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982


他似乎想明白了,日本对上大明,毫无胜算!
这时,内藤忠兴暗想,自己作为幕府高官,如果做了明军的俘虏,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
因此,内藤忠兴抬腿就跑。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体力,似乎跑不过明军。
炮台旁的马棚里燃起熊熊大火,炸死炸伤的马匹发出绝望的嘶鸣,活着的马匹拼命扎挣着,想要摆脱系在马槽上的缰绳。
内藤忠兴跑了过去,跳上了一匹看起来很淡定的战马身上.......
“哒哒哒……”
六甲山炮台方向,响起了一种陌生的枪声。
跑在前面的幕府军如同被割掉的韭菜,倒了一大片,后面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拼命往前跑,密集的枪声中,幕府军血肉横飞。
策马狂奔的内藤忠兴猛地回过头来,他看见炮台前冲锋的明军散阵中吐出一道道火舌,火舌所到之处,幕府军立时人仰马翻。
“武九迅雷铳!”
内藤忠兴喃喃说道,他立马判断出那是大明刚问世不久的武九迅雷铳,一个为屠杀而问世的火器!
听闻天武九年大明改进的迅雷铳,能最多一次性发射八十一弹!
内藤忠兴只听说过这宗火器,但从来没见过实物。
而今天,他不仅看见了这种传说中的新式武器,也见证了它的巨大威力。
炮台前,明军士兵三人一组,扛着武九迅雷铳,数十架大明迅雷铳对着六甲山炮台上狂奔的日军喷出了火舌,火舌无情地吞噬着日军士兵的生命!
万历朝的火器专家赵士桢发明了十八管迅雷铳,可最多连发四十多弹,但它结构复杂,操作费时,在作战时难以短时间内排成战阵,只能当作防御武器使用。
而武九迅雷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次升级,克服了这种缺点,以“超载”的代价,换取实战应用。
武九迅雷铳采用了转管机枪,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
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继而将弹药击发射击。
武九迅雷铳的枪管旋转一周课完成六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高达二百发射速!
说白了,这就是最早的加特林!
数十架大明迅雷铳喷出了火舌,火舌无情地吞噬着日军士兵的生命。
如此高的射速,这他妈谁扛得住啊!
如此神器,并非完美之物,他同样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因明军流行使用的是纸壳枪弹,导致了武九迅雷铳存在火药燃气泄漏的核心问题。
一名明军射手因身旁战友被小日本射杀,导致情绪激动,他杀红了眼不能控制自己,发疯似的转动手柄,越转越快。
他手中武九迅雷铳的火舌一刻也没停着,前面狂奔的小日本接二连三的倒下,该射手大声叫嚷,依旧不停的扫射。
然而意外发生了,只听“嘭”的一声,机枪因过热炸膛了,该射手喊声戛然而止,不幸殉国.......
六甲山炮台的山坡上,日军官兵尸横累累。
在炮火和武九迅雷铳火力的双重打击下,以及不断登陆围杀而来的明军包围中,宫川藩两千人的幕府军死伤殆尽。
那位上了女同胞的足轻大将幸存了下来,他率领最后活着的百十名士兵,端着日本日本鸟铳,向山下发动了突围。
然而,这百十名日本兵,还没有跑到神户城,就被武九迅雷铳的火舌吞没了。
阵地上一片死一般的沉寂,幕府军两千号人马全军覆没,当然还包括一些醉的半死睡着的,炮都轰不醒的那种。
可悲的是,除了铺天盖地的炮弹和敌军的火舌,他们到死也弄明白,自己究竟遭遇了什么。
可喜的是,他们至死都没有跑出六甲山炮台的范围,也算是为日本“力战至死”了。
有幸得知这一真相的,只有逃到神户城的藤忠兴一人。
......
第981章
兵临神户
六甲山炮台上,硝烟久久不散。
堡垒上、战壕里,到处横七竖八的躺着尸体,有的浑身血肉模糊看不起模样,有的残躯挂在大炮上。
徐青山站在战舰甲板上,用望远镜看着整个登陆作战的经过,他没有参与具体指挥,一切都放手让部下们去自行安排。
因为在他心中,大明的军官,都是优秀的,每一个都具备成为将星的潜力!
