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982


不仅朱审烜着急,手底下的几万人马也着急,每一天的精神压力都很大,必须尽快找个窝住下。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
第733章
诏狱新客
叛军到了涿州境内,距离北京城只有一百里,忽见前方杀出一彪人马,尽打龙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
“来了,晋王?”
天武军副旅帅李定国派人前去问安。
晋王朱审烜询问左右:“此将是谁?”
黑衣宰相姚知天道:“守北京城的无名小将,只有两三千人马,不足为惧,大王一鼓可破!”
天雄军驻守北军都督府,但作为两京之一的北京城,却是由天武军直接管理,守将便是褚元芳和李定国。
朱审烜微微点头,要是连这两三千人都无法料理,那寡人还造哪门子反?
“全军出击!”
在朱审烜的命令中,旗手挥着旗子,叛军鼓声擂动,纷纷发动进攻。
李定国没有废话,直接下令天武军列阵进攻。
虽然兵力数量远远不如叛军,但在李定国眼里,面对朱审烜这样的军事蠢材,加上这群所谓的“军队”,不过是一只外硬内软的鸡蛋,动用两三千天武军足够了,完全可以将之捏碎!
战斗持续了两刻钟,其中真正交手的时间只有四轮齐射,其他时间都用在了追击晋王朱审烜那。
没有想象中的一股而破,也没有想象中的拼命厮杀,血流成河,天武军火枪阵,三声“杀!杀!杀!”喊过,叛军气势陡然降下一半。
和鼎步枪的四轮齐射,更是凶残的没边,叛军直接崩阵了,这场战斗毫无悬念,也没有任何激情,唯一刺激的是,叛军就像是赛跑一样。
纸上谈兵的朱审烜免费接受了一堂军事实战课,接着就被追着收学费,不幸被俘。
当得知自己最信赖的“黑衣宰相”是名锦衣卫之时,智商受到践踏的的晋王朱审烜一度想要自杀。
好在那位黑衣宰相及时告诉他,自己真是和尚,是被迫给锦衣卫当外围。
原来这姚知天本是河南一座寺院的真和尚,读过几年佛经,敲过十来年的木鱼,因数年前寺院被闯军拆了,一群和尚各奔前程。
姚知天尘心太重,连佛祖感化不动他,自从下山后一直骗吃骗喝,经常念假经帮人超度做法什么的,天知道把人超度哪里去了。
因平时业务的原因,姚知天接触到不少社会“精英人士”,他们时常互相畅谈国事,分析时政,所谈之事被渴望人间知识的姚知天听入耳中,藏在心中。
姚知天开始尝试着哄骗当官的大赚一场,因运气不好,他转型干的第一单就遇到了锦衣卫的高官,因口才好、会忽悠被留用。
绝望之中的晋王朱审烜,同样被押往南京了,余者叛军由当地官府收容安抚,城防军协助搜捕。
......
南京诏狱。
阴暗的地下牢房中,传来阵阵惨叫声。
“快说,你受指使,撰书造谣当今天子篡位?”
一名锦衣卫用皮鞭蘸着盐水用力抽打着犯人,每一鞭下去,像是有千钧之力。
这名犯人就是山东济南府的孙之獬,笔名孙老猿,著书造谣数十条,污蔑朱慈烺。
锦衣卫根据夏建仁提供的消息,终于将他揪了出来,秘密带回南京诏狱,变着花样的折磨他,挖掘他背后的主谋。
孙之獬披头散发的垂首哼哼着,很快再次晕过去了。
锦衣卫熟练的端起一桶辣椒水,往他身上泼,辣椒水很快渗入皮开肉绽的血肉中。
不一会儿,孙之獬再度发出一道凄厉的鬼叫声。
“说不说!”
“啪”的一声,锦衣卫手中的皮鞭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想抽哪里就抽哪里,精准打击,在孙之獬身上雕刻花纹。
这些掌刑的锦衣卫,个个都是熟练工,干起活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待到孙之獬身上布满花纹,渗完鲜血开始渗出黄水时,这些锦衣卫又换了一套玩法。
他们拿着烤红的通条,一边喝着屠苏酒,一边继续艺术雕刻,按照花纹进行烙描.......
