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982


解决完这些屁事,沈寿崇先是在征夷大将军府逛了一圈,随后召集了各将和赞画,商讨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军议最后,沈寿崇将蓝浩然之事通报全军,要求各部在军法部处置下来之前,约束部众不要乱搞事情,免得自误。
......
当德川家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听了大老酒井忠胜汇报了这两天的情况后,德川家光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已是憔悴不堪。
沉默了片刻,他忽然问道:“明国的军队有其他举动吗,可有追来?”
酒井忠胜道:“回禀主上,现在他们驻扎在江户,控制了江户湾,这两天好像没有什么举动。”
徳川家光点了点头,道:“最近可有勤王的人马?”
“有!伊势诸藩的长岛藩和桑名藩派兵勤王了。”
德川家光面色一喜,道:“果然是我德川家的亲藩啊,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酒井忠胜苦笑了一声,道:“二藩的军队面对明军,就像是飞鸟撞上大山,撞得头破血流,交战不到半个时辰,就在明军的猛烈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一名幕府中老摇头叹息补充道:“自长岛、桑名二藩战败,各地藩主再也无人敢出兵勤王。”
德川家光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随后渐渐消失。
酒井忠胜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道:“主上,阿部忠秋前往明军大营谈判,他们开出了几个条件.......”
德川家光接过文书一看,顿时脸色由原本的刷白转为猪肝色,双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沈寿崇开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德川家光面向全日本发布公告,就出兵琉球之事,代表德川幕府向大明谢罪。
其次还有割让九州、四国两大岛、赔偿大明军费五百万两、开设日本沿海之加治木、神户、大阪、静冈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大明商人在日本各地自由贸易、常驻等。
条约很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让日本天皇代表日本国,亲自与大明签订条约!
德川家光愤怒之下将手中条文扔的远远的,他万万不能接受这些内容。
不说自己代表德川幕府向大明谢罪,会让幕府的威信大大削弱,最后的一条,让日本天皇亲自与大明签订条约,更是将幕府的地位踩在地上蹂躏。
如此一来,德川幕府还有活路吗?这分别是想德川幕府倒台换人啊!
正在这时,一名幕府官员匆匆赶来,慌不择口道:“主上,明军强暴了千代姬!”
幕府众官一片哗然,千代姬是主上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女儿,更是幕府的唯一的姬样(日本公主的意思,天皇的女儿称皇女、内亲王。)
闻言,徳川家光的身子一震,忽然喷出了一口鲜血,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酒井忠胜抱着德川家光,大叫道:“快,抢救主上!”
然而,任凭神医们抢救数天,德川家光也没能救回来,竟被活活的气死了!
第802章
党争
南京。
蓝浩然强辱日本姬样的事传回大明后,在军法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直到数日后,军法部才拟定好了处置方案,呈交御前,由皇帝做最后的处置。
凌晨四点多,乾清宫中亮着灯火。
朱慈烺一个坐在御案前,翻看面前的两份奏本,一份是对军法部对蓝浩然的处置建议,一份是兵部所上的议功奏本。
军法部顾威奏言:“蓝浩然侵辱外族公主,虽无犯七杀令,但其是一团之总,千军之表率,是大明万军之标杆。
大明乃仁义之师,其所作所为影响甚大,易动摇王师军心,带坏军队风气,万不能助长此风,今军法部议奏天子,降职蓝浩然三级以作处罚,通告全军以正风气!”
朱慈烺觉得军法部的处置还算合理,又看了下兵部的议功,发现这蓝浩然赫然是此次出征日本的首功,他在山川之战中击毙了日清联军统帅阿济格。
“孙应元这是想保这蓝浩然?”
朱慈烺有些好奇,不知孙应元为何这个时候让兵部提交议功奏本,而且兵部对蓝浩然的议功仅仅是官升一级、赏银圆千枚。
此次出征作战的将官,只要立功基本都是官升一级,赏银圆千枚,应该是阿济格脑袋的估值。
兵部对蓝浩然的议功也很公正,没有一丝偏颇,这让朱慈烺更加疑惑了。
“启奏皇爷,内阁递了一批奏本。”大殿外传来了值日太监的声音。
“进来。”
乾清宫值日太监沈毛低头哈腰碎步走了进来,手捧厚厚一摞的奏本,轻轻放在龙案上。
朱慈烺随手打开一本,立时眉头一皱。
第一本竟是一位御史弹劾蓝浩然的奏本,上面的内容令人匪夷所思,言说蓝浩然原本姓胡,却改姓为蓝,经过调查发现,这蓝浩然竟然蓝玉的后人!
