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982


当第九个汗王亲卫上来堵枪口时,枪声还未响,在一声尖叫声中,这名阿卜杜拉的铁杆亲卫终于撒腿跑了!
连战马都不要了,直接滚着下坡的。
这几枪彻底击毁叶尔羌人的信心,在明军的包围下,有人带了个好头,已经无路可逃的汗王亲卫开始零星的投降。
他们无一不是扔下武器,主动滚下了山坡。
像是连锁反应一样,投降的叶尔羌士兵越来越多,成片的往山坡下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也开创了世界投降史上的一个流派。
中间的阿卜杜拉长叹一声,用察合台维吾尔语不知喊了一句什么,快速地举起手中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王辉一怔,想不到这老家伙这么痛快的自杀了,一声招呼也不打。
他询问身边的赞画道:“那老家伙临死前说了什么?”
“旅帅......”
这名赞画有些迟疑,像是不愿翻译。
王辉眉头一皱,道:“快说!”
赞画只得如实回道:“他说,玩套路的人,心都脏,不配当本汗的对手......”
王辉面色一尬,随即又释然了。
打仗嘛,你打我,我也打你,一个巴掌拍不响,期间所用的并非套路,而是计谋!
现在这老家伙输了还装出一副可怜样,吐槽对手,真无趣!
阿卜杜拉抹脖子后,剩下的汗王亲卫立即跪地大哭,几名贵族却是如获释重,主动伏下身子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除了少数汗王亲卫还在作困兽状,进行最后的拼杀突围外,大多人扔了兵器主动滚下来。
山坡下,遍地都是趴在地上扔掉兵器投降的叶尔羌勇士。
在王辉的命令下,一队队明军冲上山坡,将负隅顽抗的汗王亲卫全部斩杀殆尽。
一具具亲卫的尸体横七十八的躺着,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大地更是一片血红。
有明军士兵想上去割了阿卜杜拉的头,被王辉阻击了。
他言道:“他还算硬气,宁愿自杀也不肯投降,给他留点尊严,留一个全尸吧,带回中军!”
......
当王辉赶着这些叶尔羌俘虏回到中军时,叶尔羌城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了。
汗王已经跑路了,抵抗还有什么用呢?
伊思玛业勒没有辜负兄长阿卜杜拉的期待,他主动率领叶尔羌的贵族和士兵们出城投降了。
叶尔羌城门处,明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明军统帅、征西大将军周遇吉身穿精良甲叶,腰悬宝剑,身挂披风,策马来到跪了一地的叶尔羌人身前。
伊思玛业勒跪伏在地,高声呼道:“叶尔羌红台吉伊思玛业勒,率城中族人,向大明军队请降,向大将军请安!”
周遇吉抬了抬了眼皮,淡淡道:“你是阿卜杜拉的弟弟?”
伊思玛业勒微微抬头,看了眼这名满脸英气的大明将军,恭敬地说道:“回大将军的话,叶尔羌汗阿卜杜拉倒行逆施,与大明为敌,触犯众怒,是叶尔羌的耻辱!”
周遇吉眉宇间露出一丝不屑,空抽了一下马鞭,道:“进城!”
伊思玛业勒和一群垂头丧气的叶尔羌贵族立即让出主道,挪到一旁跪着,迎接明军大军进城。
城内土墙边、街道上,到处都是跪伏在地上的叶尔羌人。
守城的士兵早已被副帅江翥派人全部押解到城外集合了,不仅如此,明军已将叶尔羌城仔细的清理了一遍,确信没有异常情况才簇拥着主帅周遇吉入城。
天武四年九月,叶尔羌汗国的国都被明军占领。
三日后,明军统帅周遇吉下令,当众将叶尔羌汗王阿卜杜拉火化。
至于求饶不成,多次想要自杀的尧勒瓦斯,则被明军吊死在城中的高杆上,成功完成心愿。
这里是整个城池地势最高的地方,大多数人们抬头就能看到这里,明军此举为了杀鸡儆猴,震慑余孽。
也可以说故意逼反,借机清洗,至于理由,涉及敏感话题,书中不方便说。
周遇吉早就得到天武帝的密令,平定叶尔羌汗国后,将叶尔羌汗父子当众明正典刑,不必带回南京。
回南京路途万里之遥,保不准他们会自杀,还不如用来震慑叶尔羌残余势力。
至此,立国一百三十四年的叶尔羌汗国,历经十二位汗王主政,最终被大明灭国!