残存着意识的孙之獬咬紧牙关,坚决不承认造谣之事,更不敢承认背后有人勾结造反。
他很清楚,一旦自己松开,小命就不保了!
如果不张嘴,说不定还能扛过去......
然而他如何能扛得住诏狱的套餐,就这样,孙之獬疼昏了数次,被锦衣卫泼醒了再烙昏,无休无止地重复......
半夜之时,在燔灼似的疼痛中,孙之獬再一次地醒了过来。
他看着自己的身上,全身上下无处不是伤痕,多处焦熟,内脏似乎也干枯裂开了。
外面的鬼叫声依旧不减,孙之獬清楚,周围的那些犯人,大多和自己一样,是著书诋毁天武帝的同道中人。
这些人不光是造谣,有的是自己写了野史,记载着天武恶政,言说天武帝残暴不堪,其行迈远夏桀、商纣......
诏狱中禁止生火,即便冬天也是,在漆黑的暗夜中,不时有老鼠成群出没,啃咬着戴着枷锁的犯人们。
孙之獬的身上被咬的血肉一片,他惊叫连连,浑身抽搐的乱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历着活受罪。
他想起了一名官员曾说过的话:被抓进诏狱的后果乃是魂飞汤火,惨毒难言!同样是获罪,倘若没有被抓进诏狱,而是进了刑部监狱,那就是不吝天堂之乐矣.....
孙之獬惨笑,当初自己投奔魏阉,不就是怕被当成东林抓进诏狱受罪吗?
现在好了,北京诏狱是躲过去了,却没躲得过南京诏狱的收容.......
终于挨到了天亮,迷迷糊糊的孙之獬听到监牢前几声细碎的脚步声。
两名锦衣卫走了进来,交谈道:“先弄醒他,喂他喝轮回酒,今天再给他换两道菜,口味重一点.....”
所谓的“轮回酒”,原料其实就是人尿。
轮回酒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在诏狱中可是很有效的,比如南京吏部侍郎陆公纶,就靠着喝这玩意,在六七年的“诏狱生涯”里,多次从病魔里逃脱出来。
孙之獬不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以为“轮回酒”的性质和“孟婆汤”一样,是上路之前喝的。
他吓得忍痛爬起来,叫道:“我招了,我什么都招了!”
诏狱大堂中,几名锦衣卫官员坐在桌案后,静静的看着孙之獬,听他爆料大消息。
面对着周围如狼群捕食般的眼神,孙之獬颤了一下,老实道:“天启和崇祯二帝在位时,对我们读书人礼敬有加,当今圣上继位,推行什么新政,我们读书人都没有了好处,这才萌发了造反的心思......”
“数月前,从南京来了几个人,说与我共商大业,他们请我把当今天子写成古往今来第一暴君,还许诺说给我留个内阁大臣的位置......”
.......
第734章
忍不住跳出来了
銮驾遇刺半个月以来,紫禁城内迟迟没有动静传出,也见不得军机大臣和内阁大臣们的身影。
因为军机和内阁的办公地点,在紫禁城前朝的武英殿和文华殿,遇刺案件发生后,内阁和军机大臣们吃喝都住在了宫中。
各部官员在办公地点在皇城内的官衙,很多官员着急啊,想打听消息,但进不了宫,公文只能通过篮子往午门上传递。
虽然宫中没有传出任何消息,但不少人心中已经有底了,皇帝怕是真出事了!
不然为什么要封闭宫门,内阁和军机大臣们也不出来?肯定是在讨论让谁继承大统之事呢!
一些有想法的官员开始坐不住了,当了几年孙子的宁晋伯等南京勋贵们更是坐不住了。
他们通过宫中暗线传递出的消息得知,暴君确实驾崩了!
得到消息后,在府内差点憋出内伤的刘允极失眠了,开始联络各方勋贵,还有一些关系较铁的朝臣,准备推举定王朱慈炯继承大位。
趁着藩王们奉天靖难的节骨眼,把大事给定了!(平叛的消息还没传回南京。)
按理说拥护太上皇复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太上皇在广西呢,被靖江王那厮捆在手里。
与其仰靖江王的鼻息,还不如自己推选一个身边之人,定王朱慈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按照大明皇位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暴君虽然有后,确是公主,自然没资格继承大位,皇后有喜,怀的也不知男是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