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982


朱慈烺再度打脸道:“秦国公家的私兵、商贸,都在律法准许之内,如何有谋反之意?他与何人密议谋反,准备何时举事?”
王鳌永面不改色道:“坊间多传秦国公意图谋反,臣乃御史,揭发此事,陛下若是不信,可派厂卫调查!”
“放屁!”
朱慈烺指着他骂道:“坊间传闻?你仅靠风文奏事,就让朕去调查秦国公?”
这么无赖的玩法,不就是后世的碰瓷吗?碰瓷的老太太往车面前一躺,还得车主自己证明没撞她?
扯淡!
朱慈烺绝不惯着这帮言官,他沉声道:“即日起,禁止官员风闻奏事,诬告者按律量罪,民间亦是,不论老幼妇孺!”
王鳌永不管这些,依旧在据理力争,仿佛就是跟孙应元过不去。
朱慈烺却很明白,这家伙是在挑战皇权呢,又想搞起党争什么的!
“将他拖出去!廷杖一百!”
朱慈烺话音刚落,御林军便上来将这名御史拖走。
王鳌永挣扎着大叫:“臣还有本奏,臣要弹劾陛下,德行不足,滥用厂卫,横行不法!”
朱慈烺道:“你说朕德行不够?那朕就要问你了,朕之尚方剑锋利否?手铳漂亮否?”
这番话说完之后,朱慈烺冷声道:“押进诏狱,问其同党,全族流放台湾!”
王鳌永跟条狗一样被拖了出去,整个人都软了,再无刚刚的硬气。
朱慈烺看向奉天殿的朝臣们,道:“朕不是天启,也不是太上皇,想着在天武朝结为朋党,你们有些人投错胎了!”
朱慈烺的态度很坚决,不管谁要抱团结党营私,都得挨打,大不了杀光了再换一批,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当官的!
反正士绅的根都断了,干死这些老东西,等几年又是一片朗朗乾坤。
殿下剩下的朝臣们皆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心有戚戚焉,再无人跳出来硬刚了。
.......
第736章
你问我东厂算什么东西?
当日朝会后,应天府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跨年大清洗。
凡是牵扯逆案的,与宁晋伯等勋贵勾结的官员,皆被锁拿抄家。
天武三年的钟声敲响,随着靖江王和晋王等逆贼被押至南京,逆案势头不减反盛,扩大至全国各省。
东厂、锦衣卫、各地官府同时出动,搜捕靖难中举事的官员、士绅。
其中陕西的情况最严重,孙传庭和周遇吉在一个月间抄了上千名士绅地主,杀得是血流成河。
不过人没白杀,不仅起到了震慑作用,孙传庭还缴获了大量的土地、粮食、银钱,一股解决了陕西赈灾紧张的情况。
南京城,兵仗局。
大堂内,一位年龄近五十的老太监正在品着香茗,一旁站着几位哈腰点头侍候的小太监。
这老太监是兵仗局兼御马监掌印太监刘元斌,当年大太监曹化淳安插在勇卫营的两大监军之一,另一个是卢九德,现任后勤部尚书,军机大臣。
刘元斌余光瞟了一眼身边的小太监,轻哼道:“你这茶啊,火候差点,山泉水煮至初沸就可以了,水温太高就破坏了茶本身的味道,所以喝起来就会涩口,回甘微苦,以后可要记住了,否则莫怪咱家无情!”
小太监脸色微白,连连称是。
这时,院外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让原本清静的兵仗局显得十分嘈杂。
刘元斌砰的一下将茶碗拍在了桌案上面,愠怒道:“什么人扰咱家清静?活的不耐烦了!去赶走他们!”
“实在抱歉,扰了掌印大太监品茶的心情。”
一道年轻的声音飘进了门口。
刘元斌定睛一看,不屑的笑了起来:“我道是谁,原来是东厂的人。”
吴忠身穿蟒袍,身悬黑色披风,后面跟着一大群东厂番子,大步进入兵仗局。
到了刘元斌面前,吴忠一撩披风就势坐下,立时有两名番子将椅子递来,接住他的屁股。
刘元斌眼睛眯起,语气变得阴冷起来:“做了东厂督主就忘了礼数了?”
按照宫中太监们的规矩,刘元斌入宫时间长,按辈分吴忠得称他一声大太监。
吴忠微微一笑,侧着身子抱了抱拳道:“见过大太监。”
见刘元斌不应,吴忠又道:“本督此来是为了公事,还请大太监移步东厂,有些事情咱们想问一问。”
刘元斌阴冷一笑:“你算什么东西,咱家在东厂时,你小子还在钟粹宫替主子端屎端尿呢!”
