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82


当初将袁崇焕破格提拔为兵部主事的就是侯恂,侯恂眼光毒辣,识人无数,不仅是袁崇焕,还有卢象升和左良玉,都是他举荐的人。
此时整个朝堂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寂静,这些大臣平日在朝会的时候可以使劲的哔哔,但真要派人上前线担任督师时,这些人又怂了。
朱慈烺的意思也很明确,你们行,你们就上,不行,就别哔哔,一边凉快去!
见群臣不语,崇祯无奈,只好道:“太子上月出征斩奴贼万余人,深知兵事,朕欲令其总督北直隶,调度九路援军,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崇祯最终决定要朱慈烺领勇卫营出征,眼下这种情况,不派勇卫营也没办法啊。
众位大臣一听,心道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难不成还要抢着去送人头吗?这次群臣史无前例的没人反对,纷纷附和。
崇祯皇帝见群臣如此,暗叹了一口气,说道:“传朕旨意,皇太子朱慈烺替朕御驾亲征,以天子亲征礼仪,赐天子仪仗、尚方宝剑,着神机营、神枢营相随,并节制北直隶所有大军,曹化淳为监军。
宣大总督梁廷栋尸位素餐,致使奴贼从宣府兵犯京畿,焚毁德陵,现追其失职之罪,即刻押解进京,再定其罪,兵部尚书张凤翼抗敌不利,同样押赴京师。”
朱慈烺立刻上前领旨谢恩,同时心中微微惊讶,让神机营和神枢营相随左右,这还真是天子出征的档次啊,当年成祖皇帝北征漠北的时候,就是带着五军营、神机营和三千营(神枢营前身)。
看来皇帝老子还是比较担心自己这条小命的,只不过让曹化淳当监军,显然也是防了一手。
第九十七章
神机营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在北京城驻扎了七十二卫,被称为京营。
京师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千营后被改名为神枢营,三大营主要驻扎在德胜门和安定门外,被称为大教场,万历年间,京营以安全为名,被调往城内驻扎。
皇太子代天子亲征的圣旨下达后,神机营和神枢营开始准备着出征的事宜,京师各衙门也都忙碌了起来,准备着后勤和粮草。
因战事紧急,又非远征,因此出征日期拟定在两日后,朱慈烺在领旨的当天就迫不及待的视察了三大营。
当朱慈烺到了勇卫营驻地宣布了出征的消息后,勇卫营全营将士发出了一阵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巨大的声浪令驻扎在周围的其他各营心惊不已。
从勇卫营大营出来后,朱慈烺又去了神机营和神枢营,神机营的驻地与勇卫营并不远,驻扎在太液池南面,与勇卫营一南一北巩固着紫禁城的安全。
神机营的大名朱慈烺早已如雷贯耳,它是大明建国初期建立的,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队,开启了世界火器部队的先河。
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的时候,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重要兵种。
自永乐朝以后,神机营就是明军中的金疙瘩,大明有什么新式火器,都先交于神机营使用,如佛郎机,红夷大炮,迅雷铳、鲁密铳等。
可惜了当时这样一支先进的军队,不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超过同时期所有国家,最终在土木堡几乎全军覆没了。
朱慈烺心中在沉思,也不知道如今的神机营战斗力如何了。
当朱慈烺来到神机营大营后,发现大营中旌旗林立,盔明甲亮,官兵齐呼千岁,原来神机营将官早就知道他要来视察了。
朱慈烺见神机营将士个个人高马大、白白净净的,心中略微有些满意,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不过他马上又郁闷了,为什么后世历史上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了,神机营一枪没放就散了呢?
神机营参将是个四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名叫汪万年,是个勋贵子弟,他身穿精良的甲叶,说话很好听,在朱慈烺面前吹嘘着神机营的强横。
朱慈烺打断了这个大嘴巴子的话,忽然问道:“目前神机营有多少将士?”
听到这个问题,汪万年不复刚刚吹嘘时的风采,变得有些支支吾吾:“回殿下,额定五千人,目前有四千多人.......”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道:“好好说,到底有多少能动的活人?”
汪万年硬着头皮老实道:“回殿下,不到四千人......”
“那就是三千人了。”
“殿下,不止有......”
朱慈烺打断了他话,问道:“神机营中使用哪些火器?”
汪万年听皇太子的语气并没有责备的意思,这才轻呼了一口气,又恢复了之前的得意之色,道:“回殿下,神机营的火器那是妥妥的天下第一,光是神威大将军炮就有二十门,红夷大炮也有一百三十门,大中佛朗机炮更多,有二百五十六门,虎蹲炮四百余门,另有还有数百架火箭车和神火飞鸦,火铳兵配的都是青一色的鲁密铳,对了,还有上百个架迅雷铳......”
“这么多?”朱慈烺惊呼了一声。
他原以为自己的勇卫营火器配置不比神机营差,没想到却是差了十多倍啊,勇卫营的炮兵营和神机营比完全就是做小买卖的遇到老财主啊。
朱慈烺继续问:“你说的这些都能用?质量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汪万年刚刚像个机关枪一样极其兴奋的说了半天,结果一听这话,顿时又焉了,还有些惊慌。
朱慈烺见他这番,心里有数了,但还是道:“实话实说,马上就要出征了,如果你敢谎报,日后误了军情,本宫定会砍你的脑袋!”
