
噶尔丹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高声道:“噶尔丹替父汗谢过大皇帝陛下!臣愿效仿先汗,永世尊大皇帝陛下为天圣可汗!为大明戍守西北边疆!”
群臣不禁再次打量了这个小家伙,此人小小年纪处事不惊,颇有野心,将来或许是个人物。
朱慈烺呵呵笑道:“你的忠心朕明白,不过你尚且年幼,比朕的太子大不了几岁,还是以学业为主,待成年后再为大明和你的族人立功吧。”
说着,他轻抬右手,示意吴忠宣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