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982


横须贺大营的明军主将高邦亲临战俘营,下令将这三百多名俘虏排成三列,跪于江户城下,让他们忏悔认罪。
武士们不依,老将军高邦亲手击毙跳的最欢的三人,又将一名姓德川的武士踩在脚底,怒喝道:“说!你们是败军,是明军的俘虏,要用劳改来报答大明的恩赐!”
德川武士被踩的龇牙咧嘴,涨红着脸骂骂咧咧的拒绝配合。
高邦冷笑着将他的脸给踩扁了,让人将之挂在高杆上,不断点射。
城外明军的举动,引起了幕府的注意,松平信纲和一干官员亲临城楼,看着这一幕。
随后,明军扯来一面德川氏的金色三叶家徽旗,置于地上,让这帮被俘的狂热武士们践踏旗帜,打击他们的信仰。
武士们愤而不从,老将军一步杀一人,连续宰杀十余人。
“踏者生,拒者死!”
明军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三百余日本武士,无情的呵斥。
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最终有二百多名武士含泪行动,慢慢的从德川氏的家徽旗上走过。
高邦嘴角露出意思嘲讽,道:“狗屁的武士精神,老子跟着陛下打了这么多年仗,就没见过头铁的敌人!继续让他们忏悔喊口号!”
城楼上一片安静,围观的幕府官员们面色难看,却不敢发怒,越是高官越是怕死,他们担心事后遭到明军的清算。
松平信纲心在滴血,更是无奈的长叹一口气,因为接下来的画面,彻底击碎了他的心灵。
江户城下,原本一腔热血,吵吵着要跟明军决战的武士们,此时跪的整整齐齐的,在那高喊着口号。
“我们是败军,我们是明军的战俘!我们要用劳改来暴打大明的恩赐!”
“明军威武,大明万岁!”
“学中华文化,弃禽兽之行!”
......
这件突发事件,让江户的幕府官员们更加坚定了投降的决心。
第二天,松平信纲和徳川纲重二人代表德川幕府,率幕府官员及五万守军出城,向横须贺大营的三千明军投降。
此事标志着统治了日本五十年的德川幕府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十一月十五日,接近黄昏之时,朱慈烺率海路大军抵达江户。
松平信纲早已提前了一个时辰,带领着幕府宗室、官员等一干人员,于城外等候迎接大明皇帝。
他准备的很充分,锣鼓彩旗什么的不能少。
城外,明军人马遮天蔽日而来,他们行军有序,在鼓乐声中雄赳赳气昂昂。
见此情景,等待已久的幕府官员们态度更加的恭敬了。
明军在日本如日中天,被惊为天军,谁也不敢拈其锋芒,可以说是号令日本,茣敢不从!
松平信纲的却对这支军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从往日的多方情报和今日亲眼所见,得出一个结论。
这支军队拥有了天下强军所应该拥有的一切,以及没有的一切:国家信念、战场纪律、情报系统、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系统。
然而,这支军队的骨子里,却是一群野兽!
幕府军和他们相比,每一条都被完爆,只能依靠主场优势、兵力优势、地理优势以及后勤快捷优势,才能与明军周旋了数月。
起码可以证明,明军远比四百年前的元军要强悍的多。
因为松平信纲觉得,德川幕府正值强盛之期,远比四百年前的镰仓幕府要强大,镰仓幕府的北条时宗能击败两次元兵入侵,统一了日本的德川幕府却不能。
第1033章
诸藩大会
朱慈烺骑着高头大马,以天朝上国之君对待偏邦小国之臣的模式,居高临下之势来到松平信纲面前。
一米五大个子的松平信纲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道:“下臣松平信纲见过大明皇帝陛下,愿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寿无疆!”
幕府宗室大臣皆是跪倒在地,三叩九拜,齐声道:“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点了点头,暗道这届日本人还算识相,知道夹着尾巴做人。
日本人的骨子有着服从于强者的元素,大明强盛,明军横扫日本,让这些日本官员觉得大明是爹,屈尊奉迎并不丢人!
朱慈烺在战马上虚抬右手,道:“都平身吧!”
