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82


朱慈烺长这么大,也只在宫中见过三个女人(除了宫女),第一个是万历皇帝的妃子刘太妃,今年八十多岁了,第二个是懿安皇后,是天启皇帝的皇后,第三个就是自己的老娘周皇后。
前两者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以前周皇后带过他拜见过几次,对于崇祯皇帝的另外两个老婆,田贵妃和袁皇贵妃,朱慈烺却是从未见过。
这田贵妃算是他见过的第四位女人,朱慈烺不敢多看,只得低头微微躬身道:“慈烺见过贵妃娘娘。”
古典中国最重的就是孝道,不管对方是不是生母,只要是父亲的女人,平日相见行礼就是孝道的一部分。
田贵妃也是微微颔首,回礼道:“见过太子,本宫方才在蹴鞠,不巧飞出宫墙,打扰了太子,还望太子见谅。”
皇太子的身份极为尊贵,若不是在宫中,在外参加国家大典之时,后妃还得要先向皇太子行礼。
朱慈烺笑道:“贵妃娘娘言重,慈烺无碍。”
朱慈烺将蹴鞠给了吴忠,然后让吴忠递给了田贵妃身旁的宫女。
田贵妃认真地看了一眼朱慈烺,心中讶异他的举止,而后不再停留,微微颔首袅袅而去,返回了承乾宫。
朱慈烺好奇道:“贵妃还会踢蹴鞠?”
吴忠笑道:“小爷有所不知,贵妃娘娘不仅会蹴鞠,而且精于骑射,奴婢听闻贵妃娘娘能单足立于马蹬,百步穿杨,就是锦衣卫们都禁不住连声喝彩,蹴鞠更是娘娘的拿手绝活,娘娘可在马上蹴鞠,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陛下称赞贵妃风度安雅,众莫能及,若驰骋疆场,定然巾帼不让须眉。”
“踢个足球还能上战场了,扯犊子呢.......”朱慈烺嘀咕了一声。
这田贵妃多才多艺,文武双全,还真令人惊叹,自己这便宜老爹,女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绝品啊,无论相貌还是才华,皆是一绝。
朱慈烺突然问:“我四弟慈炤的生母便是她吧?”
吴忠不明白皇太子何意,但还是认真回答道:“是的,小爷,四皇子殿下正是承乾宫所出.....”
朱慈烺只是随口一问,他在后世书中貌似看过四皇子朱慈炤的内容,永王朱慈炤,在明朝灭亡后隐居于民间,七十五岁的时候,在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山东汶上县为清廷捕获,全家处斩。
这老弟本来藏的好好的,也改名姓王了,给自己孩子时非要按照皇家辈份起,还喜欢加上大明皇室特有的五行偏旁,结果引起别人的注意。
朱慈烺不再说话,带着吴忠一路来到了文华殿偏殿。
今日的讲官是礼部尚书姜逢元,姜先生的课,讲的是真不咋地,不过他写的字却是牛的一塌糊涂。
这位姜先生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信手而造的佳境,他的字不仅有义献、钟繇、索靖、皇象等人魏晋风流,同时又有禇遂良的凝重圆劲,杨凝式的宽容疏空风格。
甚至有孙过庭的回护盘曲、黄庭坚的瘦劲婉通、赵孟頫的妍美娴静之风。
一人将数位大家的风格融于一点,点画之间,精到流美,笔画翻滚,回翔自若,体态多变,颇有天趣。
朱慈烺在姜逢元的课程上,一半时间听课,一半时间练字,姜逢元也是喜闻乐见。
皇太子聪慧异常,讲什么懂什么,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拿来练字,学习自己的书法风格,再好不过了。
第七十六章
闯王被俘
在讲读的课程结束后,姜逢元刚刚出了文华殿偏殿,立刻就有传旨太监前来,让朱慈烺到主殿觐见。
自从良乡大捷后,崇祯皇帝的精神越发的好了,见朱慈烺到来,崇祯皇帝招了招手,让朱慈烺一起陪他看奏章。
近日来,崇祯皇帝对朱慈烺可谓上宠溺有加,更是有心培养,每次早朝都要他陪在身侧。
连日常召见大臣的地方都从乾清宫改到了文华殿主殿,所有诛赏处分,崇祯皇帝都要他在旁边同看。
即便是批阅奏疏,崇祯也要召朱慈烺一起观看,并教他如何回复群臣的上书。
崇祯看着朱慈烺,越发的疼爱,笑着道:“太子,今日所学如何?”
朱慈烺恭敬道:“回父皇陛下,儿臣今日主要与姜先生学了书法。”
“写来给朕看看!”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王承恩便已准备了笔墨,轻轻放到朱慈烺的面前。
朱慈烺拿我墨笔,毫不客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崇祯皇帝偏头看去,边看边惊讶道:“形状略扁,字方笔圆,体势向左上方明显斜抬,笔画从容衍裕,光洁凝重,抑或偶有牵连,这是姜逢元的风格啊,太子居然在短短时日内已练得几分相似,着实不错!”
朱慈烺忙道:“父皇陛下缪赞了,儿臣只是初学,不敢与姜先生的书法相比,恐污了大家.......”
父子二人相谈甚欢,令一旁的王承恩感慨不已,暗道皇爷已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不多久,前线传来一份八百里加急塘报,曹化淳捧着塘报直入文华殿,丝毫不比上次拿着朱慈烺的捷报慢上丝毫。
曹化淳边走边喊道:“皇爷,喜事啊,大喜事啊!前线陕西巡抚孙传庭发来塘报,本月二十日陕西大捷,孙传庭将贼首闯王高迎祥给活捉了!”