这名御史更是洋洋洒洒的写了当年蓝玉的各种罪状,言说此等逆臣,被太祖诛杀三族,却仍有漏网之鱼,理应彻底处决!
提到蓝玉,朱慈烺印象深刻。
蓝玉是明初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算是继徐达、常遇春之后第二代不可多得的将才。
他南征云南,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立下了诸多战功,尤其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率明军深入草原千里,彻底消灭了北元主力,从而名震天下。
蓝玉是有大功,却也是明初最为跋扈的武将,为人居功自傲。
有一次北征回朝时,夜抵长城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竟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口头警告他,然蓝玉仍不知收敛,日渐恣意骄横,收了众多义子,乘势横行霸道,还主动要官当。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忍了下来,将他列为皇太子朱标的辅臣之一,太子朱标与蓝玉私交甚好,也有能力震住蓝玉,为其所用。
然而朱标早薨,朱元璋选定的皇太子朱允炆太过年轻,肯定玩不过蓝玉等武人集团,搞不好手握重兵的蓝玉会造反。
后来锦衣卫举报蓝玉谋反,老朱一狠心,搞了蓝玉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
原本老朱给太子朱标留了当时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主力兵团。
然而,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让老朱一下子懵了,只能狠心杀掉这帮武人集团,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可谓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原本老朱是打算把蓝玉凌迟碎剐了,念及儿女亲家,心软之下才改为剥皮,算是留个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朱慈烺通过锦衣卫了解到,此时蓝玉的整张人皮还在四川蜀王府祭堂中。
朱慈烺将这这道弹劾蓝浩然的奏本放到一边,继续看下一份。
忽然,他的眉头再度紧紧皱起,第二份奏本赫然也是言说此事,要求严惩蓝浩然等人。
朱慈烺站了起来,手擎着灯,眼映着光,一份份仔细看着这些刚送上来的奏本。
看完最后一份奏本,朱慈烺的猛的将手中的奏本摔在龙案上,眉宇间带着一丝冷意:“文臣弹劾武将!”
蓝浩然之案,送到南京不过区区数日,他们是如何在段段时间内挖出蓝浩然的身世的?
显然是文臣为了打压武将集团,而且是有组织的行为!
也难怪孙应元将兵部的议功奏本,和军法部的奏本同时间的递了上来,他必然已经察觉到了此事!
朱慈烺思索良久,南窗已经有了一丝亮白,朝会的钟声悠悠响起。
奉天殿中,文武百官各自列位,氛围不同往日。
朱慈烺端坐在御座上,扫视了众臣一圈,忽然悠悠开口道:“朕准备替凉国公蓝玉平反,众卿家议一下朝廷给他的追谥。”
此言一出,朝臣们立时议论纷纷,皆是惊讶皇帝此番动作。
蓝玉牵涉到洪武四大案,是太祖皇帝亲自下旨处决的,大家都知道他是被冤杀的,可历代大明君臣,无一人敢替他们平反。
因为一旦平反,就表明着朱元璋的决断是错误的,进而表明自己的老祖宗是个滥杀无辜的屠夫。
百善孝为先,大明后世之君谁敢这样否认自己的祖辈啊!
可是现在,天武帝竟然做了,还是主动提出的,这不是打祖宗的脸吗?
朝堂上出现了短暂的议论,立即有文官跳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蓝玉案已是太祖皇帝亲自过问的铁案,请陛下三思!”
又有人道:“蓝玉居功自傲,恣意骄横,既无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乃其咎由自取!”
不断有大臣们跳出来,你一言我一句的细数种种。
朱慈烺不发一言,只是认真的听,时而观察各官。
替蓝玉等人平凡,只是一个他的一个试探,朱慈烺想看看,究竟还有多少朝臣还拿祖制说话,又有多少朝臣参与文武党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