松平信纲这才直起了腰,其他的宗室、大臣也纷纷站起身来,随后众人满面笑容地伴驾进入江户城。
从头到尾,他们对大明皇帝身旁的明正女皇视若无睹,让女皇心中不平。
进入江户后,朱慈烺首先下令,查封江户所有的库府、钱粮、户籍等,严令明军不许侵扰百姓。
至于幕府军的武装,早在昨日已被高邦解除,由明军接管江户城的防御,以防御驾不测。
江户城的建筑风格与京都相似,都散发着深厚的盛唐文化气息。
日本自古以来向中国学习,历朝虽多次进贡,却始终没有真正臣服中国,不承认是中国的藩属国。
这次明军幕府倒台,天皇被上,可以说日本基本亡国了,只等大名最终宣布。
天色接近傍晚,征夷大将军府的廊檐过道上点起了灯火,映衬着一重重装饰精美的殿宇。
征夷大将军府内颇为奢华,不比京都的皇居差,内中人工湖、叠瀑、小岛、树木、湖石等应有尽有,高低错落、组合有致,相映成趣,是明显的中式园林风格。
看这府中景色,朱慈烺对吴忠道:“传朕旨意,朝廷恩赐投诚大名及官员,赡田已业俱准照旧,不许将兵侵渔占种。”
十一月十六日,朱慈烺向日本全国下达了安抚政策:“朕闻尔等受尽幕府盘剥,坐卧靡宁,朕非好兵而乐战也,实为扫除祸乱,拯民水火之中,以安天下;天军秋毫不扰,城市村庄人民各照常安居贸易,毋得惊惶。”
“山泽遗贤,凡幕府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何藩,或为地方中立大名者,若能归服皇明,仍准录用,委以重任;倘抗拒不服,置之重法,妻女为妓。”
一句话,改朝而不换代,日本利益集团和社会秩序已然得意延续。
最后,朱慈烺在旨意后面加了一句话,月底于江户城召开诸藩会议,来者不拒,不来倒霉。
等人的这段时间,朱慈烺收纳幕府旧臣,动员各衙门官员照旧办事,同时宣示本朝崇尚清廉的政策。
这般操作之下,原本人心惶惶的日本,很快恢复了平静,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大名们真正感受到了幕府大势已去,纷纷赶来江户向明军请罪,换张参加诸藩大会的门票。
负责招待这些大名的是前幕府奏者番伊东条子,这是他的老本行了,各藩大名也都认识他。
以往年初诸大名谒见将军的时候,就是伊东条子负责转达的。
企图左右逢源的仙台藩的藩主伊达忠宗也来了,他完全按照朱慈烺的旨意,只带十个随从赶来江户请罪,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对于这家伙,伊东条子没有给他好脸色看,给他安排的食宿都是下等的,而且限制自由。
伊达忠宗连肠子都悔青了,不过到了这一步,他还能怎么办,只好装聋作哑,一声不吭的默默承受。
腊月初一,朱慈烺在征夷大将军府召见了日本一百零八位大名,正式宣布结束德川幕府,免除征夷大将军等幕府的一切官职。
接着,朱慈烺改江户为东京,大明征东都护府迁至东京,原幕府官员入征东都护府任职。
调子定下了,朱慈烺又对日本所有大名进行重新分封。
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后,将全日本的土地分为三千万石左右,最初一共封了二百多个大名。
五十年来,三代征夷大将军为了巩固德川幕府的统治,以各种罪名剥夺了大部分大名的全部或部分领地,又新增了一百五十多个新的大名,分为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三个档次,使得日本大名的总数维持在近三百个。
相当于三百个大名瓜分日本八成的土地(另外两成是德川幕府直辖领地。)
朱慈烺显然不会保留这种封建联邦制度,他按照后世日本的行政划分,将日本全国分为东京府、大阪府、京都府和四十三个县,下设若干个町、村。
毛利大纲等最早降明及有功的大名,册封子爵,赏一县之地为封地,余者来赶场子没功的大名,根据原封地大小以抽签的方式抽地盘,一人一个町或村......
朱慈烺此举,相当于在段时间内免费找了一群町长和村长,他们的家族武士成了地方衙役,暂时稳定日本局面。
所有大名只许世袭三代,且豢养武士不得超过五百人。
世袭还有限制,日本人有点想不明白,引起了一些大名的不满。
不过当朱慈烺宣布允许日本人自由出入定居大明,可在明军中任职后,他们又面露欣喜。
这条特权,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说,算是梦想。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称得上地大物博,生长在不同国家的人,从小对自己国家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中国人,自小知道我中华泱泱大国,雄奇壮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那种自豪感,时不时的油然而生。
但日本人则不同,他们在思考日本的时候,地盘狭小,物资匮乏,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要通过贸易来解决。
近代以前的日本人,生活苦逼,即时是日本贵族,生活也好不到哪去,平民就更不用说了,连名字都不配有,能过什么好日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