而将星是需要铸造的,不是像个木偶一样服从上级的安排。
先锋旅旅帅赶来,向徐青山报告战果:“大帅,小日本宫川藩两千口子全部被我军干废了!”
“有俘虏吗?”
先锋旅的将官脸上洋溢着笑容:“抓到不少活的,这些狗日的小日本喝成了烂泥,大炮都没轰醒他们,有的傻缺被拖走时惊醒,竟跳起来大骂谁把他弄醒了!”
众将轰然一笑,皆是被小日本的奇葩行为给逗乐了。
徐青山不言苟笑,只是点点头,道:“我军伤亡的情况?”
将官回道:“九个战士运气不好,被小日本乱放的鸟铳打中了,目前还在救治,还有一个家伙杀红了眼,使用武九迅雷铳时恨不得转坏摇杆,炸膛牺牲了。”
“.......”
徐青山长长吐了一口气,首战告捷,打的还算漂亮。
这充分说明了,明军的装备和战术素养,远远超过了幕府军,这才导致了这场战斗一边倒的屠杀。
但凡幕府军的军纪严明一些,也能杀伤一些明军战士,可惜他们废的很,在战前竟喝成这样逼样子,他们不死谁死?
身旁的朱成功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叹了一口气,道:“他们实在太弱了,本以为这几年,德川幕府应该有点长进,没想到比起当年,他们就像是猪圈里的猪,一点进步都没有!”
朱成功的母亲以前是日本人,他也是出生在日本,并渡过了儿时的快乐时光,他对日本没有恶感,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当然了,朱成功出生的九州岛平户藩,早已成了大明的国土,现在叫九州府平户县。
他的弟弟田川次郎左卫门是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从事中日贸易,前不久替锦衣卫办事在京都被德川幕府抓了起来。
徐青山没有多说,只是淡淡道:“胜利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不配赢得战争。”
朱成功收回思绪,呵呵一笑道:“看来今天我们不用在海滩宿营了。”
徐清点了点头,看了眼越发昏暗的天色,立时下令道:“传令下去,先锋旅不必忙着在岸边建立滩头阵地,继续前进,连夜向神户发动进攻!”
五百年前,日本平安时代的平氏政权强行宣布迁都福原京(神户),然而由于反对势力过于强大,福原迁都只实施了半年后,日本的首都就迁回平安京(京都)。
后平氏政权迅速崩溃,神户成了平氏政权瓦解过程中的战场,原本刚修成的城池被打得半废,后来也没怎么修,改成了港口。
神户城只是个半拉子城防,连城堡中最核心的天守阁也仅仅剩下一层,幕府为了应对这次战事,不得不在上面加个盖,勉强使用。
天守阁都是如此,城墙就更惨了,却的地方只能拿泥土给补上。
徐青山下令连夜攻打神户,一是看不起神户的城防,二是担心等到第二天,大阪的援军就会赶来,给神户之战增加难度。
毕竟神户和大阪两地之间隔得太近了,只有几十里路,而大阪有着好几万幕府大军驻扎。
六甲山炮台距离神户城只有十里的路程,三万明军出发后,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兵临城下了。
徐青山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出一名使者进城,给日本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投降,并限时半个时辰。
当然了,徐青山并不是和平主义的老好人,也不指望日本人能老老实实出来投降。
他的目的很简单,让大军休整一下,恢复精力再打。
还有攻城的武皇炮,还在路上呢。
此次征日作战,为了适应国际环境,明军特意装备了二十门武皇炮,试试这新型产品的攻城威力。
然而,不多时,明军派出的使者就被日军从城头上扔了下来,活生生的摔死了。
负责神户防守的内藤忠兴还站在城头叨叨了半天,大概意思是:我内藤忠兴是什么人?投降绝无可能!有本事你们就杀进来,把我也扔下城墙!
“小日本的官倒是有几分气节。”
徐青山对此只是呵呵一笑,丝毫不在意惨死的使者,他压根就没指望使者能活着回来。
因为那使者是明军俘虏的日本兵,喝高了连炮都轰不醒的玩意儿。
接着,徐青山又派出一个使者进城劝降,还是日本俘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