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982


太子蹦跳了两下,笑道:“放心吧,父皇,我是跟您混的,皇爷爷的事皇儿多少听师傅们讲过,冒太傅特别跟我说,您是千年难出的雄主,要学就学您!”
朱慈烺哈哈一笑,继续牵着他走,道:“嗯,这些话可不能跟你皇爷爷讲啊!”
太子跟在后面道:“父皇是怕他伤心吗?”
“是的......”
......
回到皇城,晚膳之后,朱慈烺独自一人漫步于禁垣宫墙上,遥望着远处的龙兴寺出神。
三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那里出家的,那时候叫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老朱当皇帝后再改为龙兴寺。
在龙兴寺旁边不远,就是凤阳高墙了,那里关着在天武朝谋逆的靖江王、晋王、吉王等好几个藩王,还有一大群当年跟着“奉天靖难”的皇族宗室。
经过几年的折磨,听说里面已经疯了一批。
北风呼啸,冷意袭来,朱慈烺不由自主的缩了下肩膀。
此时,他的心更冷,从皇族宗室,到世袭勋贵,再到文武朝臣,江南士子,地主商贾,这些年来,大明的各个阶层都被他狠狠的清理的一遍。
朱慈烺从未后悔后,如果没有这些鲜血浇灌,大明能有今天吗?
将来,如果这些新的阶层,再生出这些蛀虫,吞噬国基,他还还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无情灭杀!
思绪间,徐皇后悄然追来,替朱慈烺披上一件袍子,又轻声说道:“真的要去陕西吗?”
“嗯,这二十多年来,陕西几乎连年遭灾,好在上天庇佑,近几年好多了。”
朱慈烺转过身来,看着相貌娇艳的徐皇后,道:“其实朕不怕天灾,怕的是人祸,不亲自去一趟陕西,朕心中不安。”
徐皇后默默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要论近几十年大明哪里最苦,唯有陕西与河南,当初流贼几乎把这两个地方打废了。
朱慈烺将她搂入怀中,温和道:“路途遥远,朕此去少则两个月,你在凤阳先住一段时间,一个月后再带着太子回京吧,朝中之事朕已交给了杨廷麟。”
徐皇后将头靠在他肩上,柔声道:“陛下不必担忧,妾身会带好孩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
朱慈烺明白,皇后所说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这些天来,她在凤阳赈济贫民,抚恤孤老,充分展示了国母的风姿,为皇室拉了大量的形象分。
贵妃杨月柔也没闲着,在城中组织了好几次宴会,专门宴请退伍将领的夫人,代表朱慈烺抚慰天武军退伍老兵们。
有妻如此,双倍的能干,朱慈烺甚是欣慰。
接下来的数日,朱慈烺召见了凤阳府当地官员们,又做了几件官面上的事,最终留下銮驾,带着随驾而来的几名官员以及部分御林军,经河南微服前往陕西。
第913章
龙凤客栈
当朱慈烺一行人途经河南卫辉府汲县时,已是阳春三月。
这些天来,朱慈烺一路西巡,路过归德府和开封府,微服深入乡里访察民风,兴致很高。
好在河南省的治下还算让他满意,经过韩举人一案后,往来各府县的路上也没人要路引了,原本饿死大量百姓的归德府也不见有流民出入,一切都好起来了!
官道两旁柳丝吐青,嫩草芳菲,一片生机。
马车行至中午,朱慈烺下了车,在路边的一座客栈落了脚。
这家客栈前门靠路,后门靠河,店名龙凤客栈,周围栽了一圈的杨柳,一看就是既凉快,又有寓意的客栈。
不等徐盛上前问话,只见店内一个小二满面春风的迎了出来:“几位客观,里面请!”
徐盛将缓绳丢给道:“一辆马车,八匹马,用上好的料抖匀了喂!”
说完,他丢给小二一枚银圆,小二连忙堆笑道谢,动作更加利索了。
遇此出手阔绰的贵客,小二朝里面吆喝了一声,将老板娘唤来迎客,自己则牵马前往后院。
“诸位客观里面请!”
一名身穿青布宽袍的妇人出来,对着众人福了两福道。
随行的锦衣卫李护担心这是一家黑店,警惕的打量着妇人,他先是看了眼妇人绣花裤下的脚,接着看了眼妇人的手,皆不像习武之人拥有,这才微微放心。
朱慈烺也瞅了两眼妇人,见其农村妇人打扮,却是干净利落,猜想这家百姓的日子应该过的不错。
他步入客栈门,忽然转身指着长竿上幌子的店名,问道:“掌柜的,你这龙凤客栈有什么讲究吗?为何起这名字?”