御马监出身的刘元斌一直看不起吴忠这些小太监,他当年是大内总管曹化淳手下的红人,如果没有意外,最有可能进入司礼监,担任掌印或者秉笔太监,兼任东厂督主。
然而一切并没有像刘元斌想象的那么美好,跟了新主子,为两代皇帝办差,迟迟没进司礼监,一直在其他衙门任职。
最重要的是,吴忠这种杂毛居然混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督主的位子,成了天下第一大太监,刘元斌心中十分的不满。
吴忠依然保持着云淡风轻,道:“刘太监,这是皇爷的旨意!”
刘元斌骂道:“就算是皇爷在此,也给咱家三分薄面,你什么东西,竟敢在我面前乱吠!还想带我去东厂问话,有屁就在这里放,没屁就滚出去!少打扰咱家的清闲!”
伴随着刘元斌的厉喝,一队队年轻的东厂番子冲了进来护卫在吴忠周围。
吴忠终于变了脸色:“刘太监,咱家是看你在宫中伺候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面子上,才跟你和声细语的说话!”
刘元斌忽然笑了,意味深长的道:“怎么,要来硬的,你东厂是什么东西?也敢来拿咱家?”
太监执掌的二十四衙门中,以司礼监和御马监权力最大,东厂督主一般由司礼监太监兼任,司礼监太监也可以兼任御马监太监,比如曹化淳。
总体来说,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地位比东厂督主稍微高一点,最起码也是平级,这也是刘元斌豪横的原因。
“你问我东厂算什么东西?”
吴忠面色一冷,肃声道:“我现在告诉你,我们东厂专替陛下扫清毒瘤,别人不敢办的事我们东厂办,别人不敢动的人我们东厂动,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说着,吴忠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将之捏碎:“这就是我们东厂!够不够清楚?”
话音一落,东厂番子们纷纷将刘元斌围在中间。
吴忠也踱步到他面前,道:“你勾结刘允极等叛臣谋逆之事,我们已经知道了,陛下也知道了,还是老老实实跟咱家走吧!”
闻言,刘元斌已经没了刚才的盛气凌人,他尝试着辩解道:“我不知道宁晋伯之事,你不要随便栽赃!”
吴忠呵呵一笑,道:“闯贼余孽使用的震天雷就是出自兵仗局,你以为你杀了几名管事的工匠,就能做到守口如瓶?你也太小看东厂的能力了!”
“你的事,在遇刺第二天,东厂就已查明了,之所以一直没捅破,是因为皇爷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怕打草惊蛇了!”
刘元斌所有的侥幸都被打破,他无力的瘫软在椅子上。
吴忠一撩身后的披风,道:“带走!”
朱慈烺登基后,重建二十四衙门,特别是有机会批红的司礼监,更是无一个老太监,全都是有从龙之功,或者资历浅的小太监们。
刘元斌为人贪得无厌,多次暗示军官送礼,克扣后勤军饷,对于没入司礼监一事,更是心生怨气,为最终的反水埋下了种子。
天武三年二月,朱慈烺将这次逆案定为“靖案”,并下旨处决这批乱臣贼子。
废靖江王朱亨嘉为庶人,终生囚禁凤阳高墙,废除靖藩。
废晋王朱审烜为庶人,终生囚禁凤阳高墙,废除晋藩。
辽王、吉王等参与叛乱的藩王宗室皆被废为庶人,终生囚禁凤阳高墙,其藩同样废除。
叛臣许定国、杨国威、顾奕、史其文等人,戮于市,十八代内不得为官。
宁晋伯刘允极等参与谋逆的南京勋贵,皆斩!抄其全族,流放台湾!
参与靖案的官员,皆斩!抄其全族,流放台湾!
著书编写篡位谣言的孙之獬,朱慈烺对其特别关照了一番,这位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奸,剃发令的始作俑者!
朱慈烺命锦衣卫扒光孙之獬的头发,用钢针麻线逢上了他的嘴巴,再用钢针在他身上刺满了针孔,然后把猪鬃插进这些针孔里,让孙之獬亲眼看着他自己的血,顺着猪鬃一滴一滴的往下落。
当日,孙之獬在恐惧中痛苦万分,想喊又喊不出,想死又死不了,慢慢享受着这天下第一的酷刑!
两天之后,孙之獬身上的血已经流干,奄奄一息、尚未毙命之时,锦衣卫将其肢解,活活折磨而死,尸身被其门人收敛安葬。
然而朱慈烺依旧不放过他,下旨对其剖棺戮尸,挫骨扬灰,将他的子孙、族人、门人,全部斩首戮尸,再远的亲属发往宁古塔永世为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