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982


天武五年八月,西藏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抵达南京。
几乎同时间,准格尔汗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还有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诸部首领,也都应大明皇帝朱慈烺邀请抵达南京。
达赖喇叭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
四世达赖喇嘛去世后,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四世班禅的主持下,被确认为转世灵童并被迎入哲蚌寺,开始学习佛经。
八月初三,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入朝觐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地点并非在奉天殿,而是在玄武湖的皇家别院,这是朱慈烺和群臣商议后定下的地方。
达赖喇叭作为四大活佛之一,在漠西拥有的影响力极大。
数年前,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合谋,派人赴新疆密召蒙古固始汗率部进入西藏,推翻了白教法王和藏巴汗的统治,在西藏确立了黄教。
准格尔汗国首领巴图尔的珲台吉称号,就是五世达赖所赐,他主张教门少争门立户,为漠西蒙古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慈烺此举,也是为了避免在皇宫中因第一次见面而产生复杂繁琐的礼仪,和不必要的麻烦,更多的是礼遇拉拢这位宗教领袖。
阿旺罗桑嘉措今年三十三岁,长得颇为庄严,一看就是佛法高深之人。
会面时,朱慈烺握着他手,温和的说了几句客套话,随后在别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朱慈烺在齐腰高的御座上落座,破格准阿旺罗桑嘉措在御座旁一尺外,稍低于御座的座位上落座,以示礼遇。
赐茶时,朱慈烺微笑的示意这位活佛先用。
阿旺罗桑嘉措连忙道:“不敢造次。”
于是二人同饮,阿旺罗桑嘉措深感大明皇帝礼遇深厚,自己没白跑这一趟。
宴会之后,大明与和硕特汗国的官员正式步入正题,就和硕特汗国的问题进行了谈判。
大明主张在西藏拉萨设驻藏将军,办理西藏事务。
驻藏将军代表大明朝廷,与达赖、班禅、固始汗共同管理西藏,包括对达赖和班禅的转世,有监督任授权力。
和硕特汗国的官员也转达了固始汗的几项要求,比如汗位继承制,自治权等方面。
如果大明可以接受,和硕特汗国可以考虑接受大明的统治。
明军灭掉叶尔羌汗国的战斗打的太强势了,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自认比阿卜杜拉汗差一点点,已然没有武力对抗大明的打算。
只要大明不玩降爵的把戏,可以保证汗位的永久继承,其他方便都好说,驻军也不是不可以的。
毕竟大明的军力摆在那里,有他们驻守西藏,更安全一些。
与和硕特汗国的还在进行,鸿胪寺的官员与准格尔汗国使臣的谈判也开始了。
准格尔汗国与和硕特汗国,都是卫拉特蒙古,信仰都一样,包括来的一些蒙古首领,都是一个联盟圈子的。
他们来大明之前,私下也都商量好了,要投一起投,要反一起反,只看大明给出什么条件。
准格尔汗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能亲自来大明,足以说明对这件事的重视,他也是带着条件来的。
巴图尔上奏,请求大明将伊犁河谷那片沃土赐给准格尔部。
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天然草场三亿亩,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谁看了都眼热。
而且之前是在准格尔部的手中,被叶尔羌汗国夺去的,巴图尔一直惦记这方沃土。
对于这个要求,朱慈烺考虑了几天,十分的不舍。
不过为了能将准格尔汗国划入大明的版图,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反正这块地还是大明的土地,而且准格尔部现在并不强,想要他们继续抗击沙俄,消耗哈萨克汗国,为大明守着西北疆域,这点肉还是得喂的。
朱慈烺清楚,历史上准格尔部到了噶尔丹时期,才真正的强盛,吊打周边。
噶尔丹灭叶尔羌汗国、南征西藏、西虐哈萨克汗国,北击沙俄,东进打得漠北喀尔喀诸部举族南迁,又与满清争雄,一直打到距离北京城七百里的乌兰布通,满鞑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附近。
准格尔汗国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达到七百万平方公里,与满清打了七十年的仗,历经康、雍、乾三朝,最终被亡国灭族。
现在噶尔丹才几岁,朱慈烺一点都不担心,等到二十年后他上位了,朕单手就能将之镇压!