妇人笑道:“有龙有凤,自然是跟皇帝有关,有皇帝住过我们店呢!”
“哦?”
朱慈烺讶然,又问道:“不知是哪位皇帝?”
妇人边忙活着擦桌布筷,边回道:“是咱们的嘉靖皇帝哩,我刚过门的时候听我祖公公说过,嘉靖皇帝南巡时在我们汲县半夜遇到大火,险些被烧死,幸好锦衣卫大人反应及时,将皇帝从火海背走,一路跑到了我家这小店......”
做生意人的话很多,特别是老板娘,只要话匣子打开,就没玩没了的讲。
朱慈烺黑着脸,他都后悔开这话题了,老板娘是什么都敢说啊。
不过人家说的确实是真事,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南巡承天府,那是他当藩王时的家乡,上万人的御驾路过汲县时,真如老板娘所说,大半夜的行宫着火了,因春季干燥火势很猛,烧死了不少人,连嘉靖帝都被烈火包围。
好在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在关键时刻头顶一床淋湿的棉被,从火海中冲进行宫,他将湿棉被蒙在嘉靖帝身上,将其背其冲出火海,把嘉靖帝救了出来。
如果把大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搞个排名,谁最牛逼且善始善终了,非陆炳第一不可。
陆炳是亲妈是嘉靖帝的乳母,他也是皇帝儿时的玩伴,一起撒尿活过泥巴,晚上还一起睡觉,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奶兄弟。
正德死后无嗣,嘉靖从一个藩王入京继承大统,陆炳有从龙之功,后因火海救驾之功,他更受恩宠,逐渐成为朝野中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并在政治斗争中干掉内阁首辅和大将军,以及一名司礼监太监,可谓是权倾一时。
当然了,陆炳死在嘉靖帝之前,善始善终了,可嘉靖帝死后,陆家依旧被抄家了。
有趣的是,当初陆炳开府造房子时,万历皇帝的外公李伟还是个跑腿的泥瓦匠,亲自背负土石修筑陆府。
后来陆家被抄家,这处房产被抄没入官,万历皇帝继位后,李伟的女儿李氏成为了李太后,将陆炳的这处故居赐给了父亲李伟。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世事兴衰,无法预料啊!
最终,老板娘的伶牙俐口终于停下了,因为菜齐了。
然而,刚刚清净了片刻的朱慈烺再度陷入了困扰,这妇人又开始了!
老板娘眼瞧着朱慈烺气度不凡,雍容华贵,于是一边忙着布菜,一边打趣道:“这位小哥看着有些眼熟啊,长着我们财神爷的模样!”
朱慈烺双手虚脱着腮,不可思议道:“我有那么福(胖)吗?”
老板娘捧腹大笑,咳嗽着道:“我说的财神爷不是家里供的那位,而是怀里揣的这位。”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张龙元纸币,咯咯直笑。
作为生意人,每天都会跟钱打交道,识别真假钱币更是必备技能,老板娘一看到朱慈烺的瞬间,就有种见钱眼开的感觉!
她不敢说朱慈烺长得像当今天子,因为那是大不敬,被人状告可是要吃官司的,所以她只能用‘财神爷’来代替。
差点被认出,朱慈烺只得打着哈哈道:“曾经也有人这样说过。”
老板娘端上来一壶特产酒,笑眯眯道:“我说嘛,你要是那位‘财神爷’,怎么着也是左手拿金,右手握银,身挂玉器,身边还跟着两个招财童子......”
她的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说笑间,客栈又来了一位中年客人,身后还跟着一队七八人的汉子。
老板娘忙笑着接待:“客观,请里面坐!”
中年客人只是平淡的点了点头,道:“不喝酒,每人一碗茶,再来一碟花生米。”
隔着数张桌子,朱慈烺隐隐觉得中年人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
李护凑近朱慈烺,低声道:“陛下,此人是个官,那七八个随行都是官兵。”
朱慈烺微微点头,也看得出这几人的行为有官方做派。
徐盛在那看了半天,同样有着似曾相识感觉,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中年人,仔细回忆了一下。
终于,他想起来了,见朱慈烺出身,低声耳语了几句。
经徐盛这么提醒,朱慈烺也想起来了,原来此人是韩诚科,是都察院的御史。
几年前,韩举人因路引案进京告御状,将整个河南官府搅得腥风血雨,事后朱慈烺替他主持公道,砍了河南数百名怠政的官员,还促成了司法改革。
当初朱慈烺让他担任都察院御史,韩诚科因老母去世,在家守孝三年,守孝结束后便进了都察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