崇祯皇帝心中猛然一震,迅速拿过塘报,一眼扫去,顿时龙颜大悦,微微颤抖的双手难掩激动之情,他大声道:“好个孙传庭!将流贼诱入死地,一股聚歼,生擒贼首高迎祥!好啊!”
高迎祥自崇祯二年扯旗造反以来,已历时七年,可以说,朱慈烺刚刚穿越来明朝,这位大哥就开始造反了,直到今天才落网。
这七年来,高迎祥转战大明各地,在当时全国各路农民军中,他的部队是实力最为强悍的,高迎祥也自称为“闯王”,隐隐成为各路义军的首领,手下更是出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大佬。
朱慈烺却没有那么兴奋,他知道,高迎祥这面大旗虽然倒了,但接下他闯王大旗的将是更为强横的李自成!
不过,他不愿扫皇帝老子的兴,脸色表现得也很兴奋,并且道:“儿臣恭喜父皇陛下!”
崇祯皇帝笑的合不拢嘴了,突然脸色一正,道:“传旨,急回孙传庭,令他亲领大军将高迎祥押赴京城,进京献俘!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崇祯皇帝被高迎祥折腾怕了,担心高迎祥在路上被各路农民军劫走,那样就真他娘的白高兴一场了。
崇祯继续道:“洪承畴和卢象升,在中原总督剿寇,皆有大功于社稷,朕也要重赏,传旨也让他们二人进京!”
朱慈烺闻言立刻奏道:“父皇陛下,万万不可,中原匪患未彻底清除,高迎祥余部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大寇,父皇切不可召回两位重臣,毁了布置多年的中原剿寇大计啊!”
崇祯皇帝好奇道:“塘报中言道,贼首高迎祥和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都被擒了,他手下的几万大军,也在孙传庭的打击下彻底崩溃了,流寇哪里还有人马?”
朱慈烺解释道:“父皇,高迎祥手下有十三家大寇,其中李自成和张献忠二员大将最为得力,远不是刘哲、黄龙等辈可比的,切不可小视啊!”
崇祯皇帝虽然有些不太相信,但他还是比较谨慎的,于是同意了朱慈烺的看法,言道:“那就让孙传庭进京献俘,洪承畴和卢象升继续一南一北配合,彻底剿灭中原流寇!”
听到这里,朱慈烺终于放心了,上次他白送了一百万两银子用于中原剿寇,只要这两位大佬今年内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全力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应该毫无问题!
中原战事一了,大明再恢复一阵子,即可挥师北上,决战满清,收复辽东失地,恢复奴儿干都司!
当然了,这是最理想的发展,历史上充满了变数,大明的劫难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几年的天灾将比现在猛烈十倍!
贼首高迎祥被俘的消息传开后,皇宫上下喜大普奔,崇祯皇帝带着朱慈烺来到了奉先殿。
在大明十几位皇帝的牌位前,崇祯皇帝痛哭流涕,祭告列祖列宗,讲述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艰辛历程,现在终于得到了一丝回报。
饶是朱慈烺心智坚定,此时听着也被感染了,忍不住上去安慰了几句。
崇祯和朱慈烺在奉先殿跪了半天,在祖宗牌位前该说的也都说了,二人这才起身,就近去了乾清宫。
跪着说了半天,崇祯早已又累又渴,在乾清宫的龙椅上不顾形象的摆着经典的“葛优躺”,品着茶水,想着高迎祥被俘的事,脸上的笑容渐渐地舒展开来。
朱慈烺一直陪着他,也被折腾的不轻,找了个板凳坐下,无语地看着这个不顾形象的皇帝老爹。
休息了一阵子,崇祯生怕别人不知道高迎祥被俘的事情,于是急忙忙的带着朱慈烺去了坤宁宫。
二人一起来到了坤宁宫,崇祯老毛病又犯了,不让别人通传,拉着朱慈烺悄悄的溜了进去。
二人跟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的来到坤宁宫大殿外,伸着头朝里看,只见周皇后正坐在绣墩上,教一个太监识字,太监抓耳挠腮也不认得眼前几个字,周皇后顿时恼怒,罚他跪在台阶上。
小太监刚走出殿门就看到了偷窥的二人,惊骇之下连忙行礼。
崇祯见藏不住了,只好走了出来,笑道:“皇后,你为何要罚他?”
周皇后先是对着崇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然后朱慈烺又对着周皇后行礼,一套礼节完成后,周皇后才道:“臣妾问小秦子识字否,他说不识,臣妾就写了几个字教他,这才过了一会儿,他就忘了。”
朱慈烺笑嘻嘻道:“母后还当起教书先生了。”
崇祯皇帝闻言也是笑道:“可不是嘛,那我向先生求求情,请对小秦子免罚,怎么样?”
周皇后边笑边嗔道:“你们啊,坏了学规。”
小秦子眼力十足,听出意思后连忙谢恩起身,然后屁颠屁颠的为两位大佬沏茶扇风。
第七十七章
苦逼的崇祯
下午,崇祯皇帝下旨,与皇后和皇太子一道在宫后苑用膳,周皇后和朱慈烺十分开心。
朱慈烺记得很清楚,他长这么大,与皇帝老子和皇后老娘在一起用膳的场景不会超过十次。
封建制度的皇家规矩很是严格,一家人一年到头除了过年,其他时间几乎没有机会在一起用餐,更别说把所有后妃、皇子、公主都召集起来聚个餐了,这难度比登月还大。
崇祯皇帝在坤宁宫中换了件盘领、窄袖的皇帝常服,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不过这身龙袍上却有着几道显眼的补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