汪万年忽然感觉脖子一凉,只得哭丧着脸老老实实地道:“火炮的质量都还可以.......至于火铳兵用的火铳,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朱慈烺皱眉道:“兵仗局不是已经保质保量的生产火铳了吗?怎么神机营没去兵仗局那领火铳吗?”
听朱慈烺这么一说,汪万年明显一愣,随后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小声嘟哝道:“殿下,现在兵仗局的火铳都是优先紧着勇卫营装备.......压根不给我们,我们只能用那些老旧的火铳......”
这下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了,当面被人拆穿走后门的感觉还真是尴尬,不过兵仗局的产量只够勇卫营和新营勉强使用,还真没多余的优质火铳给京营其他各营。
“好吧,这次出征,神机营的火铳兵就不必出征了,用那破火铳简直就是去捣乱。”
在大概巡视了一番神机营的后,朱慈烺这才丢下一句话赶紧离开了。
接着朱慈烺又巡视了一番神枢营,由于神枢营兵力太多,他只挑选了其中的骑兵营认真巡视了一番。
神枢营前身是三千营,只有三千蒙古骑兵,至嘉靖末年废除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名称,设战兵营、车兵营、守兵营各三营,加上本身的骑兵营共十个营,总兵力包括备兵约七万人。
朱慈烺清楚,表面上有七万人,估计现在连一半都没了,朱慈烺也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只要求神枢营的骑兵营跟随出征,其余的都留下守卫京城。
最终,朱慈烺此次出征的人数已经正式确定,勇卫营六千人,神机营三千炮兵,神枢营五千骑兵,共计一万四千人。
至于那传说中的十几万京营人马,都放在京师吧,免得到时候带多了京师被围还得派兵回援,影响自己的部署,搞不好还得被人背后捅刀子。
天子亲自率军出征,政治意义非常大,自古以来都是顺应上天和人民的意志,除去残暴的人,以安定天下。
亲征之前,朱慈烺按照礼制斋戒了一天,至于祭祀的事情,朱慈烺让杨廷麟代替自己,那么繁琐的事情他可不想去,能避就避,还不如多抽些时间安排下各营的事务。
出征前一天,朱慈烺下令粮草辎重队提前开拔,往顺义进发,李廷表率部分锦衣卫护送辎重队,与龙骧夜不收一道刺探军情并掩护辎重队。
当晚,崇祯在宫后苑万春亭召见了朱慈烺,周皇后和二妹朱媺娖、三弟朱慈炯都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席上,崇祯皇帝并没有说什么,周皇后则是让他多注意安全,说着说着眼中布满了泪水。
二妹坤兴公主则是拉着朱慈烺的手,道:“皇兄,这次回来你也要给娖儿带礼物好不好?”
朱慈烺像个大人一样揉了揉小公主的头,笑道:“好!皇兄给你带好玩的!”
“皇兄,我也要!”三弟朱慈炯也在旁边嚷着要礼物。
“好好好!皇兄也给三弟带礼物!”朱慈烺无奈,只得哄着这个小家伙。
崇祯和周皇后见此情景,很是欣慰,在皇家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很是难得。
散席之后,朱慈烺拜别了父母弟妹,准备回钟粹宫。
“殿下,请稍等!”朱慈烺刚走出宫后苑,王承恩就急忙忙的追了上来。
“王伴伴何事?”朱慈烺好奇道。
王承恩对着身边的吴忠挥了一下手,吴忠连忙退下,见四下无人,王承恩这才靠近朱慈烺,轻声道:“殿下,皇爷口谕,如果殿下出征遇到困境,万不可勉强,可先回京师,后续一切皆由曹太监承担......”
朱慈烺心中一怔,心中有些感动,皇帝老子这是要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先跑路,让曹化淳背锅啊。
朱慈烺思索了片刻后,对王承恩道:“多谢王伴伴告知,本宫会注意的,请父皇母后宽心!”
第九十八章
出征
八月二十日上午,北安门前,旌旗猎猎,马蹄隆隆,口号军鼓响应。
朱慈烺骑在白色战马之上,穿着一身金色战甲,系着大红披风,腰佩精巧宝剑,在他的身后是勇卫营的一众将官,他们皆身披精甲,气宇轩昂。
曹化淳也紧跟着朱慈烺身后,他作为监军,主要是监督粮饷,核记功过,在他旁边是他的小弟卢九德。
勇卫营的方阵在大军最中间,士兵们站在广场上整齐肃穆,个个甲胄齐全,意气风发。
勇卫营的两翼是神机营和神枢营,对于勇卫营居中,没有人有意见,不说勇卫营现在是朱慈烺的嫡系,就算按照大明皇帝亲征,三大营的部署也是这样。
神机营和神枢营的将士也最大的特点就是脸白,盔甲亮,他们大都是勋贵子弟,平日操练也稀松,个个保养的都挺好。
神机营参将汪万年,头戴着云翅盔,穿着长身罩甲,他的甲叶很是讲究,似乎最新涂刷过,在太阳照耀下,亮光可鉴。
神枢营的军阵中,清一色的头顶凤翅盔,手持眉尖刀,身穿扎甲,鱼鳞甲,山文甲,腰间一张宝雕弓,胯下一匹骏马。
神枢营左副将是个三十多岁的将军,名叫张世泽,是英国公张之极的长子,此次由他亲自率神枢营五千骑兵随御驾出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