第766章
廷议善后
大明帝都南京。
奉天殿内,正在进行大朝会,殿内整齐排列着文武官员。
坐在御座上的朱慈烺心情大好,得意地大笑几声,朗声说道:“众位爱卿,朕刚刚收到叶尔羌前线的战报,征西大将军周遇吉不辱使命,率领大军,经过大半年的征战,终于平定了叶尔羌!”
平定叶尔羌战之战,明军彻底歼灭了叶尔羌的武装力量,俘获叶尔羌王室子弟、内眷、王公贵族近千人,士兵六万余人。
内阁首辅杨廷麟出列道:“陛下,叶尔羌之众不过十余万,如何抵挡我大明雄师的征伐,我大明兵威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付那蛮夷小国,实在不在话下!”
杨士聪也出列拍马屁道:“全赖陛下洪福齐天,用人得当,才让我大明有如此辉煌的战绩!陛下英明之资......”
朱慈烺摆摆手,打断了杨士聪如长江之水的马屁之言,道:“好了,今天我们要议的是如何善后处理叶尔羌之事。”
虽然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但此时关系国之大事,还是要拿到朝会上来议一议。
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张国维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叶尔羌汗阿卜杜拉既然已经自裁谢罪,就应该效仿前朝册封一位汗王,稳定边疆,治理其境,以免招人非议!”
“不可!”
秦国公孙应元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既然叶尔羌汗国已经被灭,就不该再设汗王、复其国!
臣建议设置大都护府,下设府县,派官吏治理,派大军长期驻扎,使其地成为我大明永久疆域,以免日后再生乱子!”
朱慈烺微微点头,正有此意,扶植一个代言人虽能暂时稳定局面,但论长久之计,却是不妥,天知道后面的汗王会不会再搞事情。
只听张国维道:“陛下,叶尔羌汗国李过百余年,根深蒂固,我朝若是在其地设府县,恐段时间内无法有效治理,让其境内四处生乱,重蹈历史覆辙。”
张国维的话立即引起一些文官的响应,大明曾数次控制哈密,但最终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局面,只能不了了之。
“臣附议!”
礼部尚书朱继柞出列奏道:“叶尔羌境内皆高寒之地,沙漠无际,人畜生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
历史上,中原王朝曾经数次进入西域,这些行动往往伴随着同北方草原势力的对抗展开的。
众多朝臣觉得,现在大明北疆安定,漠北的蒙古人也都老实了,实在没必要再花大价钱去搞西域了。
而且,如果将叶尔羌汗国收入大明疆域,会让周边小国感到不安,会觉得大明以强权压人,不符合太祖朱元璋订立的敛化政策。
他们殊不知,殿上高高在上的天武皇帝,就喜欢以强权压人,就喜欢扩张疆域!
“臣附议,朱阁老此言甚是在理!”
工部尚书方孔照道:“臣觉得,还是册封一位听话的汗王,如此既占据了道义,也符合我大明的利益!”
财政部尚书程国祥也出班奏道:“陛下,我大明只要能保证河西走廊通道,控制哈密和吐鲁番两地足矣!”
襄国公曹变蛟没有过多的废话,直言道:“臣建议去其国号,设征西大都护府,直接派官员治理!”
内阁首辅杨廷麟意见很中肯,他说道:“伊犁河谷、叶尔羌城这两处地方,是通往中亚的要地,且诸多的河流边,适宜筑城居住。
如此好的地方,当不可放弃,若我大明派军队扼守这些地方,即便叶尔羌人恢复元气,也没有实力再对我大明形成威胁!”
看着朝臣们议论纷纷,朱慈烺脸上所有所思,文臣大多支持在叶尔羌册封一个傀儡汗王,武勋们则用军人的眼光看这件事,支持设立大都护府。
大殿中的议事还在继续,心里早已有谱的朱慈烺并没有急着立刻下决定,当皇帝嘛,有话得在最后说。
如果早早的圣心独裁了,下次朝议就没人愿意说话了。
有人会说,你都决定好了,还找我们来干什么?有意思吗?
接着,又有众多大臣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内阁大臣程国祥重重咳嗽了一声,不紧不慢道:“陛下,叶尔羌汗王的胞弟伊思玛业勒,此人乃是懦弱之辈,主动城投,不如册封其为新的汗王,授其我大明之爵位,那伊思玛业勒定心存感激,或许更利于施加我大明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