经过几天的不断谈判,鸿胪寺官员反复的请示朱慈烺,事情终于敲定了。
大明的条件没让卫拉特蒙古诸部失望。
首先,天武帝朱慈烺正式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封四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承认达赖和班禅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对于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朱慈烺封其为汗王,等同于大明亲王衔,世袭罔替。
原本朱慈烺准备取消汗号,封亲王衔的,不过想到大明爵位刚刚革新,废除了世袭罔替,可不能坏了规矩,只好以“汗”的形势让他们世袭罔替。
不过只有一个人能继承汗位,汗王的子孙和兄弟姐妹,不包分配,没有爵位。
不费一兵一卒,全靠鸿胪寺官员们开过光的铁嘴,就把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谈了下来,这买卖太划算了!
准格尔汗国和其他漠西蒙古各部,大明推行蒙人治蒙、藏人治藏的政策,划分片区。
各部首领三年一次进行会盟,由各部首领轮流担任盟主,受征西都护府的管理。
且盟主只有对蒙古各部的监督权,不能干预各部事务,也无权私自发布政令,各部内部仍然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和满清的盟旗制度类似。
治理西藏和新疆,朱慈烺都是采用了后世清朝的边疆政策,不得不说,鞑清对管理边疆却是有一套,值得赞扬。
在经济方面,大明增加通商口,与蒙、藏两族全面通商贸易,并且允许他们和大明其他省份进行自由通商来往。
这条政策,比什么都来的实用。
第769章
皇明一统
漠西蒙古地处偏远,经济情况不十分落后,而且物产也十分单一,基本不产粮食作物。
对于中原的粮食、茶、糖、盐、铁、棉布、丝绸、药材、木材,金银制品等各种物资的需求量极大。
而蒙古出产的马匹、牛羊、兽骨、皮革制品、奶制品等等,也是中原地区所需要的商品,双方贸易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从贸易依赖性来说,游牧民族对中原商品的依赖,要远大于中原对游牧民族商品的依赖。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主要体验在经济实力上,由于观念狭碍和见识的不够,历代的中原王朝忽略了用经济手段来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他们把对北方游牧民族开埠通市,当作是对他们的一种恩赐,体现上国皇恩,而不是制约他们的手段。
二十一世纪,经济手段实际己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在经济层面上来解决,比如经济制裁、贸易战,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
当然了,十七世纪的这个时代,靠经济手段解决的事情有限,但仍然可以做为战争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只要是能够应用得好,还是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
比如这次全面通商,看似是大明亏了,蒙古人赚了,其实大明都亏成世界第一了。
朱慈烺能亏?
通商可以促进汉蒙藏之间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接近融合,加强蒙古人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比派兵打下来的地盘还好控制。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贸易手段,控制蒙古经济命脉。
当蒙古各部都习惯与大明互市贸易获取各种物资时,首领忽然说:我们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吧?
你看会不会有人偷偷将之弄死了!
并不是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有入主中原的雄心壮志,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想生存下去,战争也是为了争夺资源,生活得好一些。
我已经生活的够好了,凭什么扔掉手里的饭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去抢别人的饭碗?
打仗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看不到老婆孩子了,谁也不傻,能从打仗中获益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大头兵能有几个靠打仗发达的?
所有的经济手段,前提是大明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进行威慑,否则什么经济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扯淡!
老虎肥壮,那是更具威慑力;猪羊肥大,只能是引狼入室!
.......
相比主动归附的和硕特汗国与准格尔汗国,被征服的土默特等蒙古部落,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自治权了。
大明直接将河套地区设为归化省,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并驻军守卫,由北军都督府管理,省会归化城,是大明第十六个省。
归化城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环绕北畿重地,是军队汇集之地,背靠科尔沁,左据黄河,垦殖条件好,能满足驻兵粮食供给。
自俺答汗时期,这里便是内外贸易交汇之重镇,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心,可不能再丢了。
目前的大明领土,不仅超过了明成祖时期的全盛时期,而且已经和后世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相当,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经过三年多的修筑,规模宏大的中华神坛已经完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